清宫升职记 第二百三十一章:婚嫁难题
作者:梨橙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历朝历代,皇帝脑子正常的情况下,根基深厚的大家族,若不是做了什么让皇帝不能容忍的事儿,手伸到不该伸的地方,通常不会被连根拔起。大多是几代之后,自家子弟不成器,慢慢衰落。至于抄家灭门的,明面上什么贪污受贿、鱼肉百姓之类的罪名,未必是置之于死地的原因。说白了,大家族里哪家基本都有那样的事儿,司空见惯。当真抄起来,哪个王朝都剩不下几家。水至清则无鱼,皇帝们都明白。

  梅擎别的不行,书真没少读,历史研究得挺仔细。对这个道理体会得比较深刻。

  他琢磨着,自家根基太浅,凭自己和儿子,奋斗几辈子也不能有太大出息。要想快速出人头地,那就得走捷径。

  攀附,这是最常走的捷径了。皇家地位太高,跳脚也搭不上,从各个世家之中选择一个贴上还是可以的。

  梅擎眼光高得很,尽管跟贾家狼狈为奸过一把,但他根本瞧不上贾家。挑来挑去,梅擎盯上了佟家,捎带着把石家做后备。

  佟家原是汉军旗人,康熙二十七年,抬入满洲旗。佟家出了当今皇帝的亲娘,又出了当今皇帝的皇后和贵妃,子孙为官者众,实力雄厚,目前处于全盛时期。

  若是能和佟家搭上,有这棵大树靠着,凭我父子的才能,何愁不能更进一步?也就不怕那薛氏在皇上面前给下绊子了。

  梅擎冥思苦想,熬了好几天,制定出一套贴紧佟家、借机上位的“进取”计划。其中重要的一项,便是他大儿子梅元峰去努力结交佟家年轻一辈。

  梅擎估计,佟家年轻一辈里,很可能出一位公主额驸。自家没这个资格,给出谋划策捞点儿好处却是不难。若是能与佟家联姻……

  做着步步高升的美梦,梅家父子说干就干,斗志昂扬的忙活开了。

  梅家父子颇有点儿人脉,慢慢还真叫梅元峰混到贵公子圈子里去了。梅元峰甚有文才,十七岁的年纪,已考了个举人功名,加之他有意结交,投其所好,很得了“宗室文学家”安郡王马尔浑的青眼。平时安郡王府做个诗、凑个趣儿啥的,都少不了他。梅元峰与一干文人墨客、宗室子弟、国戚显贵渐渐熟稔起来。

  此次大考,梅元峰铩羽而归,心情低落。他那一群朋友没少安慰他。

  梅擎的新妾是宫女出身,跟宫中的好友时常联络,皇女们随父出游的消息,就是她打探出来的。

  梅擎父子一商量,抓住机会在皇上面前表现一番,若能得皇上看重,不比考个进士强得多?

  这才有了今日一干宦门子弟百花山之行。除了梅元峰之外,另有几个心思灵动、消息灵通的,知晓皇家贵人在此。其他人,比如石昭、贾宝玉之流,只以为是陪着梅元峰出来散心罢了。

  那石昭原本和这些个“官二、三代”们没太多交集,只是求娶黛玉不成,留下点儿心灵创伤——他抑郁了。

  应了那句话:得不到的是最好的。石昭从来没有啥得不到的东西,女人一向是主动往上贴,赶都赶不走。

  此番情路受挫,梦中情人变干妹妹,心里怎么也拧不过这股劲儿。饮食减少、日渐消瘦,挥退一堆通房、侍妾,自己晚上玩对月长叹,活脱脱一副痴情公子的形象。

  他娘对他相当于贾王氏对贾宝玉,自己儿子是凤凰蛋,别人连马棚风都算不上。见儿子如此伤心,不但将林黛玉和石庆夫妇记恨在心,且迁怒到唐果身上,无奈哪个报复起来都不易,只能看着儿子干着急。四处搜求,打算弄个眉眼似黛玉的丫头给她儿子放在房里,一时没有着落。遂撺掇着石昭出去多走走,跟年轻贵族子弟们去玩玩,转换下心情。

  石昭这一走一玩,就与舜安颜、冯紫英、陈也俊、贾宝玉、梅元峰等人走到一处了。

  恋爱中的人智商为零,失恋的八成智商为负数。石昭挺聪明的一人,也干起了糊涂事。自打跟贾宝玉熟了,时常拐弯抹角的打听林黛玉的事。

  石昭说话做事颇为精明,竟然没引起贾宝玉怀疑。虽说贾宝玉了解的是12岁以前的林黛玉,但俩人一个缅怀过去,一个求而不得,聊得甚为投机,没谁去想这行为是否妥当。

  石昭自是认得皇帝,可他心思都在别处,根本没注身边景致,哪知皇帝在此?更不知今儿他们这一班人,不但被皇帝怀疑,还惹得雍郡王动气。

  胤禛前日接到密报,对梅家已是愤怒不屑,今儿又发现梅元峰有窥探帝踪的嫌疑,想起手上正在查的事情,这个时空并不太冷面的雍郡王,眯着眼冷冷的哼了一声。

  皇帝一行人玩够了,尽兴而返。大半天下来,大伙儿都消耗不少体力,晚上俱睡了个好觉。

  他们春夜酣眠不提,这个晚上,贾家、薛家俱是一夜无眠。

  史太君昏倒,惊动了整个贾家。她一醒来,便叫来贾赦,母子俩密谈之后,贾赦去找林平殷,“恳切”的长谈半日,直到林平殷被官府抓走。

  史太君又是祭奠亡夫,又是祈求上天,直折腾了一夜。

  薛宝钗母女也是彻夜不眠。薛蟠被打了一顿板子扔进顺天府大牢,他家托人、花钱都没弄出来。官府只说关上半月便放他出来,可薛王氏只要想想自家儿子血肉模糊趴在牢房里的样子,便吃不下睡不着。有心请未来女婿出面,又怕太折面子,弄得女儿以后在夫家抬不起头来。母女俩相对无言,枯坐一夜。

  三月下旬,七皇子大婚。

  四月初,八皇子娶嫡福晋。

  皇家连着办了两场喜事,畅春园都跟着添了几分喜气。

  因应了紫芝,今年让她妹妹提早进宫,唐果头一回插手宫务。不过只是安排个宫女,并没引起太多注意。

  兰芝家里给她找好了人家,对方叫李长山,28了还没成亲,身边也没丫头侍妾。李长山是个庶子,汉包衣。自幼不得父亲喜欢,被嫡母打压。亲母在他十四岁那年走完了憋憋屈屈的一生,死因不明。他守完孝正赶上清俄战争,朝廷征兵,他没和家里商量便进了军营。这些年全凭自己的本事,一步步做到副参领。

  捏住了嫡母的把柄,如今李长山的婚事亦是自己做主,与家里算是断了联系。

  唐果很欣赏李长山。有感于生母的悲惨遭遇,他发誓只娶一个正妻。

  好姻缘不能错过。唐果给了兰芝一大笔嫁妆,放她出宫去了。缺了的名额便预留给紫芝的妹妹。

  紫芝的妹妹在家叫老丫头,入宫参加培训,随着她姐姐,唐果给取个名字叫紫兰。

  忙完了这两件事,唐果又开始想黛玉的婚事。

  林平殷在顺天府招认,自己受一僧一道蛊惑,又贪图好处,才拿着假字据上京找贾家,贾家完全不知内情。他年纪已老,被判了三年徒刑,免枷。

  这事官面上似是了了,京城里却是流言纷纷。结合着林家又发卖了几家奴才,且全是贾家出来的货色,加上不知啥地方出来的小道消息,贾家联合林氏族人骗婚骗财,立时代替了官方说法。

  贾家焦头烂额,薛家也没多少喜气。

  薛宝钗成婚之前,兄长薛蟠被关进大牢,已是够晦气的了。屋漏偏逢连夜雨,她未婚夫黎江又在一次聚会中,听到了她婚前不检点的传言。说她与贾家的贾宝玉走得太近,有好事者还背出薛宝钗的闺阁诗作,边背诵边评论。又说这是贾宝玉命人刻的。

  黎江恼羞成怒,便要退婚。还是想起王子腾来,才按捺下了。但借着薛蟠出狱去探望的时机,不阴不阳的说了几句。薛宝钗为此偷偷哭了好几场,然事已至此,只好自认倒霉。自此深恨贾家。

  由于薛宝钗的经历,唐果对黛玉的婚事又多了些忧心。倒是兰芝的事给了她启发:要是也能找一个李长山那样的就好了。

  可惜这样的人可遇不可求。

  唐果动用暗卫查了不少类似经历的人,结果让她很失望。

  嫡庶之争到处都是,但这些嫡子、庶子们长大后,照旧加油纳小老婆。李长山属于奇迹,很难复制。

  家风严谨的人家,会有正妻多少年无子,丈夫方可纳妾的家规。但这之前,做丈夫的多是有通房丫头的,通房丫头又多是婆婆、长辈给的,正妻同样安生不到哪儿去。

  林岳已回绝了两家登门求亲者,全都有这样那样的不合适之处。姚颖心也传信来,请唐果多多留意。

  黛玉的对象实在太难找!

  唐果对着老虎豹子唉声叹气,它们四个哪里懂得主人的郁闷?却贴心的在她身边滚来滚去,逗她高兴。

  摸摸二虎的肚皮,唐果接着思考。正妻的权利很大,但那得是没有婆婆在上面制约。可没了婆婆,还有婶婆、姑婆啥的,她派人调查来的资料上,有一家居然连姨婆婆都要指手画脚,真让人闹心!

  难道要给黛玉找个孤儿?

  “唉!”

  “果儿可叹气好几回了,什么事这么难办?”皇帝不知啥时进了屋。

  “大侄女的婚事。”

  “果儿啊,你……想过没有?让你那侄女嫁入皇家?”

  “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