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升职记 第二百四十章:孔雀南飞
作者:梨橙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晴雯、芳官俩人签的都是死契,按理是不能赎身的。好在是白契,未经官府盖印,又换了唐果这个买主,准了她们脱籍为民,应该说她们俩很幸运。

  但她们若想得到与良民同等的地位,需要三代以后。在那之前,不论在律法上还是在现实中,她们都处在低于普通平民的地位。

  女子不参加科考,政治权利方面的限制倒影响不大。

  但她们要力求避开贾家人才行。因为一旦与旧主人发生法律纠纷,她们依然会被按奴婢身份处理。若是贾家人有意寻衅,她俩下场难料。

  更糟糕的是,奴婢阶层与良民阶层泾渭分明。连住宅区都是分开的,二者不得混住。

  康熙二十一年,第一次下了准许奴婢赎身为民的谕旨,其后皇帝多次就此发上谕,百姓的生活中才有赎身为民的奴婢出现。但对于普通人来说,这些人仍旧和奴婢没啥区别。

  倘若不是唐果收留晴雯、芳官去药王山,她二人即使能自食其力,在社会上也很难融入到普通民众中间。没人会愿意租给她们房子,没人愿意跟她们做邻居。作为女子,被欺凌侮辱几乎是一定的。

  婚配更是大难题。倘若不是实在娶不到媳妇,良民很难会娶她们这样的女子为正妻。

  唐果想了半天,没啥好办法。

  这是现实。清朝如今的奴婢制度,已经算是相对宽松了。这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更不是她能管得了的事。

  “我现在只能写信给苏全,让他多照顾她们俩。唉!至少能保证她俩生活无忧,在药王山不受歧视,不被贾家人找碴儿。”

  黛玉点头:“这样已经很好了。希望上天垂怜,晴雯她们以后能有个好姻缘。”

  又叹道:“玉儿也是才知道,这里面有这些门道。难怪那……”

  黛玉咽住不说,唐果却听明白了。

  她是想说,难怪那袭人、碧痕等人使尽手段要做贾宝玉的姨娘。

  女子身在奴籍,从良只有两途,赎身、嫁人。

  赎身受限制。

  嫁人没人娶。良贱不婚,奴婢只能当妾。

  唐果微微叹息。大宅子里的丫头,心大的极多,大概都是想脱离奴才阶层吧,做半个主子也好。

  唐果姑侄俩慨叹了一会儿,便将这事放下了。黛玉命紫鹃给晴雯、芳官送了钱、物,又有唐果的书信,只要这两人安于本分,过平静日子还是没问题的。

  离皇帝寿辰越来越近,唐果赶着给他做衣服、准备生日礼物。每日还要例行书信传情,再加上和黛玉散步、游玩、骑马,领着四只猫科动物胡闹,甚是忙碌。

  皇帝的意思,是要唐果在他生日前一天再回去。

  如今朝堂上吵得更加激烈,从旗民不婚到有关多尔衮的历史遗留问题,再到祖宗家法,各派势力朝上吵、朝下闹,一团混战。明面上已有几个倒霉蛋在乱战之中落马,暗地里成为牺牲品的更多。

  暂时远离畅春园,唐果能清净不少。免得有人把主意打到她那儿。

  不过皇帝自己就比较悲催了。除了被朝廷上的男人烦,还要被后宫里的女人缠。

  皇帝来信报告:为夫今日收到补汤七碗、荷包两个。

  唐果默。

  夫君大人说的补汤,可不是她平时炖的鸡汤、蘑菇汤、肉丸粉丝小白菜汤之类的。是那种加了海马、淫羊藿等药材,真正意义上的“补”汤,那是相当补啊!

  这帮子女人想要补死皇帝啊!

  七碗……唐果为夫君大人挥了把“同情之汗”。

  唐果去信安慰:亲爱的,你太不容易了!

  皇帝的回信按时送到:为夫容易着呢。把汤赏给为那些女人上蹿下跳的太监了。

  “咳咳……”

  唐果被自己口水呛到了。

  夫妻俩在信上玩笑嬉闹,颇有情趣。唐果因此联想到大侄女的终身幸福,开始有意识的将十二皇子的书、画、诗作要出来给黛玉鉴赏。只说是与黛玉同龄一女子作的,问她感觉如何。

  黛玉一一仔细看了,很为赞赏。觉得作品意境悠远,浸淫颇深。作诗、作画之人,必是个超然物外的淡泊之人。且是个十分有男子之风的女孩儿。

  黛玉对此人心向往之,有意结交。问唐果是哪一位,能否介绍给她认识。

  唐果憋着笑,也不推辞,说有机会定会安排他俩结识。

  待诗作看得多了,黛玉便常有怀疑之色。唐果暗笑,想起她是与胤裪对过诗的,怕她发现,遂不再往外拿了。

  皇帝得了老婆的遥控指令,用同样的法子试探胤裪,结果差不多。

  黛玉擅长行楷,书写起来如行云流水,往往是一挥而就,潇洒自然、挺秀大气。单看字体,真看不出是闺阁中女儿所写。胤裪非常钦佩,甘拜下风。

  听说写字之人比自己小不到两个月,胤裪也起了结交之心。

  皇帝和老婆交换了一番情报,不约而同在心里点下头,有门儿!

  互相欣赏是爱情的第一步吧?唐果笑眯眯的对着信猜想。大侄女啊,你可一定要幸福哦!

  在庄子上安宁快乐的过到三月十七,唐果一行人返回畅春园。

  因皇帝在此办公,每日在澹宁居听政,大臣们也多在附近置办房产。林岳夫妇目前住在畅春园西北方不远的一个庄子上,唐果于是命人将黛玉送去那里。

  三月十八,皇帝万寿,王公大臣们休吵一日。主要是谁也不想在这一天触皇帝霉头,皇帝因此过了一天消停日子。

  在这一天,唐果见到了一个快要忘到脑后的人物:谦敏郡主。

  她似乎没以前那么骄傲了。礼数周到,尽管算不上“谦”,但跟之前的不可一世却是截然两样。

  唐果也没在意,过客而已,无须挂心。

  皇帝过完生日,争吵继续。一切并未脱离皇帝的预计和控制,皇帝也不着急。

  后宫之中,得了皇帝旨意,德妃几人带皇女们接着去疗养,其余人一切照旧。

  天气渐热,争论终于到了尾声。皇帝多年的铺垫没白做,基本达到了目的。五月端午之前,便能结束这场论辩。

  四月下旬,包括西伯利亚各部在内的蒙古诸王进京朝觐。

  “陛下,你今天好像不大高兴。”趴在皇帝对面的桌子上,唐果道。

  “有一点儿。”

  “怎么了?”

  “西伯利亚的两个蒙古部落不大安分。布里牙特.阿日斯兰煽动不少西伯利亚部落,想要求娶中原贵女。明面上的理由是朝廷施恩于偏远,将中原文化带进绝域苦寒之地,使远方黎民得蒙皇恩雨露;私底下么,哼!怕是那个阿日斯兰与朗图勾结到一块儿了!虽说没有直接证据,但很多迹象显示他俩有来往。”

  “阿日斯兰?哦……那个花狮子孔雀男啊!”唐果想起来了,“求娶中原贵女?我记得蒙汉不得联姻。你解除部分通婚禁令的圣旨不是还没下呢吗?那他是要娶满洲贵女喽?”

  皇帝摇头:“西伯利亚另有一套制度。他们的婚姻不受这些限制。况且,朝廷在对抗罗刹人、保持西伯利亚稳定方面,需要这些部落,所以对他们格外宽容些。战乱中,人口损失严重,有些部落女子奇少。他们之前曾经从中原地区娶走不少平民女子,各族都有。只要是娶为正妻,朝廷通常会特准。”

  “啊,对。那里是‘特区’。”

  也是。本来人口就不多,再限制通婚,更难办了。

  “陛下,那他们打算娶多少回去啊?”

  “如果我准了这个请求,自然要对西伯利亚的蒙古部落一视同仁,不然更让别人钻空子了。现今提出请求的有四个部落贵族,那么至少要有四人了。别的没什么,只那个阿日斯兰,果儿可知他妄想哪一个?”

  唐果有不好的预感,“谁?”

  “林岳的侄女。”

  “黛玉?!”唐果一惊,“我呸!谁要嫁他啊?花心大萝卜!浪荡子!这个花孔雀一来就没好事!”

  骂了几句,想起义兄那一堆的政敌,唐果头疼了,“肯定有很多人欢天喜地的请求你允准他呢吧?”

  皇帝冷哼了一声,“可不是吗?我已经决定在上书那些人的女儿里,选两个合适的嫁过去了。只是另外两个人选还没着落。”

  “反正不能选黛玉。”唐果道。

  皇帝一笑:“大清还没弱到要将皇子福晋转手送人的地步。”

  微微一顿,皇帝冷笑道:“弄出这么一出,无非是想,我若准了,被选中女儿的人家包括林岳在内,必然心有怨怼;我若不准,西伯利亚蒙古必定离心。我有什么不准的?那么些人上书赞同,我当然要给他们机会为朝廷尽忠!”

  “尽忠“的人这会儿正煎熬着。哪个都恨不得自己从来没上过奏折。

  被选中女儿的两人懊恼得想撞墙。

  手那么快干啥?政敌没打击到,自己先被削一顿!白白赔进去女儿,还算不上功劳,皇上根本不领情!

  家里老婆闹、女儿哭,老娘连哭带闹外加连打带骂,这日子没法过了!

  偏偏有人喜出望外,认为天降机缘,翻身的时候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