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升职记 第三百七十四章:黛玉回京
作者:梨橙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相识十年,结婚也有七年多,唐果和皇帝度起了第N次蜜月。

  俩人针对“新人——旧人”和“七年之痒”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太深入了,以至于俩人第二天早上起床很晚。

  填饱肚子补充体力之后,唐果想到了一个新问题。

  这么些年下来,她今年虚岁二十七,但一直不见长大,还是十七、八岁时那个样儿。皇帝除了装病那回之后,也丝毫不见老,仍旧是三十出头的模样。

  当然这是个好现象。他们两人也知道这是梨树精魄的作用。可外人怎么看?

  “不会把咱俩当妖精吧?”

  皇帝捏捏老婆的下巴,“那又如何?”

  唐果琢磨琢磨,“也是。现在你是老大,旁人有什么想法,也只能在心里嘀咕。”

  再仔细想想,宫里头的女人们,日常见的那几位,面相都比实际年龄年轻许多。她这样年轻十岁的,倒也不算突出。

  定嫔和敏妃看起来都比实际年龄年轻将近十岁。嗯……似乎德妃这两年老得很快呀!

  这也是近来宫里的关注焦点之一。德妃向来保养得好,四十来岁的人像三十多的样子。如今么,四十五、六岁的人,瞅着好像有五十几岁似地。两鬓花白,皱纹也越来越多。身体也不大好,时常的生病。四福晋因此常常进宫侍疾,雍郡王父子也常请旨探视。不过大家都看得出来,德妃最想见的,是九皇女和胤禵。

  但九皇女去年跟额驸去了关外——九额驸换防到了奉天。九皇女虽说封了和硕温宪公主,自有府邸,不必跟着前去。但人家夫妻二人感情好,夫唱妇随了。再者这也是皇帝的意思。皇帝不想女婿掺和到京城的乱事中,正好计划在关外屯田,便把小两口远远的打发了,让女婿去和鄂伦岱商量着筹划这件事。

  胤禵还在服兵役,要到今年秋天才能回来。

  所以德妃越想念越见不着,反复生病中。不过人家病归病,宫斗大业一点儿没耽误。这一年多来跟良妃卫氏斗了个将遇良才、棋逢对手。老对头了,互相了解得很,专往对方疼的地方下手。这两位一位是“温柔娴淑”型,一位是“温良谨慎”型,斗起来也各有绝招,但俩人特有分寸,坚决不超过皇帝底线。

  唐果开始当宫斗片看来着。

  看多了,心里拔凉拔凉的。深刻明白一个事儿:自己这样的,除非再投胎一回洗去原来的记忆,换一副心肠儿,否则成不了宫斗高手。

  宫斗这事儿,除了心机、技巧之外,最重要的是,得足够心狠,不能吝惜人命。人家弄死个人比摘朵花都轻巧!炮灰一个接一个的死。这一点,如果不是从小浸淫,像唐果这样“半路出家”、“三观”在上一辈子就形成的人,很难做得到。

  唉!幸好我有夫君大人提供各种支持!

  乱七八糟想了一圈,唐果觉得不应该把美好的时光浪费到别人身上,拉起夫君大人,两人一起出去骑马。

  眼下正是梨花开放时节,温泉庄里一片“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的景象。

  骑着平安、喜乐,马前头跑着照旧打光棍的大虎、二虎,皇帝夫妇俩踏春去!

  唐果上辈子,小时候还常见杨花、柳絮满天飞,后来市区景观树种改良,这样的情景就再也看不见了。

  自来到这个时空,她一直对这种景象十分喜欢,每年这时候都要出来瞧上一瞧。

  此时骑了马,尽情在春风中驰骋,有爱宠开路,夫君相伴,心情自是好极。

  皇帝见爱妻身上、发上落了不少花瓣、飘絮,浑然不觉,只顾着笑嘻嘻追逐风中飞舞的毛毛,只觉可爱之极。策马相随,自己心里亦是难言的愉悦畅快。

  二人开心远去,烦扰尽消,留下一路笑声。

  夫妻俩在庄上住了五日,便有弘晳和弘晖来请安。弘晳今年将近十周岁,弘晖只比他小半年多,俱是正在从儿童向少年过渡的时候。

  自前年弘晖出事,两人几乎一夜之间长大。弘晳原本就比弘晖话少,现今更是缄默少言。然而行事之缜密、手腕之高超,让人不敢小觑。

  弘晖表面上倒没改变太多。这小子原本爱说爱笑,时常转着大眼珠子想坏道儿,如今更上一层楼了。也许是小小年纪便直面过生死,小家伙比同龄人多了份豁达。行事率性,又有几分诙谐,通常弄得大人们哭笑不得,却十有八九能达到目的。

  弘晳和弘晖俱算是皇帝亲自教养,在皇室中地位超然。今年学业之外,大朝会之时已经开始随着皇帝上朝听政。

  俩小子聪明机警,更比他们父辈多了一份开放和包容,人人称赞的。稍嫌不完美者,两人都不像自己老爹。

  常常是这样的情形:越发温和儒雅的皇太子胤礽身后,立着一面无表情、寡言少笑的小酷哥儿,不怒自威;方块脸的雍郡王胤禛身后,站着一笑容满面的大眼睛小男孩儿,不笑不说话,一笑俩虎牙。若不是俩小子出生时间、地点差很多,恐怕会有人以为这两家抱错了孩子。

  好在两人在唐果面前倒还一如既往。这次皇帝和唐果出来是度蜜月,当然不能带俩小电灯泡。弘晳和弘晖借着请安的机会,跟唐果好一顿撒娇。唐果答应端午节时领他俩出去玩儿一天才罢。

  皇帝的度假时间有限,又过了一日,便领着老婆回畅春园。离三月十八万寿节没几日了,不少事等着皇帝呢。

  在外的诸皇子除了胤禵不能回,九、十、十二都已经返京。

  九皇子这一年多忙着西伯利亚官道的事儿,又与外国人做生意,日子过得甚是充实。他周围无形中也围着一批人。满人不许经商,实际上哪个满人大族都在经商,见皇九子公然做起了买卖,还能不往跟前凑?

  但胤禟这个买卖,却是与普通商家一样,要向朝廷交税的。不过外贸的利润太大,加上胤禟有N多内幕消息,一年多生意做下来,获利丰厚。不少人因此打主意,想走他这条道。眼下正观望,看朝廷到底啥态度,会不会有御史跳出来参一本。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御史弹劾这事儿。——也都观望着呢。皇帝没说话,太子不反对,八贝勒还明里暗里的放话夸他九弟,你说这是个什么情况?

  胤禟这次回京,给他爹带来不少海外奇珍做寿礼,外带即将出世的孙子一个。——九福晋就要生第二胎了,先头是个格格。

  胤礻我也有了嫡长子,去年六月份生的。那时候他正在西伯利亚。胤礻我又探着一处金矿、一处铜矿,但因为是靠着缴获的罗刹人地图,胤礻我成就感不大,已经在琢磨开办矿业学校——却是从罗刹人那儿听来的点子。

  唐果因此跟皇帝慨叹“走出去就是能开拓眼界”,皇帝深以为然。

  唐果最关心的,自然是黛玉、胤裪夫妇。

  回了畅春园第二日,便宣了黛玉入园。

  黛玉这一年多都是在扬州度过。她童年本来随着父母住在那儿,少小离开青年回,故地重游,百般滋味。

  弘晠已经两周岁多,小家伙身子结实多了,长得又好,性格也招人喜欢。一回京城,就被定嫔接进园子里住了。美其名曰,给儿子、媳妇制造空闲,再生一个孙子。

  唐果因问起黛玉日子过得是否顺心。

  “小姑姑放心,玉儿很好。胤裪他对这个家一心一意,对玉儿也是一心一意。他那个身份,难免会有种种麻烦上门,可玉儿都能应对,并不觉得难过。”黛玉笑道。

  唐果很高兴:“麻烦没什么可怕,两人一心一意过日子才最重要。”

  细打量黛玉,眉目平和,清雅中带着贵族式的雍容,看样子所言非虚。

  两人说起别后种种,无非是家长里短。

  那陈珊瑚被定给了一个家底很厚的乡绅,这是她生母临死之前求的。不要富贵要平安。

  可惜陈珊瑚心高气傲,知道了自己身份更加过不得平淡日子,所以旁人看来的平安富足,于她却是囚牢。把自己折腾得日日落泪、月月生病。胤裪下江南之后,她心里更多了份气苦,也曾趁着江南贵妇聚会,去见黛玉,就是想瞧瞧黛玉是个什么成色。

  结果那时黛玉有爱子在侧,夫妻和美,仙姝的容貌气质加上幸福小女人的世俗表象瞬间让陈珊瑚的痛苦扩大N倍。回去病得更重了。十几岁的姑娘,已有了下世的光景。

  这也是个人的活法儿,旁人没法子的。

  唐果与黛玉叙过话,知她还要去看婆婆和儿子,便早早放了她离去。

  黛玉带了人奔定嫔住所。

  定嫔那儿也正说她呢。

  “娘娘,十二福晋一个人又要管家,又要照顾小阿哥,再服侍十二爷,怎么也是忙不过来。奴才们也是一番好意。赛敏珠也是娘娘眼看着长大的,从来没有坏心眼儿,跟十二爷小时候也在一起玩过,彼此性子都熟悉,可不是三全其美么?”

  定嫔笑笑:“嫂子,这是额娘的意思?”

  “额娘也是同意的。”那女人笑道。

  定嫔道:“嫂子,你看哪个嫔妃把亲戚安置到皇子后院了?”

  “这……”

  “奴婢给十二福晋请安!”

  黛玉已进了院子。有老嬷嬷上前一步提醒:“十二福晋,托合齐的夫人在里头和娘娘说话儿呢。”

  胤裪的舅母?

  “谢谢嬷嬷。”黛玉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