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升职记 番外二:兄弟之间
作者:梨橙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康熙五十年,岁末。

  纷扬的雪花昭示着明年是个好年景。

  乾清宫的新主人胤礽心情很好。

  新年号已经定了,启元。原本他想用承康来着,报到他爹那儿征求意见,他爹给改成这个,说是希望他开启新气象。

  胤礽很明白,大方向上的革新,他爹都已经推行了,接下来,他要巩固现有成果并将其进一步细化。然后,再行扩展。

  形势是变化的,人与政策也要变化。

  前路仍旧漫漫。

  胤礽合上奏折,走出门去。

  慌得侍从们忙给他披上披风,又打起伞来。

  胤礽却不在意这些。

  极目远眺,苍茫天地间,一片雪白。

  “小千世界、中千世界、大千世界……渺渺茫茫,此处是何处?彼处又在何方?”

  胤礽喃喃自语。

  不再关起门来做天朝上国,那密室中书上所写,终非此处了吧?

  “汗阿玛,怎么对着风站着?”

  胤礽回头。

  皇长子弘晳和雍郡王长子弘晖两人联袂而来。说话的是弘晖。弘晳也是面带关切。见胤礽回过头来,两人双双跪倒:“儿臣恭请汗阿玛圣安。”

  “罢了。你们两个来得很快。”

  胤礽带头往回走:“找你们来是想说说过年的事儿。朕上了折子请汗阿玛回京过年,可看汗阿玛的意思,是不想回来的。你们两个去信了没有?”

  “回汗阿玛,儿子和弘晖都写过信,可汗玛法说要体会一番南边儿过年的习俗,还要到处走走,两年之内不回京了。”弘晳道。

  胤礽点头:“朕这儿得的消息也是一样。汗阿玛早年很喜欢游猎的……后来……便出去的少了。现下倒是能四处走走了。看来,汗阿玛是打定主意要六十万寿才回来。”

  三人一时俱都沉默。这些年太上皇忙着革新,各种斗智斗勇,若非十分必要,轻易不出去走,也没那些时间。

  半晌,弘晖道:“汗阿玛,您说,要是汗玛法正在街市中体察民情,突然发现他老人家的贴心孙儿站到了面前,汗玛法肯定会非常高兴是不是?”

  胤礽“嗤”的一笑:“你小子又想跑出去玩儿?你明年可就要从皇家子弟学堂毕业了,到时候达不到优等,仔细朕打你的板子!你阿玛那儿更饶不了你!”

  咦?这是有门儿?!

  弘晖眼睛笑成一条缝儿:“汗阿玛,儿臣一定会优等!”

  胤礽眼角上挑:“等你优等毕业,朕就放你出京去拜见你汗玛法。今年过年就不必了。朕让你十二叔提前回江南去。”

  弘晖:==

  逗我玩!

  “哈哈哈……”胤礽大笑:“把这表情保持好,回家给你阿玛看去吧!他今儿跟那帮龌龊官儿又生了不少气,看看这表情,心里估计能欢乐点儿。两个臭小子,跟朕这儿耍花腔。快滚蛋吧!朕要批折子了,不管饭!”

  计划失败,弘晳和弘晖郁闷的告退走人。

  没人打搅,“致仕官员转行做了商人”的康宸康老爷,与老婆唐夫人在临安城外天目山中一处庄园过了个消停年。

  天目山,道教传说中的洞天福地之一。庄园周边风景优美,庄园内部古朴自然,唐果很喜欢。

  而且这庄园是属于她的。——这是皇帝当年给她准备的四处养老之地之一。另外三处亦是宜居幽雅之所。

  皇帝打算着,若是自己先死,便留下圣旨以及足够的后手,放唐果出宫去住。现在皇帝安全升级为太上皇,他认为,以他老人家的壮健程度,对唐果有恶意的人都死光,他大概也还在生。所以种种布置基本用不上了。这四处落脚点也就成了他夫妇二人的别墅。

  “过完年我们去哪里?”唐果枕在夫君大腿上吃零食,惬意万分。

  “躺着吃东西,你不难受啊?”当今太上皇一把夺过老婆手里的葡萄,在老婆怨念的眼神中,放在自己嘴里慢条斯理的吃掉。

  拍拍手,“先去广州瞧瞧,果儿觉得怎么样?”

  “好吧。你去考察你的通商口岸,我去搜寻美食。”唐果鼓着脸,表示同意。

  捏一把老婆的脸,太上皇很不正经的调笑:“夫人对吃如此情有独钟,居然尚未十分丰肥,为夫甚感安慰。”

  尚未十分丰肥?

  啥意思?

  没十分是有九分了?

  这老家伙嫌我胖?!

  我哪儿胖了?

  唐果坐起身,拉开外衣,上上下下将自己检查一遍,纤秾合度,正好!

  “哈哈哈……”太上皇筒子笑得肚子疼,躺倒在榻上。

  老家伙,总骗我!是可忍孰不可忍!

  “过来让我观摩观摩,太上皇陛下身材难道就很好吗?”

  唐果扑过去,扒开夫君大人外衣和内衣,开始仔细研究太上皇的三围。

  嗯……胸膛还挺宽阔的……腰也还算细……

  “喂!老实点儿!别乱摸!”

  “为夫这不是帮夫人……”

  “主子,十二贝勒、十二福晋携两位小阿哥前来贺年。”

  太上皇:“……”

  唐果:“……”

  太上皇夫妇收拾起旖旎的心思,抓紧时间整理仪容接见儿孙,不在话下。

  京城,乾清宫大宴。

  今年大宴上的人其实没多大变化,只不过皇位上换了人而已。

  总体气氛还是很不错的。

  女眷这边儿,八福晋坐在座位上,面上应酬着,心里却在发愁。

  她亲婆婆卫贵人又病了。

  按照太上皇的旨意,有儿女的后宫妃嫔可以出宫去由皇子、公主们奉养。

  待过完年,估计太妃、太嫔们就都该行动了。能到儿女府上去,谁愿意憋屈在宁寿宫区?

  可卫氏这儿有个麻烦,胤禩还在宗人府关着呢。认真说来,八皇子府上没有当家人。郭络罗氏这做儿媳的,当然可以请求将婆婆接出去,但新君准不准且不说,看不着儿子,卫氏再一个不好死在府上,她这做儿媳的,将来怎么和胤禩交代?

  她的推测很准。

  出了正月,胤祺、胤祐、胤裪、胤祥、胤禵、和硕荣宪公主、和硕端静公主和硕恪靖公主都上了奏折,请求接各自的老娘出宫去奉养。

  按照惯例,新君登基之后,他的兄弟们为了避讳是要改名的,不过,胤礽特地为此下了旨意,从此之后不必避讳。——这也是革新的一项内容。封建社会的避讳让人抓狂,从皇帝名到王公贵族名儿,从自家长辈名儿到敏感字词,写份儿文书费老了劲了!这回皇帝下诏说不用避讳,别的不说,工作效率能提高许多。

  御史们上了一堆折子反对无效,太上皇也不提反对意见,这事儿也就定了。

  因此,胤礽的兄弟们保住了自己的名字。

  德妃已死,胤禵是要接佟佳贵妃和十五格格。他小时候,主要是佟佳贵妃在照顾他,算是半个养母。若是以前,还有些妨碍,比如结党嫌疑什么的。可现在,佟家早不是那个煊赫的外戚家族了。屡次被削,只剩下佟国维身上还有个一等公的爵位。空有爵位没什么实权和影响力,而且这爵位还很难说能否传下去。根据新律法,也只能降等传一次了,可他的儿孙没有出息的,都不符合条件。隆科多在胤禩案发之时便被发配到西伯利亚去了。除了卷进结党案,还有旁的罪名,又被弹劾宠妾灭妻。估计这辈子回不来了。除非佟国维老当益壮赶快生一个争气的,否则他一死,靠孝懿仁皇后得来的公爵也就没了。

  佟佳贵妃倒不在意家里的事儿。她也在意不起。当年她选了跟随皇帝,就料到有这么一天。该提醒的都提醒了,家里非要对着干,她也没招儿。

  佟家人不傻,只是和大多数满洲大家族一样,不愿失去眼前利益罢了。可皇帝的革新,要想真正取得成效,必然是要从满洲大族下手的。只打蚊子没用,更要打老虎。

  皇帝败,只怕死都不知怎么死的;顽固势力败,朝廷就能走出一条新路。

  对于佟佳贵妃来说,朝政她不懂,但她懂得趋利避害。她选对了。

  胤禵的上书让佟佳贵妃很感动,但最终没去十四皇子府。说是十五格格还小,眼下已进入皇家子弟学堂的女学学习,女学设在西苑,住在宫里比较方便。

  胤褆和胤祉也通过看守转呈了奏折,请求接自己老娘出宫。虽说自己是罪人,可也要尽孝不是?

  郭络罗氏通过皇后提出请求,要接卫氏。

  新皇挽留一番之后,大部分奏折都批了个“准”。

  最后,有儿子的只惠妃、荣妃和卫氏没让接。

  这三家不淡定了。

  这就要算帐了?!

  和硕荣宪公主再上折子,恳切要求接老娘去草原。

  新皇将奏折留中。

  众人更没底了。已经有人琢磨到南边儿找太上皇求救了。

  三月十八,太上皇万寿。

  寿星不在,新君领着兄弟们在京城遥遥给老爹磕了头。

  没错,是兄和弟,把关起来那三位也带上了。

  一干仪式结束,新君与众兄弟叙话。

  “日前琉球王派使臣来朝贡,呈上一份求救的密折,说是倭人贪婪,侵占土地之余尚大肆侵吞琉球与我大清朝贡贸易之盈余,琉球王不堪重负,请求我大清出兵解救。各位兄弟以为如何?”

  哟!这是要打仗啊?

  在密室里看过书的众人对打倭寇是绝不会有异议的。

  关键是打完之后。

  胤礽笑道:“朕的意思,是想请哪位兄弟跟着十三弟和海军一起去走一趟,咱们每年派出去的人不少,可要全面掌握外头的情况,还是去一位兄弟看看朕才放心。”

  这段话的意思深了。

  胤祥是军方代表,跟着去的那位要考察的方面可就多了。

  只怕还有后续任务。

  大家互相看看,除了被关的那三位和还在上学的十五阿哥,旁人都有重担在身。

  胤褆、胤祉和胤禩心中大动,激动之外,谁都不敢揽这事儿。戴罪之身,且是夺嫡败下阵的,身份尴尬呀!

  胤礽见众人都不说话,心知都有顾忌,遂开口道:“八弟,你走一趟如何?”

  天上掉馅饼!

  胤禩有点儿晕。

  “皇上……”

  胤礽笑笑:“看了那些书,还有什么事儿能横在咱们兄弟之间?朕是真心诚意,希望兄弟们也诚心待朕才好。”

  谢谢大家的票票和礼物!

  下一更周六,^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