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八卦周刊 128、古董珍宝的废物利用
作者:银灯照锦衣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所以要说可能性有三个:一是贾环在顺利杀了彩霞却没被抓住之后,犯罪心理膨胀,一时忘形,最后犯下此案;二是贾环当时处于非正常状况,比如吃了什么不该吃的东西,至于为什么会这样,就另有隐情了;三是根本就不是贾环作的案。

  第二天,黛玉到贾母处,就没看见迎春,据说迎春已经搬到大老爷那边了,所以不过来吃饭了。

  早饭后,就带来紫鹃、晴雯去看望迎春。迎春刚搬过了,虽然是自己家,却拘谨的很,看见黛玉来看她,十分高兴。

  黛玉就迂回的劝迎春到了夫家,要能撑起来,不能像做给姑娘一样温柔腼腆,得像琏二嫂子一样雷厉风行的才是。

  迎春却说:“我刚过了门,不说平和怜下,怎么倒要人说我厉害的。”

  黛玉很铁不成钢说:“可是当家做奶奶了,镇不住下人怎么行?要是平和怜下的要到老太太那年岁了。当家人就要厉害的,凤姐姐要是不厉害,咱们府里早乱套了。太太吃斋念佛的多慈悲啊,现在处理起来也是毫不手软的,这才是当家的做法。”

  迎春低头不语。

  黛玉想也就能劝她这一次了,以后的日子就靠她自己了,到底是自己的亲表姐,能提醒一下就要提醒的,能不能听进去就没办法了,不过听了总比没人说过的好吧。黛玉在贾府的时候,好多事都没人给她说的,老太太一味宠着她,并不要求她注意什么,可是老太太总有顾不到的地方,她就吃了亏的。所以现在黛玉也想和迎春说说,也不知道有人会和迎春说这个不说。

  黛玉就说:“我在家里也听我母亲教导些以后的事。我就说给二姐姐听听。二姐姐到了人家家里,要是当家的话,可是要小心他们家的管事媳妇们,那些个个个都是全套的把式,就等着看你新奶奶的手段,你要一上来就降伏她们,以后就好办了。要是让她们看出你软弱以后使她们就难了。怕就是怕在她们怕是要趁着姐姐不熟悉她们府上的情况下套子给姐姐呢。所以姐姐到了那边她们说的都不要听,就是要按着他们家的旧例来,就是不错的便是婆婆来了也挑不出什么来的。所以有事的话,不要问她们意见,直接要看旧例就好。”

  迎春只是玩弄衣带,并不答话。

  黛玉叹口气说;“还有姐姐的嫁妆都是姐姐的私产,姐姐要用好了,无论是谁也不能让人哄骗了去。这娘家给的嫁妆是姐姐你的,就是你自己的,就是婆婆也要不得。”

  迎春笑说:“还有这么说的,媳妇的东西,还有婆婆要不得的?”

  黛玉说:“律法上说的啊。”

  迎春就笑笑。黛玉也不知道她听进去多少,不过自己也只能做到这样了。等离开迎春处回来,紫鹃说:“二姑娘这性子要到人家家当家可是难的。”

  黛玉说:“是啊。除了那里要送份贺礼,我们也应该给二姐姐件礼物吧。”

  晴雯听了想:一般女孩子送的礼物都是自己的针线,黛玉的绣品是不错的,送人也是好的,比如听说送给王大姑娘的绣屏就摆在王大姑娘宫里呢。可是这迎春嫁的是个混人,迎春又是守不住东西的,要是给了迎春黛玉的针线,倒是时候要是流落出去可是对黛玉的闺名不利的。所以说:“二姑娘的日子紧也罢了。这话也就是我们关起门来说的,大老爷的那边恐怕不会给二姑娘添妆的,而且大太太那脾气,二姑娘的嫁妆怕是丰厚不了的。不如给二姑娘些实际的,到了人家家里也是自己的私房。”

  黛玉说:“反正也有官里的定例,怎么也不能框外了吧。”

  紫鹃说:“还真不一定。这话不是我们说的,可是我看这府里大老爷对他的姨娘比对二姑娘舍得。要不早早就把二姑娘的嫁妆份例要去了。怕是要买些大而多的东西充门面就是了,他嫁姑娘,多少抬的嫁妆是好看了,可是二姑娘那里不一定中用的。”

  黛玉说:“中用的?我们送什么给二姐姐添妆的好啊?”

  紫鹃说:“咱们不是有个剔红雕漆锦地包袱屜盒么,可以当针线,零碎匣子用,摆在房里又漂亮又实用,送那个怎么样?”

  雪雁说:“那个还得回去才有的。倒是咱们这里摆的这个孔雀石嵌珠宝盆景是咱们从南边带来的,可以给二姑娘添妆。又精致又贵重。”

  晴雯也在考虑这蘅芜苑里摆着的黛玉带来的东西,因为考虑到黛玉不可能搬走了,黛玉面子上过不去的。所以不能便宜了贾家,准确说是便宜了以后抄家的人。不如现在做了人情,体面又大方,其实不过是废物利用,反正也拿不回来了。

  黛玉说:“那个紫檀百宝嵌花卉笔筒怎么样啊?”

  晴雯想想说:“二姑娘又不爱写字,也不爱针线,所以还是按雪雁说的送这个孔雀石嵌珠宝盆景吧。又体面又贵重的。”笔筒,晴雯早就想带回林家去的,那剔红雕漆屜盒在林家呢,当然没有往这里拿的事。所以还是摆在外面,而且又重又不好拿的孔雀石盆景给了迎春吧。反正因为已经摆在蘅芜苑了,黛玉不肯收起了拿回林家去,不好意思的。所以干脆送给迎春算了,迎春需要了还能换些钱呢——如果迎春有这倒腾东西出去的本事的话。

  晴雯想了:二姑娘送这堂屋条案上摆的孔雀石盆景,三姑娘就送那卧室案上摆的兰玉冻石小鼎,四姑娘,四姑娘应该不用准备了,她不出嫁的。宝钗和宝玉结婚,送一样礼就行了,亲上加亲也好,给亲戚们省钱,二个人一份礼就行了。不过既然送一份就贵重些,就送那对宣窑青花折枝花纹六方对瓶好了。湘云能算了最好,算不了,就把书架上的红芙蓉寿山石瑞兽摆件给她好了。琴姑娘也不能漏了,那个黛玉书案边放画轴的粉彩纏枝番蓮紋球缸给她最合适,晴雯发现她早就喜欢了。

  这些都是古董,所以不用当心人家挑剔是黛玉摆过的,因为反正都是N手的了,不是N手那就是假货了。

  为什么晴雯敢自己分配这些礼物啊?因为黛玉和紫鹃都是对金钱宝物没概念的人,虽然也不是不通俗务,不过因为从小生长在富贵丛里,所以总是不明白这些宝贝的价值,所以虽然知道什么人送什么样的礼物合适,但是不知道怎么样能少花钱送同样的礼物。比如紫鹃说的剔红雕漆屜盒也合适,但是放着贾府里自己的东西搬不走,不做了人情,再从自己家里拿东西,不是浪费么。雪雁这点就强,这个姑娘平时憨憨的,其实才是真的大智若愚的。

  黛玉想了想反正剔红雕漆屜盒和孔雀石嵌珠宝盆景也差不多,都是合适的礼,索性就省心用近的吧,于是她们就决定送这个孔雀石嵌珠宝盆景了。

  黛玉刚丧父从南方回来,带来不少东西来贾府,虽然搬回林家的时候带回了大半,但是已经在蘅芜苑摆上的就不好带走了,贾母说蘅芜苑给黛玉留在,什么时候来了直接住,当时不是把晴雯都留下了么。所以东西当然还摆着不动的。这一放就搬不走了。

  晴雯可是心疼这些古董。虽然在晴雯眼里这些玩意儿不能吃也不能喝,没什么用处,摆着还落灰,还得人伺候着,但是确实都是等于真金白银啊,起码是用真金白银换来的,而且能换成真金白银的。所以晴雯还是不想舍弃了,白白便宜了抄家的。于是晴雯就早就开始搬运工作了。

  比如晴雯去年秋天就用个土定白釉瓶把黛玉原来的宣德青花兽耳折角瓶换下来了,理由是这个瓶子最配菊花,又合外头的院子里的风景。今年春节用个积压不用的银如意镇纸换下了黛玉原来在贾府里用的那个翡翠貔貅镇纸。这次专门从林府带来个杨木雕的梅花纹笔筒来换黛玉说的那个紫檀百宝嵌花卉笔筒。

  这样愚公移山,以次的代替好的,渐渐把黛玉留在贾府了不是太显眼的宝贝换下来,带回林府去了。这么做也不显山不露水的,贾府的奶奶,小姐们也没注意,就是注意了,也说不出来,你还管人家喜欢用银如意镇纸还是翡翠貔貅镇纸啊。人家自己的东西换着用,谁也管不着不是?

  除了一个摆的太显眼的又大件的实在没法替换下来的,晴雯都没打算留在贾府。现在好了,索性送了人情贺礼,也不浪费。

  然后她们午饭后去薛家,再不去薛家就要搬了。再来往就是林府到薛宅了。当然先拜见薛姨妈,薛姨妈这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啊,整个人都精神不少。可不是这么混账的儿子却找了个有钱又漂亮的媳妇,怎么不高兴啊。倒是宝钗再一边看的出笑容有些勉强,夺权的人要来了,哪里高兴的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