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八卦周刊 137、落雪无声
作者:银灯照锦衣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这么一分析是不是感觉比票选红楼最佳太太更现实,更残酷啊。“和梦也新来不做。”

  其实希望娶宝钗解决生活问题和小孩子时候希望捡到一个多拉A梦一样,是个可爱的白日梦。说说也无妨,就像不能指望下班回家,一个一线明星正等在你家门口非要嫁给你一样,宝钗也好,黛玉也好,一个是奢侈珠宝,一个珍种名花,都不是寻常百姓能拥有的起的。

  你说还不让人做做梦啊?没办法本文就是写实文,目标就是没有yy。

  回过头来,继续说宝钗。除了宝钗的青云志,其他的能够下结论的就是她的心机过人了。

  其他的宝钗就像一个矛盾组合体。外人永远不知道她的真实。她喜欢什么,她的本性是什么?也许她也有过自己的喜好的,不过她自己的喜好还没能发展,就已经夭折了。

  偏偏又是她做事最是周全妥帖,广结善缘一般。因为她没有什么对人的喜好,不会喜欢谁,讨厌谁,只有有用的,可能有用的。所以她对谁都周全妥帖。或者她心里也有自己的感觉,不过都埋藏在周全的背后,没人看的见,时间久了,自己也忘了。

  宝钗素来在不涉及自己利益的情况下,对谁都是与人为好,而这样的好,都带着明确的目的性,就是为了一个被人夸奖的好名声。作为一个商人家的女儿,她是最懂权衡的,付出是要求得回报的。她是一个目的性极强的“利己”主意者。

  因为这么做的太久了,所以她自己恐怕也分不清真心还是假意了。到底是带着真心的待人,还是单纯的作秀?

  当然她自己并不觉得自己是“伪”,因为她接受的就那种教育。所以她相信人和人就是应该这么来往的,于是她这么身体力行。

  这样的宝钗好比一株盆景花木,幼苗时期就已被固定了一个模子——一个她家人希望她长成的模子,而她自己也相信她应该长成符合那个模子的样子,所以她一直很努力、很自觉地按照这个模子的标准生长,力求每根枝条都符合这个模子的要求。可是让她害怕的是,偏偏她居然有自己的本性,而这个本性并不符合这个套在自己身上的模子。

  所以她惶恐的压住自己的本性,对她来说本性就是危害她的热毒。

  所以宝钗最鲜明的性格是冷,可是偏偏就是她生来有股热毒。这股热毒妨碍了她,于是就有和尚给了她冷香丸。所以宝钗这个人就是冷,似乎只有冷了才能生存。因为冷也是她的模子。

  她害怕任何暴露她本性的情况。大观园里的各处主人,都把房子打扮的和自己的特点:宝玉的怡红院的富丽堂皇,花枝招展;黛玉的潇湘馆的书香扑面;探春的开阔奢华。只有宝钗的蘅芜苑,雪洞一般,一色玩物全无。关于这一点,有人说是因为宝钗天性喜欢朴素的风格;有人说她是商人出身,怕自己家的东西摆出来不够风雅,所以藏拙;还有人说她扮猪吃老虎故意装简朴。

  按晴雯在大观园里的近距离观察,藏拙也许有一点,因为家道中落而偏向简朴也有些,但是很大部分是因为她不想装饰蘅芜苑,不想让人发现自己的偏好,可是如果完全背这本性来,到底不舒服。所以索性什么也不要,彻底的简朴到底了,反倒显出自己的卓落不群。只是没想到贾母组团参观,这素净的犯了贾母的忌讳,弄巧成拙。

  但是可见她把自己隐藏到如此的地步。可是要是这个宝钗这个姑娘做了那讽刺的,她的本性总在她一不留神的时候漏出了。她按照世俗的标准调整自己,隐藏甚至压制自己真实本性。也许她的内心住着一个桀骜偏激的灵魂。

  总之,晴雯两世为人,也看不透宝钗这个女子。

  晴雯把自己的分析讲给楚盈听,现在事关黛玉安危,所以她也顾不得隐藏自己的见识了。不过关于原著的和红学的部分都忽略了,或者改成可以和现在的实际情况符合的认识了。当然这样虽然不会暴露原著问题,但是也超过了一个丫鬟的正常水平。

  所以听的楚盈有些惊奇,不过也没说什么。

  第二天,楚盈来看黛玉,问:“贾家四姑娘的经书,你给她供过了么?”

  黛玉才想起了,忘了。

  楚盈让黛玉拿出来,让仆人拿到慈恩寺去供奉一下,傍晚之前送到贾府去,就说,在慈恩寺供奉过了。

  黛玉听了,犹豫了一下让紫鹃拿出惜春的经书来给了张嬷嬷。

  黛玉对贾府也不是没有怀疑的,毕竟相信巧合不是安全的想法。

  然后的日子,黛玉还是和平时一样,看书写字,绣花算账。楚盈比较忙,林家没成年男人,就连娘家的弟弟和堂兄也不在,所以所有事都是楚盈自己出面活动。比如送谢礼给救了黛玉的那三位公子家什么的。

  还有衙门里的审理,林家是苦主。当然千金小姐黛玉不能出现在公堂,但是也不是说林家就能装没事人了。在京畿地区居然出现强盗,而且公然打劫官宦人家的上香家眷,这可是不能不重视的。也传了当日跟去的林家男仆去。晴雯还想实在不行,自己可以出庭的,结果连丫鬟也有回避权,就不用了。

  这个时候,凤姐来了。毕竟把贾环抓起来了,都上了公堂,贾府当然不能装不知道啊。贾母一开始就派人来接黛玉,楚盈说姑娘没见过这架势,吓病了,不能动,而回绝了。

  黛玉想了想,装病不见也不好,就见了。凤姐还带了探春和惜春来。

  凤姐有些瘦的脱型,完全看不出当年威风八面的琏二奶奶的英姿。探春脸色惨白,眼眶都是青的。惜春也没什么精神。

  凤姐打起精神来安慰了黛玉几句,也没有过去的爽利劲。

  凤姐终于问起当天的事,黛玉说:“我就听说外头一片喊打喊杀的,然后就惊了马,多亏何将军救了我。听说已经把强人都抓起来了,也就不怕了。然后搭伴到碧云寺上了香,出了惊马的事,也挺危险的,当然到寺里求个平安了。回来以后,几位恩人把那强盗们交给了官府,才从母亲那里听说环哥儿也在里头。”

  凤姐说:“这环小子,在府里就做的无法无天的事,出去就做了强盗。听说被判了斩立决,也是罪有应得。”

  晴雯一边想道:你们贾家能不掺进去,还用的听说。也不知道这贾环能否活到上刑场的那天。

  探春因为涉及贾环,不大开口。看她的憔悴的样子,在贾家也不好过的。惜春倒说:“要是我不提议去上香就好了,偏偏我自己去没去。要不是大老爷的……”

  探春赶紧咳了一声,惜春只好住口了。看来贾府又出了什么稀罕的丑事。

  黛玉当然不会问。说了闲话,留她们吃饭,她们也没留,就回去了。

  这日晴雯在院子里看见楚盈一个人看着黄叶的树梢,就过去请安。请完安,楚盈见晴雯欲言又止,说:“有什么话,就直说无妨。”

  晴雯说:“夫人,奴婢的糊涂想头,这个贾环在牢里,能不能花钱问问,谁泄露的消息。以后姑娘也有个防备。”

  楚盈说:“这个却难。贾家能让他透出话来?我兄弟都不在京里,哪有贾家方便的?再说这个事,也真的问不得,万一被人翻出话来,黛姐儿的名声也不利的。”

  晴雯不由脱口而出:“那就吃个哑巴亏?”马上想起说:“是晴雯放肆了。”

  楚盈说:“你是个心直口快的。不过以后你就知道了,能吃个小的哑巴亏可比吃个大的明亏的好。”

  晴雯能听出这句话里的无奈和凄凉。所以也说不出什么来了,不得不承认,在这个社会里,楚盈要比晴雯更懂人情世故的多。

  贾家人来过的第二天,薛家又来了。薛姨妈正忙着娶媳妇准备,居然也肯把干将宝钗放出来,也算不错了。宝钗带了宝琴过来,并没有问起那天的事,不过是说听说黛玉病了,来探病的,说的也是家常的话题。

  黛玉当然也没疯,主动提不好的事,所以就说到薛家娶媳妇的事了。才知道薛家居然没搬走,就打算在贾家娶媳妇了。这叫什么事啊?难怪夏金桂瞧不起婆家,随便闹腾了。就是21世纪的姑娘结婚也想有个自己的房子啊,娶到亲戚家算个什么事啊?自己家又不是没房子,死皮赖脸的非在亲戚家娶媳妇,还能怪媳妇看不是婆家啊?真不知道夏老太太精明过了头的女人怎么就看上薛蟠做女婿了?

  看宝琴的样子说起这事来很是不情愿的,其实从薛蟠聘下夏家大小姐,宝琴就对薛姨妈有意见了。也许一开始定下刑岫烟就有不满了,但是薛姨妈说的比唱的好听,宝琴毕竟是个小姑娘,没她堂姐的城府,也罢了。现在一看,什么不明白啊?所以意见已经大发到不肯遮掩了,不过又没法子明说,就老是借着其他的事发挥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