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八卦周刊 146、古代父母的杀器
作者:银灯照锦衣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厉害吧。立刻吓的贾赦魂飞魄散。刚才的牛劲全没了,磕头磕的头破血流。

  古代父母的重要武器:“违逆”,此杀器一出,保管你做官的丢官,做生意的没生意,还可能做大牢。只是一般父母不舍得用,也有像贾母也顾着面子不敢用的。不过现在贾母说“老婆子的在儿子前头都没脸了,还要外头的脸做什么”,贾赦就吓的死去活来了。

  最后在贾赦的拼命认罪中,贾政和贾珍的劝阻下,贾母终于放了贾赦一马。其实应该说贾赦的拼命认罪中,贾政和贾珍的劝阻给了贾母台阶下,她就不告贾赦违逆了。因为贾母还是真的丢不起这个脸面的。

  不过晴雯想要是现在贾老太太恨下心,告了贾赦违逆,把他赶出家门,从此和荣国府无干,让贾政或者贾琏继承祖荫,没准还能挽救荣国府呢。贾政虽然没用的腐酸,贾琏虽然是个浪荡公子,但是都不是没天良,没道德底线的人。再说现在的贾赦早犯下些事了,要是现在贾老太太把他赶出家门,那么他的罪,就只能一人做事一人当了,连累不到荣国府了。

  可惜贾老太太啊,在儿孙教育上失败也罢了,连这个决断也没有。

  晴雯看来贾老太太就是个享乐者,要享乐,要体面,要孙子孙女,媳妇孙媳妇都围着她彩衣娱亲,只有能让她保证这样的生活,她什么都能装看不见。无论是儿孙变成了淫棍、赌徒、罪犯,还是窝囊废,她都统统不管不顾的。

  贾府焉能不败?

  不过这些不关晴雯的事,就是关晴雯的事,晴雯又能怎么样啊?还不是的得得过且过么,别说她一个丫鬟,就是一心中兴家族的贾府正经姑娘探春也没办法啊。同样的还有薛家的宝钗,不也无奈得看着家族一天天没落下去,才要不顾一切的压宝在自己的婚姻上。这个社会的女人啊,除非想坐到贾母这个位置,否则什么也做不了。偏到贾母这个位置,人也老了,锐气早消磨完了。社会就是这样的。

  晴雯仔细打听了那几天正好是事发的时候,贾府正一团麻呢。

  贾老太太可不是贾赦磕两个头,贾政、贾珍劝几句,就作罢的。当然也不能这样,要不以后别说管不住贾赦,就是下人也管不住了。说的告违逆这么大的事,一时就做罢了?所以贾母可是摆足了架势的,一闹就是好几天。贾赦吓的哭哭啼啼,磕头如捣蒜不说。就是贾政、贾珍陪着贾母,也熬的两眼和兔子一般无二,当然还是白兔。

  什么你说老太太,不知道老人觉少啊?何况老太太一说:“一想起来,就气的我胸闷。”于是王夫人,邢夫人就得从什么地方及时冒出来,服侍老太太躺下;贾琏贾蓉的就赶着去请太医,贾政,贾珍在外侯着。

  所以不要笑话贾家姑娘们找的理由脑残,能想起来给黛玉个回信,还是贾家三姑娘有礼数,会做人呢。

  不过探春站也在贾母房的屏风后头为直接cos兔子做努力,人家贾政,贾珍的在贾老太太躺下的时候,还能坐下,而王夫人、邢夫人在贾老太太精神的时候有儿孙陪伴,也可以在后头坐坐;只是苦了三春姐妹,一直站着,站不住了,丫鬟来扶住,靠着丫鬟们就算休息了。李纨因病得福,躺在床上装死;凤姐到是真的连惊带气,真的半死起不来了。宝玉和李纨一样幸福的因病得福,躲了清闲——他早先又被贾母关了软禁来养病。

  也就是说探春累的两腿发软,困的两眼发直,还能想出什么好借口啊?没糊涂了直接把原因写上就不错了。

  晴雯推断了一下,这么说来贾府不是有意推脱的,是真的没心思去拜什么佛了。那么贾环的事是怎么回事啊?还是得从长计议来暗访。

  一时主子们散了,丫鬟们也只能散了。晴雯才想起没问问尤三姐怎么样了。

  楚盈坚定的拒绝了贾母希望黛玉留宿的要求,人家说:“我们家这经了这么些事,我又是没见识的,多亏了黛姐儿帮着。要是她不在,我这心就忐忑的,连觉也不敢睡了。”

  回到林府,黛玉和晴雯、雪雁她们说:“我看大舅舅给二姐姐准备的嫁妆根本不行。二姐姐到人家家里怎么硬气的起来?本来二姐姐就是个最省事怕争执的性子,这样的嫁妆,人家不挑理才怪?怎么说也是公门千金啊。大舅舅真的是连脸面也不要了。”

  这个他不要脸面的事你还不知道呢,这等丑事也没法和你说不是。不过刚才从贾母处逃过被告违逆,赶出家门之祸就这么张狂的克扣迎春嫁妆,让贾母出血添妆了。看了贾母也江山日下到儿子已经不把她当回事了。

  雪雁说:“我看贾家大老爷那边的姨娘们个个都气派的很,怎么到了唯一的亲生女儿到这么马虎了?”

  黛玉说:“我想着要不咱们给二姐姐准备几色针线吧。一来也是心意,二来二姐姐那边针线也真的不够。”

  晴雯马上问:“姑娘是听二姑娘说的,还是别人说的二姑娘那里针线上不足的?”

  黛玉说:“二姐姐怎么会说呢?就是暗地里抹眼泪罢了。是四妹妹说的。”

  惜春啊?要是她说的也罢了,不过惜春也是冷面冷心的,居然管起迎春的事了,看来是太不像话了,当然也有物伤其类,兔死狐悲的原因在里面。

  晴雯又问:“姑娘怎么想到给二姑娘添针线了,三姑娘,四姑娘也添了?”黛玉不是不聪明,就是太实诚,所以晴雯就得替她多想着些。

  黛玉说:“是宝姐姐上次去看二姐姐的时候说给二姐姐做些针线的,探丫头和惜丫头自然也就跟着做了。”

  宝钗啊?这倒和宝钗的性子。不过:“三姑娘说的吧?”

  黛玉说:“可不是,我这次又没见到宝姐姐。”

  探春居然不是发起人,当然也可能是因为贾府的事弄她的精疲力竭没精神想周全了。不过这话说给黛玉是什么意思啊?

  经过贾环一事,晴雯对贾府里姓贾的这一家子人老是风声鹤唳的,自己都觉得有些疑神疑鬼了。

  黛玉也知道晴雯对贾家人怀疑重,不过这个事只能心知肚明就行了,不能说破的事。其实她自己也不是没疑惑的,可是能怎么样啊?不能质问,不能不来往,只能小心避着点了。

  雪雁没这么多心思,说:“可是给二姑娘做什么啊?姑娘可有什么想法么?”

  黛玉说:“我也不知道做什么?就想要不,做几身家常衣服吧。怎么也得用到的,多了也不嫌多的。”黛玉也小心了,家常衣服是最安全的,给自己表姐做几件家常衣服,就是平时也是正常的,姐妹情分么,说到哪里也是好事。别的就不知道自己做合适不合适了。

  晴雯也觉得的做家常衣服妥当,于是商议起来。

  连紫鹃也过来一起商议,紫鹃虽然伤势未愈,所以不能做活,但是平时活动到自如了。紫鹃对人和配色的眼光,黛玉晴雯她们都是服的。

  紫鹃说:“这二姑娘以后是要的当新奶奶的了,所以鲜亮的颜色是要得的,花色也要明显明丽才是,不过这么二姑娘的人配的大红,朱红的有些压不住。咱们东屋顶箱那个品红缎子正好,还有上次姑娘做的那条海棠红的褙子剩的料子,就雪雁做了一件窄袄,剩下的正好给二姑娘做一身,褙子、裙子都够了。”

  晴雯说:“春天的时候夫人赏了我一匹洋红的绸子,我还没用呢。”

  黛玉说:“全是红色系也不好,我记得咱们有几匹蜜合色的料子,配上百蝶穿花图案做件琵琶襟外袄也挺好。”

  雪雁说:“是啊,小雅不就是用那料子给夫人做了件全彩绣牡丹阔边裙么,真真的体面。”

  晴雯说:“那海棠红的褙子,配上条妃色的裙子也好。蜜色配品红也好。再加一件,三身的话,我们赶赶工就做出来了。”

  紫鹃突然说:“不知道薛家大姑娘和三姑娘做的什么?”是想知道薛家大姑娘和三姑娘做的什么,而不关注薛家二姑娘和四姑娘做的什么。

  黛玉看了看紫鹃,有看了眼晴雯,还是说:“倒是没什么明确说法,只是说姐妹们都帮着添些针线,做什么都是自己掂量。宝姑娘做什么不知道,不过听说探丫头把喜帐和四季帐子都接过去了,她动手早,不过活也重。”

  怨不得侍书对贾赦意见这么大,估计一来是担心以后王夫人比照迎春的给探春嫁妆,二来也是做针线做的实在辛苦。楚盈带着黛玉去贾府添妆的时候,翠墨都没跟着,以平时探春讲究的习惯,晴雯听说侍书说屋里有事就不出来了,还有些奇怪,原来是在家赶活呢。

  帐子可是要紧的,铺床的时候就把喜帐挂出去了,可是新娘的脸面啊。而喜帐不能一直用着啊,过了新婚,就得换上日常的帐子了,总之帐子是个面子上的要紧活。估计探春怕贾赦弄来的什么不堪的应付,所以才不辞辛苦自己要绣出一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