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八卦周刊 149、迎春出嫁
作者:银灯照锦衣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绣桔说了,原来迎春的嫁妆银子本来就是贾母给垫上的,现在贾母不知道是嫌弃了贾赦连累了迎春,还是本来就令有打算,反正人家就是拿出三千两银子给贾琏置办庄子,一千两压箱子,一千两办酒,剩下的说了置办东西。可是怎么置办呢?

  首先是贾琏母亲的嫁妆,从里面出了家具,这个倒也是个办法,要不这么短时间哪里赶的出来?当年贾琏母亲的嫁妆家具都是上好的老红木,也是描金剔彩的,都是昂贵的精品。虽然有年月了,但是还是十分的出彩,这么一套家具摆出去,晒妆的时候,贾家也不算难堪了。贾赦以为是给贾母捣乱,没想可能贾母想要的就是这套家具呢。

  贾琏的娘剩下的嫁妆里,贾母把家具挑走了。剩下的给了贾琏说:“给你家巧姐儿收着吧,以后给她做嫁妆了。姑娘的嫁妆也是要多准备些,嫁妆是谁也动不了的。”明清法律都保护未嫁女的嫁妆权,所以贾母说给巧姐做嫁妆的意思就是,贾赦不能再动这份子财产了。

  不过迎春不是贾琏娘亲生的,这套家具偏又珍贵,贾赦就找事了,说这个贾琏母亲的娘家交代不过去。你偷着花自己死去老婆的嫁妆银子的时候怎么不怕交代不过去啊。

  贾母说:“大老爷说的也对,这么办吧。把迎丫头的嫁妆银子里拿出三千补给琏儿就是了。剩下两千,你做父亲的也不会没表示吧,就出一千好了,三千两也就够了。”贾母一句话又把贾赦贪进去的银子又掏出来了,不过还给他留了五百两的好处,省的他狗急跳墙。

  贾赦本来要找些茬,结果一句话赔上了一千两,偷鸡不成蚀把米啊,蚀还是金米啊。

  贾琏母亲的家具应该不值三千两,不过不知道是贾母更偏袒贾琏,还是因为为了堵住贾赦的嘴,反正人家这么安排的,也没人能有意见不是。有意见的先看看贾赦的下场。

  当然贾母不是贾赦也没太亏了贾迎春,迎春房里古董摆设全带走。香料药材衣料从贾府库里挑,三千两打了头面,也是不错了。

  反正等迎春晒妆的时候,没丢了贾府的人。那是后话了。

  晴雯从迎春处告辞回去的路上,偷着问平儿,贾母从贾赦处搜刮的东西做什么了。虽然贾老太太对黛玉不太厚道,但是晴雯还是相信这个富贵丛里活了这么多年的老太太,没那么眼皮浅,要儿子的东西。平儿说老太太怕大老爷留不住东西,说了收着给曾孙,曾孙女。

  晴雯无语了,还嫌贾琏和凤姐在贾赦跟前日子好过么?贾老太太啊,总是小事比谁都精明,大事上就没法说了。

  晴雯回来,正和黛玉汇报迎春的事呢,楚盈来了。

  黛玉起身相应,母女坐一处说话。

  原来何太尉夫人托了楚盈姑妈铁老太太说亲,想要为她侄子夔家公子求黛玉。铁老太太偏听说过这夔家公子别的还好,可是和穆家的身份难堪的女儿有些风言风语的话,就不愿意了,就推说这林家是读书人家,怕是不想说给个武将人家的。何家夫人也可能是因为知道人家女家顾虑什么,不过是四处碰碰运气的,既然如此说也就算了,没再找楚盈。当然文官和武官家之间通婚的不少,但是还是本圈子里通婚的多,所以铁老太太这么说也不是不合理。

  楚盈关于黛玉的婚事成与不成与黛玉商议惯了的,所以此事虽然不成也闲谈中说给了黛玉。当然这时候黛玉一般遵守大家闺秀的规矩,只是听,就是征求之间意见的时候才委婉说的说话。这回黛玉也是低头不语。

  傍边的晴雯有些急了:看黛玉的表现是对那天的何澈初有些一见钟情的感觉。不过在这个时代的闺门教育下,自己也不太明白,所以晴雯也没和楚盈暗示此事,现在的黛玉本人更是不会说的,没法大家闺秀的规矩啊。

  现在铁老太太推辞了那夔家公子倒是好的,黛玉好好的姑娘干嘛去做感情小三啊?当然要是成了亲,社会公认正房,但是那穆盛年也不想个吃素的主儿,又是青楼女子教养出来的,有这么个制度小三,什么样的正室也不好过。但是这理由就不大好了吧:说林家是读书人家,怕是不想说给个武将人家的,那么和那个何澈初还有希望么?

  虽然这年头不讲自由恋爱,但是在社会认可的婚配基础上能两情相悦不是更好么?所以如果哪位何澈初没有婚配,晴雯还是希望他和黛玉能成眷属的。这下子还有希望么?

  转眼到了迎春正式出阁的日子。因为是亲戚,所以林家一大早就到了贾府,黛玉先到迎春房里送嫁,晴雯当然跟着去了,到的时候正好王夫人给迎春梳头,正念到:“…………二梳梳到头,夫妻恩爱共白头。三梳梳到头,儿孙满堂竖高楼。再梳梳到头,四季平安永无愁。…………”

  晴雯听不下去了,偷偷的溜出来。“夫妻恩爱共白头”,“四季平安永无愁”是嫁女儿的人家一代代流传下来对女儿的美好祝福,可是现在晴雯知道迎春出阁后的命运,听了这个反而像是一种反讽。就像现在给迎春梳头的王夫人,作为贾府里最福气的女人,所以给出嫁的贾家姑娘梳头,可是她的确符合夫妻双全有子有孙,但是她就真的幸福么?自己真的“夫妻恩爱共白头”,“四季平安永无愁”么?晴雯正伤感着,就听见小红说:“晴雯姐姐你怎么在这里站着?”

  晴雯赶紧掩饰说:“屋里人多,我怕在里面碍事,就出来了。对了我怎么刚才看见莲花儿了,怎么还不换衣服呢。”

  小红说:“晴雯姐姐不知道,二姑娘的丫鬟就绣桔跟去,其他的都是大太太新给的,听说一个是从庄子上新选上来的。”

  晴雯一愣:“什么?怎么还有这样的规矩?”

  小红说:“大家都奇怪呢,也不知道大太太怎么想的。我们奶奶还说呢,这跟姑娘过去的都是姑娘的臂膀,这个新上来的怎么得用啊?何况二姑娘又这么个性子。”

  一时有人来了,她们只得止住不说了。迎春的出阁,凤姐安排的倒是十分妥当,宝刀未老啊。

  酒席间见到了薛姨妈和宝钗宝琴姐妹,不过因为薛家没有功名,而林如海虽然死了,但是楚盈还是二品诰命,所以林家和薛家不做在一起,离得很远。倒是黛玉和跟着婶娘过来的湘云和湘云的堂姐妹们坐到了一处,都是贾家的亲戚么。

  正式开席之后,晴雯这些丫鬟反而自由了,寻亲觅友的到了一处说话。晴雯见了莺儿和小螺,就问起香菱了。

  不问也罢,这一问,莺儿立刻噼里啪啦的数落起薛家的新大奶奶夏金桂的不是来,倒是说到了香菱改名做秋菱了,还有夏金桂对香菱的虐待等等,不过说的更多的是夏金桂泼辣彪悍,不敬婆婆,挟制丈夫,还找她家姑娘的麻烦。晴雯本来为香菱难过,对夏金桂其他不感兴趣,听莺儿说到新大奶奶如何的寻机生事时就分神了,正好看见小螺嘴角一丝嘲讽的冷笑。这薛家的水也挺深啊。

  不过晴雯不想听莺儿数落夏金桂的不是,虽然她对夏金桂虐待香菱气愤,但是也是因为同情香菱。但是站在夏金桂的角度看,她的行为也是符合她自己的需要的。王熙凤恐怕也是这么过来的,当年的王夫人、薛姨妈也是这么做过的,没什么特别。夏金桂的行为不是针对香菱,而是对薛蟠的妾,而现在这个妾正是让人怜惜的香菱罢了。所以真正的根源还是把香菱抢买过来做了妾的薛蟠,而不应该全怪夏金桂。

  至于夏金桂和薛宝钗的夺权大战就更没什么必要听了,晴雯虽然八卦但是对于像莺儿这样有完全偏向性的说法不干兴趣。夏金桂不厉害,不刁蛮泼辣,夏家太太估计也不敢把她嫁到薛家这种人家。

  晴雯正想脱身,翠缕过来了。翠缕和莺儿当然不和,不过大家的丫鬟也学了主子的本事,越是心里不对付越是要装的表面亲近。何况晴雯和小螺和翠缕还是好的,所以翠缕就过来说话。翠缕说:“怎么没见香菱啊?她可好?你们新大奶奶可好?”翠缕可是刚从入画那里过来的,香菱好不好,薛大奶奶好不好,她还不清楚?

  莺儿也不示弱说:“那边就是我们大奶奶了,上次你们家去了一直没来,还没见过吧?”你们姑娘回去了,我们可一直在贾府呢。

  不过晴雯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个传奇的夏家大姑娘,现在的薛大奶奶夏金桂。还真是个美人,难怪夏太太自信一出女儿就能钓到薛蟠呢。不过说实在的这么个姑娘嫁给薛蟠真是可惜了。要模样有模样,要钱有钱,嫁给谁不行啊?非找这么个一无是处的呆霸王,家里还有一个爱算计又没大能耐的婆婆,一个腹黑的小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