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八卦周刊 194、惊心的提亲
作者:银灯照锦衣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原来铁老太太找了楚盈过去,是因为有人给林家的黛玉说了一门亲事。为什么铁家老太太重视到把楚盈赶紧找了去?因为说媒的人太特殊,说的这桩媒——说的这桩媒倒不特殊,不过和说媒的人联系在一起就特殊了。

  这来做这桩大媒的人就是何太师夫人——也就是何皇后的母亲,当然她还有个儿子就是何雁。她当然不是为自己儿子何雁来说媒的,要不就没什么特殊了。特殊之处在于她是替另外一个名门何家做媒,据说托她来提亲的是何太尉,为他的侄子何澈初向林家求林家大姑娘。

  无论见多识广的铁老太太还是冰雪聪明的楚盈都有些反应不上来。何太尉怎么会想到为自己侄子求娶林家女儿?而且为何要托何太师夫人来做这个媒?

  何太师和何太尉同为重臣,要说没有矛盾冲突是不可能的,但是也没到能提升到明面上的程度。表面上当然是一团和气,不过两人的确是天差地别的两类人,私交也不可能好。

  这两位都不是庸碌之辈,不过有才能的人多少都有些个性。何太师出身高门,少年得志,行事雷厉风行,到老却变的谨小慎微起来。何太尉起于低微,一级一级做上来的,一贯的兢兢业业,而老年之后开始做起老好人起来。

  本来这么两个人虽然不会有什么私交,但是应该也没明面冲突不是。可是何太尉夫人是夔家的二姑娘,这几年夔家开始做大,威胁到何家长子何允的地位了。单要说何允,出名的光明磊落,气度惊人的少壮派边帅,也不是要和夔家争斗的。可是夔家女儿入宫,并且这么快有了身孕,让从太子妃一直到皇后多年的何家长女何后于情何堪啊?这说这个不是于情何堪的问题,是何家地位的问题。

  夔家多年不在京城,不过两个老姑奶奶的夫婿都是京城去足轻重的人物,一个就是这何太尉,另一个就是东平王了。

  这会儿东平王是要倒台了,不过通敌叛国,私卖军械这么大的事,怕是牵连到边关的夔家。而这事要是和何皇后家没关系,楚盈这个寡妇也不信。

  那个长相漂亮的何雁做事也同样漂亮。就是夔家能全身而退,这东平王穆家一倒台,也是断了他们一条臂膀。剩下就是何太尉家了,谁知道何太师夫人居然受何太尉之托给何太尉的侄子何澈初说亲,所以铁老太太和楚盈都有些反应不过来。

  不过像何太师夫人这个身份,说话当然不能做假,要不会有失体面。而且何太师夫人多么聪明的人啊,当然看的出来这姑侄两的惊诧犹豫。所以也不会马上要个答案。

  气质雍容华贵到了让人紧张的何太师夫人最后说:“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他们家这老四啊,就是一直没个合适的人给提亲,这不他伯父就找到老身了。

  这两个孩子,老身也是见过的,正经一对天作之合的璧人。

  不过贵府就这么个独生姑娘,自然金尊玉贵的,当然要好好思量一下了。所以老身今天就是托铁夫人给搭个桥,先提上一提。”

  等何太师夫人告辞回去以后,铁老太太和楚盈两人才面面相觑,太突然的转折了。虽然楚盈已经听了姐姐周夫人的分析,不认为何太师家会真是为何雁求黛玉了。但是突然变成了何太师夫人为何澈初做媒,还是有些转不回来。

  铁老太太想了想:“这个何太尉家还真没个合适的人替何澈初那孩子求亲,但是何太尉怎么就求到何太师夫人头上了?现在的何太尉夫人恐怕恨不得吃了何太师夫人呢。…………除非,除非何太尉自己另有打算。这么说起来,这姻亲关系也不是牢不可破啊。”

  楚盈说:“姑妈的意思是……”

  铁老太太到底是个有见识有思量的:“这东平王府出事,虽然是他们家自己造的孽,但是能揭出来,怕是何太师家的谋划吧?

  本来何家和能和夔家相安无事,偏夔家把姑娘送进宫,这又有了身孕,这不是要逼的何皇后的宫么?何家当然不能坐视不理的。

  夔家驻守边境,一来现在边境不稳,恐怕不好轻动他们;二来何家那长子确实是人中龙凤,可是性格品格也是罕见的豁达仁厚,不是那能给人下绊子玩阴谋的人。所以何家就得从京城着手了,这夔家最得力的外援就是他们两个姻亲,东平王和何太尉了。

  这不东平王就倒了。何太尉却不好扳倒,但是对付像何太尉那样的人,不一定要和他拼得你死我活,完全可以联合的。”

  楚盈说:“这个不容易吧,这何太尉夫人不是夔家姑太太么?”

  铁老太太说:“是啊。所以说这何澈初‘就是一直没个合适的人给提亲,这不他伯父就找到’何太师夫人了么?”

  楚盈还是不明白,她对朝中的事完全不通,没有这方面的信息和概念,不明白两者有什麽关系,她眼里何太尉夫人不愿意或者不合适替何澈初来自己家说亲是因为以前夔公子的事。可是现在听到的好像不那么简单。

  铁老太太继续说:“就是说,何澈初不能找他伯母——何太尉夫人来给他说亲,不管什么原因,但是也是不想要何澈初结这门亲吧。

  可是现在何太尉自己托人求亲了,还是不用他夫人出面,而是找了自己夫人的对头何太师夫人。这说明什么?说明何太尉要和他夫人有分歧了,而且还要别人知道他们的分歧。

  就是说何太尉已经和何皇后家族和解,并打成某种协议了。所以这何太尉已经明确表示他要抛开夫人的家族,倒向何皇后的家族了。”

  楚盈说:“那么要是夔贵妃生了皇子,而且夔家更加兴旺,这样作为姻亲的他家应该更收益吧?”

  铁老太太冷笑说:“‘夔贵妃生了皇子,而且夔家更加兴旺’?这个何皇后家也得让啊?真这样的话,何太尉家当然收益更多。但是显然,何太尉并不认为夔家和夔贵妃能赢,不如向何皇后的家族示好;反正他本来就是夔家的姻亲,这样等于双向投机。真是个老狐狸!

  也不知道何太师家弄了什么手段,居然能把这个不倒翁拉拢过去?”

  楚盈不想这些政治权谋什么的,对朝堂和后宫争斗也不了解。她在乎的是黛玉这么婚事。“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下边有的就是“窈窕淑女,寤寐求之”啊,应该是暗示何澈初喜欢自己家黛玉了。难道他早对我们家黛姐儿情有独钟,但是就是没合适的人替他求亲?

  楚盈是精明人,朝堂的事她不懂,但是她擅长听别人的弦外之音。何太师夫人不只是说何澈初喜欢自己家黛玉这么简单吧?会不会是暗示我们黛姐儿也芳心萌动了?楚盈在李家绸缎庄经历变故的时候,楚盈不是没发现黛玉对何澈初的目光,不过认为有女初成,难免有些怀春之思,过了这个时间自然就忘了。可是现在何太师夫人这么一说,楚盈还是吓出一身冷汗,莫非还有人看出来什么?还是何家有别的什么打算来促成此事?这个可是败坏名声的,女儿家一辈子的幸福与否先不说,就是生死荣辱也都在这个闺中的名声上头呢。

  楚盈对何澈初并不满意。倒不是因为他死过未婚妻,就认为他真的克妻。他克不克妻,这个到时候合八字的时候让术士们好好算算就好。

  楚盈也不担心人家说她为了攀龙附凤,把前房的姑娘给了个克妻的。主要是何澈初只死过一个未婚妻,还算不上有克妻之名,愿意把姑娘嫁过去的人家也不少。

  可是他那个前未婚妻实在有些麻烦。好好的,谁愿意把姑娘嫁过去就面对忽视不了这堵心的事?那前未婚妻要是已经嫁了也就好了,可是人家还是小姑独处呢。

  还有,这何澈初没了父母,也无亲兄弟姐妹,看似家庭人口简单。说句自私的话,这点倒是比较好。但何家大房,和三房里都不是省油的灯,以后要做了何澈初的妻子,这些都是不能不面对的。

  最关键的是,要是之前提亲也罢了,现在说亲事算什么事啊?虽然楚盈不懂朝堂的局事,但是还是想到了:和着两个位高权重的何家,拿自己家和自己家黛玉的终身大事投石问路,做结盟的投名状了。你们要做对头,做盟友,和我们家何干?为什么要把我们家牵扯进来?我们家黛姐儿一辈子的事啊。

  所以楚盈对这次提亲十分的不满,不过也不能当场拒绝。

  所以就决定,以后要是何家正式求婚,还是想个办法推脱了才是。

  不过这些还是应该和黛玉说清楚。而且也要看看黛玉是不是真的对那何澈初有些倾慕。所以才有了刚才进了黛玉房里,让丫鬟们都出去,母女私话的事发生。这个社会女人有爱情可不是什么值得夸耀的事,而是恰恰相反,女孩子家对这些情情爱爱的说都不能说的。所以才有楚盈清场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