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八卦周刊 196、贾府的重心
作者:银灯照锦衣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楚盈这才明白过了:“晴雯说的是正理。我倒糊涂了。”

  如此一来,不管何太尉打的什么主意,何太师家又参合的什么。总之,事情到了现在,林家算是解决了一件大事,结果也是满意的。

  楚盈虽然还认为书生好,但是黛玉自己愿意这门亲事,再好不过自己愿意啊。何况何澈初出了之前的婚约,其他方面也都是上等人选。

  楚盈就和黛玉商议,要告诉贾家才是。黛玉不能行走呢,所以楚盈就自己下帖去贾家了。为了方便回禀老太太黛玉的伤势,也带上了晴雯。

  其实楚盈和黛玉,甚至连晴雯紫鹃她们也有些担心贾老太太会不同意,不过又想,这婚事也是十分上好了。贾老太太也不好反对不是。

  她们去的时候,贾老太太正在花厅,邢夫人,王夫人,李纨,王熙凤,和探春、惜春都在一旁凑趣。

  楚盈去了,大家厮见过,坐下,客套完。老太太问起黛玉的伤势,楚盈说十分见好。、

  贾老太太说:“姑娘家就好好的在家里,最是稳妥。她们姐妹我就不大让出去的。”

  楚盈说:“老太太说的是。黛姐儿的婚事眼看要说下了,这以后自然不出门了。”

  贾老太太一听:“眼看要说下了?什么人家啊?”

  楚盈说:“前日里,何太师夫人替何太尉的侄子,右掖军何统领说媒。我想这何太尉家门第好,何统领又年少有为,人我也见过的,长的也好,再说又救过黛姐儿,也算天赐的缘分。这不,就想回禀里您老人家就给人家回话呢。”

  贾老太太:“就是说你想答应了?“

  楚盈说:“老太太自然是疼爱黛姐儿的。不过现在林家的情况,这样的婚事在难找第二家了。”

  贾老太太说:“何太尉现在是官高位显的,不过他们何家可不是什么高门世家,不过从他父亲那辈子才做官的。他这侄子,是哪一房的?”

  楚盈说:“二房的嫡出独子。他父亲生前是宣威将军,也算和我们家门当户对了。这何将军现在已经是右掖军统领了。”

  贾老太太说:“一个宣威将军而已,你们林家祖上可是四代列侯的。”

  楚盈说:“老太太说的自然不错。可是这何家的孩子本人却好,今年二十四岁了,已经做到右掖军统领了。”

  贾老太太说:“二十四了?没成过亲?”

  楚盈说:“当然没有。就是曾经定过一门亲,外省大员的嫡女,就是那姑娘身体不好,没过门就病逝了。后来加上父母孝期,才耽误到现在的。”

  贾老太太说:“原先定过婚?”

  楚盈说:“是定过,不过何太师夫人说过了,那边没过门,咱们黛姐儿是算原配的。”

  贾老太太说:“毕竟不好。”

  楚盈向王夫人使眼色,让她帮腔,结果王夫人做端庄状,不开口。

  楚盈只好说:“可以要不这样的话,那有这样好的人家给留着啊?”

  贾老太太说:“好什么好?这个何太尉家到底小户人家出身,好些理都不通。”

  楚盈听了想这从何说起啊,努力一想,明白了:贾家和东平王府到底是几辈子的交情,四王八公么。现在东平王出事,贾家应该是想救助一下。但是现在贾家的情况,朝堂里根本没有能发言的人,有两个三品的世袭,都是闲职,一家子连个能上朝的人都没有。所以什么也做不了,而位高权重的何太尉作为东平王的亲戚,居然袖手旁观不算,还落井下石和何太师家勾结起来。这样的亲戚,就是黛玉的丈夫以后如此飞黄腾达,也帮不了贾家。

  楚盈想通了关节就会应对了:“按我的浅薄见识,也是感觉何太尉家有些凉薄,比如这次东平王的事,倒是夔贵妃娘娘不顾有身孕还为穆家努力求情呢。皇后娘娘都担心呢,让夔贵妃娘娘一定保重身体呢,因为宫里的老嬷嬷们都说夔贵妃这一胎怎么看怎么像是皇子呢。”这个也不是胡编,楚盈在铁家得了些消息的。

  贾老太太和王夫人也知道楚盈是铁贵妃是表姐妹,她又和铁家走的近,自然有些宫里的消息。而且就是没有,这话也提醒了她们,王夫人可以一时还想不透彻,可是贾老太太可是老人精。

  贾老太太敏感的想起,自己家的元春比夔贵妃先有孕,可是夔贵妃不论在宫中的地位身份,还是娘家的后援都远胜于元春,要是两人都生下皇子,那么元春的皇子就是长子也要被夔贵妃的儿子压一头。所以夔贵妃家的亲戚出事是好事啊,尤其是地位高的东平王穆家。还有重要的一点,这个给黛玉说亲的人可是皇后的母亲啊,皇后虽然无子,但是位置可是稳当当的,元春正怀孕,哪里得罪的起皇后啊。说什么也不能驳了皇后母亲的面子啊。贾老太太想我真是老糊涂了,差点犯了大错。

  于是贾老太太说:“现在你是玉儿的母亲,既然你愿意,我也就不管了。”

  楚盈说:“老太太哪里的话,黛姐儿可是和您最亲的了。我见识短,还是得靠您给黛姐把关啊,您不疼她谁疼她啊。”楚盈心里暗笑,果然贾元春是贾家最大的靠山和支柱,所以贾家最重视的还是元春的利益,所以为了元春,为了不驳了何太师夫人的面子,还是会答应的,关键在于点拨一下。贾老太太还是老了,这么明显的事都要人提醒了。

  贾老太太说:“何家可曾分家?这何统领是依靠伯父生活?”贾老太太虽然一切为了元春,但是要说她完全不关心疼爱黛玉,也不是的。

  楚盈说:“何家老太太过世以后就分了家了。何统领有自己的宅邸,自己俸禄,自然自己生活了。”

  贾老太太说:“这样也好。不过小孩子们没有长辈管辖,怕是放纵的。”这个是说你们家迎春的丈夫么?

  楚盈说:“打听的结果,说是还好。”

  正说着,尤氏来了,大家见礼之后,贾老太太说:“你正忙,就不用老过来了。”

  尤氏说:“就是有成果了才来见老太太的么。这不是打发蓉儿出去,给四妹妹看中一处宅子,我觉得也好,就买下来了。现在只是怕这家具要赶在好日子前恐怕做不出来。”

  贾老太太说:“那宅子在哪儿啊?几进的?”

  尤氏说:“就在北里街,四进的院子。”

  贾老太太很满意,点头说:“地方也适合。四进就她们小两口住,以后也够了。”羞的惜春红着脸低下头。

  贾老太太问:“多少银子?”

  尤氏说:“三千六百两。不过他们家把贵重家什都另外卖了。”

  贾老太太说:“也行了。就是家具么,也不用非要紫檀的,酸枝木,鸡翅木就可以,复杂的花样什么的都不要了,关键要让他们赶着做,一定要做出来了。这要新的,人家才当我们重视。实在赶不急,不打紧的地方,到木器行买些现成的就好。全新的就好。”

  尤氏说:“是。”

  贾老太太又问:“陪嫁的庄子怎么打算的?珍哥儿上次说把你母亲当年陪嫁的给四丫头带过去。”

  尤氏说:“是的。不光母亲的嫁妆,我们还另外准备了处庄子,将近三百亩,就是略远点,在通州。”京畿地区地价贵,是三百亩的庄子怕是得三千两银子了。

  贾老太太很满意:“四丫头这嫁妆可是丰厚了,还是你们是真疼她。”说着扫了邢夫人一眼,刑夫人不敢说话。其实邢夫人也冤,贪污迎春嫁妆的是贾赦,结果挨骂的主要是她,贾母骂过,贾赦骂。

  尤氏说:“老太太说的,我们统共也就这一个妹子,自然要办的周全些。不过我的糊涂想头,这妹婿家不富裕,就不用太多摆饰什么的,文人们也不好这个。不如其他的周全些,以后也是份家业。所以我就擅自作主,多些家常应用的和现银,只是摆设的,就减少些。”

  贾老太太说:“这是正理,那些摆设的东西,我这里存着的就够了。”

  晴雯不由又高看了尤氏一眼,虽然知道尤氏应该是个会过日子的,没想给惜春办嫁妆也是真的按过日子的法子来了。其实要是置办那些摆样的东西,出门的时候嫁妆好看,抬数多。可是真正居家度日还是田庄,房舍有用。不过贾母这里存着那些东西,在置办也不好,不如的话,显得刻薄了惜春,过了的话,像是压老太太,不如回避。所以尤氏是个聪明的,办事也靠谱。

  贾老太太说:“说到应用之物,那么你们还有什么想法的?”

  尤氏说:“我们去给四妹妹定做了辆车,虽然以后妹婿是坐轿的,可是家里有车马还是方便的。”

  贾老太太点头:“想的周到。”

  晴雯偷窥贾府人:邢夫人很是难堪,惜春的嫁妆现在已经比迎春的多了,她就是不要面子,也差距太大了些,而且他们都认为迎春的婚事比惜春那个穷酸文人强。可是嫁妆比人家的差远了。这么说来,贾珍比贾赦强的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