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八卦周刊 204、黛玉的志向?
作者:银灯照锦衣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不过楚盈又想这个女婿,黛玉是自己愿意的,就这么退了婚,也不行啊。所以楚盈说:“虽然说这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但是到底还是你们过日子的,所以还是问问小女吧。”

  何澈初想说什么,又忍住不说,楚盈正要出门的时候,他终于说:“林夫人,还是不用问了,令千金的节烈,不是末将能耽误她的理由。如果末将能平安回来,还请林夫人再次垂青,把林小姐下嫁给晚辈。”

  楚盈说:“你就不怕这段时间,我把女儿另嫁他人?小女虽然鄙陋,但是也不是没人求的。”

  何澈初低着头,轻轻吸了口气,像是压下了什么说:“如果林小姐另寻前程,晚辈绝无抱怨。”

  楚盈说:“到这份上了,你也不用跟我拽这些文的了。我女儿一辈子的事呢,我现在就问你一句,你和我说实话。你是怕连累我家黛玉还是不满意我家黛玉?你放心,你就是说不愿意了,我们林家绝对不会强求,用你的话,我林楚氏今天可以对天发誓,不管你怎么说,只要是真心之言,我们林家绝不抱怨。”楚盈想的是要是人家不愿意,也好让黛玉就此死了心,从此各不相干。

  何澈初抬头看着楚盈的说:“若能得配林小姐为妻,晚辈三生有幸。”

  楚盈看他是真心的,心里一软,看来他是喜欢黛玉的,不过真的是不想拖累黛玉。没想到居然还有能为别人考虑到如此的男人。出征这事,不一定一年半载就能结束的,如果打上个三五年,何澈初要是回来了倒无妨,可是如果他三五年上死了,黛玉那时候青春已老,又是个望门寡,还嫁谁去?或者现在赶着成亲,先不说赶的及,赶不及,如果黛玉嫁过去,他就战死了,黛玉以后怎么过?守着贞洁牌坊过么?所以退婚是对黛玉最好的,就算退婚的名义不好,也比这两种结果好的多了。

  不过楚盈又想起一事来:“这朝廷要用兵,你们以前都不知道么?”

  何澈初说:“咱们西北方边境上一直有驻军,何元帅驻守西北,夔将军驻守东北,虽然边境紧张,哪里想到会到如此地步。这支蛮族一直不强,谁知道居然有这么大的爆发力,居然冲破凤城关了。这凤城关在……,还要凤城关后头还有黛城的守军,要不后果不堪设想。”

  楚盈虽然是个女流,家里也没有做官的老爷,但是平时娘家人和交往的夫人奶奶们说过一些只言片语,她又是个博闻强记的,所以也对边境事也略知一二。何澈初如此说,她也就听懂了。楚盈说:“你不会后悔么?小女虽然不是什么才貌双全的闺秀,但是不是我自夸,真的是个真心实意的孩子。”

  何澈初说:“令爱自然如此,所以更是不能拖累她。”后头声音渐低,然后走上来把一封文书交给楚盈,行礼而去。

  楚盈愣在一边,何澈初已经走了。她长叹一声,不知道怎么和黛玉说,要不就先瞒下,反正按何澈初的意思是,如果他能及时平安归来的话,这退婚书就当没有过,所以还是先瞒下来吧。希望上苍能保佑他平安归来吧,让有情人终成眷侣吧。

  楚盈不知不觉就走到黛玉的院子门口了,跟在后头的小雅问:“夫人要去看姑娘么?”

  楚盈才反应上来,刚想折回。就看紫鹃和清歌扶着黛玉出来,楚盈说:“你怎么出来了?大夫说你的脚不能吃力?”

  黛玉看着楚盈说:“母亲,您同意了么?”

  楚盈一惊:“同意什么?”刚才虽然应何澈初所要求,屏退了下人,但是因为没有什么保密的概念,所以几个亲近的丫鬟就在门外,而刚才情绪激动难免会声音大了,莫非黛玉听了什么风声?

  黛玉说:“请母亲告诉女儿,何将军为什么而来?”还真是楚盈想的那样,雪雁从绯绡那里听到了风声,告诉了黛玉。黛玉一听就急了,非要来见楚盈不可,这不紫鹃和清歌扭不过她,只好扶着她出来。

  楚盈说:“何将军要出征,难免想的多,要来安排一下。”

  黛玉不语,只是怔怔看这楚盈,楚盈暗叹一口气,说:“先福姑娘回房。我们屋里说说话。”

  黛玉要说什么,又害怕说出来的样子,楚盈只好装傻,毕竟不能在外头说。见紫鹃和清歌扶着黛玉回房,楚盈然后对小雅说:“把刚才在门外的人全部给我叫到我耳房里等着,一个不许少,马上去。”

  小雅知道事情严重,赶紧去了。

  紫鹃和清歌把黛玉放到床上,晴雯拿着刚做好的黛玉过年的新意过来了,她刚才在自己房里赶着做这件衣服呢,进来发现气氛不对。

  楚盈坐在床边,紫鹃和清歌是听见刚才楚盈吩咐小雅的话的,知道她们母女要说要紧的私房话,就要出去。晴雯虽然不知道怎么回事,但是也聪明的要跟着走。

  楚盈叹了口气,说:“你们就不用回避了,把雪雁也叫进来。”紫鹃、清歌、晴雯三人不知道怎么回事,清歌就跑出去叫了雪雁来。

  黛玉一直怔怔的看着楚盈,想问,又不敢问,生怕得到自己最不想听的答案。

  楚盈见雪雁进来,说:“你们看好门户,看看外头没有人吧?”

  紫鹃等四个赶紧看了外头,把院里的小丫鬟支开,又关好门户,晴雯和清歌本来想出去看门,结果楚盈说:“就在这里吧。哪有那么多听壁脚的?”

  楚盈看了看黛玉说:“何将军要出征了。”

  黛玉终于回过神来,低下头,低声说:“女儿知道。”

  楚盈说:“按何将军的说法,这次是场硬仗,可能一时完结不了。”

  黛玉又抬头看着楚盈,楚盈却不好和她对视了,说:“何将军的意思是怕他耽搁的时间长了,黛姐儿耽误不起……”

  黛玉抓住楚盈说:“母亲没有答应吧?”看来绯绡听到不少。

  楚盈想了想,还是实话说开比较好,就说:“不是正经退婚。如果何将军回来,一样按原来说的成亲。现在不过是写个退婚书放这里,何将军是怕有个万一,不想拖累你。”

  黛玉说:“母亲可收下了那——……书?”

  楚盈说:“何将军放下就走了,没有收不收的。不过这个不是真的就退婚了,订婚书,年庚什么的都没有退,根本是不退婚。何将军只是怕他有个山高水低的,拖累了你。而且要是一时战事不完,过上个三年五载的,你耽误不起,才留下这个的。”一边说,一边小心的观察女儿,怕女儿受不了这个打击。见黛玉又是怔怔的,就安慰说:“何将军并非无情,真的只是为了不想拖累与你,毕竟战场上的事,刀剑无眼啊。他还说能得你相配,他三生有幸的。而且也不一定就真的有事,也许很快就能功成名就的回来呢。到时候还是都按原定的办。”

  黛玉却突然淡淡一笑说:“我等他。”

  楚盈被这一笑下一跳,怕女儿不是刺激糊涂了吧,应该不会啊,向来很明理又清楚的孩子啊。就说:“黛姐儿,你没事吧?虽然有退婚书,但是并不是你有什麽让对方不满的,是何将军为你考虑的,不耽误你的办法。所以……”

  黛玉说:“既然不是黛玉鄙薄,配不上何将军。那么请母亲把那退婚书还给何将军吧。告诉何将军,黛玉虽然粗陋,但是也能从一而终,多少年,黛玉也等得。”

  晴雯听了楚盈的话,就想如果何澈初真的是为了不拖累黛玉才要退婚的,真的是个难得的好男人。这封建社会的男人们,有自己要完蛋的时候干掉妻妾的,为的就是我的女人,不能便宜了别人;有为了自己活命甚至享乐,卖掉妻女的;有病的要死了,买个大姑娘来冲喜的;总之能为女人想的,把女人当作有感情有血肉的人看的,男人真的太少了。当然也许民间百姓家大多夫妻更平等和睦些,也更相互关爱有感情的多。但是在这大宅门里,女人就是掌握这内宅的一起,但是在男人眼里还是不能算人,起码不配拥有自己幸福的权利的多。没想还真有考虑女人前程命运的人。如果何澈初不是因为什么原因想抛弃黛玉的话,晴雯也想感动一下。

  不过现在听了黛玉的话,晴雯还是顾不得许多,赶紧说:“姑娘,这个也不是等就行的。何将军也是一片好意,因为为姑娘着想,才出此下策的,姑娘这么做倒是辜负了何将军的心。”等就能等的来,要是何澈初战死沙场成烈士了怎么办?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啊。你又能等到什么?

  黛玉流下泪来说:“我辜负了他的心?他这么做有何尝不是辜负了我的心?”

  楚盈说:“这个退婚书的事,就我们家几个知道的。我刚才门外几个丫鬟,你们几个,如果没人说的话,就等于没有。等何将军回来,还是一样的婚事。所以你也不用多想。”

  说到“我刚才门外几个丫鬟,你们几个”的时候,楚盈看过紫鹃晴雯四个,她们都明白这个目光有多少分量,尤其是“如果没人说的话”的“没人”两个字很是加重了声音。紫鹃晴雯四个当然明白,都说:“夫人说的是。”间接但是坚定的表示自己理解了楚盈的意思,一定守口如瓶。

  黛玉说:“请母亲把退婚书送回吧。黛玉愿意一辈子等下去。”这话就重了,为什么要等一辈子啊,黛玉才十几岁,一辈子还长的很,没有一场仗打这么多年的啊,中间怎么也有个间歇啊,等一辈子就是说何澈初回不来的情况了。黛玉小姑娘明白的表示态度了。无论怎麽都愿意等何澈初从战场回来,如果他回不来,愿意守寡一辈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