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八卦周刊 213、爱情女神
作者:银灯照锦衣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黛玉并没有因为这话感觉好些,晴雯说:“姑娘知道这么做的后果么?虽然姑娘和何将军已经定过婚事,可是这么一来,就是人们不说姑娘失宜,姑娘也没有退路了,何将军的苦心白费了。”

  黛玉说:“我知道你们都是为了我好,可是你们不会明白的。我不需要什么退路,我只是遵照我的心。不管以后怎么样,我都希望能任性一次,我的心本来就没有退路的,弱水三千,我只能取一瓢饮。”

  很多年以后,晴雯还能想起那一刻黛玉的眼睛,清亮的让人不可直视,似乎所有的生命力都在里面了,那一刻,晴雯两世所听说的所有的海誓山盟的都不如那眸光里的绝艳。

  这个时候晴雯明白了林黛玉就是林黛玉,她的本质不会因为自己的穿越改变了林如海的临终安排而改变了林黛玉的命运,而改变分毫。这个时代女人的命运是别人决定的,但是人的本性永远是自己与生俱来的。林黛玉可以不是那个寄人篱下的敏感多病的少女,可以爱上的不是贾宝玉,但是她还有那个永远的爱情女神。爱情是她生命里最纯粹的一部分,就是她的生活不必沦落到“冷月葬诗魂”的地步,她的爱情在阳光下也是宁可玉碎,不为瓦全的。不管读多少禁锢女人的圣贤书,不管学多少为人处世的淑女规矩,林黛玉那铭刻在骨髓里的痴情是她的最深刻的本质。“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她本质是就是和庄周,陶渊明一样的随性至真的人,他们不是世俗的标准能衡量评判的。所以林黛玉的爱情就是林黛玉的幸福,而不是什么夫贵妻荣,白头到老可以形容的。

  晴雯叹了口气,你能阻止一个爱昏了头的少女犯傻,但是你不能阻挡一个爱情女神的命运。所以晴雯和清歌说:“你在这里陪着姑娘,我下去看看紫鹃。”清歌点头,晴雯下车的时候,清歌想说什么终于还是没有说。

  晴雯下来的时候,天色已经有一色天光了,禁军的火把还没有熄灭,倒是看的清楚禁军们。不过找紫鹃去困难。

  晴雯站在人群里看禁军们列队出来,突然想起,要是有敌军奸细,这个时候刺杀出征的将领没准能打击军队士气,而且如果杀掉的是重要的将领,能起到损伤敌军战斗力的作用。不过这样的话,也可能会激起军中仇恨心理,反而增强斗志也说不定。不过这么说起来,没上过战场的何澈初倒不是个蛮族奸细刺杀的好目标,因为虽然他官职够,但是在军功上没什么名气,作用不大。要是何雁出征,倒是个好目标,边关元帅何允的幺弟。这么一想晴雯倒是不担心何澈初被谋杀了。其实晴雯是用胡思乱想分散自己的紧张情绪。

  正当晴雯的指甲也要掐到自己掌心的时候,一个身影映入视线——何澈初!

  晴雯虽然看见了何澈初,但是被阻挡在人群之外,这个时候,她终于看见了紫鹃,纤细的身影正挡在何澈初马前,月白的衣裙,在早春半明半暗的晨光里,俏拔的如同怒放的白玉兰。

  虽然只是几句话的功夫,但是晴雯感觉过了一个世纪那么久。等紫鹃退回人群之后,晴雯感觉自己贴身的小袄都被冷汗打湿了。晴雯赶紧转回黛玉车上,说:“姑娘,紫鹃把东西给了何将军了。”

  听了这话,黛玉的嘴唇终于恢复了血色。

  一会儿,紫鹃就回来了,清歌拉了雪雁下去,晴雯留在黛玉车上。

  紫鹃说了她刚才的经过,其实紫鹃也没底到底能怎么样,等何澈初一出现,她所有的犹豫一瞬间消失了,她正冲到何澈初马前,因为禁军刚出营门,而且好些人还边走边用目光在人群中寻找送行的亲人,所以速度是颇慢的,所以紫鹃能拦住何澈初的马身。

  何澈初看见一个俏丽少女拦在马前一惊,再看是林家姑娘的丫鬟,赶紧阻止什么要动手消灭可能刺客的亲兵们。

  紫鹃把包袱递给何澈初身边一个看着像亲兵的随从,说:“我们林姑娘给何将军的定制的征衣。祝福何将军此去平安顺利,武运昌隆!”

  何澈初一愣,旋即就明白了,他以最坏的可能安排了自己爱着的那个林家姑娘的后路,而这个看似纤柔的女子用这种干脆的方式表述了自己的决心。这虽然是禁军营集合前,但是也正是如此,所以路上众多的军士和送行的亲友,其中不乏官宦人家,林家姑娘的丫鬟马前送征衣,他所有的安排都没用了。而这应该就是林家姑娘的回答。

  那士兵不知道接还是不接,正看向自己将军,这时候旁边一个军官看见了紫鹃,问:“何将军这是……”

  何澈初说:“这是我未婚妻子的丫鬟。”

  那人笑说:“何将军好运气。”

  那士兵接过紫鹃手里的东西,紫鹃行了一礼,就退回去了。

  不过紫鹃其实也紧张的很,不说她很明白她刚才所做之事的后果,但是这些年来没有人比她更了解黛玉的,黛玉要的从来不是岁月静好,举案齐眉,她要的是一份无怨无悔的真爱,虽然外人会笑痴,但是黛玉的爱情,不爱则已,而爱了就是燃烧生命的去爱的,这样的爱情从来没有考虑什么后果这样空间的。对于黛玉和紫鹃来说,她们不只是主仆,更多是闺密,是知己,这样的黛玉只有紫鹃懂得。不管前路如何,如果是你的愿望,我会为你达成,日后如果面对风雨,我会陪着你走过,作为我今天所为的恕罪。

  紫鹃完全不敢再回头看一下何澈初他们走了没有,只想赶紧回到黛玉那边,结果正好撞到一个人身上,好在对方扶了她一把,她才没摔倒,紫鹃赶紧道歉,一看却认识,正是原来隔帘给黛玉看过伤的萧大夫,还送过自己伤药的。不过紫鹃现在也无心和人寒暄,就福了半福,就告辞了。

  黛玉听了紫鹃的回话,尤其是听说何澈初明确和人说自己是他未婚的妻子,黛玉的面颊飞起红霞,眸光却清亮如水。

  黛玉这么一来,何澈初的安排就完全没有用了,从此林黛玉生是何家的人,死是何家的鬼了。何澈初要是战死沙场,黛玉也也只能嫁到何家和牌位过一辈子了。但是可是黛玉却焕发出精神来,也许她的爱情不在意长相厮守,甚至不在意冥世相隔,只是在意爱或者不爱。这样的爱情让“地久天长”、“生死相许”也黯然了,因为黛玉的爱情里甚至不要求的地久天长的幸福,而且完全不在乎生与死的界线了,就无所谓生死相许了。

  这样的爱情,晴雯并不能理解,林黛玉是为爱而生爱情女神,而晴雯是个典型的现实主义者,她们的思维的差距和飞鸟和游鱼的思维差别一样遥远。不过这一刻,晴雯也佩服黛玉了,理想主义者虽然不一定会有美好的结果,但是确实能让人倾佩。

  不过何澈初的前途谁也不知道,但是她们回到林家的要面对的暴风雨确实实实在在的。楚盈虽然好脾气,也差点被气死,黛玉擅自出门倒是小事了,关键是黛玉这么做,完全把自己置于绝地了。黛玉把错都揽过去了,但是楚盈还是罚了紫鹃她们。而且把黛玉和她的大丫鬟们一起禁足了。

  不过黛玉虽然被禁足了,但是到不寂寞,这不薛家姐妹来看她了,本来年前宝琴就说过来的,但是一直没来,后来黛玉订婚什么,谁也不好上门打扰人家大事。这不就拖到年后了,结果薛宝钗来宝琴家住了,所以也一起来了。

  黛玉这几天放下心事了,好好和晴雯她们闲聊了些,所以对那天贾家的事十分了解了,知道那天扣住了薛家的下仆,就问起香菱来。当然不好问夏金桂要和离的事,要是宝琴自己可以问问,但是宝钗也来了,就不能说了。宝钗说薛家的下人在贾家的处置下来以后就和贾家的仆人一起释放了,香菱受了风寒卧床不起呢,要不也会来的。

  薛家姐妹还带来个消息是史家的处置和贾家一起下来的,但是不像贾家这么宽松,史侯爷被处死了,湘云她们姐妹都被充军了。黛玉她们可能不懂充军是什么意思,但是晴雯在一边听着,知道恐怕不好了。

  黛玉终于还是问了宝琴:“晴雯说你哥哥出门了,这年也没在家过?”

  宝琴一听眼圈都红了,说:“是啊。哥哥听说因为北边的战事,所以有些利润丰厚的生意机会,不听我劝就走了。”

  晴雯偷着看了宝钗一眼,宝钗还是沉静如水的样子,看不出丝毫情绪来。不过宝琴看起来和宝钗不疏远,起码比薛蟠刚定下夏金桂的时候要好。薛家人口不多,但是事情的复杂比贾家不在以下。不过宝琴小姑娘虽然聪明,但是就凭有事都会喜怒形于色的,完全不是能对付宝钗的级别。至于薛蝌只见过一次,晴雯不敢下结论。不过没有薛蟠和宝钗,薛蝌起码能是个守业的人。

  薛家姐妹坐坐就走了。不过第二天,铁二姑娘来了。

  ——————————————————————————————

  这章真不好写,写了四个小时。怎么写爱情女神,好难,写不出神韵了,大家就包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