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八卦周刊 234、竞争机制
作者:银灯照锦衣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晴雯并不知道的在背后一双眼睛正观察着南安王府后角门的正发生的一切。刚不知道自己无意间已入局中。

  晴雯到了探春居住的小院,谢了帮她拿东西的仆妇,当然不是光口头上的,不过那媳妇居然拒绝了晴雯的碎银子,说:“二少奶奶吩咐的事,我们那里敢接姑娘的谢啊。”

  晴雯知道好像不好办了,在人家屋檐下,不怕人家收钱,就怕人家不收钱。看来这一趟是麻烦了,可是也没有办法不是,总不能不换衣服吧。

  晴雯回了探春,把楚盈和黛玉给探春的东西拿出来,探春看了看,说:“代我谢过你们夫人和林姐姐。”

  晴雯说:“三姑娘,不知道什么时候我才能再回家呢。这王府规矩真是奇怪。”

  探春说:“怎么奇怪?”

  晴雯说:“我出去的时候,本来想禀报主人的,可是一个人都看不见,只好自己出去了,直到后角门,才看见人,就是角门上的门子。这门子问也不问就开门让我出去了。可是回来可麻烦了,还是那批门子,非说他们王府出入有对牌才行,说什么也不让进。我说让绯绡来门上取东西吧,姑娘怎么也得有换洗衣物啊,可是人家还是说不行,只让把东西留下,他们给送,我哪敢啊?还好,他们王府的二少奶奶过来了,二少奶奶让我进来,还派人帮我拿东西,那奉命的媳妇连谢银都不要呢。”可是给探春说清楚了,有什么事,探春你自己心里有个准备。

  探春果然问:“后角门?他们二少奶奶到后角门做什么?”

  晴雯说:“所以说他们王府规矩不一样啊。我哪里能懂啊?”

  探春也知道晴雯这一趟怕是沾上什么事了,可是也不能责怪晴雯,晴雯回去禀告过她,她自己也同意了,还是那句话,不能不洗换衣服吧。而且总得有些钱在身边才能在王府行动啊,这个不回林府,谁给啊?所以探春也不说什么了。

  晴雯想了想又说:“回林府的时候,四姑娘来了。”

  探春心思还在刚才的事上,“恩”了一声,晴雯想迎春的事怎么也得告诉探春,晚说不如早说,就说:“四姑娘说二姑娘去了。”

  探春一听:“什么?”

  晴雯说:“四姑娘说去看二姑娘,结果到了孙家,才知道二姑娘去了。尸首也不让四姑娘看。四姑娘说丧事很是不像。”

  探春长叹一声,也落下泪来。然后让晴雯她们下去说自己安静会儿。

  绯绡也听了晴雯说的,两人一起讨论了一下,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反正不会是什么好事。不过接下来几天倒是风平浪静的,王府对她们的态度依旧,伙食还行,别的没有。

  这天有来了个体面婆子,带来一包东西,说是林府派人送来的,晴雯谢了,给了一角银子。虽然那个婆子没什么表现,不过以晴雯在豪门世家沉浸多年的眼光,这个婆子绝对不是跑腿的婆子,可是她为什么要冒充跑腿婆子来送东西啊。

  晴雯拿了东西回禀了探春,探春说:“劳烦林夫人和林姐姐惦记了。”晴雯打开包裹,几件厚衣服,天气眼看要转冷,估计是楚盈和黛玉就先给准备了寒衣,不过好像有点早。绯绡笑说“按咱们姑娘的时令准备的。”黛玉现在身体虽然好了,但是还是不耐寒,所以着衣偏厚。不过探春一般换寒衣比黛玉晚很多的。不过林家应该是想赶早不赶晚的,所以早早就送来了。

  不过晴雯收拾这些寒衣时,突然发现给自己的衣服上绣的是杨柳和一行大雁,晴雯心里一颤。不过马上就不敢乱想了。

  这天晴雯正在房里做针线,亏了晴雯回家的时候把自己的针线和正做的活计带来了,要不在这王府里小院的门都不让出,也没人和她们说话,这院子小的多转几圈都能晕了,要是每个针线消磨时间,还不得烦死。你说可以看书写字,那在自己家里行,主人喜欢就行,在别人家里一个丫鬟天天看书写字,可是没事惹麻烦的。

  晴雯正绣一个手帕子,绯绡在一边绣黛玉的鞋面,因为这房里没有绣架,所以她们做不来大绣品,都是小件的,不过嫁妆的东西比正常的费工,现在没事更方便下工夫,就是这样晴雯还是觉得带的料子是不是少了,这堆积起来的时间实在太有利于出活了。晴雯给帕子上的牡丹加了金边,绯绡又在鞋面的并蒂莲下边加了一对小锦鲤。探春一直在房里坐着,不到吃饭睡觉,起床等事不用她们。

  正当晴雯和绯绡讨论鞋面上的锦鲤用红线绣勾金边,还是用彩线绣花的鱼的时候,一个穿樱红比甲的丫鬟出现在她们的小院了,不看那看门婆子一团火的热情,就看她身上的赤金朱钗和翡翠镯子也知道不是普通丫鬟。晴雯和绯绡站起来,迎出去。那丫鬟说:“我是太妃的丫鬟,风姿,太妃让贾姑娘去花厅坐坐呢。”

  绯绡说:“姐姐先坐,我们去请了我们表小姐来。”

  晴雯赶紧进去给探春收拾,偏探春身上穿的正是她从贾家出来时候穿的衣服。

  贾家舍得花钱,所以衣服当然是高级料子好人工,但是贾府这家对时尚问题不太关注,贾府的小姐们和外界联系少,年轻人里就王熙凤和外界女眷打交道多,可是她鉴赏能力有限,加上有些自信过头,所以贾府对京城时尚流行不太关注,薛宝钗是商家女,偏派不知道是个性使然还是因为某种考虑,不大注重鲜亮打扮的。所以大观园的姑娘们相互也不大讨论服饰流行问题,纵是好料子好人工,也是闭门造车,衣服样式保持在贾母、王夫人等人看着好看的状况下。可是贾老太太和贾太太的眼里好看的,可不是外头人看着时尚的。

  所以晴雯赶紧取了林家准备的衣服,楚盈虽然是个寡妇,但是却是个地道的扬州女子,自然对流行的衣饰装扮最是在行,黛玉是个设计花样子在京城闺中有名的姑娘,这样的母女当然对京城的风尚了如指掌了,所以林家出品的衣服绝对不用担心不够入时。晴雯和绯绡赶紧给探春换上碧色的宽袖褙子,里面露出杏色的衫子,玉色长裙,虽然看着差不多的衣饰,但是女人的玄妙之处就这里,宽一点还是窄一点的腰身,长一寸还是短一寸的袖长,都能看出是当年的流行还是去年的旧衣。因为贾家的事情没有着落,所以探春不适合艳妆,都找的是清淡的颜色,所以在晴雯想头面上鲜亮一点。来不及从新梳头,就把黛玉那只红宝石的并蒂莲纹海棠修翅玉鸾步摇簪给探春插上,前头插上点翠嵌珍珠岁寒三友压发。同时,绯绡把楚盈的赤金镶珠镯子,戒子都给探春带上。探春因为被晾了这么多天,当然比晴雯和绯绡更知道机会难得,也忙活着配合。

  出了门居然有小轿给探春坐,绯绡和晴雯以为是不是王府经过考虑已经认可了探春做这个和亲郡主了。

  然后她们跟着走啊走,穿山渡水,走得脚的疼了,终于到了地方,太妃的大花厅,好正式的地方。

  不过晴雯和绯绡两人一看,不是只有探春一顶轿子,好几个同样的小轿,晴雯和绯绡不弱智的话,就不会以为这是王府女眷的轿子。果然从轿子里下来的都是年轻姑娘,都长的不错,以晴雯跟着黛玉未订婚前社交活动,而出入京城豪门多年,而培养的毒辣眼光看,这些姑娘都是好人家的小姐出身。就是说南安王府真的把探春的竞争对手给弄进来了。幸好,探春出门前做了打扮,精美入时的华服,昂贵的首饰把这些落难的姑娘们都比下去了,人要衣装么。

  晴雯她们没有资格进花厅,只能等在外头,等探春出来,脸色不是很好,好在探春作为赵姨娘的女儿,常年生活在王夫人的治下,喜怒不动声色的本事还是修炼的很好的。

  反正从此她们多了几个邻居和一个同居人。难道王府的房子这么紧缺?用的着两个候选人住一个院子,一套房子?不过人家的地方,人家怎么安排怎么是,所以晴雯和绯绡收拾一下搬到探春外间。

  那个和探春同住的姑娘是什么侯府支系的姑娘。那侯爷虽然没落,但是没被抄家下狱的,只是他家嫡系子弟正和南安王爷一起消耗西海某小国的粮食储备呢。所以这个姑娘就被嫡系过继成女儿送到南安王府来了。对了,据这个叫黎露的姑娘的丫鬟飞霞说,那个嫡系侯府里有六个十三岁以上待字闺中的小姐呢。

  黎露是个安静平和的女子,没有多么漂亮,但是有一种娴淑的气质,白净窈窕,总是垂着修长的羽睫,颇为动人。

  晴雯和绯绡心里都很喜欢这个姑娘,不过探春面子上虽然过得去,但是心里还是很排斥这个姑娘的。晴雯认为不光是因为这个姑娘是她的竞争对手——这里必须说明黎露姑娘并不想去做郡主和亲的,这个是她的丫鬟飞霞天天骂,那嫡系不地道,自己家那么多女儿,到这时候把她家姑娘拉来顶上,凭什么。可不是看着主仆两的行为举止,倒是贫寒人家出来的,怎么也是个中等人家的女儿,好好的,谁想到哪荒蛮地方去和亲啊?晴雯估计这探春排斥黎露正是因为黎露有不去的退路,而自己无路可退。

  不过管探春怎么想,晴雯还顾忌探春几分,绯绡就不一样了,又不吃贾家饭的,所以自己看着舒服的人就好。这不绯绡和飞霞两个都是外向泼辣型的,很是投缘,马上就成了好朋友。不过拜这黎家主仆所赐,她们对南安王府接来的这些郡主候选人有了认识。

  这黎姑娘家虽然是旁系,但是父亲是同进士出身,靠着家族外放过两任县令的,所以现在人家要他女儿争取做郡主和亲,她们家也没法拒绝,但是一定是不愿意的。所以来之前,嫡系的老太太给她做了思想工作,就是王府要求她们家必须出一位姑娘,但是最后能不能成为郡主去和亲,就不一定了。因为和亲郡主只要一个,但是王府弄了好几个姑娘的,所以她很大可能只是去冲个数罢了,因为她们这个侯爷已经落魄了,要不能让独生儿子去打仗挣前程啊,所以王府的面子不能不给,人家让出姑娘就得出,但是不是非要选上的。

  而且这黎老太太还分析了各个候选人:有几个是和黎姑娘一样是被逼着凑数来的,这样的姑娘也和黎姑娘一样,一般是家里有人和南安王爷一起在海岛上培养阶级感情的,但是都不愿意去的。本来么,我们家人虽然也被俘虏了,但是还不是你家这个笨蛋王爷害的,为什么你们家不找个你们族里的姑娘啊?而且她们都有退路,不做郡主和亲的话,都能过以前的日子。

  剩下的都是从那些从去年开始的世家清洗活动中败落抄家,甚至家主被下狱杀头流放的人家的姑娘。这些姑娘据说是愿意去的,最突出的就是贾家的探春。本来因为贾家下狱,探春希望不大,别人家虽然也被抄家什么的,但是毕竟不是贾家这么大的罪名,而且姑娘还是能置身事外的。但是因为探春写了一个上奏书,据说写的很感人,慷慨激昂的要做王昭君,所以也是有竞争力的。

  重要的是这些姑娘在候选名册上的没几个,大多都是南安王府临时抓的“壮丁”。这南安王府疯了?

  对了还有,这提和亲都这么长时间了,怎么还耗着啊,难道皇帝决定采用消耗战术,让以南安王爷为代表的俘虏们消耗敌人的粮食储备,从而达到消灭敌人粮草的战略目的?

  不管晴雯怎么想,反正日子还得这么熬着。探春还是总在房里坐着,晴雯她们还是不能出小院,不过现在做针线的人有四个了,也热闹一点了。除了探春其他姑娘都是带着行李来的,起码黎家带的很全活。

  正当晴雯她们四人都要把晴雯和黎姑娘带来的布料和绣线都消耗完的时候,终于来了一帮人,把探春带走了,没让晴雯她们跟着。然后小院就热闹了,好多人来送礼物拉近乎,原来下了圣旨,封探春做了南安王府的郡主了。黎姑娘主仆松了口气。然后让晴雯绯绡收拾东西搬走。晴雯和绯绡和黎姑娘主仆道别,还互换了地址呢。

  探春的新居有郡主的气派了,一座精美的院落,而且丫鬟的配置十分庞大队伍,光大丫鬟四个,二等丫鬟四个,小丫鬟八个,嬷嬷四个,婆子和粗使丫鬟一片,这个连报数都没资格报的。晴雯和绯绡对视一眼,我们是不是能回家了?

  第二天,晴雯和绯绡想着怎么和探春说放她们回去,可是怎么开口好呢?正想着,一个管事娘子来找晴雯和绯绡说要给她们量体裁衣,得和王府统一了才行。

  晴雯急忙说:“大娘啊,我们是林家的丫鬟,因为我们表姑娘身边一时没人了,所以我们夫人派我们来帮忙的,现在表姑娘都成郡主了,我们也不够资格留在表姑娘身边了。要是怕郡主使不惯,不如从新找了表姑娘一直贴身的丫鬟侍书和翠墨来吧。”晴雯想为侍书和翠墨争取一下,就是跟着探春和亲,应该比现在在牢里,以后发卖不知道结果好吧。探春和亲过去,怎么也是个上朝郡主,就是不看上朝的面子——作为给人家送战绩的俘虏主帅的义女,恐怕没多少面子,不过现在这个郡主是皇帝封的应该体面多了——也远来的和尚会念经吧。作为外放的,应该能做个正职吧。如果是正妃,她身边的侍女也是有体面的,没准能找个当地官员呢。

  可是那管事娘子下头的话打破了她的希望:“贾家的下人已经都发卖补了贾家的亏空的官银了。”也是几千口子往哪儿关啊,皇帝有不像贾家一样没事养着贾家这么多下人做“慈善”。这就没办法了,只能个人看个人的造化了。

  那管事娘子问:“你们不想留在郡主身边么?”

  晴雯一听,有门!以这个王府的做派,要是想她们留下根本不会问她们意见的。问就是想打发她们走了。晴雯说:“大娘您有所不知,我原来是我们姑娘身边管针线的,不过因为我是贾老太君给我们姑娘的,是贾家出来的,所以才让我来服侍表姑娘的。其实我不大会服侍的,我就会做针线,贾家太太就是说我针线做的好,林姑娘身边正少个做针线的丫鬟,才把我给了我们姑娘的。如今我们姑娘正准备嫁妆呢,我们府里针线上的原来都是我管着安排姑娘的嫁妆呢,我当然想回去了。贵府虽然千好万好,但是我跟了我们姑娘这么多年,要是不能送我们姑娘出阁,我哪能心安啊。”一、我不会服侍人,只是因为贾家出来的所以才来的,二、我在林家过的很好,管着事呢,当然不想留下,三、我心里有的是我们家的姑娘,心不在这里。所以你们放我们走吧。

  管事娘子看了看绯绡,绯绡当然明白:“我从小跟着夫人,大娘您被笑话我没志气,我就是想离我们夫人近些,心里就踏实。”

  管事娘子很满意:“你们既然都心向旧主,也都是忠心的。只是郡主哪里……”

  晴雯说:“郡主早说了她只是暂借我们的,我是个针线上的丫鬟,而且我们姑娘正做嫁妆呢;绯绡是我们夫人最得力的,郡主不会要的。现在郡主身边有人了,我们也该向郡主请辞了。”

  管事娘子更满意了:“你们这些日子也辛苦了,来王府一趟,也是你们的造化,总不会让你们白辛苦的。”马上有人给了她们一个荷包,挺沉的。那管事娘子说:“这个是太妃赏的。你们搬地方忙,就不用你们谢恩了。”晴雯和绯绡赶紧谢过了。

  然后到探春那里,探春看她们欲言又止,就让身边丫鬟们出去,那丫鬟们还不愿意,但是晴雯悄悄晃晃那刚赏的荷包,那些丫鬟当然认得是王府的东西,估计也得了信,知道她们要说什么,就行了礼下去。

  晴雯说:“三姑娘,这王府什么意思啊?”

  探春说:“怎么了?”

  晴雯说:“想方设法让我们两个赶紧走。我们一说会走,就赶紧给了东西,让我们自己和姑娘您说。”

  探春说:“你不是想走么?”

  晴雯说:“我们是想走啊,我们姑娘的嫁妆不知道做到哪了,紫鹃脾气太好,我怕她压不住那几个新买的针线丫鬟,那些都是人精子,都是那些大户发卖的管事丫鬟,因为我们姑娘针线太多,不得已才买了她们用,要不真是一个个太聪明了。可是王府先前那么对姑娘,现在又是圣旨封了姑娘,她们就要赶我们两个走了。我还是不放心姑娘自己在这里啊,她们不过想什么吧?”

  探春说:“她们是不想用我,可是最后还是得把我当郡主。所以她们自然不痛快,不用理她们,这样的花样我应付的来。你们不走也的走,现在走了,也好,省了有什么事,我不好像林姐姐交代。”就是说你们不走,也能有办法把你们弄出去,那时候没准死了残了的,不好向林姑娘交代,不如你们先走吧,省了拖我后腿。

  晴雯把楚盈和黛玉给的金银裸子碎银铜子的都打好包带来了,给探春放桌子上:“我们走了,这个就姑娘自己收着打赏吧。”绯绡看晴雯看看晴雯自己手腕的银镯子,知道晴雯想把这些小首饰留给探春笼络人,对于小丫鬟们这些首饰比金银裸子管用的多,不过碍于自己,怕晴雯自己送了,而自己在一边,不送也不是,送又不愿意,所以有些为难。

  ———————————————————————————————

  本来是上午12点上传的,结果没发布。晚上才发现,先发这章,下一章晚点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