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八卦周刊 237、久别重逢
作者:银灯照锦衣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从刑家回来的路上,桂香说了和篆儿的聊天结果,刑家居住的小院子居然是刑岫烟和薛蝌订婚之后用聘礼买下的。现在贾家倒了,刑家没有收入,就把一部分房舍出租出去。本来也是个生财的法子,可是刑岫烟不多日,就要出阁,到时候薛家一看,岂不是瞧不起刑家,以后刑岫烟到人家家也抬不起头。这就是篆儿担心的事。

  晴雯说:“薛家二爷不是喜富厌贫的人。”要是估计早想法退婚了。说起来虽然刑岫烟是个很好的姑娘,但是这个时代婚姻讲究的是门当户对,姑娘本人情况倒靠后的,这薛姨妈给侄子找这么贫寒的亲家,怕是有什麽私心的。对比一下给自己宝贝儿子挑选的夏金桂就知道差距了。难怪宝琴不高兴,因为实在太明显了。说起来薛家早分家了,你再压制侄子有什么好处?难道就是薛姨妈人性不好的问题么?你儿子坏了名声,恐怕找不到很好的,就想法不让侄子找个好的。对了还可能是想用这门婚事讨好刑夫人,为女儿嫁到贾家铺路。不过是哪一条都不是好的。所以最后儿子死刑,女儿下狱,家道中落,人果然不能太不积德了。

  回到林家,晴雯和楚盈、黛玉汇报了。楚盈派了人去徐州打听消息。

  晴雯忙这几日,终于把针线上的活计又缕顺了,才功夫聊天。这天,问紫鹃:“二姑娘的事,你们打听着了没有?”

  紫鹃一听这话,不知怎么得失了一下神,才说:“打听了。从贾家的娘娘仙逝了,二姑娘也病过多次,却只看过有数几次大夫。有个大夫偷偷说他去看过一次,当时还以为是个不打紧的媳妇呢,听了外头人说话,才知道居然是奶奶,二姑娘就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啊?!就有一次请了——好大夫,是因为琏二奶奶去了。”

  晴雯听了也叹息,迎春这是受的什么罪啊。因为被迎春的遭遇吸引了注意,所以晴雯没注意到紫鹃的些许不同。

  这天,晴雯正在安排那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们针线,一个婆子来报:“晴雯姑娘,你弟弟来看你了。”

  晴雯不由一喜,她真是好久没见到蒋玉菡了,也不知道这个孩子过的怎么样了。所以她让婆子去告诉蒋玉菡等她一下,赶紧吩咐了针线,就去回了黛玉,请假出去见蒋玉菡。

  这么长时间不见,蒋玉菡出落的更加俊秀了。晴雯看他起色不错,就放心了。门子把门房让给她们说话。

  两人相互询问了对方近况,蒋玉菡得知晴雯的表哥已经死了,表嫂多姑娘回乡下了,不由落下泪来,这个孩子得到的关爱太少,一点的温暖都让他牢记。

  晴雯问起蒋玉菡,才知道原来忠顺王为了少有麻烦,所以不让身边亲近的人出入,全都在家待着。晴雯认为这种时候,明哲保身是对的,谨慎小心也不为过,所以把身边人都不让顺便和外界接触也是个法子,省去不少麻烦,毕竟很多人都不是栽倒在自己身上,而是身边的人身上。所以晴雯这么想也理解忠顺王了,一个挺明白的人么,风口上,也不容易啊。晴雯问:“现在没事了吧?”看蒋玉菡都出来了。

  蒋玉菡说:“王爷还是不让我们和外头来往,我这次是因为世子同意才出来的。”

  晴雯说:“那王爷知道么?你回去以后不会有麻烦吧?”

  蒋玉菡说:“没事的。我就是来看看你,一会儿就回去,哪里也不去的。我听说贾府出事了,不知道嫂子和表哥怎么样了,所以想出来看看的。”

  晴雯说:“她们就是还在贾府也没事,不过换个人家做事罢了。小人物也就这点好处了,怎么也沾不上什么大事。不过现在这样也没有了。”晴雯说着也黯然,毕竟自己这个身体最后的血亲啊。

  蒋玉菡也不知道怎么安慰她:“姐姐……”

  晴雯努力笑了一下:“没事。倒是你要多保重。”

  蒋玉菡说:“对了,柳湘莲柳公子让我给你带话,说他那里有一封信给你。”

  对了,西征军胜利的部分军队已经回来了,因为对方的王都上京求和了,当然部队也不用再驻守了。就是说何雁和麾下部队都已经在京城了,那么作为何雁幕僚身份的柳湘莲当然也回来了,晴雯知道西征军回来以后,还托了个小厮打听一下柳宅的主人回来没有呢。小厮回来说回来了,晴雯就放心了,怎么说也算林家的恩人呢,当然晴雯马上告诉了楚盈和黛玉这个消息,柳湘莲跟随何雁出征,已经平安归来,这么一来,也不能有人说她私下有什麽想法了。

  西征军班师回京的时候,因为毕竟损失了一半军队,所以没有做什么欢迎仪式,虽然何雁这只军队应该算凯旋的部队。不过据说很多人还是去夹道迎接了,官方说法是人民自发的欢迎英雄归来。民间说法是西征军家属们去看谁家孩子幸运凯旋进京,谁家孩子倒霉跟着南安王做俘虏了。

  当然还有更坏的可能,不过正常人家在没有确切的官方通知前,绝对不会自发的往那里想的。否则怎么有“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一说呢。别说亲人了,就是现在林家不知道何澈初的最新消息,如果现在一个人跑来说何澈初死了,晴雯都得和他打起来,有你这么咒人的么。这是人的本能啊。

  当然还有小道消息,很多京城的平民姑娘拿出看花灯的热情跑出去在路边等着看帅哥,当然得了消息的男人们也闻风而动,借口欢迎军队,其实去看女人,所以来了很多人。

  晴雯听针线师傅说起这件京城盛况,暗想那么说林家的丫鬟们还是幸运的,不用出门就见过这个军旅美人何雁大人了。

  不过晴雯想想自己是不是眼光有些问题,当年看见何雁感觉不过是个温文尔雅的儒将罢了,可能因为是当时情绪问题,晴雯两世为人,还是第一次见动刀动枪鲜血淋漓的场面,其实心里是怕得,不过当时的情况只能撑着,外头来了军队,可是军队来了又会怎么样,晴雯还是怕,所以何雁一登场的温和气质在当时的情况下比外貌吸引人多了。所以晴雯等人最深刻的印象是他的儒雅平和,让人心安的气场。可能这个原因,晴雯对何雁那被人称道的俊美到没什么概念了。后来在李家绸缎庄的火场再见,兰舟她们回来说的最多的居然不是那惊心动魄的亡命之旅,居然是那个明甲将军,晴雯才想自己前世就存在的审美迟钝穿越了一丝没改善,当然好处是绝对不会变成花痴。话又说回来,皇后作为何雁的姐姐,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美貌,那么元春女士怎么上位的?

  晴雯正胡思乱想,蒋玉菡见她发呆,就叫了一声:“姐?”

  晴雯才把思绪拉回来,说:“那柳公子说什么时候让我去取信呢?”

  蒋玉菡说:“姐,你也不问谁的信?”

  晴雯说:“我和柳公子无冤无仇,他也没必要害我,既然让我去取信,去了不就知道了。我一个针线上的丫鬟,又不是出不得门。回了我们夫人和姑娘去一趟就好。柳公子对我们林家也是有恩的,不是不来往的。不过,你都说到这里了,谁的信啊?不能你带过来?”

  蒋玉菡说:“我还真不知道。不过是一般人都先问谁的信,我才这么说的。我们世子说我不好带这书信的。”

  忠顺王世子不会就是那个在柳宅门口收拾了尤三姐的忠顺王家的那位公子吧?这么说来这忠顺王世子和柳湘莲关系真的很近啊,然后何雁和柳湘莲也很近。这么说他们是一条关系网?算了不想了,自己一个连草民都算不上的丫鬟想这些大人物的关系干什么?

  不过那次,那尤三姐到牢里可是狠狠咬了贾家一口。不过尤三姐怎么会有机会把贾府牵连进去?她进监狱的时候,贾元春还风光着呢,贾元春一出事,这边就马上出来了,这也太快了吧,好像都早准备好了。也许那忠顺王府那位公子把尤三姐抓起来送监狱的时候,还没想那么多,不过以后就可能某人认为有用了。不过这张牌,为什么在元春出事后才打出来呢?晴雯发现自己果然不是有心计的人,怎么也想不通这些弯弯道道的。当然也许自己不在其中,知道的太少了。不过还是什么也不知道的好,权谋什么的,和一个小丫鬟可是没关系,卷进去,就离死期不远了。晴雯可不保证自己能死后在穿越一回,还是努力生存吧。不关自己的事要远离,这才是小人物的生存之道。

  晴雯这么想就叮嘱蒋玉菡:“你这么做对。人家不告诉你的事,你就别好奇。私自传递这样的事更加的不能沾上。你这么多年,也是小心惯了的,不过现在还得加个‘更’字。”蒋玉菡答应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