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八卦周刊 253、良缘有前因
作者:银灯照锦衣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等巧姐见了贾菊,一时抱着不肯放手。贾菊虽然小,也记得姐姐,姐弟两个像大人一样抱头痛哭了一场。看来真的如李之璧所说,小孩子们要比大人认为的懂得多的多啊。

  巧姐除了对贾母和贾菊,就是和黛玉和晴雯还亲近。给邢夫人请安的时候,邢夫人还想教育一下,摆摆祖母的架子,结果巧姐也不知道是听说了什么,还是小孩子眼睛干净,说:“祖母,您这房里怎么冷嗖嗖的,好怕人的。”吓的邢夫人魂不附体,想要教育巧姐的说辞都忘到爪哇国去了。邢夫人丢下巧姐,跑到院子里了。巧姐不慌不忙出来,去给贾政和王夫人请安,贾政虽然不会表达,但是对这个失而复得的侄孙女还是很怜惜的,王夫人怎么想知道,不过当时可是流泪了。

  这段时间邢夫人跑出去找了车夫让他给她兄弟传话,因为邢夫人已经明白指望贾家改善她的居住环境是不可能的了,所以她想回娘家躲躲。先不说刑大舅会不会接她回去,就是她指派传话的车夫也是林家的,黛玉送来服侍老太太的,人家可不听她的,反而说要回了老太太才行。邢夫人哪里敢让他回了老太太啊。所以就说算了。邢夫人总算没傻到家,知道贾老太太整她呢。

  黛玉就在院子里和刘姥姥说话,晴雯她们逗板儿玩,板儿也是个大小孩儿了,就是他赶车带着姥姥和巧姐来的,很标准的乡下质朴少年。

  然后就准备去看凤姐了。

  因为黛玉身体虽然看着好了,但是这换季时分,楚盈是不同意让她去大牢的,怕她传染上什么病。何况她是待嫁之身,不适合出去,何况去大牢呢;主要是因为何家还有一个等着找她麻烦的何夔氏呢,正愁找不到事由呢。所以这样黛玉是不能去的了。她给凤姐准备了药物,食物,衣物,给牢子的礼物等等不论巨细,让晴雯和紫鹃代替自己去看凤姐。这样,晴雯陪着巧姐,刘姥姥带着板儿,紫鹃抱着贾菊,接了刑岫烟,还有早准备好了的贾芸和小红,就去大牢了。

  虽然王夫人不让宝玉来,不过宝玉还是偷着从家里跑出来,跟着她们去看凤姐姐了。

  宝玉是个重感情的,真的不像留着王家的血。其实宝玉适合生在一个小康人家,父慈母爱,又严格管教,让学习谋生、读书什么的,和邻家温婉姑娘谈个小恋爱,最后变成一个普通的小人物,没准也能做过不太出名的诗人。可惜生在了不太正常的贾家,奢侈骄纵,而且教育上有严重问题,最后才变成这般顽劣无用,可是本性还是善良的,可惜家逢巨变,后半生要坎坷流离了。无论娇生惯养,还是贫困潦倒,都不适合贾宝玉。他就是一个有些特殊思想的聪明小孩,需要正常的教育,相对自由的人生。他妹妹贾探春生错了时代,他生错了人家。

  这样,她们去看另一个按红楼原著上的判词也是生错了时代的女人——凤鸟偏从末世来。不过在晴雯看来王熙凤幸亏生在了王、贾两家的末世,要不光凭她处理张金哥的法子包揽官司,要是家族鼎盛期,有家族庇护,得害多少人啊。

  凤姐都病的快认不出来了。巧姐和贾菊都哭了。凤姐努力的看着女儿,像要把她刻在眼睛里。凤姐打听了贾琏和平儿的情况,知道了贾琏被判了流放,平儿因为在贾府名册上是通房丫鬟,被发卖了。凤姐说:“是我误了他们。”听了巧姐说王子腾死了,王仁卖了她,凤姐身体一抽。然后听说刘姥姥救了她,对她很好,她和板儿、青儿玩的也好。凤姐看着板儿,看了一会儿,对刘姥姥说:“求您一件事。”

  刘姥姥说:“姑奶奶,你说什么求啊,你有什么事就说吧。老婆子一定做。”

  凤姐说:“就让巧姐和板儿订婚吧。”

  刘姥姥吓了一跳:“姑奶奶,这如何使得?巧姑娘可是千金小姐,我们板儿……”

  凤姐说:“现在事什么千金小姐啊,不过是我们这两个罪人的女儿,要是姥姥不嫌弃她的身份,我就把巧姐托付给你了,板儿我也从小就见得,要是巧姐和板儿的事能定下来,我就是死了也放心了。”

  说到这样,刘姥姥也不好拒绝了,巧姐本来听母亲说自己的婚事,虽然年纪小,也是大家闺秀,所以羞的低下头,不过还是偷偷看板儿;板儿也知道事了,所以也低头不语,却也偷看巧姐,两人正好视线相对,都不好意思的收回来,低下头。

  晴雯说:“琏二奶奶放心,要说这,还是凡事有前因的。那年姥姥大观园,那时候巧姑娘还小,抱着一个大柚子玩的,而板儿抱着一个佛手玩,那时候,巧姑娘见了板儿的佛手,就也要佛手,还哭了。于是,丰儿她们就把柚子给了板儿换了板儿的佛手。我听人说,柚子通‘缘’,本来那柚子就是又圆又香的,不就是良缘么?佛手,佛祖的旨意啊。当时没感觉,现在二奶奶这么一提亲,可不是当时就是姻缘天注定了。”

  虽然晴雯认为凤姐的结局是尤由自取的,但是不等于她真的看见这个脂粉英雄的末路,完全没有感觉。“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晴雯也不能不叹服王熙凤的才干,只可惜她聪明反被聪明误了。所以晴雯说出这段红楼点评和研究中被公认的一段说辞,让凤姐放心,凤姐把女儿许配板儿,也是无奈之举,这么一说,凤姐应该就释怀了,毕竟姻缘天注定了。

  同样,巧姐也没被卖入青楼,让刘姥姥倾家相救,而是自己逃走了。所以刘姥姥对娶巧姐这个曾经的高门千金,还是有些诚恐诚惶的。晴雯如此说来,凡事有前因,巧姐和板儿的姻缘,早有佛祖指点迷津,刘姥姥自然就能安然的接受了。像现在刘姥姥说:“阿弥陀佛,原来是这样。”

  安顿了女儿的前途,凤姐又看向贾菊,贾菊颇有几分像他父亲,凤姐从铁栏里伸出手抚摸儿子,问:“现在菊哥儿,谁管着呢?”

  晴雯说:“原来是珍大奶奶和宝二奶奶,现在珍大奶奶病倒了,就是宝二奶奶和翡翠照看着。对了珍大奶奶还想来看二奶奶的,但是身体根本不行,大家好歹才劝住了,四姑娘也是想来,但是身子不允许。”

  凤姐的手停住了,说:“珍大嫂子,四妹妹么?这里有什麽可来,永远不要来才是。”

  凤姐又说:“宝玉你也来了,这地方不是什么好地方,你要少来,多照顾老太太。……老太太就指望你了。”

  又看贾芸和小红,小红从见了凤姐的样子,已经哭得哽咽了。凤姐说:“傻丫头,哭什么?芸哥儿是个好的,你要一心一意的和他过日子,你敬我我敬你的才是过日子的法子。不要像我,非要压住琏二爷一头,结果落的如此下场,也怨不得别人。夫妻么,本来应该一体同心,万不可生了谁压住谁的念头。”小红和贾芸答应着。

  凤姐又说:“平儿是我误了她,要不是我的私心,她还在这里。要是能让她跟着琏二爷去,我又有什么不放心的。可是我最亲近的两个人都天南海北了。本来说菊哥儿也是她的依靠,结果现在母子分离。”

  凤姐本来还是要说,虽然有些透不上气来了,但是谁也不好劝阻她,因为她恐怕没有第二次说的机会了。可是这时候牢子过来说时间早过了,不能再融通了。晴雯说:“大娘,我们就再说一句,马上就走,就一句。”

  那牢子点了点头,“马上啊!”

  凤姐知道自己最后的机会了,说:“我这两个孩子就靠你们费心照看了,我来世报答你们了。也不知道我那苦命的平儿还能不能回来。还有琏二爷,你们转告他,是我害了他,我真的不是故意的,我是想好好和他过日子的。”

  然后牢子就赶人了,她们只有依依不舍的抱着感觉到什么了而大哭起来的贾菊,拉着泣不成声的巧姐走了。

  晴雯走到最后,给牢子好处费,请她照看凤姐,听见凤姐再也支撑不住,又倒回地上,最后喃喃的叫了一声“琏二爷”。

  就是凤姐这么刚强的女人,最好念念不忘的也是她的丈夫。

  要按原著上,凤姐应该已经被贾琏休妻了,一对结发夫妻,最后恩断义绝。现在的情况,却没有,凤姐到死还是贾家的琏二奶奶。

  可能是因为晴雯的某次搀和,尤二姐生下了贾菊才死的,所以贾琏有了儿子,小老婆就不那么重要了,所以就没到非要休妻的程度。当然不能休妻,可能主要是因为王子腾死的晚了。王子腾为什么坚持到贾家完戏才死,是蝴蝶效应?还是偶然误差?这个就不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