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八卦周刊 287、千古名将英雄梦
作者:银灯照锦衣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浆糊倒是不怕,最可怕的是和浆糊相吸引的同源。当然现在她们什么也不知道。

  过了一两日,湘云又来了,当然要哭诉一番,不过她来的不巧,没说两句话,周夫人就来了,楚盈还没出去,铁老太太和卫少奶奶的家人也来了。楚盈出去见客,黛玉留下来听湘云哭诉,可是都是聪明人,无论是黛玉和晴雯她们几个,都知道周夫人和铁老太太和卫少奶奶的人凑到一起,恐怕不是凑巧,而是有什麽重大消息。而这个消息应该和何澈初有关,要不林家能有什么大事情要通告啊。这么一想,黛玉还维持礼貌,晴雯她们已经都盯着门口了。别人不知道,反正晴雯对史湘云哭诉了什么完全没听见。

  湘云经历了这么多以后,也不是不会看人眼色,见大家都有些心不在焉,就告辞去了。

  这时,周夫人回去了,铁老太太和卫少奶奶的信使当然也走了,楚盈回来说了最新的大消息:朝廷已经下诏书了,北方战线的新主帅任命公布,结果很惊人,因为这个新主帅就是才二十三的何雁。二十三岁的边帅啊,何况在全民族这生死攸关的时候。

  虽然中国古代不少少年名将,比如著名的霍去病,还有不太出名的慕容铬什么的;而且二十三岁,亚历山大大帝已经开始了横扫西方天下历程。可是何雁,就是晴雯这样的何雁拥护者也不得不怀疑,这个一直站在家族搭好的台阶上的年轻将领,真的能担起这守卫身后九万里山河的重任么?

  不过楚盈说,据说因为何允的死,引起了边境不稳,这个不稳,可不是外头的虎狼之族,而是,内部边将的义愤,谁也不是傻的,没人比前线的人更知道当时的局势,何允的中军遭遇了什么,他们当然要比后方的人更清楚。朝廷要不拿出态度了,就是这些边将们不至于在大军压境的时候哗变,可是难保不会众将离心,那意味着什么,朝堂上的天子不会不知道。何况柳城下多少热血男儿的冤魂,京城武将世家家家挂孝,这些人能善罢甘休?

  就是文臣们也不是不知道问题的严重性,又不是秦桧,谁愿意山河破碎呢。保举何雁的奏折,大半居然是文臣们上的,发起人正是楚言那个不大爱管事的岳父韦相爷,看来能做这个位极人臣的位置果然不是寻常老好人就行的,最少也得大智若愚,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这位早朝都很少发言的老爷子,上了一份慷慨激昂的奏折,愿以身家性命担保,推荐何雁为帅,而且朝中从者众。当然何太师夫人的那已故的父亲的在这老文臣里的威望也是要考虑的原因。

  倒是武将家族却冷静些,对何雁的顾虑多的多,从他们丰富的从军经验看,何雁并非一个最好的人选。他的资历太浅,没有出色的功绩——西海一战,大家都认为战胜是应该的,要是和南安王一样白痴,他就不用留着何家的家谱上了。所以这样的何雁,要压住这些身经百战的老将们几乎不可能。虽然这段日子他在北方前线,打的不错,但是还是时间太短了,要是再能磨练个三五年,可能能接过他长兄的位置。

  但是朝廷必须安抚这些视何允为神明的边界将士,可是何家除了太年轻的何雁,没有第二个能挑大梁的儿子。所以就有了这个任命。

  战局未定,前几日因为得到何澈初平安的消息欣慰了几日的林家母女,又陷入了深深的担忧。楚盈不知道是要安慰忧虑的黛玉,还是因为感谢何雁的帮助,强笑说何雁将军聪明过人应该能不负众望。

  现在林家哪里心情理贾宝玉那档子事,就是去求人帮忙,人家也没心思帮忙,不过答应了就放着。湘云又来了几次,终于明白别说现在一无所有的贾宝玉,就是荣国府没倒,贾宝玉还是荣国府的命根子的情况下,现在京城的气氛也没有人注意他失踪不失踪了,就是茶楼的闲客都没工夫讨论的。

  没办法,湘云的世界其实很小,和这个时代大部分女人一样,就是想有一个自己的家。可是现在大家都明白自己的家以后能不能存在,可能都在北方战场的胜负了,所以大家都从院墙四角的天空,注意到遥远的边境线了。别人家宅里的事当然完全没心思关注了。

  宝钗除了让宝琴来过一次之后,再也没打扰林家。不知道是因为她的骄傲还是因为她的清明。

  当大家的焦虑随着气温越升越高的时候,终于有捷报传来。虽然没有最终胜利,但是北方临城之危还是解了。大家都舒了口气。

  何氏家族终于有了一个新的战神传奇。何雁现在虽然还是无法和他长兄何允相比,但是也是临危受命,力挽狂澜了。而且这次歼灭的正是沙柳城的仇寇,马蹄踏碎仇人骨。

  为此铁老太太光顾林家带来好消息的时候,顺便给楚盈、黛玉上了一堂军事分析课。

  这位老太太在战争初期就失去了心爱的幼子,这沙柳城一役之前,就又失去了最后的长子。但是晴雯看她,虽然明显衰老了许多,但是背挺的很直,目光依然清明锐利,这和贾老太太最后状态完全不同。也许她早准备着这一天,作为一个军人的妻子,然后作为军人的母亲。楚盈当时带着黛玉姐弟去吊丧的回来,曾说过,“看了姑母,我就惭愧我是个软弱无能的女人。”

  晴雯当日没有跟着去,所以一直没见到铁老太太,现在见了,也惭愧自己是个软弱无能的女人。这样的女人才能支持她的丈夫远征沙场,这样的女人才能教育出勇敢的战士,这样的女人才是一个民族压不断的脊梁。虽然可能当年也只是闺中一个悲风伤月、善感工愁的大家小姐,但是真的面对的痛苦,她却是如此的坚强。

  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晴雯现在看黛玉看铁老太太的眼神,总有一种崇敬。也许,也许有一天,杨柳一样娇弱的林黛玉也会成为一个铁老太太一样的女人,爱情能让人软弱,也能让人坚强。

  铁老太太和周夫人一起来的,带来了何澈初平安的立功升职的好消息。然后就说到现在的北方大捷。

  铁老太太说起这场战争:“何雁这孩子还是有命,不过战争上有命有运,比有什么都强。”

  楚盈奇怪说:“您说何雁将军这次靠运气胜利的?”

  铁老太太说:“不是他靠运气就能打赢,要不大家都求神去了,还卖什么命啊。只是说他又捡了他长兄铺的路。”

  这次连周夫人也点头了,她丈夫虽然官职不高,但是却是在核心的枢密院,所以消息知道多,局势也比别人清楚。

  晴雯在一边听了她们的对话,才知道这么说原因。何允之死不坠他战神的威名,就是在最恶劣的情况下,最后玉碎沙场,也重创了敌军,给后人留下了一个好局面。所以虽然敌人看似取得了重大胜利,也就是士气无限高涨,但是不是无机可乘的,而何雁是最擅长找别人漏洞和间隙的。当然何雁的兵法本来就是何允教出来的,没有人比他对他的兄长更了解的。

  最后铁老太太和周夫人说虽然何雁的确借助了他兄长之烈,但是也绝对不失为人杰。也许他不是他兄长一样的神话般的军神,但是以此一役,足以成为留名史册的名将了。

  名将么?自古名将与美人,不许人间见白头。何雁绝对是个美人——古人的美人是不分性别的,比现在人要包容的多——现在也坐上名将了,这……

  北方大捷的消息如同一场及时雨,一洗京城的恐慌气氛。老百姓不懂什么战局,他们只知道胜利,所以现在放宽了心,在他们心里:北方没有了何允,还能有何雁么。不过这个何雁元帅一定要取得最后的胜利啊。现在边境再经不起一次反复了,何家也再没有另外一个能统帅三军的儿子了。

  在这样似乎美好的氛围里,宫里传出了消息——夔贵妃暴病身亡,正是时候啊。这场生死博弈,何家失去了最杰出的长子,夔家付出了最有力的女儿,陪葬的是沙柳城下数万铁血的男儿,悲伤的中原白发的父母晚年的幸福和闺中少妇美丽的青春。

  因为这个好消息,楚盈带着黛玉去白马寺上香感谢神佛保佑。晴雯因为最近上火的厉害,喝多了水,要去如厕,就出来了,偏看见一个人的背影好像贾宝玉。虽然晴雯看不上贾宝玉这个巨婴,但是毕竟……就是算是习惯吧。反正硬不下心肠装没看见,晴雯就追过去。就当实现当时知道陈瑞文死讯以后,说的对这些很傻很天真的大少爷们好一点的诺言吧,晴雯说服自己。

  可是最后没有追上,难道不是贾宝玉?要不怎么这么敏捷了?还是时隔三日当刮目相看,人家贾宝玉进化了,她晴雯最近不运动退化了?

  不过这是哪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