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醒入戏 第一百三十一章 线索
作者:朴零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第一百三十一章线索

  能徒手在石碑上写字,有这么深的功力,能做出这么一块石碑并不奇怪。

  碑面上的字体也不是什么中规中矩的碑体字,不拘一格,旁逸斜出,笔画的尾峰并不突出,字体重心沉沉的往下掉。杜若不擅长书法,却可以感觉到字形中的悲伤低郁,仿佛写字者落笔之时带着极大的悲怆愤懑,积郁于心,凝于笔端。

  这块石碑约‘摸’两米高、半米厚,茕茕孑立于此地,以山间的落木清风为伴,倍显凄凉。

  按照杜若之前所见,这块墓碑极<少有人来拜祭,甚至无人打理,可见死者及立碑者与村民没有什么关系。立碑者有一身高深武功,是外来者的可能‘性’更大。

  这都是一些策划留给他们的线索。

  杜若左右张望了一会儿,问道:“这里到处是石头,那些村民的坟墓安在哪里?”

  这里这个墓室是石质的,离村子那边有一段距离,内里即便有尸体,也不大可能发生变化把瘟疫传播到村子那边去,除非是有人故意为之。反而是那些村民的墓葬,如果离村子较近的话,埋葬的时候不注意,感染和发生瘟疫的可能‘性’较大。

  “不知道,”在这里没查出什么,遭遇挫折,他依然很‘精’神,反而更加兴致勃勃,可见这人心智,“那些NPC我都已经问过了,现在已经撬不出什么东西,等明天再去问问看!”

  老书之所以一开始就不跟着等待他们出来,就是因为他身上已经染了瘟疫,按照他们的经验,他今晚会挂第四次,这样就可以在NPC嘴里问出更多东西了——老书的事物的探知‘欲’和好奇心之盛,可见一斑,非普通人所能理解和做到,正如同普通人不明白山高峰险、事故频出,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登山者不计后果地想要爬上峰顶。

  不过这样的老书很得杜若的喜欢,因为她本身也是一个探究‘欲’旺盛的人,坚定、独立、心无旁骛。

  多挂几次可以从NPC嘴里得到许多信息,但这无疑是一个很笨的办法,大概是游戏策划给玩家留下的一条生路,毕竟无缘无故把玩家困死在一个瘟疫横行的荒村中死亡重生,玩家不投诉才怪。

  杜若想了想,道:“这条村的人全部染上瘟疫了吗,有谁是最迟染上的,带我去看看吧——现在还不确定是不是瘟疫呢,如果真的是,我要把我师父请来。”如果她恰好能够治好,那还怕这些NPC村民不开口?

  “你师傅?NPC?”老书目光炯炯,很好奇。

  “嗯。”杜若简单跟他讲了一下华大夫的事情,来之前她已经和等待他们说过了,所以他们都十分安然,知道背后有靠山。

  “没用的小若,我们刚刚挂到这里的时候,这条村子就已经是这样了,”夏天‘摸’‘摸’她的耳朵,“虽然我们在这里挂了三次也没有看见他们中有人死,但是也一直是半死不活的。”

  他的脸上‘露’出一丝厌恶,那些村民如同一具具行尸、死气沉沉。生气勃勃、开朗乐观的夏天应该格外不适应这种死气,就像光明和黑暗难以相容一般。

  按夏天的说法,疫症的表现在玩家身上和在村民身上有所不同了,那么应该以那边作为标本呢?疫症在玩家身上是可以快速致死的病症,在NPC身上则是缓慢的消耗生机,经过漫长的时间后才会致人死亡。

  从地道钻回去,经过两次钻地道的经验,落到杜若身上的灰尘少了一半,不过也就是大‘花’猫和小‘花’猫的区别而已。

  杜若一边拍打,一边把哪个是标本的问题向等待他们提出,得来他们的一脸惊讶。

  “小若你不知道?”等待奇道,“玩家和NPC身上的时间规则是不同的,时间比例大约是10:1,这个在论坛上早就有人提出过了。”

  这是玩家们在游戏过程中‘摸’索出来的一个常识。在这个游戏中,玩家实力的增长速度很快,练一年武功相当于NPC的十年,并且人人都是天赋异禀,基本属‘性’几倍于NPC。

  起初玩家们认为理所当然,毕竟这是个游戏,当然要为玩家服务。但后来有些玩家们在与NPC的接触中发现,那些NPC也是知道玩家与他们的不同的,除了本身天赋十倍于NPC外,身体流逝的速度也是NPC的十倍,所以他们也觉得玩家能增强的速度十倍于他们是理所当然。

  但是有趣的是,大部分NPC在玩家眼里是受到歧视的,因为玩家知道他们本身是人工智能。而在一部分高级NPC眼里,玩家也是残缺的,因为玩家的潜力先天被抑制住了。

  比如玩家只能有一主职二副职,如果未转职,无论怎么练,技能的等级都不可能突破到大师级,而NPC则没有这种限定;比如自创武功,这事NPC能做,玩家不能……简而言之,NPC可以自由发展,无拘无束,玩家则先天被阉割过了。

  ——这些无疑都是系统规则的限定,在NPC看来则是天道的平衡,给一取一,给了玩家令人嫉妒的禀赋,就夺走了玩家无限发展的可能‘性’。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设定,也看得出游戏策划在设计时的严谨,即使在玩家和NPC关系间,也设计得十分平衡,符合事物发展的逻辑‘性’。

  也就是说疫症在NPC和玩家身上都一样,等待他们挂得那么快,是十倍时间的作用。

  按照时间算,老书今晚就要挂了,那么他应该算是病入膏肓了。杜若在他伸过来的左手上搭脉,不意外自己根本诊不出来,因为那个“寻道之旅”的任务,她的切脉进入大师级之后就没有进展了,能在医师榜上维持第一,靠的是平鹤针的熟练度。

  她拿出华大夫给的寒食丸,再次提议:“试试看吧,我师父给的‘药’应该有用。”

  老书不出意外的再次拒绝,“你先去看了那些村民,如果能救他们,我再吃,不然想再染上病,还要在这里‘浪’费时间。”

  在这里呆三天会染病,染病三天会挂一次,老书已经过了五天多了,就等着晚上再挂一次去找NPC聊天——为了解开谜底,他连自己辛辛苦苦练出来的武功熟练度都舍得,甚至一心等挂,可见探究‘欲’之强。

  当然这也是他的技能没法救治这些村民,如果杜若的‘药’有用的话,他也不会拒绝吃寒食丸。

  杜若无奈一笑,便和他们一起去找那些NPC。

  出于‘女’‘性’对弱者的怜悯,杜若先看的无疑是孩子。那个小NPC斜躺在炕上,他的母亲坐在旁边看着他们走进来,神情木然,看见他们也没有什么反应,直到杜若坐到炕边执起小孩的手切脉,那个母亲才呜呜地哭起来,嘴里模糊地念叨什么“和孩子没有关系”“要罚罚我吧”,反反复复,周而复始,除此之外别无反应,即使等待他们上前去问她,她也只知道重复这些动作和话语。

  智能很低的NPC,这些都是设计好的剧情,符合条件就会触发,老书说他上次来帮小孩诊病时也遇到过一次。

  小孩的病很重,杜若的切脉也诊不出什么东西,寒食丸太少,只有二十颗,杜若不知道还要在这里呆几天,所以没有给小孩吃。

  寒食丸主要用于防疫,治疗普通疫病,并不对症,如果碰到一个病情较轻的村民,倒可能有用,这样他们也可以从村民口中得知更多东西,从根源上解决这场病疫,老书也不用等死了。

  抱着一线希望,杜若诊遍了村中一百多人,直到遇到一个少年。这个少年十三四岁,面黄肌瘦,身体四肢像干枯的柴木,不过眼睛亮亮的,看起来比其他村民有‘精’神,杜若一见到他,就觉得突破点在这里了。

  果然,这个少年的脉象稳定有力,看上去刚刚染病不久,尽管杜若还是诊不出是什么病,但这只是说明她的切脉不足以诊出病症,而非华大夫的‘药’对这人没有用,于是杜若试着倒出五粒寒食丸,让少年服下。

  不久,少年稀疏的眉‘毛’舒展起来,虽然病没好,但是脉搏更加有力了,寒食丸显然起了作用,杜若和等待他们一笑,知道这里就是突破点了。

  杜若试着问了几句话,少年看着她不语,杜若以为是病没有治好,条件没有完全达到,所以不能得到新的线索,于是打算去开炉制‘药’,制出足够多的寒食丸,大概可以治疗这个少年较轻的病症。

  既然看见解决任务是曙光,老书就没有必要坚持等死了,杜若倒出几颗寒食丸给老书,再看看那个看着她的少年NPC,想想觉得不放心,怕寒食丸的作用不够,让他的病症继续加深,于是解下腰间的一个鹅黄‘色’绣‘花’锦囊,里面装着真‘玉’碧兰珠,放到那个木头似的少年手中,让他拿好,告诉他这里面的东西对他的病有用。

  夏天正不爽地盯着杜若与少年相握的手,那个少年呆滞的目光中划过一丝光亮,干瘪的嘴‘唇’翕动了一下:

  “……谢谢,姐姐……你、快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