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养女 第三四二章 慈心
作者:夷陵的小说      更新:2020-06-02

  安敏之倒要看看,在他天罗地网下,他的弟兄们到底拿什么和他争。兵荒马‘乱’,天灾遇上*,当这些接踵而至时,只要他力挽狂澜,何愁不能得到民心。

  至于百姓的安危,安敏之冷冷一笑,成大业者不拘小节,必要的伤亡是为了大华以后的长治久安。安敏之自认是一个贤能的君王,等大华教到他手中,他定然能够让四海升平河清海晏。

  安敏之在心中补着计划中的缺漏,眼神忽然一亮,还有‘药’材,他竟忘记了囤积‘药’材。大灾之后,免不了各种伤病流行,他囤积‘药’材,介时高价售出一部分定能获取巨额银钱。

  银子赚的差不多时,他再命人以佑王府的名义施舍‘药’材,帮助平民百姓,哪里怕打不出名声来。

  天灾*兵‘乱’,安敏之为了龙椅,将天下所有人算计在内。然而他算来算去,唯独忘记了一样,人心是不可算计的。也许某个微小偏差,带来的纰漏足以让他悔憾终生。

  黑白可能会一时颠倒,然而黑就是黑白就是白,到最后忠‘奸’善恶,最终会真相大白于天下。

  安敏之以为他乃逆天而来,能够瞒天过海,登上九五之尊之位,却不知,天道自有安排,他的重生不过是顺应时势,成就另一个人。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安敏之‘欲’将百姓玩‘弄’于股掌之中,不过是痴心妄想。然而,他此时踌躇满志。只当一切全都掌握在手中,哪里会预料到来日的风险。

  边关战‘乱’,平京城风云乍起。安敏之千方百计布下的局,引得无数人下水。太子、三皇子还有五皇子和八皇子。又如何甘心在储君之争中落败。

  皇子坐立不安,京城各大家族同样暗中筹谋。自古以来,从龙之功都是让一个家族鼎盛的最好机遇,但是站错了队,下场同样凄惨。陛下皇子众多,他们必须选出有前途的皇子跟随,才能笑到最后。

  高居殿堂之上的皇帝,本该力挽狂澜。率领文武百官抵抗外侮。然而,他只在战争刚起时,惶恐不安了一阵子。

  如今大军南下,恭奴人被阻,当今圣上心思也远了朝政,又回到了朝政上。美人在榻,家国大事,全被这个年近不‘惑’的男子抛到了一边。

  京城纷‘乱’,传不到千里之外,汉阳城又是一番气象。

  四五月的光景。天气回暖,衣衫轻薄,红男绿‘女’游人如织。无论边关战事如何。‘春’天还是要来的,百姓的日子还是要过下去。

  天域奇香的生意,在辛夷回归之后,蒸蒸日上。朝廷遣派的大军,如今已到边关,听说打了两场胜战。大华打了胜战,老百姓自然高兴,胭脂水粉生意回暖也是正常。

  ‘春’光烂漫的日子里,辛夷时常思念起柳元景。赚了银子都不觉得痛快。也算福灵心至,正在扒拉算盘的辛夷。忽然就想起了一件事儿。

  大华风调雨顺了几年,从今年年底开始大旱。约莫过了一年半,又开始大涝。一旱一涝间,老百姓一下子坠入黑暗中,生活困顿不安。旱灾最严重的的区域,当属往年极少发生灾情的东部,辛夷前世居于北方,受旱灾影响极小。

  但是东部的难民源源不断的逃亡北方,凄惨境况闻者伤心见着流泪,怎能不让人动容。从对方勾勒出的场景中,赤地千里之后洪水‘交’错,百姓如坠阿鼻地狱。因为饥饿和暴‘乱’,饿殍满地百姓易子而食,一幕幕人间惨剧,在原本富庶的东部上演。

  然而,灾难固然可怕,*更让人心惊。这次洪水灾患本来只是正常的‘潮’起‘潮’落,可是东部地区有豪强大户,‘私’自开垦山林围湖造田。导致水土流失,水道被破坏,这才使得洪水肆无忌惮的冲毁了堤坝,淹没了民田。

  至于堤坝为何经不起一点儿冲击,辛夷乃平民百姓自然不懂其中弯弯道道。流民中有传言,造成这一切恶果的,不是旁人,正是那些鱼‘肉’百姓贪墨修建堤坝银子的地方官和工部下派的官员。

  朝廷每年都会拨下来加固堤坝的银子,但是经过层层剥削之后,真正用来加固堤坝的银子少之又少。

  辛夷前世看的心惊‘肉’跳,大华国的灾难说是天灾实为*。她不是圣母,但也不是能够坐视无数百姓被灾厄吞没的铁石心肠。

  可是想到那些上下沆瀣一气的蛀虫,辛夷满心厌恶不知该如何抒发。灾难只是引子,灾难中百姓的表现才最让人寒心。

  前世不乏有趁着水涝灾难大发国难财的人,辛夷对这样的行为厌恶至极。但是她势单力薄,只能义愤填膺却无法阻止对方的行为。当时,辛夷只能尽其所能,帮助逃难而来的百姓生活下去。

  要不是战争突然发生,柳元景领命出征,兴许辛夷也不会将这一茬忘记。今时不同往日,重活一世,辛夷顿觉她肩负的使命很沉重。大灾将至,无人预警,老百姓将要面对残酷的天灾*。

  前世辛夷没有力挽狂澜的能力,只能眼睁睁看着百姓流离失所。但是,这辈子,她提前预知了灾难,又有挚友相助,还与英国公府清远侯府搭上了关系。

  只要想办法将天灾将至的消息透‘露’出去,大华的百姓必然能少一些伤亡。即使,也许很多人并不希望这些消息抵达天听。

  比如,那些贪墨银两的地方官,比如那些‘私’自开垦山林的豪强,再比如那些大发国难财的商人。

  回忆起前世的一幕幕,辛夷恨极。今生的形势比前世还要严峻,前世虽然‘乱’,并没有发生恭奴人大规模进攻大华的事。

  想到这一层,辛夷不由打了个寒颤,内忧外患天灾*,粮食源源不断的朝边关运去。若是战争不能在今年结束,待到明年,干旱造成的恶果闪现,百姓开始消耗余粮,前线是否还是能支撑。

  没有了粮草,哪怕雄师百万又有何作用,辛夷越想越心惊,最坏的结果浮上心头。此乃大华生死存亡之际,她一个卖胭脂的商户‘女’子,又能有什么用。

  辛夷此刻好很,恨她不是封侯拜相的男儿,不能振臂一呼引得天下百姓云集响应,共同抵抗灾难。

  更让辛夷忧心之处在于,她什么都知道,能做的却太少了。

  目前最紧要之事在于,怎么才能将大旱将至一事透‘露’出去。先前思虑柳元景时,辛夷还算乐观,毕竟柳元景身为将领有亲兵保护,他自己又武艺高强,出意外的概率不大。

  但是接下来的灾厄,牵涉到几十万人的‘性’命,如果不知道也就罢了。既然提前预知了这些,辛夷怎能置之度外。

  几天下来,因为心焦辛夷的嘴巴开始燎起了水泡,虚火上升整个人憔悴不堪。青松和汪老夫妻,眼看着辛夷日渐憔悴,倍受骄傲,却连原因都找不出。

  明明前两天边关才传来一次捷报,小姐当时听了英国公世子的英雄事迹,脸上还挂着笑。怎么才过去了几天,她的脸‘色’就像是遇到巨大的打击了一样。

  他们日日陪伴着小姐,她究竟遇到了什么麻烦,为什么他们一点儿也不清楚。青松十分受煎熬,恨不得大起胆子去质问小姐。

  万般无奈之下,青松只好给正源商行的少东家递了帖子,希望他能开导一下自家小姐。

  青松本来还想拜托林公子,但是师傅劝他林公子在府试中拿了头名,恩科即将开始,他就要启程进京,莫要去打扰他。

  汪清直的话十分有道理,故而青松只请了郑直。

  谁料,他帖子刚递出去还没一个时辰,林然忽然带着书童来辛宅拜访了。林然和自家小姐关系极好,即使没提前递上拜帖,‘门’房的人依然恭敬相迎,并以极快的速度通传。

  将几十万条‘性’命压在自己背上的辛夷,骤然得知林然来了,‘激’动的连声手:“快,快请林公子进来,快!”

  她怎么就忘记了,遇到这等烦恼,她这个天资愚笨的人想不出解决办法来,林然这个神童定能拿出主意的。

  在辛夷心目中,林然是她见过的读书最厉害,运用计谋最‘精’湛的人。只要他能拿出个主意来,她也不必受困于见死难救的罪恶感中。

  举通过了府试,并且拿到了头名,林武艺货与帝王家,这大概是所有人的梦想,林然同样也有着光宗耀祖的梦想。

  即使上至白‘露’书院的山长,下至府中扫地的小童,人人都夸林然才高八斗,无人出其左右,但是林然总觉得这些只是他人谬赞。

  他往日只在清流镇上,接触的英才和偌大天下相比,只能算是寥寥。等他进了白‘露’书院,山长对他青眼有加,林章做的好被师长看重,还是师长看重了他,故而总将他的文章评为甲等。

  这次府试,聚集了整个汉阳的有才之士,能参加的人在乡里坊间皆有才名。Q

  ps:辛夷要做大事了,四月完成主体收尾,敬请大家期待,辛夷如何光芒万丈,与柳元景二人并蒂成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