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兵英姿 番外(四)第一章 英雄有泪①
作者:江心舟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番外(四)第一章英雄有泪①

  “……这里是中国之声新闻纵横。今天是印度航空821航班在阿富汗境内被不明武装分子击落的第三天。本台联络驻喀布尔的前方记者,为您发来最新报道……”

  宽敞的厨房内,微曦的晨光里,蒲英一边煎着玉米饼,一边听着收音机里传来的早间新闻。

  因为职业的敏感性,她就算在假期内,也会随时关注国际和国内要闻。

  忽然,“嗡嗡嗡——”,裤兜的手机发出了震动和蜂鸣音。

  有短消息!

  蒲英迅速掏出手机,扫了一眼短信的内容,脸上轻松愉快的表情很快消失,一下变得严肃起来。

  她也没有多想,直接关了收音机和炉火,同时摘下胸前的围裙,随手扔在案板上。

  转过身,她以近乎小跑的步伐离开厨房,来到了客厅门口。左手一抬,拿下衣帽钩上的外套,右手一扫,抓过鞋柜上的钥匙和手包。

  因为工作的特殊性,蒲英早就养成了——即使在家中,也是除了在卧室和浴室,其余时候都不穿拖鞋的习惯。这样她才能做到一接到通知就立刻出动。

  此时,冯垚正在庭院中拾掇花木。

  听到动静后,他转过头,看见妻子正行色匆匆地走下楼门口的台阶。

  冯垚马上意识到——蒲英这是要外出!

  一定又有紧急任务了!

  特别行动处明明知道蒲英正在休假,还要召她回去,这说明——这一次的任务,肯定不那么简单!

  同为职业军人,也深知保密原则,冯垚自然不会对妻子提过多的问题。

  他只是立刻放下了手里的事情,迎上前来,“吃早饭没?”

  “来不及了,”蒲英一边回答一边有些抱歉地看着他的眼睛说:“一会儿你和孩子们说……”

  “他们有我呢,你放心吧。”冯垚陪着她一起往院子外的停车处走去,“正好,我刚给你的车上补充了干粮。你路上等红绿灯的时候,可以先吃一点,垫垫肚子……”

  “嗯,好的,”蒲英频频点头,并见缝插针地说:“你别忘了打电话让丁姐回来看孩子,还有,帮我给她说声抱歉!本来说好了放她几天假的,没想到这么快我就食言了。”

  “好,我知道怎么做!……倒是你这次的任务,可能会比较麻烦……别的我也不说了,还是那句话——万事小心,注意安全!……还有,方便的时候,给我通报一下情况。”

  “知道了,局座大人!”

  蒲英来到车前,给了冯垚一个“放心吧”的笑容,转身拉开车门跳上了车。

  冯垚帮她合上车门,却又敲敲窗户,示意正在扣安全带的蒲英按下了车窗,然后低下头继续叮嘱道:“你别太赶了!开车还是要慢一点,稳一点……”

  没等他说完,蒲英突然探身出窗,“啵”地一下,在他脸上重重亲了一口,然后嗔怪地白了他一眼,“你好啰嗦!”

  冯垚当即闭嘴,脸上却露出了一丝苦笑。

  他这个在同事们眼中总是言辞简洁又能切中要害的“局座大人”,在老婆和孩子们面前,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唐僧”。

  这不?又被老婆嫌弃了!

  很快,蒲英发动了引擎,单手握住冯垚的手,用力一挥,点头说道:“别送了!回——去——吧!”

  话音未落,越野车已经绝尘而去。

  几十分钟之后,蒲英和戎飞同时走进了特别行动处的作战任务室。

  让蒲英略感意外的是,这室内已经就坐的人员之中,不仅有本单位的领导、参谋和技术专家,还有多名军情局的高级官员。

  其中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更是多年前就已经隐退的军情局元老——常裕华。

  常老是军情局的传奇人物,长期居于幕后,策划或破获了无数起震动国内外情报界的大案。不过,退休多年的他,最多只是担当一些顾问的事务,早就不再亲自过问具体行动了。

  蒲英也只是读过有关于他的一些资料,却从未在局里见过他。

  今天的任务,能让常老都现身了,倒也从侧面印证了蒲英心中和冯垚一样的猜想——这次的任务,不简单啊!

  很快,处长开始了任务介绍。

  随着他的讲解,众人面前的电脑屏幕上闪现出一张张的幻灯资料,都是同一名中年男子在不同时间和地点的照片。

  “照片上的中国籍男子,本名徐庭松,1968年出生于锦城。1990年毕业于陆军参谋学院侦察系,后分配在军事科技情报局驻西南情报站。因表现出色,4年后升任该站情报组组长,成为数家重点军工科研单位保密反间工作的总负责人……”

  蒲英也算是见过大世面、阅人无数了,怎么都不是爱发花痴的小姑娘,但她在第一眼看到这个徐庭松年轻时的军官照时,也不禁暗赞了一声“好帅”。

  徐庭松的英俊,是在五官俊朗的同时,带有一种咄咄逼人的英气——非常醒目。

  蒲英还能感到此人眉宇之间那喷薄欲出的、强烈的进取心。

  她不禁猜想,徐庭松的相貌和才能都这么出众,就算是内勤,也会升迁得很快.到现在,一定是军情界的一位重要人物了吧?

  没想到,处长接下来介绍的情况,却让蒲英的猜想全都落了空。

  一般来说,做情报工作的特工,通常分为内勤和外勤两种。

  蒲英和戎飞都属于后一种。

  他们的相貌只是中人之姿,是混在人堆里就不太容易找出来的那种,经过化妆又很容易美化或丑化——总之,正是最适合做外勤的人选。

  至于那些需要长期潜伏在异国他乡的特工们,就更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低调得不能再低调了。

  以徐庭松的相貌而言,他显然不是干外勤的料。所以,他毕业后被分在西南情报站搞内勤,一点不奇怪。

  但谁也想不到,他竟然有一个非常特殊的身世。这身世注定了他在军情局的发展道路不会如此“平淡”了。

  1998年,世界轮胎业三巨头之一的跨国大企业——R国桥石轮胎公司,拟进军中国大陆市场。

  不过,在该公司派往中国的庞大的投资环境考察团中,混入了几名R国和M国的情报人员。他们的目的是,借考察之机,窥探我西南某科研单位激光实验室正在进行的反卫星和反导试验。

  这个绝密的军事科研计划,正好是徐庭松负责保卫的,他也因此走进了R国和M国情报界的视野。

  没想到,R国情报人员在深挖徐庭松的背景资料时意外发现——他竟然是一名二战时期在西南内陆长期潜伏的R国特工的私生子。

  R国马上以此为突破口,开展了对徐庭松的策反工作。

  M国的情报机构——CIA,很快获知此事,也加入了对徐庭松的争夺战。

  徐庭松一边和这些人虚与委蛇,一边向上级领导——时任西南情报站站长的常老,做了汇报。

  常站长觉得这是一个打入CIA的好机会,便为徐庭松量身打造了一个双面间谍计划,并获得了总部的同意。

  徐庭松却在此时违抗军令,拒绝执行该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