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兵英姿 第六章 英雄有泪⑥
作者:江心舟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露西·马修斯,顶着直升机旋翼掀起的大风,在引擎巨大的轰鸣声中,走下了飞机。

  她的身高腿长,迈着大步的样子,很像一个男人。

  等她走近了,摘下脸上宽大的墨镜,和迎候的霍斯特站情报官员一一握手时,众人才赫然发现——原来,这位女上司长得很不错,五官深刻精致,很有希腊古典美的感觉。

  不过,比外貌更让他们惊艳的却是,她走到每个人面前都能准确地叫出他们的名字,而且几句简单的寒暄也流露出她对每个人的家乡和家人的情况都非常熟悉。

  很显然,露西女士在飞来霍斯特的旅途中,已经恶补了一番基地工作人员的资料。

  对于一名精明强干的情报官员来说,在短短的时间内记忆大量重要信息,并不算难事。

  但是,考虑到露西的年纪至少已经过了四十五岁,又是行动指挥部亚洲站的高官,而不是执行具体行动的特工人员——所以,她能做到这样,真的挺厉害。

  从这件小事,也可以看出露西女士的行事细致周到,公关能力非常强。

  这恐怕是她作为一个女人,能从人精扎堆、又是男性占主导的CIA中脱颖而出的重要因素吧?

  如果她真的像传闻中的那样,只有“冷酷”的特质,那最多只能当好一个小部门的领导,而不可能被提名为副局长、进入CIA权力高层!

  露西的人脉资源确实很广。

  她不但深受现任总统、CIA局长和国家安全顾问等人的赏识,还和本党的下任总统候选人——目前在大选中夺标呼声最高的那位资深女政客是好朋友。

  这些日子以来,露西一直在动用自己掌握的资源,给好友助选。

  不少人认为,如果这位女政客顺利当选为M国建国二百多年来的首位女总统,那么她很可能会投桃报李,将CIA这个世界最强悍情报机构的权力,交到自己的好友手中。

  所以,露西·马修斯,是距离CIA第一位女局长的宝座最近的女人。

  正当她暗自憧憬这近在咫尺的辉煌成就时,她竟然遭遇了一生中最大的挫败。

  她那光明灿烂的政治前途,很可能因此毁于一旦。

  露西是永不言败的女强人。

  她信奉的政治哲学,核心内容只有两条——夸大自己的力量,遮掩自己的错误。

  所以,她在得知背叛事件后,立刻采取了补救措施。

  首先查明了背叛者乘坐的是从温哥华飞往新德里的印航航班,然后她以飞机上有恐怖分子的理由,诱骗印航机组将飞机降落在喀布尔,好让当地M军接管飞机,搜捕“恐怖分子”。

  印航机长一开始就对CIA的说辞有些疑虑,但在一番问答之后,还是选择了下降飞行高度。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在飞机即将入场降落的最后关头,机长又改变了主意,重新拉起了机头,继续沿着原来的航线飞行。

  露西顿时急了。

  她知道,CIA的能量再大也不可能一手遮天,怎么也不可能在各国情报人员云集的外国首都搞出什么大动作。

  一、两个小时之后,这架飞机就会在新德里降落,那名背叛者无论是逃亡拒捕,还是投靠印度情报局,都会让CIA的丑事曝光,自己也会彻底完蛋!

  反正都是死,一不做二不休!

  露西横下心,做了一个疯狂的决定。

  她命令喀布尔郊外的M国空军基地发射防空导弹,击落那架还在爬升阶段的印航飞机!

  命令确认发出后,露西在等候结果的那两分钟之内,身子一直控制不住地颤抖,就连抽根烟做不到。

  她只得站起来,围着办公桌不停地走动,还不时用手在胸前画十字,口中喃喃祷告。

  上帝啊,饶恕我这个罪人吧!

  我知道,飞机上那将近三百条的生命都是无辜的。但是,他们的死亡,可以换来M国的国家机密不被泄露……所以,他们的牺牲是必要的!

  上帝啊,我真的是不得已才做出这个决定的……

  一切都是为了M国的国家利益!

  上帝啊,你是保佑M国的,你也会保佑我这个罪人,对吗?

  ……

  冷酷如露西·马修斯,这一次也因为数百个冤魂而感到坐卧不安了。

  很快,空军基地发回报告,确认导弹已经击中飞机,搜索雷达也失去了该飞机的回声。

  接着没多久,距离阿富汗边境仅有三十多公里的霍斯特基地,发回了飞机坠毁在附近的消息。

  在听到这个消息的一刻,露西的身躯,神奇地停止了颤抖。

  她马上对霍斯特基地下达了搜索背叛者的命令——就算是烧得面目不分、摔得四分五裂的尸体,也要一块不少地找回来!

  接着,她如释重负地坐回到椅子里,并点上一根烟,开始好好思考该如何去应对后续的问题。

  也许她刚才的祷告起了作用,上帝真的保佑她了。

  一个个“好”消息接踵而至。

  据霍斯特基地的人报告,那飞机在被防空导弹击中机翼后,又飞行了一段距离才坠毁的。

  虽然机头机腹在降落时和地面发生了碰撞,并引起了爆炸和起火,但是飞机整体的损伤情况,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严重。

  所以飞机残骸和遇难者尸骸虽然散落了一地,但又相对比较集中,很有利于他们的搜寻工作。

  飞机上还有将近三分之一的幸存者,只不过都有不同程度的碰撞和烧伤。

  那名背叛者被发现时正在从驾驶舱往外爬。

  他虽然身受重伤,但是神志清醒,暂时没有生命危险。

  霍斯特基地出动的保安分队,很快严密封锁了空难现场。

  除了附近一所国际红十字会战地医院的人员能够进出救人之外,任何组织和个人,包括闻讯赶来的战地记者,都只能远远地站在警戒线外,不能靠近飞机残骸区。

  但是,CIA无法阻止这些记者去访问送往医院的伤者,他们只能将背叛者秘密送回了基地,由CIA的医生进行医治。

  为了平息媒体的怨气,M军和CIA的人按照露西的吩咐,有意向那些记者透露了一些模糊的信息。

  这些信息会给人造成一种印象——这起空难是盘踞在边境地区的塔利班盟友哈卡尼组织干的。

  这种说法很快就被记者们发布到了全世界,哈卡尼组织倒也没有否认。大抵这些恐怖主义组织,对于博取眼球的事情,就算是背了黑锅,也是不怎么推辞的。

  也有一些国家,尤其是印巴等周边国家的情报组织,对这起空难有些怀疑,所以暗地里通过各种渠道向CIA的官员们打听真相。

  CIA人自然不会说出真相。

  但是,局长等权力高层人物在听取了露西的情况陈述时,还是忍不住对她的胆大妄为大发雷霆。

  悍然击落一架民航飞机,这种导致大量平民伤亡的暴力行动,大大有违M国一向宣扬的“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精神!

  如果被世界人民知道,M国岂不是坐实了“最大的恐怖主义者”的称号?!

  这真是CIA有史以来的最大丑闻!

  露西早就对此事的后果有过计较,所以在面对各位权威大佬的指责时,没有一点惊慌失措。

  她为自己进行了一番巧舌如簧的辩护。

  其中最有说服力的论据就是,这件事已经发生了,但幸好发生在阿富汗,当地M军已经完全掌握了局势,外界也没有机会发现事件的真相。

  如果,一件丑闻不为外界所“闻”,那就不能叫丑闻!

  她向大佬们保证,自己能够圆满地解决这件事。

  而且,那名背叛者已经被捕。他所造成的巨大损失,也就完全可能弥补回来,甚至从他的身上还可能挖掘出对立面更多的新情报。

  坏事也许会因此而变成了好事!

  M国人都是现实主义者和强权主义者。最后,这些大佬们也都同意了露西的观点,并让她亲赴阿富汗,戴罪立功,处理善后。

  露西知道,虽然情况到目前为止,还是比较平稳的。但是,如果她不能从背叛者口中挖出情报,不能弥补他潜伏多年造成的损失,那她还是难逃覆灭的结局!

  所以,她要争分夺秒地工作。

  当她来到霍斯特,和当地工作人员进行了一番必要的互动后,露西就一口谢绝了基地主管安排自己去休息的好意,提出要马上提审背叛者。

  基地主管按照她的要求,撤除了安在囚禁那人的医务室里的摄像头,然后在她走进去之后就掩上房门,带着手下们远远地避开了。

  室内只剩下了露西和躺在病床上的伤者。

  后者的头上、四肢和胸部,都包着厚厚的纱布和绷带,身上也连着各种导管。

  他的双目紧闭,面色苍白得连嘴唇都见不到血色。如果不是床旁的监护仪器随着心脏跳动发出有规律的“滴滴”声,几乎让人以为这是一具死尸了。

  露西走到床边,久久凝视着面前这张熟悉的脸孔,表情由平静渐渐变得暴戾起来。

  此人十余年来深得她的信任和重用,是她一手提拔起来的心腹能员,甚至已经被她视为了蓝颜知己。

  可是,他竟然背叛了她!

  这实在不可饶恕!

  露西突然伸出右手,在伤者的胸部重重地砸了一拳。

  “啊——”伤者猝不及防,痛苦地大叫一声后又剧烈地咳嗽起来,很快唇角就有少量鲜血流了出来。

  露西不动声色地看着他,半响才用流利的中文,缓缓地说:“小林君,真是对不起,弄疼你了吧?”

  伤者努力忍住了咳,将喉头残余的咸腥都吞咽下肚后,闭上眼,疲倦地说:“……随便吧。”

  露西拉过床边的一把椅子,坐下后继续说道:“小林君,我是不是应该称呼你的中国名字——徐,徐……徐什么来着?抱歉,这么多年不用,我都记不清你的原名了。”

  伤者沉默片刻,才慢慢说道:“名字,不重要,叫什么,都好。”

  露西苦笑:“也是啊,你连身份和容貌都不要了,何况是一个名字呢。”

  往事渐渐浮现眼前。

  当年那个叫做徐庭松的中国军人的英俊面孔,和伤者这张平庸中年人的脸,重叠在了一起。

  露西心中一时涌起遗憾、失望、挫败和恼恨等种种负面情绪。

  她终于忍不住紧紧揪住了徐庭松的肩膀,气急败坏地说:“你的演技真好!我都以为你真的接受了自己的身世,不想当中国人,并向往强国公民的身份,才投靠我们的!没想到,你只是个卧底。我就不明白了,你们那个国家到底给了你什么好处,能让你抛弃妻子地做这么危险的工作,还一干就是十七年之久?你的任务到底是什么?”

  徐庭松被她晃得睁开了双眼,“好处?没有,一点,好处。至于,任务……”

  他没有接着说下去,而是想起了十七年前那个告别的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