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门秀 第五百三十五章 暖阁
作者:Loeva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慈宁宫西暖阁内,几位被太后娘娘点了名的诰命都带着一个妙龄小姑娘坐在‘交’椅,等候着太后更衣回转。复制网址访问如您已阅读到此章节,请移步到:新79小說小說xin.阅读最新章节

  虽然都是在太后面前有体面的人物,可这些‘女’眷们原本归属不同的圈子,本来未必有‘交’情,眼下关系更是微妙,因此对坐相望,彼此都有些不自在。

  赵琇站在张氏身后,悄悄打量着周围的人。

  这其也有不少熟人,蒋家二太太带着‘女’儿蒋六姑娘坐在下手,李家太太领着李善坐在她们对面。曹方氏带着曹萝坐在末座,她们对面坐着的是一对陌生的母‘女’,据称是新任户部丁‘侍’郎家的‘女’眷。张氏对面坐的是真定侯家的太夫人与大小姐——这两位也是赵琇从未见过的,据说一向在京外住着,是今年‘春’天才进的京,当时赵琇还在南边没回来呢。再往数,还有两家国公府的夫人与千金。

  这当,赵琇与蒋六姑娘、曹萝、真定侯家千金年纪相仿,其他几位小姑娘则都是十一二岁光景。看着这个情形,赵琇也能猜测得到,后者极有可能是太后看的皇长子妃人选了。仔细瞧瞧,这几位小姑娘长得都‘挺’漂亮,或清雅,或灵秀,或妩媚,或端庄,个个表现得稳重大方。不过赵琇早认识李善,知道她‘私’下还是个‘挺’活泼的小姑娘,明白这几位“稳重大方”的形象下,不知有多少水份了。

  赵琇在悄悄打量人,其他‘女’眷们也在‘私’下互相打量,衡量着每个人的优缺点,估算着自己赢出的可能,各有各的心思。

  其真定侯家的太夫人,曾好几次盯着赵琇看,那目光还有些怪异,总之不象是和善的感觉。赵琇觉得疑‘惑’,抬眼望过去,那位太夫人迅速转移了视线。故意装作在看西暖阁里的装璜,好象在无声地赞叹着屋陈设的华贵。

  这种级别的诰命夫人,即使是在皇宫里,也是不该‘露’出这种表情的。活象没见过世面的乡下‘妇’人一般。更何况,太后蒋氏并不喜奢华,西暖阁里的摆设是一般皇宫宫殿的水准罢了,好些用具都是太后从前做妃子时用过的旧物。家境还算过得去的勋贵、官员,家‘女’眷见了这样的排场。都不该‘露’出如此惊讶的表情来。

  两位国公夫人睨了真定侯太夫人好几眼,脸‘露’出了几分鄙夷。对她们来说,真定侯一家常年都住在京外,本身算是乡下人了。初代真定侯也确实是泥‘腿’子出身,养了个儿子不成事,靠着老爹在边疆战死的功劳,才得以原级袭爵,不曾降袭,却不曾考得功名,办过什么实差。是有个侯爷的虚衔罢了。真定侯太夫人原本也是农‘妇’,眼界自然差些。倒是现任的真定侯夫人是官宦人家出身,教养礼仪都较靠得住,之前大半年,都是她带着‘女’儿进出宫廷,很得太后欣赏。可惜她如今病了,只好让婆婆领了‘女’儿进宫晋见。可即使这位太夫人临时恶补了礼仪课,也免不了‘露’出些本‘色’来。

  真定侯府的大姑娘能察觉到别人眼的轻视,一张脸微微涨红,但还是维持住了端庄大方的形象。太后最喜欢她的。是这份稳重。

  在西暖阁内气氛僵持之际,太后娘娘终于换了一身常服,扶着宫‘女’进来了。众人连忙起身下拜,齐呼千岁。

  太后娘娘心情很好。笑着让众人起身落座了。她要召这些人来,本有自己的用意。如今坐在暖和的房间里,不用吃冷风了,她也有心情去一个个问话。问的不过是些近况罢了。但听她的语气,跟在场的‘女’眷们都很熟呢,每个小姑娘的长处。她似乎也都知情。

  轮到张氏时,太后笑说“你往南边去了这一年,听说玩了好多个地方,听得哀家都眼红了。赶明儿得了空,你可得跟哀家细细讲讲。”张氏笑着应了。

  太后又对赵琇说“前儿你画的那些画,哀家都看了,画得真真好。哀家瞧着画,象是游了一次杭州似的。听桢儿说,你那里还有许多画,他是随手挑了几幅带进宫的。若家里还有,多送些来。画得粗些也不打紧,你的画技不错了,算画得粗,也是不错的。”

  赵琇连忙道“太后谬赞了,那都是臣‘女’随手涂鸦,难登大雅之堂。能得太后喜欢,是臣‘女’的福气。”

  太后又说“还有那西洋人写的游记,也怪有意思的,原来海外还有这么多风异俗,真让人大开眼界。难得的是,那些难以想象的人与物事,你还都画了画,叫人一看知道是什么模样的,真是为难你了。家里可还有?若有,都送来给哀家瞧瞧吧?”

  赵琇恭敬答道“回太后话,这些日子忙着过年的事,一直不曾得空,已有些日子没有再译新书了,只有从前译得的几个话本子,是西洋人演的戏,也有几首诗,译来玩儿的。太后若想看,臣‘女’都给您献来。”

  太后听得双眼发亮“西洋人也写诗?那还真要好好见识一下,看他们的采与我们大楚的读书人相,哪个更好?”

  赵琇笑道“他们的诗跟我们的不太一样,规矩也没有我们的严,长短句都有,若论采,那难说了。况且那诗原是臣‘女’斟酌着译的,臣‘女’采有限,译自然也是平平,却不敢说,一定译出了西洋人的采了。”

  太后哈哈笑道“你也太过谦虚了,我已听说过,你作诗也是不错的。凭你那手画技,还有翻译西洋字的本事,难道还称不得‘才‘女’’?”

  赵琇自然又是谦虚一番。

  太后与赵琇说话的时间最长,长得令人侧目。在场的‘女’眷们心里都清楚,建南侯府的大姑娘,要有大造化了。

  赵琇年纪本来不小了,过了年是十四岁,只皇长子大一些。不过众人都听说过些风声,知道太后是看了她做长孙媳‘妇’,因此大多数人并不怎么着急——她们更重视的,还是皇长子妃的位置。

  蒋二太太坐得很稳,她心里清楚,自家‘女’儿今日只是陪客,太后并不曾暗示过些什么。她只管看戏是了。

  李家夫人也很镇定,她早得了准信,知道太后已经看自家‘女’儿了,其他人不过是陪客。她只需要等旨意好。

  曹方氏心微黯,她本来是有意要把‘女’儿嫁回书香人家去的。既然太后抬举,又是难得的体面,她也只能接受头的安排。不过如今看来,广平王世子妃的位置,是轮不到曹萝了。曹萝年岁又皇长子大了太多。若换了是别人,她兴许还会为‘女’儿争取广平王世子妃的机会。但既然对手是赵琇,她什么都不做了,事后回了家,还是给‘女’儿挑个书香人家的‘女’婿吧。

  只有真定侯家的太夫人,有些坐不稳。她的大孙‘女’儿今年及笄,赵琇年纪还要大些,绝对没有希望竞争皇长子妃之位,一开始是冲着广平王世子去的。那些风声她不是没听说过,只是不肯死心,四处托了关系,找人递话说情,又觉得自家孙‘女’别家姑娘都强,太后没有理由看不的。可是事到临头了,她又没了底气。

  她看着赵琇那张笑意盈盈的脸,鬼使神差的,忽然开口说“太后娘娘慧眼,赵大姑娘实在是才貌双全,我见了觉得喜欢,若是能娶回家做我媳‘妇’好了。”还问张氏“您孙‘女’儿可许了人没有?我有个小儿子,还有个大孙子,年纪都与她相配。无论是哪一个,您随便挑,都是俊俏的大小伙子,绝不会辱没了您的孙‘女’儿。”说着她要褪下手腕的翠‘玉’镯子“我们来换个表记吧?”

  众人看得瞠目结舌,哪有人这样求亲的?当着太后的面,没头没尾的提了这种话,连人都还没见过,也不知年岁、长相,要‘交’换表记,也未免太鲁莽了些。况且明眼人都知道,太后早选了赵琇,要配给广平王世子,真定侯太夫人忽然跳出来截胡,这不是跟皇家抢人吗?

  更何况,真定侯家来了京城大半年,真定侯夫人带着‘女’儿时常出入宫闱,她家里的情形,可说是人尽皆知。太夫人的那个小儿子确实是单身不假,却是死了老婆要续弦的。而那大孙子,今年才十二岁,皇长子还要小一点不说,最重要的是他如今正跟临沂大长公主的嫡长孙‘女’儿、马大夫人的长‘女’议亲。真定侯能把‘女’儿荐到太后面前来,还是走的临沂大长公主的‘门’路。怎的如今事情还未成,真定侯太夫人先背信了?

  张氏瞪着真定侯太夫人,简直气得说不出话来,深吸了几口气才道“太后娘娘坐在头呢,太夫人在说什么傻话?谁家是这样说亲的?还请您自重!”

  真定侯太夫人脸红一阵白一阵的,孙‘女’儿在旁边悄悄扯她的袖子。她没理。她知道自己的做法太鲁莽了,可是,眼看着太后要择定赵琇做广平王世子妃了,她的孙‘女’儿要怎么办?如果她先一步定了赵琇做自家媳‘妇’,太后只能换人了,不是吗?她的孙‘女’儿样样都好,没了赵琇,孙‘女’儿一定能脱颖而出的……

  真定侯家大姑娘满面涨红,勉强维持着端庄形象,可脸已经有些崩不住了。她知道自家祖母有时候会犯蠢,可也不能在这时候犯呀!

  她悄悄打量着头太后娘娘的脸‘色’,看不出对方是喜是怒。屋里的气氛有些诡异,在这时候,宫人来报“皇长子与广平王世子来给太后娘娘请安了。”

  屋里的气氛更古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