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门穷婿 第三百三十章 地墓厅里的蛇
作者:慕风醉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什么什么,动物也有仪式,也有文化?”黑皮旦觉得好笑。.。

  我说道:“有动物跟动物合作捕食的例子,就很好说明这个道理,比如海豚可以跟渔民合作捕鱼,它们负责将鱼群赶进鱼网,在人们起网时,难免会将它们也逮住,当然会放了它们,然后给它们一条一条地喂鱼吃,如果渔民没有海豚合作是找不准鱼群的,捕不了那么多鱼,只能是瞎‘操’作,碰运气,而有了海豚这个水下朋友合作,就只要把网布入水中,等着鱼被赶过去了,而海豚如果没有渔民的网,它们捕食鱼儿也相当吃力,而有了网就简单多了,只要在鱼群后面跟,就能将鱼群赶进网里,它们能及时吃到渔民分给它们的鱼,可以悠然吃得饱饱了,一般这样的合作往往是成果六比四分账,人类得六,海豚得四,它们能估计到今天这一网会有多少条鱼被逮,它们每只海豚可以分到多少,很少有算错的。海豚是聪明的,就算不起眼的海鳗和乌贼也会合作捕食其他鱼类呢。”

  “所以说,蛇类也有自己的仪式吧?”黑皮旦问。

  “那个石台就说明一切了。”

  “可这个墓里,是谁给它们造了这样一个石台呢,是不是当年造墓的工匠做的,就知道它们会用得到?”

  “对,当年做墓的主家决定要在里面放蛇,用来保护墓,但深知这么多蛇必须要有个蛇王来统治一切,造这个石台就为了让蛇王接受众蛇朝拜的,它盘踞石台之上就像人间的老大站在高处对群众讲话,意思是一样的,有它在石台上视察部属,号令三军,下面的小蛇都心里安稳,这是一种族群的向心力,有利于所有的个体很好地生存。”

  这时黑皮旦想起那个小‘洞’‘洞’,他问我,那个小‘洞’是机关按钮吗,但为什么要这么设计呢?

  我解释:“其实很简单,这么多蛇呆在墓室里,总是要吃食的,但里面哪来的食物,它们还是必须外出觅食,那么怎么出去呢,那个小‘洞’就是它们出入的口子。”

  “那么小的口,大蛇出不来也进不去吧?”

  “所以当年造墓的设计师是‘挺’牛的,他知道这个道理,就在里面设置了一根横杆,用来当机关的按钮,小蛇可以沿小‘洞’出入,稍大点的蛇游到这里会被横杆卡住,它们只要一用力横杆被带动,启动机关,就会把泥盖子顶上去,这样不论大小的蛇都可以出去了。”

  黑皮旦想了想,还是有点不相信,“可那个大‘洞’是垂直的,这些蛇又不是蜥蜴,它们能沿着‘洞’壁往上攀缘吗?”

  “哈哈,这个问题就更有意思了,蛇不是沿着‘洞’壁缘上去,而是绕着中间的柱子往上攀,现在我明白了为什么每隔一米就会有一点凹槽,就是给蛇作攀缘用的,而到了盖子底下,离‘洞’口的边半径有半边,蛇不能跳跃,它们只能缘到泥盖下面的横梁上,横向过去,再从一米的高处落下来,掉在草地上。”

  “要是这样想来,我们好像不必要跑下来,就在外面等好了,它们自己会启开泥盖上来的,到时蛇王出来,咱们把它擒住,挤出她嘴里的宝珠就行了嘛。”

  我笑起来,夸他想得出来,但这一招不实用,因为这些蛇到底什么时候出去捕食,我们不掌握它们的时间表,万一要半个月一次,而恰恰我们来到这里进它们正好捕过食,要再过半个月了,我们能半个月以后再来吗,万一来的那天正好昨天它们出来过,不是又要等半个月了吗,不确定它们什么时间出来觅食,是一个难题,我们不能被动地瞎等,只能主动出击。

  还有就是根据一般规律,蛇王是肯定不出来的,它要呆在下面守家,饮食都要由下属们提供,这么多蛇子蛇孙还管不了它一张嘴吗,这也是下属们进贡的时候吧。

  我们正说着,听到下面传来嘶嘶的声音。

  “蛇来了。”我马上听出来。

  用手电一照,果然从最远的东北角落里游出蛇来,它们不是一条一条游的,而是十几条排着队游出来,后面又是一排,好像阅兵式一样,而且这十几也不是‘乱’摆尾巴,就好像统一的,一个动作扭着出来,所以虽然都挨得很近却不感到拥挤。

  一队又一队的蛇队伍涌出来,再看东南角落同样出来了,这些蛇真的一点不‘乱’,而是井井有条,几乎以同样的速度缓缓出来,只是它们都吐着舌头,发出一样的嘶嘶声,这么多蛇发同样的嘶声就显得有些分贝高了。

  整个墓室里好像是这些蛇在争着比谁的嘶声亮,听起来好像无数个喷雾剂罐子在一下一下地喷气呢。

  黑皮旦说这都他妈的什么蛇,为啥会发出这么怪的声音,是眼镜蛇吗?

  起初我还以为不是眼镜蛇,不过现在看来这些蛇有点像眼镜蛇了,只是它们的脖子并不是发扁,不是俗称的饭铲头,这种蛇我们肯定从来没见过,也没有听说过。

  世界上蛇的种类是很多的,但相对来说比较个头大的蛇,都会被科学家发现并命名了,蛇科都分得那么细了,各大洲各大洋陆上的海里的都有收集,平时我们上网也能看到各种光怪陆离的蛇,但这种蛇还是第一次见。

  它们好像都不长鳞,看上去像鳗鱼或鳝鱼,但如果认为是鳝鳗又不是,因为它们长的脑袋是蛇脑袋,也就是脑袋上有鳞片,而且嘴里的舌头伸进伸出,而鳝和鳗都是鱼类,是不会吐舌的。

  难道世界上还有光鳞的蛇类吗?也许我们孤陋寡闻了吧。

  而它们的眼睛都是闭着的,手电照过去好像它们都在打瞌睡,但蛇都是没有眼睑的,这些蛇却有,好像青蛙的眼一样能闭起来。

  所以黑皮旦看着觉得惊呆了,这他妈的什么蛇,四不像的怪物吗。

  “王宁强,是不是我们在这里发现了新品种了?”黑皮旦问道。

  我知道他不是为发现一个新蛇种而高兴,而是在疑‘惑’而已,我们不是动物学家,不像史蒂文森那样的蛇类学家,为了探寻一种小蛇可以从世界一头跑到另一头,而且孤身徒步在莽莽原野上,或者钻山越岭不怕死。

  我想了想说:“不一定是新品种,既然这是古墓,那么这种蛇应该是当年造墓时人家放进去后一直繁衍到今,之所以看上去很怪,恐怕是某些功能有进化,有些功能却退化所致吧。”

  “什么功能进化了,什么功能退化了?”

  “那个眼皮好像进化出来了,本来蛇类是没眼皮的,但因为在黑暗的地墓里长期生活,睡觉时间多,眼睛有点发闲,索‘性’进化出眼皮一天到晚地盖着好了,只是要到外面活动才可以睁着眼,但因为习惯了下面黑暗,到外面碰到炽亮的阳光会让眼睛受不了,眼皮的作用更大了,觉得不适应可以闭着,如果适应了再睁开,对保护眼睛有很大作用吧。至于退化嘛,身上的鳞片长没了,我估计是因为地墓里地面很光滑,鳞片本来是用来保护蛇身体的,既然地面那么平整光滑,鳞片的意义也不大,反而可能光溜溜的皮肤更舒服一些,而且地下比较有‘潮’气,鳞片吸收不了湿气,还不如鳗鱼鳝鱼那样身上有黏液来得更爽,所以就把鳞片给退化掉了。”

  “哈,听你这么一说,倒还真有点道理,难怪这些蛇那么奇葩,简直让人怀疑是蛇和鳝鱼偷情生出来的跨种类后代呢。”

  我们说笑时,忽觉得一道闪光出现,随即东边墓室墙下钻出一个大脑袋来。

  虽然我们是有心理准备的,但一看到这颗脑袋时,还是都吓了一跳。

  好大的蛇脑袋。

  它不像蟒蛇脑袋那样扁形的,而是像马脑袋一样弓起的,两只眼睛也不是长在两侧,而是耸起在弓背上,并列排着,就像马头上长着一双猴子的眼睛,但这个马头上又布满鳞片,前端是嘴,舌头伸进伸出,就像一只小孩的手在‘摸’索。

  蛇的颜‘色’是棕‘色’的,跟其它蛇不一样,没有任何‘花’纹,身上没有鳞,却好像长着一些绒‘毛’,身子出来就好像是一条野兽的尾巴似的。

  黑皮旦又咋呼开了:“啊呀,这是蛇吗?不会是一只狗吧?”

  但它不是狗,不是马,不是任何有足类动物,它没有脚,就像蛇一样摇头摆尾出来的。

  它的舌头在伸进伸出,偶尔嘴一张,从里面就‘射’出一道光来,难怪会像闪电一样,这光是从它嘴里‘射’出来的。

  我对黑皮旦说:“它就是蛇王,你看见它嘴里有光了吧?”

  “看到了,夜明珠就在它嘴里吧?”

  “估计是的了。”

  “我的天,难道夜明珠真有那么亮吗?太恐怖了,像个白炽灯啊。”

  其实这个亮度也不是真像灯泡,只不过地墓里太黑,而我们熄了手电后,从蛇嘴里发出来一点一点光,就好像‘挺’亮了,最多也是像一只大一点的萤火虫那点光,但想想它的来源就叫人吃惊,因为那不是手电光,是夜明珠的光。

  黑皮旦问我,我们说话它们听得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