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教李唐 第二十二章 王府密议
作者:夏武昌的小说      更新:2017-10-28

  林婉儿收拾好东西,便来到郑毅身后,看那样子,真是把自己当做郑毅下人之类的了。

  “婉儿,来坐下,某有事情要和你商量一下。”见林婉儿站在自己身后,郑毅无奈,只得开口吩咐道。

  “郎君,有什么事情,你只管吩咐便是,哪里需要和奴家商量,如今郎君便是奴家的天,便是奴家的地,更是奴家的一切,有什么事情只管吩咐便是。”

  “不用如此拘束,现如今也不必将什么都分得那么清,虽说你决定跟随着我,但我还是觉得有必要将所有的一切都给你说一遍,免得往后产生不必要的麻烦;来吧,坐下我们慢慢说。”

  林婉儿听了郑毅这话,也只得无奈坐下,然后端起桌子上的那杯凉茶,放到嘴边,轻轻抿了一小口。

  “婉儿,我今天得罪的那两位公子分别是房玄龄的二公子房遗爱和杜如晦的大公子杜构,这两人如今是秦王殿下身边大功臣;所以现在那些王公权贵便都挤破了脑袋的想要巴结这二人,你明白了吗?”郑毅一口气便将白天得罪房遗爱、杜构二人的利害说了出来。

  “明白呀!郎君得罪了那二人,可和婉儿有什么关系呢?”郑毅本以为自己说明了房遗爱两人的身份,林婉儿会明白的,却是说了半天,人家根本不当回事。

  “婉儿,那两人乃是权臣的后代,某得罪了他们就相当于得罪权臣,并且还是一下子就是两位,肯定会被人下套的,到时候恐怕自身都难保,你如今跟着我也只会被我连累。”说完之后,郑毅端起桌子上的茶杯,喝了一口茶,润润嗓子准备听听林婉儿的答案。

  “郎君,奴家不怕,只要郎君让奴家跟在公子身旁,那么奴家便不害怕。”林婉儿睁着那双纯净无暇的大眼睛,对着郑毅说道。

  再次失败,郑毅依旧没有灰心,而是继续说道。

  “这事丢一边不说,还有件事某必须告诉你。”

  “某是皇太子殿下身边的人,你之前在迎春阁想必也听说过现如今这长安城中的形式,说不定哪天我这个太子詹事就变成了大牢中的犯人!”

  “啊!郎君是皇太子身边的第一谋士,怪不得今ri只是做了一首诗,便惹得幼微姐姐亲自出言邀请公子前去探讨诗文,这可是很久都没有过的事情了。”郑毅听到林婉儿“啊”的一声,本以为林婉儿会被这个消息惊得面无血sè,却没想到后面竟然扯到了鱼玄机邀请自己探讨诗文这件事上。

  “难道你就不怕还跟着我,随时会可能会被捉拿问罪?”郑毅无语,但还是尝试着让林婉儿改变初衷。

  “不怕呀!只要能够跟着公子,奴家便不害怕。”

  看着林婉儿无动于衷,郑毅只能宣告失败,同时也确定了林婉儿是真的准备跟随自己,并不是因为别的。

  两个郑毅的融合,使得郑毅从林婉儿的神情和说话的语气以及那些细微的身体动作上,确认了林婉儿是真的愿意跟着自己,而不是别有用心,所以郑毅也就不再做那些无畏的努力了,只能默认了让林婉儿跟着自己。

  “好了,既然你愿意跟着我,那往后可不要后悔……”郑毅无奈之下也只能这样说了。

  “不后悔,奴家不会后悔的。”郑毅还没有说完,便被林婉儿打断了话,急切回答道。

  “好吧!既然这样,那就准备睡觉吧。”郑毅话没说完便被林婉儿打断了,也不恼怒,只能无奈的说了句睡吧!

  不说郑毅这边的儿女情长,却说东宫。

  在郑毅和魏征离开之后,皇太子李建成左思右想,总觉得自己的亲兄弟不会向自己举起屠刀的,虽然郑毅的分析有理有据,但在李建成心底还是不愿意去相信,更不愿意向自家亲兄弟举起屠刀,颇有点自欺欺人的意味。

  思来想去,心中不愿意相信郑毅所说的一切,李建成索性不再去想,而是喊来左右,带着自己的请帖去请李世民前来东宫赴宴。

  只是令李建成没有想到的是,他在这里犹豫不决的时候,李世民的秦王府中却是正在上演一场针对自己的激烈争辩。

  秦王府密室,一个和三十岁左右,身着儒袍的玉面书生正对着主位上李世民说道,

  “秦王殿下,如今太子已经开始找借口将你身边的能将、兵士俱都调出了长安,若是有什么事情发生,你身边连个护卫的人都没有,如此下去,你便沦为太子砧板上的鱼肉了,这可如何是好?”说话的是长孙无忌,此人乃是长孙氏的娘家人,平时又颇多计策,是如今还留在李世民身边的重要谋士。

  至于房玄龄和杜如晦两人,早已经在几天前被太子李建成用计调出了秦王府,也因此使得一有什么风吹草动,整个太子府中的人们便蠢蠢欲动。

  任何人活在这个世上,都不想也不愿意白白丧失掉性命,如今太子李建成大势已成,每一步都是将李世民往死处逼,倒也由不得秦王府众人如坐砧板。

  “秦王殿下,如今人为砧板,我为鱼肉,你还有什么可犹豫的?先是房玄龄、杜如晦二人被太子身边的郑毅用计赶出了秦王府,现在又是将秦叔宝等一干武将悉数调往边陲,如今殿下身边只剩下某、尉迟敬德和侯君集等人,若是再不动手,恐怕等大军出行之后,殿下再也没有机会了。”长孙无忌将最近一段时间发生的事情悉数说明,更是陈述了其中的利害关系,那表情更是一副掏心掏肺的模样,说的秦王心动不已。

  “骨肉相残,乃是古往今来的大罪、大忌讳。如今形势岌岌可危,某早已知道祸事将至,只是某不想先行动手,只是想要等太子一行人先行动手之后,我们在举着大义的旗帜,前去讨伐反抗,这难道不行吗?难道非要逼得某背着那弑兄杀弟的大罪?”李世民叹了口气,说出了心中的顾虑。

  “手足相残,换做是谁都不愿意去做,只是如今祸事马上就要到了,我们在场这么多人,谁也不想白白丢了性命;如今某等誓死侍奉殿下左右,这是上天给我们的职责。现如今命在旦夕,殿下还是一副优柔寡断的模样,即使殿下把自己的身家性命和府上众人的性命看的很轻,但太子等人胸无大志,殿下如此做又怎么对得起数万将士打下的江山社稷呢?如果殿下再不愿意采取主动出击的策略,某便准备离开秦王府,只身逃命去,总比留在殿下身边任人宰割来得强。”李世民言罢,尉迟敬德便激动地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尉迟敬德是粗人,自是说不出什么大的道理,如今这席话,也是平时听房玄龄、杜如晦等人说的,现如今两人不在这里,权当是替这两人说说心里话而已。

  “如果殿下不肯听从某等众人的主张,某也准备跟着尉迟敬德离开秦王府,只身逃命去;断然不能留在殿下身边,任人宰割。”长孙无忌不愧是老谋深算,那便尉迟敬德话一落地,这边便不给李世民丝毫反应的机会,紧接着便和尉迟敬德站到了一条战壕里。

  “某所说的断然不能不顾,你们还是再商量一下吧。”身边跟随自己很长时间的两名心腹都已经说道了这个地步,李世民也只能使出了拖字诀,即不同意也不否定。

  “如今殿下处理事情,优柔寡断,丝毫不如从前一样,殿下行军打仗乃是一等一的将帅,怎么如今如此不明智?如今秦王府上豢养的八百多名勇士俱都已经进到了秦王府中,每日枕戈待旦,稍有什么风吹草动,便可立马行动,殿下还犹豫什么呢?”

  此时秦王府的密室中陷入了沉默之中,李世民顾念这兄弟之情,不忍心行那不义之举,而长孙无忌和尉迟敬德为了保命,也不得不抛出了杀手锏,若秦王还是犹豫不决,说不得两人只能够只身逃命去了,总比留在秦王身边等死来得强。

  “殿下,如今你犹豫不决,某说不得便要带着某那苦命的妹妹和那几个外甥,和尉迟将军一同逃命去,某还是希望殿下能够早点做出最明智的选择,不然某等为了保命,只能离殿下而去了。”长孙无忌见李世明依旧犹豫,心一狠,连自己的妹妹。李世民的老婆都拿了出来作为压垮李世民心理防线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