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教李唐 第三十一章 决心
作者:夏武昌的小说      更新:2017-10-28

  裴寂乃是高祖皇帝最宠信的大臣,也是跟随高祖皇帝时间最长的人。

  此时裴寂便被李建成说动了,进宫面见高祖皇帝。

  “臣听闻主上欲使秦王殿下还东都洛阳。”裴寂一见高祖皇帝,便开门见山的说道,

  “臣认为,此法不可。”

  虽然裴寂一见面便说出了自己的来意,但两人不愧是关系要好的一对君主,即使裴寂一出口便与自己的意思相违背,高祖皇帝仍然没有动怒,反而和颜悦色的问道,

  “这么快便传到了你的耳中,说说你认为我这中处理方法的不妥之处。”

  “主上,太子殿下和秦王两人小时候可曾打过架?”裴寂答非所问,高祖皇帝也不恼怒,反而认真的思索一下之后说道,

  “怎么没有打过,这两个混小子,小时候经常打斗。汝问这事为何?”

  “主上,二位殿下小时候争斗,可曾造成什么大的损失?”

  “小孩子打架,哪里会造成什么损失,了不起打烂一些花瓶之类的易碎物品。”高祖皇帝想起自己两个顽皮的儿子,不由得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主上,如今两位殿下若是打起来,会如何?”

  “如今若是打起来,也不会造成什么大的损失,某可以调停的。”

  “可如果等秦王去了东都之后,在过上三五年,两位殿下打起来,到时候,主上还能调停吗?”

  “这……,到时候恐怕我大唐基业不保。”裴寂一言惊醒梦中人,顿时让高祖皇帝的心凉了半截。

  现如今李建成兄弟二人势同水火,早晚都要动起手的,若是真等李世民回到洛阳之后,两人才动手,那可真的是你死我活了。

  “某明白了,爱卿大才,若不是爱卿提醒某,某可真的要酿成大祸了。”高祖皇帝后怕不已,赶紧让宦官向秦王传递敕令,不让秦王动身去洛阳了。

  此番暗斗,可谓是皆大欢喜。

  李建成成功阻止了李世民回洛阳,而李世民成功的留在了长安,为自己夺嫡,争得了地利。

  承乾宫,李世民躺在床榻上,听长孙无忌将之前高祖皇帝颁发的敕令念给了李世民,李世民听着敕令中不让自己回洛阳的消息,内心中说不出是何种滋味。

  有忧伤,有淡然,更多的是伤感。

  自己去不成洛阳,那自己和大哥之间注定要有一个被对方除去。

  自己最不愿意见到的事情,终究还是要发生了。

  可自己又能如何?那么多场战斗都没打垮自己,难道自己最后真的要死在亲兄弟的手中?想到这里,李世民挥手遣退了长孙无忌,让后拉着长孙氏的柔荑,痛哭了起来。

  可这一切若是用哭啼便能够解决,那这世间所有的事情早就已经解决完了。

  李世民心中的苦闷随着泪水的滴落,正在快速的流逝,一颗谋反的种子不断地在心底生根发芽,他李世民不怕战斗,不怕流血,他最怕的是长孙氏的眼泪,因为他曾许诺,今生今世绝不让她落一滴泪,可这才多久,她便因为自己发火,因为自己落泪,所有的一切都还是因为自己的内心不够强大,因为自己太过优柔寡断,从今日起,不,从此时此刻起,那个优柔寡断的李世民消失了,自今日起,他李世民便是猛虎。

  公元626年六月初三,当初生的朝阳自东方升起的时候,李世民起来了,李建成也起来了,穿越而来的郑毅也起来了,初唐出名的所有人,都起来了。

  朝堂之后,众人都感觉有什么大事情将要发生。都感觉到今日的太子和秦王变了,都变得不再如往日那般和善了;所有人的心中都不由得冒出了一个滑稽的念头——这两人要开始动手了。

  之所以说滑稽,是因为太子和秦王都是众多大臣所熟知的人,这么多年来,两人的脾气秉性,众人都甚为熟知;但今日朝堂上两人的表现,却使得众大臣心中不住的敲响警钟。

  虽然两人见面依旧面带微笑,和和善善,但众人却从两人的神情和眼神中,看到了战火将起的信号。

  早朝退后,李建成在郑毅的建议下,派了几名心腹,暗中盯着玄武门的守将常何,免得到时候被这常何卖了还不知道。

  李世民退朝后,便骑马回到了承乾殿。

  此时承乾殿中早已聚集了不少人。长孙无忌、高士廉、尉迟敬德和侯君集等人早已经等候在了书房后面的密室之中。

  李世民一进承乾殿,便匆匆来到了密室之中。经过昨天的毒酒事件之后,李世民算是下定决心要除去李建成和李元吉等人,但此时回到府中,这个口,李世民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开的。

  长孙无忌不愧是李世民的心腹,此时李世民一坐下,长孙无忌便率先开口道,

  “殿下,皇太子竟然不顾兄弟情义,对你下毒,所幸救治及时,不然后果不堪设想;再加上前段时间皇太子府上的一系列作为,殿下你就早下决定吧。不然真到了昆明池践行,不仅殿下自己,就算是某等秦府家将都难逃一死。”

  “是呀,殿下,昨日你昏迷的时候,若不是张公瑾拦着我,我都带人去大闹东宫了,但是张公瑾等人拦着某,不让去,最后吵起来了,长孙王妃更是发火了。”尉迟敬德是个大嘴巴,有什么说什么,不知道掩饰。

  “什么?王妃昨日发火了?”李世民一听长孙氏昨日不仅为自己担忧,更是发火了,心中顿时觉得很不是滋味,对付李建成一伙的决定更是坚定了不少。

  “殿下,齐王凶戾,臣听闻齐王府上的护军薛实曾对齐王说‘大王的名字合在一起,便是一个唐字,大王最终将会是大唐的主人。’而齐王却是高兴地说道,‘只要和太子合力去除了秦王,再来对付东宫,易如反掌。’”说话的是高士廉。

  “这齐王和太子的谋划还没有成功,便已经有了夺太子的心思。这人作乱的心思不断,还有什么事情是他做不出来的?如果让这两个人把持了朝政,恐怕这整个天下最终不再是我大唐的了。”

  “以大王的贤能,取代这两个人易如反掌,奈何大王遵循古礼,倒是忘记了我大唐的社稷之任。”

  李世民被高士廉这番话说得心中大动,但却还不是开口的时候。

  因为现在开口,自己还是有些于心不忍,毕竟自己将要除去的是自己的亲兄弟,就算他们有再大的过错,自己也不能亲自去结束他们的性命,况且就算是自己心中早已有了那个想法,但一切都还是要借着手下的悠悠众口说出来,毕竟这一切都是史无前例的!自己不能背负这个千古骂名。

  见李世民还在那里犹豫,长孙无忌也不知道李世民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了,只能暗暗示意一旁的高士廉继续劝谏,因为在场众人,除了他长孙无忌,也只有高士廉有这个本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