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教李唐 第四十九章 上门要债
作者:夏武昌的小说      更新:2017-10-28

  知道了自己失误的地方,李世民最大的好处便是能够立马补救,此时既然被郑毅指出了错误的地方,并且还是事关大唐命运的错误,李世民那里有不赶紧改正的理由。

  “尉迟将军你随本王入宫,请主上尽快确立太子的人选,免得被那些乱党趁机发难。”李世民叫上尉迟敬德,便急匆匆离去了,大殿中只留下了郑毅和长孙无忌这些人面面相觑。

  李世民离去,身为詹事主薄和谏议大夫的魏征此时才有机会出来和郑毅说话。之前在李建成那里,这两人便是关系不错的忘年交,虽说发生了李建成被杀的事情,但身为李建成一方,山东士族的代言人,即使被李世民抓住了,也不敢真将他处死,不然山东那些豪门大阀,一起反叛,那可真够他李世民喝一壶的了。

  此时虽然魏征只是个五品的谏议大夫,但却并不影响魏征此人在李世民心中的地位。

  魏征此时官小,但却不买秦王旧属的账,等李世民离去,便来到郑毅身边说道,

  “郑小哥,世事变迁,如今你我都在秦王帐下效力,定要多走动走动,免得被一些小人用计,无缘无故的便领了罪责,到时候可是连个说理的地方也没有了。”魏征这话,显然是说给长孙无忌等人听的,之前郑毅在殿门口的遭遇,魏征也是看在眼中,急在心里,可奈何如今身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此时李世民得了郑毅提点,进宫去了,魏征可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想到哪里便说到哪里。

  身为李世民身边的头号谋士,房玄龄此时一言便听出了魏征话中的讽刺意味,但奈何自己等人之前做的确实过分,所以也没有说什么,只是一笑置否,毕竟郑毅乃是真的有才,并不是虚名。

  其余的一些人不服气,想要开口讽刺,但奈何房玄龄都没有向两人发难,此时便没有做那出头之人。

  魏征也只是随口说说,此时无人接话,也是自觉无趣,便和郑毅结伴,回他自己的宅邸去。

  至于薛万彻,再李世民离去的时候,便被自己的大哥薛万钧叫走了,两人毕竟还是亲兄弟,之前由于各为其主,也不方便有太过密切的交际,此时都来到了李世民豁下,自然要好好联络一下。

  在魏征哪里居住了一夜,第二日郑毅便告辞离去。

  虽然如今郑毅已无官职在身,但脑海中毕竟还是记得一些人和事的,所以只是花了点小钱,便找到了一所不错的宅子。

  郑毅买的这座宅邸却是一套标准的小四合院。宅子的东南方位开着大门,进门之后便是俗称倒座的南房;由于郑毅买下的是一座小型的四合院,只是最简单的一种,并且也只是郑毅和林婉儿居住,所以这南房只能被用来做书房和客厅用。

  再往前走不远,便是垂花门和连着的游廊,这游廊可在雨雪天气当做走廊用,免得被雨雪淋湿了东西。游廊的正北面是正房,也就是主人家居住的房屋,两边分别是两间小耳房;正房的左右分别是两套各两间的东西厢房,整个院子的中间使用青砖铺成了一条十字型的甬路,这甬路分别连接着南北和东西四套房子的屋门。

  院中种着一些花草,其中最显眼的当属正房左右的两颗老树和南面游廊边上的一座葡萄架以及一口古井。郑毅之所以会相中这一套四合院,一是因为院中的景致和布局,再就是这套院子便宜,只需要五十贯钱便能够买下来。

  据中间人说这套院子原本的主人是一名商人,只因为做生意赔了本钱急需要用钱,所以才会拿出来售卖,并且往日和郑毅之间的合作也算是愉快,所以才会优先以五十贯的价钱卖给了郑毅,若是别的买家,怕是最少也要七十贯的价钱。

  如今宅邸到手,郑毅又给了那名中间人十贯钱,将自己需要的东西都一一列了张表单,让那人等到下午东市开市的时候好去帮自己置办整齐。

  至于房子的地契,自有中间人帮着给置办齐了,就不需要郑毅来回折腾。等一切都安排妥当之后,郑毅便将林婉儿留在新置办的宅邸内,自己却是向着房玄龄的宅邸行去,准备去收那二十贯的账。

  如今已经是巳时了,高祖皇帝立李世民为太子的敕令也早就已经在早朝的时候宣读过了,如今房玄龄估计还是在自己的家中,等着李世民的召唤,毕竟现如今所有一切都掌握在了李世民的手中,不会再出现什么别的变故。

  虽然往日和房玄龄是对头,但对于房家的宅邸,郑毅还是知道路的,因此只一会儿功夫郑毅便出现在了房府的大门前。

  看着眼前的高大门楼,郑毅若是心中没有一点涟漪,那是不可能的,但这涟漪却不是惧怕或者别的,只是有点感慨而已。房玄龄这座宅邸和自己往日居住的那座差不多,可现如今人家还是住着高门大院,而自己到如今也不知道李世民接不接受自己的加入。

  伸手敲了敲大门上的铜环,郑毅便退后两步,站在门前等候。这两日可能是前来拜访的人多了,所以门房也是很快便打开了门,见到门外站的不是衣着华贵的大人物,也不是身穿锦服的小厮家仆,只是一个穿着干净长衫,颇有几分书卷气的弱冠少年。

  “公子是……?”这门房虽然年龄不大,但却跟随房玄龄不少年头了,就算原本是粗俗的人,现如今跟着房玄龄和文人士子打交道,倒也变得有了些修养,在接人待物方面也就显得很是礼貌和周到。

  如今这门房虽然疑惑郑毅的来意,但也没有直接问出来,只是疑惑的问了半句;本以为郑毅会奉上家中长辈的拜帖或者书信之类的,却未曾想到郑毅站在自己面前,既没有送上拜帖也没有送上书信,反而开口表明来意。

  “某姓郑,是和贵府房二公子约好了,今天来取房二公子昨日欠下的二十贯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