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光落夜 第四十五章 抉择
作者:雾月江下s的小说      更新:2018-04-22

  冬天就要来了

  纳尔逊坐在宽敞明亮的办公室内,看着落于地板上并不刺眼的阳光,不由想起了那个阴雨的午后,以及,那时杰兰特所说的这句话。

  这句话可谓是一语双关,极具深意。

  如今已是十一月末,马上就要进入十二月,也就是严格意义上的冬天。

  城区仅存的几分秋意,也会就在这么几天,随着道上仅剩的几片枯叶,一同被扫进时间的长流里,不复存在。

  二零零七年的秋,也许在下一分钟,就会消失的无影无踪。

  而伴随着寒冷的冬天到来的,除了寒流和冷风,还有不可避免的经济衰退。

  资本市场的寒冬,即将再次到来。

  如果说,之前的端倪还不是那么明显的话,那伴随着新一轮几家大公司股票的暴跌,房屋价格的不断下滑,以及老牌银行的挤兑,危机之势已成。

  华尔街的巨鳄们开始逐渐收缩资产,投资人们也开始变得越来越谨慎。

  他们都已看出了隐藏在虚假繁荣下的暗流涌动,在这种时刻下,任何一个多余的动作,都可能对自己的资本造成灭顶之灾。

  而相对于大资本家们的谨小慎微,普通民众倒是没受到多大影响。

  他们依旧沉浸在虚假的经济形势之中,投资股票的和基金的人数,依然还是巨量。

  而底层人民则更是疯狂,在股市中投尽身家的人越来越多,妄想能一夜暴富,摆脱自己的困境。

  这种两极极端分化的情况,让美国财政部的大佬们很是头疼。

  但他们也并无法采取切实有效的行动。

  就像对付一个十恶不赦的杀人犯一样,只有在他杀了人之后,警察才能将他抓捕继而判刑,但在他没杀人之前,哪怕他凶神恶煞地瞪着别人,哪怕他猖狂的买枪买刀,但只要他合法的持有持枪证,即使他不像是个好人,警察对于他也只有无可奈何。

  无论是美联储还是财政部,他们面临的就是这么一种类似的境况。

  虽然他们可以预测出一场将要到来的经济风暴,但他们却没有阻止其发生的能力。

  就像是一九二九年的‘黑色星期四’一样,当时不是没有人发现过端倪,但最终却没人能阻止这场世界经济大危机的爆发。

  只能说,当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就会注定的要爆发,绝不会因人力而发生什么逆转。

  人力只能补救。

  如同当年有罗斯福这位美国最伟大的总统挺身而出的那样,很多人都相信,这次危机依旧会诞生出英雄,引领美国经济走出寒冬。

  现在,他们能做的就是‘等’。

  等矛盾爆发出的那一刻。

  就如同当年在萨拉热窝,费迪南大公被学生枪杀一样,现在的资本市场,实则已经变成了一个巨大的火药桶,只需要一点点火星,就能成就惊天之爆。

  而对于纳尔逊来说,这就是他的机会!

  所谓英雄造时势,时势造英雄。

  如果纳尔逊想趁势崛起,在短时间内达到沈瀚所说的其他六家所在的高度,那眼下,自然就是绝佳的机会。

  机会这个东西,真的是转瞬即逝的存在。

  错过了这一次,纳尔逊再想崛起,则是难上加难。

  毕竟,其余几家都是累积了几十年的财富,家底深厚,远不是沈家这种已经落败了的门第可以比拟的。

  因此,纳尔逊说什么也不可能放弃这个机会。

  他坚信自己和杰兰特彻夜不眠的谋划,坚信两人的目光和想法。

  未来之势,一定是他们脑海中所想的那样!

  为此,他之前找了汉斯和沈瀚深谈了几次,最终成功说服了他们两人。

  无论是汉斯还是沈瀚,他们的野心,和纳尔逊比起来,简直可以是说小的可怜。

  这也是为何,汉斯能直接认下纳尔逊而不担心财产被抢走,沈瀚当年那么轻易的将沈家家产让给其他六家。

  归根到底,他们两个就不是对金钱太感冒的人。

  这也正是纳尔逊的幸运之处。

  他几乎没费什么大力气,就从两人手中取得了他们绝大多数的资产,转移到了他的名下,再加上他这一年多的资产整合和资本积累。

  现在,他手上的净资产已经高达了九亿美元,堪称一富。

  但这么多资产在他的眼中,还是太少。

  他想要的,还有很多,很多

  正看着地板上的阳光沉思着,办公室的梨花木门却被轻轻敲响。

  纳尔逊一时间回了神,道了句请进。

  推门而入的,是半个月前在咖啡店内遇到的冯想。

  而不同于半个月前的落魄样,此时站在纳尔逊面前的冯想,穿的是在范思哲高定的西装,脚上是由顶级鳄鱼皮制成的皮鞋,头型经过精心打理,整个人都透露出干练的意味来。

  实在不会想到,眼前这个明显是成功人士的男人,在半个月前还面临着被咖啡店辞退,解决不了温饱的难题。

  冯想将手中拿着的几个文件夹递给了纳尔逊,恭敬道:

  “沈总,您交代的几个出售案都已完成,道森旗下的三家子公司已经出售完毕,员工也已经安排妥当,工会的那批人不会找我们的麻烦还有,您之前派人联系的果核公司的史蒂夫,今天给了回复,约定时间可以与您见上一面还有,马塞诸瑟州的威戈议员对于您提议建设电子元器件厂的提议很有兴趣,想与您共进晚餐,商讨详情”

  冯想一连串的说了七八件事,但语气却是有条不紊。

  而最重要的是,他所汇报之时,用的是国语,而并非是英文。

  尽管,他的英文水准比之专业的授课老师也差不了多少,但面对纳尔逊之时,他总是喜欢称沈总,而不是像常人那样直呼总裁。

  “冯想,看来你已经适应了新工作。”

  同样是用国语回答,纳尔逊的语言倒显生涩了些。

  可能,是长时间不说的关系吧

  冯想闻言,竟腼腆的笑了下,而后答道:

  “是的,沈总。”

  他想了下,接着说道:

  “虽然我看不明白您的这些布置,但是感觉,很厉害的样子”

  不明觉厉?

  纳尔逊笑了笑,并没作什么解释。

  能看明白他布局的人,除了杰兰特,恐怕再没一个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