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歌引 第九十一章 大黄力十石弩(1)
作者:秦汉月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众人刚一转身,就见谷上灯火闪起,一人大笑道:“朋友,既然来了,就前来做客吧,何必急于要走呢?”杜勋盯着那人,惊道:“稠雕这厮,怎么这么快就到谷上了?”“王老三”醒悟道:“我明白了。这厮所骑之马乃是匈奴的天马,又名汗血宝马,脚力极佳,上山下山,如履平地。”司马云道:“如此说来,方才这厮走走停停的,分明是有意引我们来此了。”王诗瑶点头道:“不错,看来应该是这样了。”

  司马云决然道:“快撤!”众人才纵马后行了数步,忽听得谷上一个尖利刺耳的声音响起,自高处向四周延伸,传得极远,原来是一支羽箭直击苍穹。一士卒失口惊道:“鸣镝!”甘延寿道:“大家小心,附近必有埋伏。”话音未落,不远处,草丛晃动,有人大叫道:“汉人,速速投降!”不多时,数十个匈奴人汇聚在一起,腰佩兵刃,手持弓箭,边射边进,蜂拥着向众人冲来。

  箭矢如雨。众人不得不步步后退,不知不觉中,后背暴露给了一线天的稠雕等人。他们也趁机放箭,立时有一名士卒躲闪不及,向前扑倒,背上中了数支羽箭。司马云大声道:“都不要再往后退了。”于是众人奋力向前,无奈对方攻势太猛,只得成了胶着状态;所幸谷上射来的箭至此已成了强弩之末了,是以众人暂无后顾之忧。杜勋道:“须尽快击退眼前之敌。否则时间一长,谷上的敌人必下来夹攻,那时我们就被动了。”司马云道:“你有什么好法子吗?”杜勋摇了摇头。

  甘延寿大声道:“我有办法。”转头看向王诗瑶,脱口而出,“假男人,掩护我!”王诗瑶一愣,虽然眉头微蹙,面色不悦,但还是依言尽力掩护他。甘延寿趁机取下背上的包袱,取出一张大黄力十石弩来。司马云愕然道:“少年,你真能拉得开?”原来弓的拉力通常最大为一石二到一石四,弩则为二石到二石四左右。超过二石四以上的弩,有三石、四石、五石、六石、七石、八石、九石等不同级别,随着拉力的增加,很费气力,使用的人依次减少。而拉力达十石的大黄弩就更恐怖了,是一种杀伤力很强的远射兵器,能使用的人相当稀少,飞将军李广就是其中之一。因而,要说一个少年能使用大黄力十石弩,听者必斥之曰痴人说梦。

  甘延寿见同伴皆疑惑,也不辩解,微微一笑,取箭上弩,奋力拉开,大喝一声,“着!”立时射得对方一人不得不后退数步才脖子一歪,倒地不起,顿时都不由得一愣。众人见状大喜,趁机拍马前冲。不道对方的首领也相当机警,率部边退边射,又封锁住了众人的退路。甘延寿又欲引弩射箭,却见对方各自找一个躲避之处,有力无处使,只得收了大黄弩,随司马云等人下了马,寻了一个可攻可守之地,掩藏起来。

  司马云赞道:“少年,你的气力当真非比寻常!”杜勋也叹道:“壮士好本事,在下佩服。”王诗瑶撇嘴道:“这人蛮力还是有的,只是可惜,依旧解不了围。”甘延寿知她心里有气,也不计较,笑道:“我方现在腹背受敌。依你之见,当如何才能解围呢?”王诗瑶白了他一眼,道:“我没你聪明。我只知道:一线天一时半刻是过不去的;只有击溃眼前的这伙强敌,绕道而行,才能继续前行。”甘延寿又问:“那么,如何才能击溃眼前的这伙强敌呢?”王诗瑶瞪眼道:“我早就说过了:没你聪明,干嘛还来问我?”

  王老三插话道:“对面领头的那人叫乌于,乃是稠雕的高徒。若能将他予以射杀,则必突围有望。”杜勋道:“这人必是射杀顿山的三个凶手之一。我去会会他。”刚一露头,数支羽箭便呼啸而至,不得不又呆立不动。余人也没有别的好办法,因为敌人都藏得很严实,且有一种居高临下、人多势众的优势。

  甘延寿叹道:“这稠雕看来不仅是个射雕高手,还是一个打伏击的好手。”王诗瑶冷笑道:“怎么?又想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甘延寿连忙否认,王诗瑶却不依不饶,继续指责。司马云言大敌当前,不要争吵,又问二人为何现在一见面就争吵。两人同时手指着对方,说了一个“他(她)”字,便都不往下说了,互相瞪了一眼,各自哼了一声,然后脱离了视线接触。

  “嫦娥”许是累了,倦了,便钻进了一片云彩,打起盹来。天地之间,顿时暗淡下来。杜勋道:“看敌人的意思,是准备把我们困死在这里了。”司马云点了点头,道:“若无别的妙法,干脆趁夜冲出去算了。”杜勋摇头道:“如此则必伤亡巨大。”见甘延寿出神地凝视着某处,便轻碰了一下他,笑道:“小兄弟,你想到什么了吗?”甘延寿没有答话,摇了摇头,点了点头,似是又盘算了片刻,突然开口道:“我有办法了。”众人忙围拢来,纷纷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