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女也卖萌 第四十四章:陈长发替陈州同接下了圣旨
作者:野谷子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等陈长发与汪先生两人,一路小跑来到堡公所前,看见的竟然是喜气洋洋的一幕,原来是朝廷的吏部衙门,派出专职的人员,来风尘堡报喜的。

  要知道这样的待遇,不是任何从六品的官员都可以享受的,这样的待遇最起码证明了,这个从六品的官员,以后是可以飞黄腾达的。

  这群报喜的人,高举着回避与肃静的牌子,抬着喜报,披红插花,吹吹打打好生的热闹,一路上不仅有地方的官员好酒好菜小心陪衬着,还可以大把大把地捞银子。

  陈长发走到近处仔细地看,看到喜报上用着鎏金正黄色字体,在右侧竖排烫印着陈天放三个大字,中间有两行不大不小的正楷字,写着《官拜从六品六安州州同》十个字体,也呈竖直排开的样子。

  再往左侧看,还有几行小字,陈长发看了一眼,就能够把那几行小字背下来,因为这几行小字,相当于写着陈天放的简历。

  所以,这天底下还有谁,能够比陈长发此时脑瓜子熟透,能把这几行小字,只需要随便地瞧一眼,就能够很快地背诵下来吗?

  汪先生一旁看了,“嗷嗷”地叫出声音来,对着陈长发羡慕地说:“陈堡主,恭喜您,您儿子真的当大官啦!”

  为首的那位吏部官员听了,瞅着陈长发半天,然后摇摆几下官帽,对着陈长发说:“你这个陈堡主,干矗在这里干什么,还不叫陈州同出来接圣旨?”

  陈长发听了,足足迟钝几十秒钟才回过味来,经一旁汪先生挤眉弄眼的点拔,终于“嗯”了一声,忙给吏部官老爷作揖磕头后,然后爬起来,朝着家里拼命地跑。

  谁知道陈长发刚跑到家门口,就看见陈天放骑着堡里的马匹,从自家的院子里走出来。

  陈长发见了,对着陈天放欣喜若狂地叫:“陈州同,吏部的官老爷们来堡里了,要您赶紧去接圣旨呢?”

  陈天放刚骑上马,看着自己的爹手舞足滔的样子,把马缰绳勒紧了一下,从嘴里喊出“吁”的一声叫,然后对着陈长发说:“爹,你这是咋地啦,看你高兴的样子,是不是梦竹有消息啦?”

  陈长发听了摇头,但还是掩饰不住内心的狂喜,提高声音对着陈天放说:“天放大老爷,朝廷吏部的官老爷,专门给您送圣旨来啦;这下您可不得了了,官拜从六品,六安州州同呢,还不快去接圣旨去?”

  陈天放听了“哈哈”一笑道:“爹,我以为是什么高兴的事情呢,就大清国现在的圣旨,我早已不稀罕了;你看看大清国这些官员们,把老百姓给折腾得流离失所、无家可归的样子,饿死冻死的不知其数,我看这个圣旨不接也罢了!”说完一扬马鞭,这匹马跃过陈长发的脑门,快速地穿过送喜报的人群后,朝着二龙山方向快速地跑去。

  吏部的官员和随从们,看着陈堡主口口声称的陈州同,骑着高头大马从吏部官员们的面前,一点都没有耽搁地冲出风尘堡的时候,一旁看热闹的茶农们,一边喊着陈天放的名字,一边喊着陈州同的官衔时,真的不敢相信这个陈州同,现在有什么更着急的事情,竟然连圣旨都不愿意过来接,就这么急匆匆的跑出去,难道是急着投胎去呀?

  陈长发见了,发疯地跟在陈天放的身后跑,要把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宝贝儿子,无论如何都给拦下来,不能让陈家几百年才降临的一次机会,就这么无缘无故地错过了?

  细想想也是,陈家这么多年,有那位可以这样,竟然不费吹灰之力,就随随便便爬上州同的位置上,也难怪陈长发神经似旳嚎叫。

  就拿三弟陈长富来说,都在衙门混了十几年,到现在也就混了个从八品官衔,那已经是陈家近几代之中,比较出类拔萃的了。

  陈长发越是这么想,心里越是不甘。

  所以,陈长发拼命地在陈天放的身后追,一边追一边哭悲悲地喊:“天放呀,陈州同呀,你倒是先接圣旨呀,然后再去二龙山,救你的紫梦竹呀?”

  就这样的状况,让陈长发从家门口开始,一直跑到吏部官员的身边时,搞出这般神神叨叨的样子;吏部的官老爷见了,感觉自己也太没有颜面了,连忙一声令下,让随从把陈长发给拿下。

  然后,对着陈长发训斥地叫:“陈堡主,你好大的胆子,你竟然挑唆陈天放不接圣旨,按照大清律法,你是要满门抄斩的。”

  陈长发听了,“扑通”一声,慌忙给吏部的官老爷跪下来。

  风尘堡的茶农们听了,再看看陈堡主煞白的脸色,就有几个胆小的,吓得腿肚子直打哆嗦,慌忙学着陈长发的样子,给吏部的官老爷跪下来,一个劲地帮着陈长发求饶。

  吏部的官老爷见了,脸面上露出得意的冷笑声。

  原来,这些草民也怕死呀。

  既然这么怕死,那就让陈州同不要搞出目中无人的样子,吏部是干啥吃的,老虎不发威你还当我是病猫,一个从六品就狂妄起来啦,就是朝中的一品大臣,也没有那位敢拿吏部不当回事的吧?

  谁想到吏部官老爷的一声冷笑,把风尘堡所有的茶农们吓得不轻,看着有几位茶农跪下来,替着陈长发求情,众人陆续学着陈长发的样子,一个个都给吏部的官老爷跪下来。

  这下临到吏部的官老爷吃惊起来,没想到眼前的这个陈堡主,人缘是这么的好,竟然有这么多的乡邻,敢冒着被斩脑袋的危险,不顾一切地为着他求情。

  吏部的官老爷,看着眼前的这一切,才知道什么叫逗逼,刚才自己不过是随便地一说,吓唬一下陈州同的老爷子一下,谁叫他养出这么一个,对吏部官员不知道抬举的儿子呢。

  因为这样的状况,不要说在大清国,是从未遇见过的奇葩,就是在历朝历代,也算是奇葩了吧?

  试想,有那位胆子大的不耐烦了,来拒接圣旨呢?

  以前有人拒接圣旨的吗,好像没有?

  这下好了,在自己的手中,出现一个从六品的陈州同,这家伙拒接的竟然是封官的圣旨,在大清国的历史上,还是头一回遇着呢。

  此时,汪先生陪着陈长发趴在地上,一开始也是心惊肉跳的怕。

  但渐渐地,汪先生把一切看得透彻起来,因为他通过甄别后,他认为吏部官老爷,是不会真的在风尘堡,实行满门抄斩这一招的。

  可仔细想一想,这种事也不好说,如果你真把吏部的人,给搅和得生气了,吏部的官老爷,就单单用莫须有这样的罪名,随便杀你风尘堡的两三个人,那真是小菜一碟。

  何况陈天放以后,如果真的做了官,那得罪吏部的下场,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陈天放,你永远爬在州同的位置上,不想出人头地。

  汪先生此时趴在地上,汗珠子一滴一滴往下流,看着身旁的陈长发,吓得腿直打哆嗦,完全没有了堡主应有的胆识,慌忙对着陈长发小声地说:“陈堡主,你不会把你家最近发生的情况,给吏部的官老爷说个明白?”

  陈长发听了,才知道现在磕头不是办法。

  因为磕头究解决不了实际问题,现在只有把自家的情况,给吏部的官老爷一五一十地说清楚,方才可以确保自家的平安。

  陈长发在心中这么想,马上把磕头当作行走的样子,一直行走到吏部官老爷的面前,再抬起头的时候,早已是一副鲜血模糊的面孔。

  吏部的官老爷看了,不由自主地往后倒退了一步。

  就这倒退的一步,让陈长发看到了希望。

  因为陈长发从吏部官老爷倒退的一步中,早已明白吏部的官老爷,也不知道如何把这场戏,来一个完美的收工。

  所以,陈长发马上把自己的情绪,进行一次完美的酝酿,对着吏部的官老爷,一把鼻涕一把泪,把陈州同家如何遭受土匪的抢劫,陈州同的母亲如何被吓得半死的事实,还有陈州同未过门的小媳妇,如何被二龙山的土匪给掳走的经过,添油加醋地说了一遍。

  然后,怔怔地看着吏部的官老爷油光发亮的脸,既不哭也不叫,一直把吏部的官老爷,看得不好意思起来。

  吏部的官老爷,从长满横肉的脸上,挤出一些同情来,对着风尘堡的茶农们大度地说:“原来是陈州同的家中,出现了如此糟糕的状况,我本也不想难为陈州同,好歹我们也同朝为官;既然这样陈堡主你,你就替陈州同接了圣旨,我也好回去奏明圣上。”说完,把圣旨朝陈长发的手中一塞,也不去宣读,转过身很不高兴地离开。

  陈长发手中捧着当今皇上的圣旨,激动得语无伦次的样子,汪先生一旁见了,白了陈长发一眼,摆出幸灾乐祸的样子说:“陈堡主,你总算是捡回一条命,可不要乐极生悲吆,不要怪我没有提醒你,天放的圣旨是接下来了,但吏部的‘好处费’你再舍不得大出血,你儿子以后想混出个名堂,大概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陈长发一听,才知道自己把正经的事情给忘记了,连忙朝家里跑,跑到半路上,看见风采琳背着半袋子大清银元朝这边赶,连忙跑上去,抓起银袋子,跨上堡里的大马,朝吏部的官老爷追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