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子墓之终南魅影 第三十七章 窦蛾冤
作者:古拙.CS的小说      更新:2017-10-19

  唐龙听得似懂非懂,喃喃道:“考古队为了找到失踪的厉震,故意在这里演了一出苦肉计,不过他们怎么知道厉震一定会在这里出现,而且一定会出手相救呢?”

  “龙爷,你的问题牛老爷子最清楚!”碰瓷儿见小诗已将随身物品收拾好,便告辞道:正好我还有件急事要办,就不奉陪了!”说完,朝众人拱了拱手,转身带着小诗,飘然而去!

  唐龙等人早就习惯了碰瓷儿的脾气,却担心史密斯心里不舒服!

  宋奇对史密斯报以歉意的一笑,说道:“老板,老四儿天生就是放荡不羁的性子,想来就来,说走便走,他这人本事大,眼光高,一向无组织、无纪律,我们也没法子,您可别见怪!”

  史密斯故作大方的一笑,说道:“无妨!无妨!他的脾气和我们美国人很像,坦率直接,不拐弯抹角,不藏着掖着,我非常喜欢四爷儿!”转头又笑眯眯的问牛百岁:“老先生,刚才唐总的两个问题,还请不吝赐教!”

  牛百岁吸了口烟,望着对面的山崖,悠悠说道:“四十年前,厉震有两位至亲,在此不幸亡故,每逢亲人的周年忌日,他便会到这里来,焚香祭拜,几十年来从未间断!所以,只要厉震活着,任何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一定会来!”

  说到这里,老爷子顿了顿,又吸了一口烟,接着说道:“至于第二个问题,我想更简单,厉震是一个侠肝义胆的人,只要是好事,只要是对的事,他都会义无反顾的去做,而不会考虑个人的私利,甚至安危!”

  老爷子一番话说的史密斯等人脸上发烧,魏爽听了这一番评价,对厉震的印象,由直观的好感,变成了深深的钦佩,心说:“听老爷子这意思,厉震和武侠小说中那些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士,没什么两样啊!如今这样的人物,可比大熊猫都珍稀!”

  牛胖子一脸崇拜的表情,对老爷子道:“爸,我今儿个才知道关于厉震的那些传奇不是瞎编的,靠!这么高的悬崖,他撑着把伞,就敢往下跳!简直神啊!还有那些恐怖的飞蛾,见了他就跟见了瘟神似得,避之唯恐不及,哎呀妈呀,也不知他是什么材料炼成的,不会和闷油瓶一样浑身宝血,专辟昆虫吧?”

  牛百岁瞅了一眼儿子,心中叹道:“厉震在你这年纪时,功夫就已登峰造极,现如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区区一座山崖怎么能挡得住他!”

  魏爽听牛胖子提起恐怖的飞蛾,顿时来了兴趣,问道:“也不知道这是什么品种的飞蛾,浑身上下闪着荧光,跟坟地里的鬼火似得,简直太瘆人了!”

  刀疤老四眼中闪过一丝诧异,说道:“我曾在沙漠中的一处古代遗迹见过这种蛾子,听说叫做‘窦蛾冤’,因其繁衍后代的方式极其特殊,故而十分罕见,没想到山谷下面竟然有这么多?”

  众人听闻飞蛾的名字如此奇怪,均是一怔,心说:“生物学界,常会以发现者的名字命名某个新物种,像这样用戏名的,还是头一次听说!”

  只听魏爽问道:“四哥,这种飞蛾叫‘窦娥冤’,是不是和关汉卿有啥关系?”

  牛胖子闻言笑道:“六月雪,窦娥冤!那都是关汉卿瞎编的,中国冤死的人多了,比如袁崇焕,被崇祯皇帝降旨,千刀万剐,连肉都被愚民给吃了,可也没见下大雪啊!”

  “孤陋寡闻!”牛百岁送给儿子当头一棒,牛胖子当即闭上了嘴,魏爽心说:“看来老爷子是个明白人!”于是问道:“老爷子,您知道这种鬼蛾子的来历么?”

  老爷子点点头,吸了口烟,接着说道:“我小时候也曾听摸金门的前辈说起过‘窦蛾冤’,还真和关汉卿有点关系!不过他写的剧本依据的真实案件,许多细节被人为删减,进行了艺术再创作,因此元杂剧的‘窦娥冤’和历史上的窦娥冤事件,虽然有些联系,但是出入很大,也可以说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史密斯对这一类正史之外的秘闻传说,最感兴趣,闻言连忙凑过来,笑道:“正好大家午餐后,都在休息,左右无事,就请老先生详细讲一讲吧!”

  牛百岁呵呵一笑,一边望烟斗里装烟叶,一边说道:“听老辈人说,窦娥当年的确是冤屈而死,但是怪事并非发生在法场上,而是在她入土之后,坟地中突然出现了一种奇怪飞蛾。刚开始,没人注意,后来飞蛾越来越多,围绕着窦娥的坟出现了一系列离奇的死亡事件,在当地引发了恐慌,人人纷纷传说窦娥含冤而死,化为厉鬼,四处作祟,要求官府彻查冤案,为窦娥洗刷冤情,平息鬼祸!”

  唐龙仰头喝了一口壶中的烧酒,笑道:“世上哪有什么鬼祸啊,都是人在自己吓唬自己!”

  “说是鬼祸,倒也并非没有道理!”牛百岁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接着说道:“官府虽然为窦娥平反昭雪,可是离奇的鬼祸还在继续,无奈之下,官府只好请来当地最有名的道士作法驱鬼,可是也没有什么效果!”

  宋奇摇着折扇,一脸惊讶的问道:“莫非窦娥化成了厉鬼,连道士都收不了她!”

  牛百岁冷笑道:“老辈传说窦娥变成的东西比厉鬼更可怕!”

  含冤的窦娥,究竟变成了什么?

  所有人都在好奇的等待老爷子揭晓答案,只听牛百岁道:“那道士既然无法消除鬼祸,官府只得张榜求贤,也不知从哪里来了个游方和尚,听了窦娥冤事件的始末,便毛遂自荐,找到县令,要求开棺超度窦娥的冤魂!”

  唐龙急于知道结果,心说:“这个糟老头子怎么这么磨叽,整这么多前戏干嘛,脱裤子直奔主题,不就得了!”不过他明白牛百岁是个犟脾气,只好耐着性子听下去:“县令便按照和尚说的办法,将一切准备停当,然后,选了一个黄道吉日,在正午时分,打开了窦娥的棺材!”

  众人听到这里,都屏住了呼吸,老爷子却好整以暇的抽了口烟,这才继续说道:“县官当时差点没吓死,因为棺材里根本没有窦娥的尸体,却出现了一个奇怪的大蚕茧儿!”

  奇怪的大蚕茧?!

  众人听到如此奇闻异事,全都感到惊奇万分,心说:“窦娥的尸体呢?难道在蚕茧里边?”

  牛百岁咳嗽了一声,接着说道:“和尚看见了大蚕茧,这才松了一口气,说道‘幸好尸体还没变成旱魃,否则一旦让它成了气候,破土而出,楚州必然赤地千里,大旱三年!’”

  “那县官闻言自然对和尚千恩万谢,然后,按照和尚的办法,将准备的‘五石粉’倒入棺中,再在棺材上泼了火油,一把火烧了个干净!和尚临行前,又叮嘱县官,凡是在窦娥死后埋入坟地中的棺材,一律按照这个法子处理尸体,才能一绝后患!那县官千恩万谢,送走了和尚,恰逢关汉卿来此地游历采风,县官将这件奇闻详详细细的说了出来,故此才有了著名的元杂剧《窦娥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