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的华夏帝国 第1章 无聊生祸患
作者:飘然若风的小说      更新:2018-03-05

    我忽然发了一笔小财,不多,五万元,够我在这个纸醉金迷的世界里挥霍那么一年半载了。

    但是,(凡事都怕这个但是)这笔钱只让我挥霍一天,刨去睡觉的时间,确切的说应该只能让我挥霍十来个小时……

    很悲剧是吧?那句话怎么说来着?树欲静而风不止?钱欲花而人不在?

    某著名表演艺术家曾说过:人生最痛苦的事是人没了,钱没花完。。

    这事儿得从头说起!

    ……

    我叫华夏,华是华夏的华,夏是华夏的夏,说实话,我也不知道谁给我取的这个名字,貌似自打我懂事的时候,他们就这么叫我,我就自以为我叫华夏了。

    这个名字好,很大气,有种上下五千年的感觉,特容易让人热血沸腾的联想起泱泱大国,好像我背负了很多重大责任似的。

    其实我是一个孤儿,从小在孤儿院长大,这个身份也让我比较满意,一般穿越小说里的主角都得无事一身轻,然后才背负着重要的使命,没有一点儿后顾之忧的去完成自己的穿越大计,不能让一些家长里短的琐事羁绊,那样就显得这人特英武神勇。

    国家待我很好,最后把我送到一个三流大学混吃等死的过了三年,一脚踢进社会这个大熔炉,把我熔炼的人不人鬼不鬼的,三天两头的失业,隔三差五的应聘。

    失业的理由各式各样,最后一次失业,是因为我冒充资深司机给一个很和气的个体老板跑业务,创造了两天内撞翻一个煎饼果子摊、一个卖菠萝的三轮车和一个戳在马路边的“*”灯箱的“业绩”后,老板很和气的告诉我,说我好像不太适合这个职业,还建议我去城管大队应聘试试,于是我很有自知之明的主动辞职。

    我说过了,我是个孤儿,没钱我肯定是无法生存的,往往这个时候就很羡慕那些可以啃老的同龄人们,人家过的多滋润,可以义无反顾的在家里宅着,可以肆无忌惮的没有追求。

    我得搞钱,我曾设想过很多一夜暴富的办法,比如抢运钞车,傍富婆,月入万元男女公关等等一些通用暴富秘籍,但是都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很好的贯彻下去。

    前一阶段,我比较喜欢做的事儿,就是流连于网络上的小广告,什么投资200元月收入三万之类的,但是经过一些可行性研究,觉得不适合我辈所为,因为我的智商还算过的去。

    用现在比较时髦的称谓,我就是一枚“屌丝”。

    关于“屌丝”这个词,我深入了解了一下,百度上整整一篇儿介绍,看得我云山雾罩,也不明白说的是嘛个意思,但是我一直认为这个词很传神,属于只能意会,不能言传那种风格。

    扯得有点儿远,还是说说我这笔小财吧,有一天我咬牙切齿的在大街上走着,凄惨落魄那种,心里无限YY着我的未来不是梦,在一家XX银行门前,忽然被一个精神好像不大正常的老头拽住,一头花白头发散乱得很后现代,穿着一身皱巴巴的西服,脚蹬一双耐克运动鞋,也不知道从哪儿弄来的,一双浑浊的眼眸里充满了兽性的贪婪。

    我冷眼看着他,很无奈的告诉他:“我比你还穷,再过几天咱俩可能就是同行了。”

    那老头闻言居然很欣慰的点点头,操着一口不知道哪里口音的很不普通的普通话(绕口令?)道:“你说对了,没准咱俩下午就是同行了。”

    我大怒,想我好歹也是三流大学毕业的新一代前途无限的好青年,怎么能像他一样沦为乞丐?就算是乞丐,咱也得……也得比他专业不是?

    记得曾经看过一篇文章,说是一个有着MBA学历的营销高手,在都市繁华地段,衣冠楚楚的行乞,那天马行空般的行乞营销技巧,看得我如醉如痴,于是把作者惊为天人,直至有一天按照他的营销……呃……行乞技巧去实践操作后才发现,理论是理论,实践是实践,没有MBA以上的理论知识作为业务指导,很难达到“惊为天人”的行乞业绩,仰天长叹后,悍然放弃了这份很有前途的职业。

    面前这货明显就是个营销技巧不很成熟的乞丐,估计业绩也好不到哪儿去,跟我这受过专业培训的职业选手比较,显然稍逊一筹。

    我愤然道:“好了,这位老同志,我确实没钱给你。”说罢指着一对儿款款行来,搂得跟502胶粘上似的一对儿情侣,“喏,那俩肯定给你钱,看那小子油头粉面的,绝对高富帅,没准赏你一张大票儿呢。”

    后现代老头嘿嘿一笑,呲出一口成色很足的黄板儿牙,努力温和道:“小子哎,老头儿给你钱,咋样?”

    瞧瞧,多么不俗的开场白,透着那么的诱惑,我敢打赌,要是你听这话你也不会走……

    于是我开始对他的行乞营销学有了兴趣,抑或是行骗营销学?

    我四下张望,确定没有发现什么暗伏的危险,再说,我也没什么可让犯罪分子团伙垂涎的东西,身上一共就剩五块七毛钱,就算是把我骗光了,也就这几两银子,对于一个犯罪集团来说,理论上不算什么值得称道的成就,不过话又说回来,这是我的全部家当,我要是在明天还找不到工作,后天就吃不上方便面了……

    无聊生祸患,总之也无事,我抱着闲着也是闲着的心态,开始和这个后现代老头逗咳嗽,做兴趣盎然状,带着可爱的笑容问道:“你给我多少钱?”

    后现代老头瞟了我一眼,俨然道:“你什么学历?”

    看吧?这就来了,这是先考察我的智商呐,可能是觉得我要是高小以下学历,估计他就得出手了,要是MBA以上,我估计这厮也就撤了。

    我微笑道:“某大历史系毕业,还问什么?”

    后现代老头居然满意的点点头,继续呲着招牌式的黄板儿牙道:“搞对象了没?”

    说这话勾起了我的伤心事,其实本来上大学的时候搞过一个对象,长的也算过得去,一般这个年岁的姑娘都难看不到哪儿去,毕业之后,就在我撞煎饼果子摊儿之前,姑娘很优雅的告诉我,说:“其实你挺好的,但是我觉得咱们还是分开比较好……”

    面对这句充满悖论的话,我只好认为我“确实挺好的”分手了,然后享受着失恋的痛苦,直截了当的挑了老太太的煎饼果子摊、卖菠萝的三轮车以及一个倒霉的戳到路边的灯箱……

    我瞄了一眼后现代老头,厌恶的转身欲走道:“你直接说吧,你富可敌国,微软是你开的分公司,你有一闺女,天仙似的,至今未婚,你看我骨骼精奇,你把仙女似的闺女嫁给我,拯救世界的重任,非我莫属,对吧?”

    老头居然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随即恢复了问心无愧的微笑,接下来的事情完全可以用“峰回路转“来形容,这老东西做了一件事,让我死心塌地的被他欺骗,直接导致这个悲催故事的发生……

    ……

    他用刘谦那样诡异的手法——拿出来两个存折!

    老东西用一种很施舍的派头把这两本存折递给我,在这一刻,我几乎就怀疑微软是他的分公司了,各位看官想想吧,一个素不相识的两个人,在街头偶遇,没唠几句嗑儿,就掏出俩存折让你拿去,有两种可能,第一,这厮钱多的花不完,满大街撒份子呢,第二,他是神经病。

    后来他说的一段话,让我彻底排除了第一种可能,呃,还有第二种。

    老东西用出家人那种慈悲为怀的气势跟我讲了来龙去脉:“小子,你先看好了,这俩折子里的金额,喏,一本5万,看这个户头,卫斯理,熟悉吧?那就是我,你要是不信,可以看我的身份证,刚办的二代的,派出所花了40块钱呢,肯定是真的,假的200,这事儿我打听过。你要是答应跟我合作,哦,就是你刚才说的,咱们成为同行,这俩折子就是你的了。”

    我愕然的看着他,不知道他想干嘛,只能继续听他吹牛,他看我的眼神,续道:“看来你还是有点儿怀疑这个事情的真实性。”

    我嘟囔道:“哦不,您误会了,不是有点怀疑。”

    老东西欣慰的点了点头。

    我继续:“我是压根就没信……”

    那个自称卫斯理的老东西也不以为忤,一脸真诚的做了个请的姿势,把我弄到飘荡着“请某某某某号到某某柜台办理业务”的电子音的银行里,按了一张排号小票后,端详一阵,又拉着我钻出银行,眼巴巴的看着我:“小朋友,有烟没?抽袋烟,等着排号,前面还十多位呢,你慢慢听我说。”

    我很郁闷的看着他,我估计我要是被骗,八成就是损失这根烟了,我一咬牙一跺脚,好奇心驱使我想看看他到底想干嘛,慷慨的拿出我的红河,一人一根在银行外吞云吐雾。

    卫斯理狠吸了一口烟,唾了一口道:“烟太干了,我还是喜欢抽中华……”

    我大怒,冷冷的看着他道:“行了这位大叔,我很忙,你的目的达到了,骗了一根烟,还挑三拣四的,还抽中华,我直接抽你得了,有话就说,我现在对你没兴趣了。”

    卫斯理微微一笑,缓缓道:“其实我是一个科学家,我是搞时光多普勒的,我对于你不认识我感到很不可思议。”

    我忽然想起,卫斯理,对,那是著名的物理学家,就在昨天,他在我市举办了一个叫《时光》的演讲,演讲空前成功,得到了全世界物理学术界的关注,作为全世界最权威的物理学家,卫斯理博士在时光多普勒效应上的研究已经有了更广泛的突破,他把前辈先驱们对时光多普勒学说猜想变成了现实,尽管还没有成功,但是仪器已经完备,全球的巡回演讲,目的只是说服各国政府和民众接受这个即将影响人类进程的伟大发明。

    卫斯理先生性格比较孤傲,据说没有一个助手,一切都是自己进行,他就是本市人,尽管名声在外,但是生活作风相当低调,可以说是一个科学怪人。

    难道眼前的这个猥琐的老东西,居然就是这个著名的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