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的华夏帝国 第66章 御前会议(二)
作者:飘然若风的小说      更新:2018-03-05

    一时间,大殿里议论纷纷,唇枪舌剑,什么“不利于江山社稷稳定”,什么“稳定压倒一切”,什么“臣子不得违宪”,什么“陛下龙体要紧”。就差“请问对方辩友”了。

    李继开也是惶然无措,望着乱糟糟的场面,眉头紧皱,若有所思,他那皇帝老爹也是极不耐烦,脸色越来越难看。

    堪堪场面即将失控,永康帝敲了敲桌子,霍然起身,朗声道:“众卿莫再争吵,支持也罢,反对也罢,都是朕的忠臣良将,韩老将军所言极是,此乃朕之家事。”顿了一顿,转头对皇后道:“梓童,你的意思呢?”

    众臣见老皇上已有怒意,也都停止了争吵,开始看这皇帝一家三口表演,果然,皇后仪态万千道:“皇上决定的事,妾身定是支持的。禅位给开儿,妾身也放心了,妾身正欲服侍皇上静心养病。”

    此言一出,殿内众臣心里也明镜似的,这是皇帝心意已决的事,只不过拿出来做个秀,给众臣一个面子。

    就好比一把手已经决定把一个工程包给自己小舅子,但是为了影响,还得装腔作势的拿到班子会上讨论一下,让大家都说说看法,畅所欲言嘛,当真有个不开眼的反对了,三把手或者某一把手的马仔就出来提醒几句,反对无效后板上钉钉。

    这样一来,朱绍良一派也臊眉搭眼的默不作声了,倒不是他们看不出来局面,都是政治老油条了,是华夏帝国民主氛围确实不错,尤其是牵扯到国家利益的大事,甭管你皇上是否决定,我该反对还是要反对的,知道反对无效,也要反对。

    但这事儿说到底还确实就是人家皇上的家事,并且已经做了决定,再多说废话就实在是有点没眼力见,就好像你是地主家的管家,对人家决定换当家的事儿,说三道四、指手画脚,有那么办事儿的吗?都是给老李家打工的,还真敢深掺合东家的家事?

    而支持者也不好表现出兴奋开心,老皇帝禅让退位,臣子欢呼雀跃,成何体统?要说这个表情还真不好拿捏,悲愤?不行,太悲愤了,这新皇帝马上登基了,这让新皇帝怎么想?兴奋?更不行啊,这是欢送老皇帝呐?老皇帝就这么不得人心?况且那是新帝他亲爹,将来的太上皇……

    要说也真够难为这帮臣子的,皇后娘娘这番话说完后,整个大殿居然一片寂静,很怪异的一个气氛,没有一个大臣不开眼跳出来表态——这个态不好表啊。

    永康帝微微一笑,欣然道:“众卿既然统一了意见,那就拟旨……”

    这么大的一个事儿就这么尴尬的落实了,事急从权,战事紧张,所以三日后李继开便正式登基,改年号光武,以后若是有史书那就是“华夏光武帝”。

    老皇帝长叹一口气,续道:“继开,接下来你们继续讨论华北局势问题吧,朕身体不太舒服,先行休息去了。”

    众臣齐声道:“恭送陛下、娘娘。”

    李继开躬身搀扶永康帝下了台阶后,有侍卫在龙椅旁斜放了一把椅子,李继开目送永康帝步入后宫后,在椅子上坐定,用和他父皇一样的眼神扫了一遍大厅,徐徐道:“众卿,都说说对华北局势的看法吧?”

    经过刚才这一趟折腾,一伙帝国绝对高层还没在惊异中反应过来,新的问题又砸过来了,大殿内经过短暂的寂静,两派人马打坐喝药,继续精神抖擞,准备新一轮的PK。

    这次是韩老爷子率先出招:“殿下,日军之图非京津一隅,亦非华北土地,狼子野心,意欲占我华夏全境,所以,老臣以为,我堂堂帝国,切不可一味退让,既然京津失守已成定局,不如撤出军队,调集精锐,死守黄河一线,与日寇相持,伺机反攻。”

    主战一派立即响应,附议之声不绝于耳。

    朱绍良闻言,欠身道:“韩老将军言重了,日本人之利益所在,无非是伪清的依附,他们真正的意图是东三省,伪清的资源,进攻北京,也是出于政治因素,他们还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悍然进攻中原的,再者,我帝国军队暗弱,当迅速整饬军队,所以,殿下,微臣的意见,还是和谈为主,稳住日寇,微臣不是说不抵抗,而是缓兵之计,边和谈边加强军备。”

    一番话说的和谈派跟帖甚众,一个个或捻须点头,或微笑不语,要是弄出一把鹅毛扇运筹帷幄就完美了……

    以韩一慎老头为首的是主战派,以朱绍良为首的是主和派,接下来的事儿就是两派人马继续“请问对方辩友”……听得我昏昏欲睡,按理说这时候李继开就应该“虎躯一震”,手持利刃砍断玉案的一角,说:“再有言降者,有如此案。”可是看李继开却饶有兴致的看他们打嘴仗,哪有一点儿王霸之气?

    其实吵吵集中的焦点很简单,主和派不是不想打,属于理性的主战派,认为现在的军力和装备都不如日军,打了也是徒增伤亡,不如和平解决,主和派就揪住这一点对主战派频频发难,主战派只是一腔热血要和日军对砍,也不想打得过打不过。

    我跟看打乒乓球比赛似的脑袋一会儿左一会右——昨晚上的落枕居然不治而愈!

    不大会儿,显然主战派辩友被主和派辩友说的哑口无言,但是主和派也没有因为辩论得胜而洋洋得意,相反也是唉声叹气……

    在一片长吁短叹中,一直跟我一样看比赛的爱因斯坦博士突然晃着硕大的脑袋发言道:“尊贵的先生们,我认为,以我们的国库储备,半年之内我们即可批量生产大批常规装备,而并不需要从国外进口,至于技术上的问题,我以我的名誉向各位尊贵的先生担保,截至目前为止,技术是成熟的,请先生们放心!当然,要想研制出更尖端的重型武器及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以下简称大杀器,尚且需要时日……”

    众卿:“……”

    以爱因斯坦博士在华夏帝国的位置,在世界科学界领域的影响力,在这样严谨的场合,他的身份,他的信用额度,呃,他担保的事儿……谁能不信?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

    我当然信,李继开也信,韩老爷子刚才急的直跺脚,现在爱因斯坦说咱甭废话,马上开工就干,当然让所有人都喜出望外,要知道,跟游戏似的弄一大堆车厂,呼啦呼啦的往外冒坦克,一出来就直接上前线,透着那么的二战!

    关于资源问题,国内几个主要的大矿产基地的分布图,李继开已经准备充分,储备恨不得精确到公斤——早在回南京的途中,李继开就已经无数次呓语要打到大庆去开发油田……

    大殿寂静了十多秒,忽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这个掌声是对爱因斯坦博士的信任,是对他的肯定,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期望,是对整个华夏帝国的信心!

    许久未发言的李继开这时候终于露出了孩子般的笑容,对帝国外交大臣李育斌道:“李大人,烦劳您先派出使者与日本人接触一下,听听他们的态度,仗嘛,肯定是要打下去了,日本人狼子野心,那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我们的目的是能拖一日就拖一日。韩老将军,迅速布置黄河一线防务,呃,对了,还有上海,淞沪一线,调动全国精锐,严防死守,爱因斯坦老师,马上着手新式武器的批量生产,工业、商业、财政诸卿及以下吏工,万望精诚合作,协助朱阁老和爱因斯坦老师的工作,切不可拖沓推诿,若有发现,朱阁老依法办事,按战时戡乱法严厉执行。”

    这小子真是天生的政治家和领袖,这一番话,雷厉风行,让众臣瞠目结舌,以前他们眼里的纨绔小太子,何时变得如此成熟睿智?思路正确,定位精准,安排得当,群臣无不暗暗点头,心中折服,心想帝国有这样的君主,确实华夏之福,百姓之福!

    由于爱因斯坦的承诺,再加上韩总长的铁血,新君的运筹,众臣均心悦诚服,轰然允诺,一场剑拔弩张的战和对决,居然被爱因斯坦轻描淡写几句话和李继开的几点工作安排化为无形,实在是神奇之至。

    李继开望了望我和廖桓,郑重其事道:“有两位青年才俊,我给诸位大人介绍一下认识,廖将军、华参谋,来见过诸位大人。”

    我和廖桓面面相觑,怎么这还有我俩的事儿?

    我俩懵懵懂懂的站起来,面对黑压压的帝国大员们,不知该如何表态,我硬着头皮打了两声哈哈:“嗨,大家好,下官……呃,卑职……学生……华夏,见过诸位大人。”这应该怎么自称?

    含含糊糊对付过去,团团作揖,廖桓也是稀里糊涂的和诸位帝国大员见过。

    李继开见我俩尴尬,打圆场道:“两位在北京期间,与本王浴血奋战,同甘苦,共患难,在与日寇作战中,斗智斗勇,表现出非凡的指挥能力和统御力,本王非常欣赏,还望诸位大人多多提携!”

    未来皇帝这样几句话,就把我俩推到风口浪尖了,殿内大臣们顿时一团和气,纷纷与我们握手、作揖,眼瞅着这俩御前红人横空出世,大臣们也明白,一朝君子一朝臣,这是新帝钦点的帝国“栋梁”。

    韩一慎微笑颌首,走到我身边握着我的手,动情道:“小华,帝国之命运,就全拜托你了!”此言一出,众皆大哗,这么一个不着调的小子却让韩总长如此抬爱,都上升到“帝国之命运”的层面上了,这是什么情况?

    我也是受宠若惊,结结巴巴道:“韩总长,您这话说的……我什么德行您也不是不知道……”

    爱因斯坦也晃着大头,笑眯眯道:“亲爱的华,我有理由相信,我们在将来的工作中会合作的很愉快,这是我的心愿,希望我们情投意合,白头偕老!”

    我抓着他的手猛劲儿晃悠:“博士,您这用词也太不恰当了,这是形容两口子的……应该叫‘臭味相投、狼狈为奸’,呃,也不对……”

    朱绍良眯缝了一下眼睛,走到我俩身边,挤出一副真诚的笑容,道:“华参谋,可有兴趣到政府任职?”我愣眉愣眼的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时韩一慎老爷子爽朗大笑道:“朱阁老,莫要抢了我的生意!”

    外交大臣李育斌这时也走到我跟前,亲切握手道:“久仰华长官大名!希望我们将来能够精诚合作,共创帝国辉煌!”看看,不愧是搞外交的,人家说话就是中听!

    我拍着他的手背道:“你这用词就比爱因斯坦博士顺溜儿多了!”

    李育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