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的华夏帝国 第71章 登基大典
作者:飘然若风的小说      更新:2018-03-05

    公元1937年7月28日,南京城里彩旗飘飘,锣鼓喧天,风和日丽,万里无云,在这个草长莺飞的日子,伴随着激昂雄壮的乐曲,按照级别排序,文武百官迈着整齐的步伐,意气风发的走进登基大典的现场——勤政殿前广场。

    由勤政殿到广场到宫门,陈列着庞大御林军仪仗队,军刀雪亮,军服笔挺,看上去和我们的国旗班有一拼,尽显皇家威严。广场中古朴精美的华表与金碧辉煌的宫殿融为一体,相互衬托。这种上古时期部族的图腾,蕴含着庄重与威严。

    帝国精英,各国使节,世界著名媒体的记者,有条不紊的鱼贯而入典礼现场,上午9时,扩音器传出类似于Windows系统启动的音乐声,广场寂静无声,黑压压的人群居然没有一点儿声响。

    远远望去,勤政殿龙椅中,老皇帝身着龙袍,面目祥和,慈眉善目,端坐正中,皇后娘娘坐在右手边,端庄秀丽,母仪天下。

    李继开因为尚未登基,龙袍只能老皇帝穿,所谓的天无二日,国无二主,现在就穿龙袍,于礼不符。所以穿的是是帝国王爷服饰,一身大红汉服,只是绣满黄色盘龙,头戴紫金冠。这一身打扮,整个就是一唱戏的里面的小生,也算是英姿飒爽,果然一表人才,单枪匹马就一个人走到大殿门口“主席台”,侧身而立,我严重怀疑这是在拍电影——于是四下踅摸,还真别说,远远的还真有个摄影师在笨重的摄影机后,蒙着黑布很猥琐在下面鼓捣着什么……

    我转头看看黎筝,她本来级别不够参加典礼,是被李继开特邀前来观礼的,小妮子满眼的迷离,面带红晕……看来这小妮子……嗯嗯!

    紧接着,又有一队身着汉服的男男女女,鱼贯走入主席台下面红地毯,站成三排,想必是皇家宗室。

    两位礼官最后登场,也是充满喜气的大红色传统汉服,一位双手捧着一个卷轴,另一个端了一个托盘。在大殿门口的跟毛主席在开国大典的天安门城楼上念“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那种扩音器(那时候不叫麦克风)前站定,朗声道:“宣——圣旨!”

    广场中所有华夏籍忽然哗啦一片匍匐于地,“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我登时就诧异了,我接圣旨那次不是说现在不兴这个了吗?20年前不就是废除了跪拜大礼了吗?怎么还搞这一套封建腐朽的繁文缛节?

    也不容的我想,大家都跪伏于地,咱总不能鹤立鸡群吧?黎筝见我发愣,赶忙拉了我一下,示意我“匍匐”,我赶紧有样学样的跪伏于地,我这心里老不平衡了,那句话怎么说来着——跪天跪地跪父母,让我跪这个跟我没啥关系的老头儿算是怎么回事……

    那礼官俯瞰一下跪伏一片的群臣,展开一幅电视里才看过的那种卷开明黄色的圣旨,宣读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钦奉先皇旨,前因乱贼初兴,伪清乱国,社稷沸腾,万民归心,故朕与民代表讨论大局,议开国会,公决政体,民选为君。朕虽躬身勤政,治理多年,不敢说盛极一时,却也宏图一世。

    然,朕尊于一世,不敌风雨来急,日感体虚,恐不多时矣。闻华东南山有神医可解朕之恶疾。念及我华夏今之繁盛,何忍以朕一人之疾,至社稷不安?

    贤光武王李继开品行端正,见识独特,曾私访民间一年之久,熟知民情。朝野中不苟不减,不好结党,多得美誉。

    一番斟酌,朕禅位于光武王李继开,予与皇帝得以退处宽闲,优游岁月,长受国民之优礼,而出寻名医,养朕身体安康,佑我华夏平安。望朝中众臣悉心辅佐,助我华夏风调雨顺,盛世繁荣。钦此。”

    这罗里吧嗦的一大串文言文,反正当时我是没听得懂,云山雾罩了半天,不明觉厉。

    这一番话你当我能记得住?这还不是为了写小说,后来从报纸上抄来的……

    旁边那位礼官端着托盘,明黄色的布盖着,看模样应该是传国玉玺,这时候李继开应道:“儿臣李继开领旨,儿臣不忘父皇重恩,躬身勤政,鞠躬尽瘁,父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起身揭开托盘上的黄布,礼官继续朗声道:“众卿平身……”

    底下山呼:“谢皇上……”呼啦啦全部站起,李继开走到扩音器前,开始了又臭又长的继位感言。

    无非就是之乎者也的,先是宣布国号为“光武”,大赦天下之类,然后就开始感谢这儿,感谢那儿,感谢CCTV,KTV,MTV那一套,我心说原来这套感言从那时候就开始有了,虚头八脑的,听着我昏昏欲睡,你说他也不嫌热,穿着那么厚的汉服,长篇大论的絮絮叨叨没完没了……

    很显然,下面一众皇室成员和一些老朽级的“重臣”明显开始有点支持不住了——在太阳的暴晒下,像是打了蔫的土狗。

    李继开显然也烦这套演说词,貌似热情洋溢,实则咬牙切齿的念完了演讲稿,接下来就该是封这个封那个的,皇室的成员由于皇帝换届,他们的封号普遍升了一级,年薪当然也涨了不少。

    满头大汗的封完这些公主长公主王爷世子的,李继开长出了一口气,接过递过来的茶水一饮而尽,抹着汗退到一边,接下来就是礼官开念某国某国元首发来贺电,某国女皇陛下发来贺电,华夏帝国驻外使节发来贺电什么的——这使我联想到春晚,敢情后世的那些繁文缛节都是有传统的!

    眼瞅着中午了,当我站的腰酸背疼腿抽筋的时候,礼官终于宣布典礼结束,“众卿”稍事休息,稍后召开光武帝首届御前会议,请不参加御前会议的嘉宾到午门“大宴仪”,就是皇上请吃饭——相当于参加婚宴……

    下面文武百官终于开始扩胸的扩胸,扭脖子的扭脖子,扇风的扇风擦汗的擦汗,三三两两的开始聊天,我问黎筝道:“怎么还山呼万岁起来了?不是不兴这个了吗?”

    黎筝杏眼一瞪道:“我哪儿知道,我又没参加过!”我撇了撇嘴,笑眯眯的问道:“皇上今儿个很帅气嘛。”

    黎筝登时脸红,道:“很帅吗?没觉得,傻乎乎的样子吧!”

    我端详着黎筝,意味深长的笑道:“你这么说陛下,不太合适吧?嘿嘿!”

    黎筝瞪了我一眼,岔开话题道:“行了,喝点儿水,咱该参加御前会议了。”拽着我随着百官往勤政殿走去。

    我们到了勤政殿,在最下首寻了位置站定,大约10分钟,扩音器再度响起Windows系统启动似的音乐,李继开已经换了一身行头,脱掉了帝国王爷的龙纹红袍,换上了正宗皇袍,一般的御前会议是不这么郑重穿皇袍的,但这次不同,登基大典刚结束,首次御前会议,场合比较敏感,所以李继开只能宽袍大袖闪亮登场。

    仪式过后,李继开,哦不,光武帝发表了重要讲话:先是宣布了日寇的侵略行径和情报部门反映过来的日军战略意图,接下来韩老爷子很正规的“启奏陛下”了昨天军事讨论决议。

    内阁首辅大臣朱绍良经过了昨天吃瘪,今天整个典礼过程都哭丧着脸,要不是今天是登基大典,时机敏感,他辞职有不给皇帝面子的嫌疑,恐怕他早就该递辞呈了。

    这次的“御前会议”其实意义大于实际,无非就是恭贺新皇登基,真正的会议昨天已经开过了,众臣正在摇头晃脑的歌功颂德,忽地一阵悦耳的“你身上有她的香水味……是我鼻子犯的罪……不该嗅到她的美……”铃声响起。

    在众臣惊愕的眼神中,黎筝红着脸,从兜里掏出手机,尴尬的跟众人点头哈腰,慌张的退到殿外接电话去了。

    大殿里还没有从这个插曲中回味过来,黎筝一阵旋风般的跑了回来,急冲冲道:“殿……皇上,臣有急事禀报!”

    李继开自然懂得这个场合电话响起来的意义,肯定是有特急的大事,看到黎筝这个样子,忙从龙椅上走了下来,急道:“何事惊慌?”

    黎筝已经顾不上礼仪,喊道:“廖将军来电话,日军飞机空袭,不知如何绕过我们的防御圈和警戒圈,已到了南京上空……”

    话音未落,殿外已经响起了凄厉的防空警报,“通通通”的高射炮已经开始开火,猛然间,一枚炸.弹落在了殿外广场,掀起一团火焰。

    殿内顿时乱作一团,李继开疾步走出殿外,我和黎筝韩一慎等人死死拉住,大喊:“皇上,危险!”

    李继开面色铁青,根本无视我们的警告,甩开我们,义无反顾的走了出去,抬手搭着凉棚,向天空望去,我和黎筝紧随其后,御林军侍卫在李英武司令带领下,将李继开团团围住,保护皇帝安全。

    可这是空袭,是来自于空中的打击力量,我们抬头望着,日军的飞机嚣张的在空中耀武扬威,帝国空军的老旧飞机拼命地追逐着日军飞机,空中朵朵黑云爆炸开来,不时有一两架日军飞机或者帝国飞机摇晃着扎下天空,随着降落下来的还有洁白的降落伞,那是被击落战机的飞行员……

    日军飞机不时的怪叫着俯冲下来,打出一长串的子弹,殿前广场像是水面上打出水漂,被子弹横七竖八的犁过,中弹者不计其数,刹那间血肉横飞。

    紧接着,又一枚炸.弹呼啸着从天而降,大家几乎是眼睁睁的看着这枚炸.弹直冲着人群落下……

    黎筝一声尖叫,在众侍卫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不顾一切的扑倒李继开,我也迅速将韩一慎扑倒,身旁的大臣们哪见过这种阵仗?有的甚至呆愣当场。伴随着一声巨响,地动山摇,我的眼前闪逝过一抹血红,我惊愕的抬起头,却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