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的华夏帝国 第183章 兄弟阋于墙
作者:飘然若风的小说      更新:2018-03-05

    我这正巴拉巴拉的蹂躏他的意志,忽然赵磊报告进屋,见我有客人,拿出一个信封放到我的办公桌上,一丝不苟的敬礼道:“华将军,南京方面转过来的文件,另外,晚餐就绪,请华将军就餐。”

    我瞅瞅孙一涛,意思是“你看,我挺忙的吧?”随后狐疑,南京方面有什么重要信息还弄个信封大老远的给我送来?直接微信不就得了?

    那孙一涛终于被我摧残的濒临崩溃,惨然一笑道:“看来华将军确实公务繁忙,这么晚了还没吃饭,实在是孙某冒昧打扰,华将军先用膳,孙某稍后再来叨扰……”说罢昂然起身,神情落籍的准备退下。

    我觉得把他折损的也差不多了,摆摆手,吩咐赵磊:“就在我办公室吃吧,孙处长不是外人,一起一起,我在跟你讲啊孙处长……”

    孙一涛再也按捺不住情绪,大怒欲狂道:“华将军,我代表我大清来和将军接洽,却不是受你折辱来着,既然阁下如此小瞧了孙某,那孙某告辞便是!”

    我瞧瞧火候差不多了,也不生气,笑眯眯道:“孙处长你看看你,激动什么嘛,既然还有其他的事,你怎么不早说。”

    孙一涛怒气未消,愤然道:“你让我说话了吗?”

    我继续笑容满面:“你看看你,一进来就跟我抱怨,粘杆处名字不霸气,业务单一,干着没劲……”

    孙一涛努力回忆,迷惑道:“我说了吗?”

    我摊摊手,回归正题:“算了算了,聊聊工作上的事儿也挺好,你对工作有情绪也不该耽误正事嘛,咱们边吃边谈?”说罢示意一脸迷惑的赵磊“摆宴”去了。

    孙一涛半张着嘴捋了半天思路,瞧瞧四下无人,收起那副高高在上的嘴脸,期期艾艾道:“呃……孙某是受吾皇衣带诏,来和贵国谈判来的。”

    我大奇:“什么玩意?衣带诏?”

    孙一涛终于弄明白他来的真正意思,干咳两声说:“那个……华将军,刚才孙某失礼,说了些不相干的,阁下指正的对,另外我不是处长,我们那不这么称呼,将军还是叫我一涛吧。”

    这态度就端正多了嘛,我摆摆手宽宏大量道:“一涛兄哪儿的话,咱们一见如故,我刚才也是担忧一涛兄的工作态度不端正嘛,谢的话就不要说了,咱们说正事,你刚才说什么玩意?衣带诏?”

    衣带诏这个东西透着那么危机四伏和宫闱秘史,但凡皇上不是岌岌可危都办不出这事儿来,并且弄出这衣带诏的人有两种可能,一是别有用心假传圣旨,二是皇帝最信赖的人,眼前这个“一涛兄”算是一还是二?

    此时孙一涛基本上进入状态,缓缓道:“阁下是贵国皇帝亲如兄弟之重臣,孙某不才,鄙国皇帝对孙某也算信赖有加,实不相瞒,鄙国国祚危急,吾皇陛下受日本国胁迫,国将不国,东北白山黑水,三千万同胞危如累卵,名为满洲国,实为日本傀儡,吾皇万岁终日战战兢兢,度日如年,日本人狼子野心,早就把东北划入他们的版图,满洲亡国灭种,怕是为时不远了,吾皇睿智,奈何国力羸弱……”

    说话间,赵磊带着一群卫兵把晚餐送到,谈话暂时中止,赵磊在大办公桌上摆了几盘菜和一锅米饭,两副碗筷,我示意他们加强周边警戒,没事儿别进来打扰。

    我真心诚意的问孙一涛:“一涛兄,还没吃饭吧?一起吃吧。”

    孙一涛稍稍犹豫一下,很光棍的说:“那我就不客气了,实不相瞒,自从进了徐州,水米未进。”这句话挺掏心窝子,我对他的好感增加了不少。

    我笑道:“早这样实实在在的,我就不损你了。”我俩相视一笑,心照不宣,大有一笑泯恩仇之势。

    我们一边吃饭一边说事儿,大概意思是他们满洲皇帝忍受不了日军欺凌,江山不保,看出日本的狼子野心,想着不管怎么说,和华夏帝国也是同宗同文,大好江山不可落入外族之手,自己这样下去除了落个卖国求荣,遗臭万年外恐怕还得亡国灭种,皇帝老哥也不图恢复旧河山,只求保全皇室,祖宗陵寝,想与华夏帝国联手共同抗日云云。

    我心潮澎湃,这可是载入史册的大事件,俩人就在一个简陋的办公桌上吃吃喝喝的就谈了?

    孙一涛见我沉默不语,从自己的棉袍的腰带中抠抠摸摸,弄半天弄不出来,我从我的迷彩服兜儿里掏出一把瑞士军刀递给他,刺啦一下,拽出来一条明黄色的布条儿,孙一涛恭恭敬敬的双手给我递过来,我展开一看,上面就一行漂亮的毛笔字:“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下面是一个血红的小印章,反正我没看懂是啥字……

    孙一涛嘴里塞着馒头唔囔唔囔,却郑重其事道:“烦请阁下交给贵国皇帝陛下!”

    瞧见没,三国演义咱没少看,人家那衣带诏的事儿都带着无比的使命感和仪式感,一般都是以生命为代价,至少也得血溅五步,还不见得办成办不成,我们俩这可好,吃着馒头就把这载入史册的惊天大事交接了……

    我直勾勾的盯着这“兄弟阋于墙外御其辱”这几个小字,还有那血红的印章,陷入沉思。

    这时孙一涛要了纸笔,笔走龙蛇写下一串地址递给我,满怀希望道:“若贵国皇帝陛下有回复,请放至此处。”我接过来一看,登时大惊失色……

    但见白纸黑字“北京社稷坛东七米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