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别梦 日记:2017年8月14号(第三部分)
作者:景山少爷的小说      更新:2017-11-12

    第17章人性的暗角——中国历史上奸佞小人之死(1)

    中国第一大奸臣: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春秋时期,鲁庄公姬同娶了齐国的哀姜为夫人。哀姜一直没有生子,但是她的妹妹为庄公产下一子,叫做开。开,应该成为庄公的继承人。但是庄公后来又爱上了党氏的孟女,就是党氏的长女,并跟她生了一个儿子叫做斑(《史记》称斑,《左传》称般)。庄公发下誓言,一定要立孟女为夫人,立斑为继承人。

    庄公有三个弟弟:庆父、叔牙、季友。庆父最为专横,并拉拢叔牙为党,一直蓄谋争夺君位。鲁庄公于其在位的第三十二年生了病,因为无“嫡嗣”,便从“庶子”中议立。在当时的政治生态中,这些国君的弟弟在重大的政治问题上,往往十分关键。庄公便与三弟叔牙商量,叔牙态度很坚决,主张立庆父,但这并不是庄公的本意,他希望斑来继承王位。于是庄公与四弟季友商量,季友力主立鲁庄公与其宠姬的生子公斑为继承人。但叔牙还是庄公的心病,季友为他解决了叔牙的问题,逼叔牙饮下毒酒。

    前661年,鲁庄公去世,季友立斑为鲁君。但是,庆父要立庄公的儿子开为继承人。因为开是哀姜的妹妹所生,而庆父跟哀姜是地下情人关系。大约鲁庄公爱上孟女以后,哀姜也移情别恋,跟庄公的弟弟庆父私通。

    鲁庄公八月去世,十月庆父就密谋除掉了新君斑。他物色到一个叫荦的宫中养马人,此人高大威猛,力大无比,粗鄙鲁莽。因与斑喜欢的梁氏女谈笑而被斑挥鞭抽打,荦蒙羞,因此与斑结下大仇。经庆父挑拨,荦便将仇恨发泄到了新君身上。一次,荦乘新君办丧事的机会,用一大铜锤将其砸死。

    支持新君的公子季友十分恐惧,被迫逃往陈国避难。庆父因害怕国人反对,不敢直接登上国君之位,另立开为国君(即鲁涽公),实际上是庆父自己执掌着鲁国的大权。庆父唯恐天下不乱,不断地挑起事端,随意诛杀大臣。造成朝廷百官人人自危,天下百姓为之愤慨。庆父明知民情汹汹,依然我行我素,致使鲁国动荡不安,鸡犬不宁。

    鲁涽公虽然是庆父所立,但是对于庆父的行为也很恐惧。闵公开始与季友取得联系,而季友告诉闵公,庆父才是祸乱的根源,不除去庆父,鲁国不可能平静。然而就在涽公即位的第二年,庆父又派人杀死了涽公。两年之内,两失其君,鲁国的局势更加动荡。举国上下对庆父恨之入骨,庆父感到末日即将来临,便慌慌张张地逃往莒国。哀姜也是知情者,不敢留在鲁国,逃往邾。鲁国人拥立涽公的弟弟姬申继位,即为鲁釐公。

    鲁釐公继位后,他心里十分清楚:逃亡中的庆父依然是鲁国的威胁。只要庆父在世一天,鲁国将无宁日。于是,鲁釐公正式要求莒国送回庆父,莒国只能答应。庆父自知罪孽罪重,便在途中自缢身亡。哀姜是齐国人,齐桓公出面主持正义,从邾索回哀姜,杀了她,把她的尸体还给鲁国。

    鲁国这一通政治混乱,一方面与继承制度有关,而另外一个暗线,其实与庆父与哀姜的私通关系十分密切。个人的情感与私利,一旦有机会与政治取得联系,就渴望利用政治的资源扩大私人利益,政治的混乱于是不可避免。而政治一旦陷入混乱,谁会最终成为受益人又变得扑朔迷离。其实,有序的政治,才是大家利益的共同基础,不过,对于庆父这样鬼迷心窍的贵族而言,这个道理可能永远也不会明白。

    跋扈将军梁冀:恶贯满盈,死有余辜

    梁冀当政算是东汉外戚掌权的高峰。阳嘉元年(132年),汉顺帝策封梁冀的一个妹妹为皇后,另一个为贵人。当时梁冀的父亲梁商执政,为人谦和,能虚己进贤,政事处理得较好。永和六年(141年)梁商死,梁冀继任大将军。

    史书描述梁冀外貌丑陋,嗜饮酒,爱女色,擅赌博,几乎三教九流所能做的各种斗鸡走狗、骋马射箭的娱乐游戏,他都喜欢。他虽然口吃得讲不清话,却善于阴谋计算。永和元年(136年),梁冀任河南尹,他父亲的朋友叫吕放,当时做洛阳令,把他的不法行为告诉了梁商。受到父亲的责备后,梁冀怀恨在心,派人刺杀了吕放,假托是吕放的仇家所为,推荐吕放的弟弟吕禹继任洛阳令。由此可见梁冀是多么的阴险狡诈。

    顺帝崩后,梁皇后无子却贪图权势,便与其兄梁冀选了2岁的刘炳即位,是为冲帝。梁冀以定策功,参录尚书事,他假惺惺地辞不肯当,而侈暴滋甚。冲帝只做了五个月的皇帝就驾崩了,梁冀又与升至太后的妹妹定计,立8岁的勃海孝王刘鸿的儿子刘缵做皇帝,史称质帝。质帝年龄虽小,却很聪慧,有一次曾目指梁冀说:“此跋扈将军也!”梁冀深恶之,就派人毒死了质帝。碍于众议,梁冀召开会议商讨立君之事,不顾大臣李固、杜乔等反对,立蠡吾侯刘志为帝,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昏君汉桓帝。梁冀为了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势力,又让另一个妹妹做了桓帝的皇后。这样,梁冀的一个妹妹是太后,一个是皇后,不知道她们之间怎么称呼。

    梁冀专权跋扈到了极点。凡是持不同意见者,他一个都不饶恕,能杀者则杀之,那怕是因为一件很小很小的事,只要他认为是触犯了他,都不会宽容。永昌太守刘君世,为了巴结梁冀,特地打造了一枚金蛇,却被收到国库里。梁冀想据为己有,就向大司农杜乔借,被拒绝。后来梁冀的小女儿死了,公卿大臣很多都去会丧,唯独杜乔没去,梁冀就非常恨杜乔,恰逢拥立桓帝,就找了个借口,害死了杜乔和李固。他对平民百姓的残暴也是罕见,史书记载:尝有西域贾胡,不知禁忌,误杀一兔,转相告言,坐死者十余人。冀二弟尝私遣人出猎上党,冀闻而捕其宾客,一时杀三十余人,无生还者。冀又起别第于城西,以纳奸亡。或取良人,悉为奴婢,至数千人,名曰“自卖人”。就连他的亲弟弟梁不疑,也受到他的猜忌。梁不疑颇识诗书,也爱与知识分子交朋友,梁冀经常派人暗中监视他。

    元嘉元年(151年),汉桓帝为了表扬梁冀的拥戴之功,给他加官晋爵,赏赐了很多财产,给他的礼仪几乎赶上了开国功臣萧何。当时他的权力大到什么程度?史载:百官迁召,皆先到冀门笺檄谢恩,然后敢诣尚书。他的妹妹梁皇后,在皇宫里也是作威作福,穷奢极欲,动不动就“鸩毒”皇帝左右的人。在权力顶峰时期,梁氏一门出了七位侯,三个皇后,六个贵人,两个大将军,妇女称君的有七人,娶公主为妻的有三人,其他沾亲带故做大小官员的不计其数。四方的贡品先要经过梁冀家,再往皇宫里送。他又派人出塞,出使外国,寻求宝物。其权力比皇帝还大。

    不过,梁冀也有害怕的人,就是他的夫人孙寿。史载:寿色美而善为妖态,作愁眉,折腰步,龋齿笑,以为媚huo。寿性钳忌,能制御冀,冀甚宠惮之。梁冀跟孙寿大起土木,两人对街各建豪宅,竞相奢侈,搜刮民脂民膏,大肆挥霍。由于怕老婆,梁冀剥夺了很多本家子弟的官位,改由孙家子弟担任,造成孙姓家族在朝廷内外泛滥。

    梁冀作恶愈多,梁氏统治垮台的日子也就愈近了。延熹二年(159年),梁皇后死,早已不能忍受无权的汉桓帝终于下手,借助反对梁冀的宦官之力,灭掉了梁冀和孙寿家族,百姓拍手称快。

    梁冀的死是咎由自取,可是,梁冀之诛并不能挽救一步步走向衰落的东汉政权,它很快就覆灭了。

    东汉末年的军阀董卓罪孽难逃

    董卓早年为汉将,在西方平定少数民族叛乱,后来又参加讨伐黄巾起义,数次兵败,却依然升为前将军,掌管重兵。董卓拥兵自重,驻兵于河东,不肯接受朝廷的征召而放弃兵权,正逢京都大乱,何进被杀,董卓趁机进京,控制了中央政权。之后董卓废汉少帝,立汉献帝,关东诸侯联盟讨伐董卓,董卓放弃洛阳,移都长安。董卓生性残虐,当权后横征暴敛,激起了民愤。许多有志之士出于对国家危亡的考虑,长期与董卓进行不屈斗争,在很大程度上打击和动摇了董卓的地位和基础,同时也缓解了董卓对整个东汉政权的破坏。

    征讨董卓的斗争并没因迁都长安而有丝毫松懈,而是更加风起云涌。这时,董卓已成了众矢之的。

    越骑校尉伍孚对董卓的倒行逆施十分痛恨,发誓亲手杀死董卓。一天,伍孚身藏佩刀,前来拜见董卓。交谈完毕后,伍孚便告辞离去。董卓起身出门相送,用手轻轻拍着伍孚的后背,表现出极其亲切的样子。伍孚瞅准机会,猛地抽出佩刀向董卓刺去。由于杀人心切,用力过猛,失手没刺中要害。董卓大惊,慌忙奋力反击,并急呼警卫出手相救,这才脱离危险。伍孚在与警卫斗争过程中,由于寡不敌众,被乱剑刺死。事后,董卓大骂伍孚包藏祸心,不讲仁义。当时,天下老百姓为了表达对董卓的痛恨,到处传唱《千里草》的歌谣,希望他尽快死去。

    初平三年(192年),司徒王允、尚书仆射士孙瑞与董卓的亲信吕布共同密谋诛杀董卓。之前,王允先后与司隶校尉黄琬、尚书郑公业、执金吾士孙瑞等人多次商议诛杀董卓的事情。

    不久,王允与士孙瑞、杨瓒借登台拜神为名,又一次秘密商量废除董卓的事宜。士孙瑞说:“自从去年年底以来,太阳不照,淫雨不断已达60多天,我们应该让这种不利国家和老百姓的时期尽快结束。现在,时机大好,我们正可趁天下沸腾之际,主动采取措施,消灭罪魁祸首!”士孙瑞意在提醒王允可借天时地利人和之机除掉董卓。王允同意士孙瑞的意见,可是考虑到董卓平时戒备森严,而且他本人武力过人,如果不采取周密措施,恐怕不易得手。于是,王允便物色了董卓的亲信吕布作内应。

    吕布年青勇猛,武艺超群。起初董卓对他深为喜爱和信任,收他为义子,并提拔他担任骑都尉。后来,董卓又迁吕布为中郎将,封他为都亭侯。董卓把吕布当做自己的贴身侍卫。不管董卓走到哪里,吕布总是形影不离,负责保护董卓的生命安全。

    可有一次,吕布不小心得罪了董卓,董卓大怒,随手抽出刀戟向吕布掷去,幸亏吕布眼疾手快,才得以幸免。当时,吕布并没直接顶撞董卓,而是立即向他谢罪道歉,董卓便不再追究,以后也根本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可是,吕布却从此心怀私恨,他又与董卓的婢女私通,心中十分不安。

    王允把诛杀董卓的计划告诉吕布,并要求他充当内应。起初,吕布不同意,他说:“奈何(我和他)如同父子一样!”王允开导说:“你姓吕,他姓董,又不是骨肉亲情。况且董卓现在是人人得而诛之的国贼,你难道还认他作父亲吗?他向你掷刀戟的时候,把你当儿子看待吗?”在王允的敦促下,吕布最终答应了。

    一切准备就绪,正好逢上皇帝大病初愈,朝中文武大臣都集会于未央殿,恭贺天子龙体康复。吕布借此机会,事先安排同郡骑都尉李肃等人带领十多名亲兵,换上卫士的装束隐蔽在宫殿侧门的两边。董卓刚到侧门,便遭到李肃等人的突袭。董卓大骇,慌忙向吕布呼救。吕布正襟危坐,大声道:“我们是奏诏讨杀乱臣贼子,你死有余辜!”绝望中的董卓虽然奋力反抗,但已无济于事,当场被杀,并诛连三族。

    董卓被杀后,满朝文武和所有士兵都高呼万岁!长安老百姓高兴得在大街小巷载歌载舞,共同庆祝奸贼被诛。据说董卓死后,被暴尸东市,守尸吏把点燃的捻子插入董卓的肚脐眼中,点起天灯。因为董卓肥胖脂厚,“光明达曙,如是积日”。董卓死后,西凉军余部由李傕等人率领。

    来俊臣:武则天时代的酷吏

    来俊臣是唐朝武则天时酷吏,雍州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天授年间,因告密得到武则天的信任,被破例提拔出任侍御史,又加朝散大夫,由不名一文的鸡鸣狗盗之徒成为了武则天所倚重的权臣。

    武则天临朝执政时,疑忌天下人图谋叛变,便设置铜匦,令人检举告密,并宠用来俊臣等负责纠劾和审理告密事宜。来俊臣天性残忍酷虐,迎合武后意旨,每推审一人,必定逼诱板引出数十百人,辗转牵连,造成冤狱,以逞其能,邀取功赏。又私自养无赖数百人,专令告密,撰写罗织经,网罗无辜,织成谋反罪状;心想陷害一人,便教其党徒,以相同事状,在数处告密,于是立即拘捕,用严刑拷讯,逼他诬服,以报私怨。所用酷法有:定百、突地吼、死猪愁、求破家、反是实等。

    当他审讯囚犯时,常用烧醋灌入犯人鼻腔或用铁圈梏犯人头,外加木楔,致使脑裂髓出,或掘地做牢,犯人进入,不死不得出,种种酷刑,惨不忍睹。每次有囚犯来,先领到刑具陈列室,囚犯见了,无不魂飞魄散,再清白的人也都乖乖认罪。在短短的时间内,就有千余家被抄。朝廷上下,文武百官,人人不得自安,每次入朝前,都胆颤心惊地与家人诀别,担心晚上不能与家人相见。

    来俊臣手中有权,贪欲便急速膨胀起来,他贪赃枉法,有恃无恐。他以酷助贪,谁有不从,即兴狱问罪,置人于死地。右卫大将军泉献诚来自高丽。来俊臣认为他应当有许多财宝,便开口索要。岂知泉献诚不加理会。来俊臣大为恼怒,诬陷泉献诚“谋反”,并把他杀了。

    不仅贪财,来俊臣还好色。他任意夺*女。只要是他看上的,不管是未出阁的姑娘还是已嫁人的媳妇,一定要弄到手里。谁家要是不识相,他就告人家谋反,把人家全家杀光,然后把姑娘弄过来。被他弄得家破人亡的不计其数。他的妻子就是这么娶来的。太原王庆诜之女已嫁给段简为妻,但是因为太漂亮,被来俊臣盯上了。来俊臣竟敢假传圣旨,把王诜之女抢夺过来强纳为妻。段简另来俊臣竟敢假传圣旨,把王诜之女抢夺过来强纳为妻。段简另有一妾,同样美貌,来俊臣又放出风声求取。段简惧于来俊臣的yin威,只好忍痛割爱,将美妾送上门来。

    来俊臣越发骄横贪婪,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竟然去揭发武氏诸王、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等人,触动了武氏集团的根本利益。这些人联合起来,将来俊臣贪赃枉法的罪行一一列举出来。武则天为平息天下怨气,只得牺牲自己这个鹰犬,便于神功元年(697年)下诏将来俊臣处斩。斩首那天,洛阳城的老百姓倾城而出,都来看热闹。来俊臣人头刚一落地,百姓蜂拥而上,把来俊臣的尸体挖眼剥皮,连五脏六腑都掏了出来。

    来俊臣只知迎合意旨,以邀功赏,张其权势,不惜泯灭天良,杀害无辜,残忍酷烈,结果落得悲惨下场。自古以来,小人得到功赏、权势,结下无穷怨业,只有促己速死而已。

    盛世奸相杨国忠:终被乱刀砍死

    杨国忠,本名钊,唐蒲州永乐(今山西芮城)人,是杨贵妃同曾祖兄(另一说同祖兄)。杨钊从小行为放dang不羁,喜欢喝酒赌博,因此穷困潦倒,经常向别人借钱,人们很瞧不起他。30岁时,他在四川从军,发愤努力,表现优异,但因节度使张宥看不上他,只任他为新都尉。

    后经章仇兼琼资助,杨国忠搭上了杨玉环及其姐妹。于是,杨氏姐妹就经常在玄宗面前替杨钊和章仇兼琼美言,并将杨钊引荐给玄宗,玄宗任他为金吾兵曹参军。从此,杨钊便可以随供奉官随便出入禁中。

    杨钊在长安立脚之后,便凭借贵妃和杨氏诸姐妹得宠的条件巧为钻营。在宫内,他经常接近杨贵妃,小心翼翼地侍奉玄宗,投其所好;在朝廷,则千方百计巴结权臣。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便身兼十几职,成为朝廷的重臣。

    第18章人性的暗角——中国历史上奸佞小人之死(2)

    天宝七年(748年),杨钊建议玄宗把各州县库存的粮食、布帛变卖掉,买成轻货送进京城,各地丁租地税也变买布帛送到京城。他经常告诉玄宗,现在国库很充实,古今罕见。于是,玄宗在天宝八年(749年)二月率领百官去参观左藏,一看果然如此,很是高兴,便赐杨钊紫金鱼袋,兼太府卿,专门负责管理钱粮。从此,他越来越受到唐玄宗的宠幸。天宝九年(750年)十月,杨钊因为图谶上有“金刀”二字,请求改名,以示忠诚,玄宗赐名“国忠”。

    随着地位的升迁,杨国忠在生活上也变得极为奢侈腐化。每逢陪玄宗、杨贵妃游幸华清宫,杨氏诸姐妹总是先在杨国忠家汇集,竞相比赛装饰车马。

    杨国忠在与宰相李林甫的关系上,起初,二人一唱一合,互相利用。杨国忠为了向上爬,竭力讨好李林甫,李林甫也因为杨国忠是皇亲国戚,尽力拉拢。在李林甫陷害太子李亨时,杨国忠等人充当打手,并积极参与其活动。后来,李林甫与杨国忠由于新旧贵族之间的争权夺利产生了矛盾,主要表现在对待王氏的问题上。

    因王氏的宠遇太深,本是李林甫和杨国忠共同嫉妒的对象。但是为了牵制杨国忠,李林甫则极力提拔王氏;当杨国忠陷害王氏时,李林甫又竭力为其开脱罪责。由于杨国忠做了手脚,玄宗便开始疏远李林甫,王氏也以莫须有的罪名被置于死地。王氏所兼职务全部归杨国忠。

    杨国忠执政期间,曾两次发动了征讨南诏的战争。

    天宝十年(751年),杨国忠上任京兆尹不久,遂乘机推荐自己的老友和党羽鲜于仲通为剑南节度使,并命其率兵攻打南诏,结果大败,士卒阵亡6万人,南诏投附吐蕃。

    接着,杨国忠又请求第二次发兵攻打南诏。玄宗便命令在长安、洛阳、河南、河北各地广泛招兵。杨国忠派御史到各地去抓人,把他们带上枷锁送到军营。父母、妻子哭声遍野。

    玄宗之所以如此信任杨国忠,除了取悦于杨贵妃之外,主要是借以牵制李林甫的专权。同时为取代已经衰老了的李林甫作准备。终于在天宝十一年(752年)十一月,李林甫死后,玄宗派命杨国忠担任右相,兼文部尚书,判使照旧。杨国忠以待御史升到正宰相,身兼40余职。

    杨国忠为了笼络人心,发展自己的势力,让文部选官不论贤不贤,年头多的就留下来,按照资历有空位子就接官。按惯例,宰相兼兵部、吏部尚书,选官应交给侍郎以下的官员办理,规定的手续十分严格,须经三注三唱,反复进行,从春至夏才能完成。杨国忠却自示精敏,先叫胥吏到自己家里,预先定好名单,然后把左相陈希烈及给事中、诸司长官都叫到尚书都堂,读一名便定一名,一天就完了。当全部结束之后,杨国忠便当着大家的面说:“左相和给事中都在座,就算经过门下省了。”于是,选官大权就这样由杨国忠一人垄断。杨国忠对人民的疾苦漠不关心。

    天宝十二年(753年),关中地区连续发生水灾和严重饥荒。玄宗担心会伤害庄稼,杨国忠便叫人专拿好庄稼给玄宗看,并说:“雨水虽多并未伤害庄稼。”玄宗信以为真。以后,扶风太守房琯奏报当地出现水灾,杨国忠便叫御史审问他,从此再没有人敢汇报实情。

    天宝十四年(755年)爆发了安史之乱。安禄山以讨杨国忠为名,行夺取皇位之实。天宝十五年(756年)六月,叛军攻陷潼关,长安危在旦夕,玄宗根据杨国忠的建议,决定逃往四川避难。途中,杨国忠被愤怒的士兵乱刀砍死。

    北宋奸臣蔡京:千古留下唯骂名

    蔡京,字元长,北宋兴化仙游(福建)人。在徽宗一朝,蔡京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有人甚至认为他是北宋亡国的罪魁祸首。他在任期间,是王安石变法的拥护者和得力干将,但二人的目的却有天壤之别。众所周知,王安石主张变法,其目的是富国强兵;而蔡京所实施的所谓新法,不过是为了多搜括些民脂民膏,来供徽宗享受玩乐。

    为了讨好徽宗,在他主持朝政期间,先后设置应奉司、御前生活所、营缮所、苏、杭造作局等机构,大兴花石纲之役,专门为徽宗个人服务。宋徽宗赵佶政治上极端腐败,生活骄奢淫逸,挥霍无度。他酷爱花石,最初,蔡京取江浙花石进呈,后来,规模越来越大,他主持苏杭应奉局,专门索求奇花异石等物,运往东京开封。这些运送花石的船只,每十船编为一纲,从江南到开封,沿淮﹑汴而上,舳舻相接,络绎不绝,故称花石纲。据《宋史》记载:百姓服花石纲之役的,中产人家都破产,有的卖儿卖女来提供服役的费用。凿山运石,对役夫规定任务数量,十分苛刻,即使在江湖深不可测的水下有奇石,也要千方百计地取它,直到取出才罢休。

    此外,他还大兴土木,建造延福宫、艮岳,耗费巨万;设“西城括田所”,大肆搜括民田;为弥补财政亏空,尽改盐法和茶法,铸当十大钱,币制混乱,民怨沸腾。时人称他为“六贼之首”,恶贯满盈,罪不容诛。

    靖康元年(1126年),宋钦宗即位,蔡京被贬岭南,途中死于潭州(今长沙)。王明清《挥尘后录》记载了蔡京的死因:“初,元长之窜也,道中市食饮之物,皆不肯售,至于辱骂,无所不至。遂穷饿而死。”

    显然,蔡京因“穷饿”而死。然而,蔡京当时真的很穷吗?据史料记载,蔡京被流放岭南,临行之前,他的金银珠宝装了满满一大船,显然不穷。不穷而被饿死,何也?原来,沿途老百姓憎恨这个巨贪大恶,不卖给他“食饮之物”,从开封到长沙,三千里路上,蔡京很难买到一口饭、一盘菜、一杯茶。到长沙,无处安歇,只能住到城南的一座破庙里,病困交加,饥寒交迫,至此,他才真正自省:“京失人心,何至于此!”最后,他“腹与背贴”,饿极而死。史载,蔡京死后没有棺木,只好以布裹尸,埋进专门收葬贫病无家者的漏泽园中,万千钱财今何在,千古留下唯骂名。

    张邦昌:平楚楼自缢而亡

    张邦昌是永静军东光张家湾(今河北东光县大龙湾)人,张氏家族是当地的名门望族,但是张邦昌的家境却不是太好。他从小性格放荡,喜欢和地痞流氓结交。父亲害怕他惹出事端,便把他送进私塾学习。15岁那年,张邦昌参加县试时考上了生员(秀才)。20岁那年,参加礼部举行的省试时考上了进士。从此,张邦昌踏入了官场。尽管张邦昌没多少真才实学,但是一笔好字也让他在当时赢得了不少的赞誉,再加上极其善于阿谀奉承,因此一踏入官场便官运亨通。不久后,他就做上了大司成。后来因为训导失职,被贬为提举崇福宫,管辖光、汝二州。政和末年,由洪州的知州升迁为礼部侍郎。不到十年的时间便由一个无权无势的地方官升迁为权倾一时的朝廷大员,这在当时是非常罕见的。

    在朝廷为官期间,他不惜一切手段讨好自己的上司。有一次,他的顶头上司、丞相李纲的老母过生日,张邦昌除了精心准备一份厚礼之外,还全程参与组织策划,跑前跑后,忙得不亦乐乎,当时的人讽刺说李纲的老母是其“二母”。为了讨宋徽宗的欢心,他上奏宋徽宗说:“陛下,自崇宁以来,天下祥瑞之物屡见不鲜,宜取其大瑞增制旗物。”宋徽宗本是个只知尽情享乐的昏君,听了张邦昌的上奏,非常高兴,便表示同意。张邦昌也因此于宣和元年(1119年)升迁为尚书右丞,接着转为尚书左丞,很快又迁至中书侍郎一职。及至宋钦宗即位时,张邦昌被拜为少宰即副宰相一职,成为朝廷中权倾内外的人物。

    1126年,金军大举进攻北宋,宋徽宗慌慌张张把帝位传给太子赵恒,自己逃往江南。宋钦宗在风雨飘摇中登上皇帝的宝座,朝堂上下杀敌保国的呼声是一浪高过一浪。在朝臣们的强烈呼吁下,宋钦宗任用主战派领袖李纲守御京城,任命张邦昌为少宰,并宣布御驾亲征。宋朝军民同仇敌忾,众志成城,士气非常高涨。金兵见一时不能得逞,派使者前来议和。执政大臣李邦彦、张邦昌等人贪生怕死,力劝钦宗答应这些屈辱的条件。钦宗听信了张邦昌的谗言,派康王赵构和张邦昌为人质入金求和。当年二月,北宋大将姚平仲打算率兵偷袭金营,生擒金兵统领宗望。不料,消息泄露,宋军大败。这一下可惹恼了宗望,他提审康王和张邦昌,怒责宋方“背信弃义”违反和约,张邦昌以为必死无疑,手足无措,痛哭流涕,连说夜袭绝非朝廷本意。宗望觉得这个软骨头日后尚可为金人所用,就饶过了他。

    此后宋钦宗送肃王赵枢为人质换回康王和张邦昌,回到宋营后,钦宗以为张邦昌辩白有功,加官太宰兼门下侍郎,并亲签了割三镇协议,又任命张邦昌为河北路割地使,罢免了李纲。从此张邦昌取代李纲成为朝廷的宰相,权倾一时。

    钦宗的屈辱投降之策激怒了众多的爱国之士。太学生陈东率太学诸生在宣德门下伏阙上书,要求复李纲之职,数万人群起而应。钦宗在无可奈何中又恢复李纲的职务。金人忌惮李纲的智勇又顾虑耽搁日久宋军援兵到来,就撤兵北归。金兵撤走后,钦宗以为从此天下太平,徽宗也回到了东京,他们二人又过起了花天酒地的生活。好景不长,金国宗翰又开始率领大军进犯中原,宋朝再度陷入危机。主战派为阻止钦宗再续割地议和之议,纷纷上书指责张邦昌通敌,乃社稷之贼,钦宗只得贬张邦昌为观文殿大学土、中太一宫使,停止割地之议。但是那年冬天京城被全面攻陷。金兵将东京洗劫一空,又乘胜俘虏了二位皇帝。金人因劳军远攻,力量有限,又怕宋军民不服,故而不敢直接实施吞并,他们认为张邦昌容易控制,因此要求北宋降臣们递呈劝进表,拥戴张邦昌为帝。一些善于看风使舵的人为保全性命,在早已写好的劝进表上签了名。金人认为这一番铺垫可以告一段落,于是在靖康二年二月向张邦昌宣读册文:

    “太宰张邦昌,天毓疏通,神姿睿哲,处位著忠良之誉,居家闻孝友之名,实天命之有归,乃人情之所傒,择其贤者,非子而谁?是用册命尔为皇帝,国号大楚,都于金陵。自黄河以外,除西夏封圻,疆场仍旧。世辅王室,永作藩臣。”

    但是张邦昌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一再推诿。于是金人放出狠话,如果到初七张邦昌还是不肯当皇帝,或者是城中的官吏军民不拥戴他做皇帝,那么就先杀大臣,再纵兵血洗汴京城。事到如此,百官纷纷来拜请张邦昌早日即位,以免除杀身之祸。到了初七,统制官宣赞、舍人吴革起事反抗,当即遭到金人的镇压。张邦昌见局面已临近不可收拾,遂决心乘机登基即皇帝位。

    靖康二年(1127年)三月初一,张邦昌入城。文武百官数千人,士庶百姓上万人都挤在城门口等着看他。为了掩人耳目,他自尚书省恸哭上马,至阙庭又恸哭,及幕次更帝服,少顷,北面再拜谢恩。金使跪进册命国玺,再拜谢。接着宣布“大楚”王朝建立,就这样,伪楚皇帝张邦昌登上了历史的舞台,成为一名不折不扣的汉奸。

    金人走后,张邦昌又假惺惺地脱下帝袍,换上赭袍,使用红罗盖,正式坐上了文德殿的金銮宝座,开始调度百官、安抚百姓、与金人交涉。张邦昌被推上皇位到下台,前后共33天。在这33天中,据说他不在正殿处理国家事物,不举行朝廷例会,不出来接见大臣,不自称朕,发布命令使用“手书”而不是诏书,自称“余”而不敢称“朕”,受群臣称“相公”而不敢命以称“陛下”,禁宫中所有门户都加以锁封,封条上题写“邦昌谨封”。这些都显示了这位“儿皇帝”谨小慎微、如履薄冰的心情。

    因为没有能力压制宋朝人民的反抗,致使全国局势依旧非常的混乱,这引起了金人的强烈不满,当年四月三日金人把张邦昌的帝位废除。至此,存在了33天的“楚国”政权寿终正寝。

    四月二十五日,康王赵构继承皇帝宝座,这一举措受到了当时宋朝遗臣们的大力拥戴,朝野上下一片欢腾,人们以为收复河山的时机已到,热切地盼望康王赵构的到来。张邦昌见此,迅速地调整自己策略,又把宝押到赵构身上,急忙率官吏等乘舟下汴,前往南京,朝礼迎请康王。为了赢得康王的原谅,见康王后“伏地恸哭请死”。自谓“所以勉循金人推戴者,欲权宜一时以纾国难也,敢有他乎?”极力为自己的“叛国”行为辩解。五月,赵构在应天府登基称帝,是为高宗,改年号建炎。张邦昌跪地称贺。高宗封他为太保、奉国军节度使、同安郡王,五日一赴都堂参决大事,不久又擢为太傅,位跻三公。

    第19章人性的暗角——中国历史上奸佞小人之死(3)

    为了赢得赵构的欢心,他抓住赵构好色的特点,不惜把自己美艳绝伦的养女和香进贡给皇帝玩乐。据宋人编写的《顺堂遗事》记载,为了赢得赵构的欢心,张邦昌颇费了一番心思。和香是他多年前预备的一个“筹码”,收养和香的目的是为了防备不时之需,现在终于派上了用场。文中记载,张邦昌为了让和香更加具有“杀伤力”,特地聘请妓院的老鸨来专门地训练和香的“媚功”,使得他锻炼出超人的迷惑男人的魅力。和香进宫后,“不辱使命”,赵构也马上就迷恋上了这个美貌无比的女子,整天花天酒地,无心处理朝政。张邦昌的心思也没有白费,他迅速地获得了赵构的器重与信任,重新获得了丧失已久的权力。

    但是好景不长,不久,金兀术率领金兵又攻打到城下,军队的紧急情报送不到皇帝手里。因为和香告诉宦官,不准往里送信。等金兵攻破宫门,赵构才慌慌张张地从后官门逃命。和香在忙乱中跑不迭就被金兵给捉住了。和香打扮得妖里妖气,跪在金兀术面前,拿腔拿调地说:“妾本想缠住赵构,敬候四太子驾临……”金兀术仔细一看和香,真是国色天香,心里就有几分喜欢,想把她收留下。但又一想,不行,和香这是卖主求荣,留下是个祸害,就下令给杀了。

    此后,金兀术大军一路上如入无人之境,横扫了大半个江南,南宋小朝廷岌岌可危。南宋朝臣们把这一切归罪于张邦昌父女的所作所为,纷纷告状。孟太后从张邦昌当儿皇帝起,就恨在心里,又加上他进和香惑主,就强烈要求赵构下令把他处死。同时,还有人还告发说张邦昌在皇宫禁内有玷污宫人行为,赵构这才下诏:“邦昌敢居宫禁,奸私宫人,可以见其情状。”六月,张邦昌被贬至潭州“安置”,“令监司守臣常切觉察”,饮食起居,所有行动每月都要向尚书省报告。

    几个月后,金兵又以张邦昌被废为由来犯。在当时民意和主战派的强烈要求下,高宗不得不于同年九月下诏将张邦昌赐死,派殿中侍御史马伸前去执行。其实赵构挺同情张邦昌,但由于宫内外的一致反对,他也没办法。在张邦昌被正法以前,就宣布了:“张邦昌赐死,不予株连九族。”据说,张邦昌在长沙跪听诏书后,还“徘徊退避,不忍自尽”,执行官严令迫之,张乃登上潭州城内天宁寺的平楚楼,仰天长叹数声,自缢而亡,结束了他耻辱的一生。

    《诡异心理学》部分内容摘录:

    别用别人的错误未惩罚自己

    希腊神话中有这样的一个故事:

    有一位名叫海格力斯的大力士英雄。一天,他在路上走着走着,感觉脚边有个什么东西在跟着自己,低头一看,是一个很难看的袋子。他便用脚踩了一下那个袋子,希望它能离开自己的脚,但是,那个袋子反而胀大了一点。海格力斯很生气,就又使劲地跺了它一下,这个袋子又胀大了一些。海格力斯被激怒了,他找来一个棒子使劲地打着这个袋子,但是袋子不但没有小,反而越来越大,最后把路都堵死了。

    海格力斯没有办法,仇恨地看着它,这时,一位圣者来到海格力斯面前说:“你不要招惹它了,它叫‘仇恨袋’.你越惹它,它就会越大,你放弃它,它就会小如当初。”

    这个故事蕴含了丰富的哲理。在生活中,我们的怨恨不就像海格力斯遇到的袋子一样吗开始的时候很小,当你的仇恨越深时,这个袋子就会越来越大,最后,弄得自己是满心的仇恨,陷在仇恨之中不能自拔,可能受到更大的损失。如果你能将矛盾或者仇恨化解,它就会消失,你也就不会冉受它的折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常见到这样的现象,邻里之间由于误会或者嫉妒,出现了矛盾,彼此都不让步,都在仇恨着对方,今天我让你损失点这,明天我让你丢点那,以此来达到出气的目的。如你家的小孩打了我家的小孩,明天我就毒死你家的一只鸡。反过来,那家也许会让你损失一只猪,就这样冤冤相报,最后可能会闹}二法庭,成为永远的仇人。

    但是事后想想,我们的仇恨让我们得到了什么呢,可能得到的是一时的解气,但是却会损失更多,失去好邻里,失去好名声,依然要受怨恨的折磨。当我们遇到“仇恨袋”,最好不要去惹它,越是惹它,它就会变得越大,很日J‘能给自己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反而,如果我们选择放弃仇恨,也许会给我们带来很多好处。

    钊·锋相对,睚眦必报,这样的方式往往不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学会放下,学会宽容,才是对自身真正的谅解和体贴。否则你只是在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这样的方法是不正确的。

    明朝的杨翳处理仇恨的方法值得我们每个人思考。杨翳的邻居家丢了一只鹅,怀疑是杨翳偷的,邻居就在门口破口大骂姓杨的。家人听到后,告诉杨翳,邻居在骂你,杨翳却说:“姓杨的又不只我一个,随他骂去。”

    旁边的另一个邻居遇到下雨天,就会把雨水放到杨翳家的院子里,使得杨翳的院子深受泥泞潮湿之苦,但是杨翳却告诉家人,下雨了,就不要出去了,随他去好了。

    时问长了,人们都被杨翳这种忍让的情怀所感动.一年,一群盗贼密谋要到杨翳家抢劫,结果,村民自发地组织起来给杨翳看守院子,避免了遭受损失。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对待仇恨,我们不要总想着怎么去报复带给我们仇恨的那个人,用平静的心态对待仇恨,化解仇恨,最后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是最成功的防守和胜利。

    生活中,我们要学会一颗宽容之心对待生活中的一切,不要因为一点的小事就让仇恨充盈在你的心里,当你被仇恨缠绕时,多想想这个人平时对你的好,这样就会让仇恨消失、化解。对别人的宽容也是对自己的原谅,给别人台阶下也是在为自己铺路,放下心中的仇恨,前面就是灿烂的阳光。雨果说:“世界上最大的是陆地,比陆地大的是海洋,比海洋大的是人的胸怀。”也就告诉人们,我们的心胸要比我们想象的更宽阔。

    何必打肿脸充胖子

    大海中有一只百岁的老海龟,它平时很注意形象,竭力表现出长者的风度。

    一天,它来到沙滩上,见几只小海龟在一块大石头上玩,就想爬到大石头上去,给它们讲讲自己的历险记。但它刚爬上去就滑了下来。小海龟们说:“您年纪大了,动作不灵活了,让我们拉你一把吧!”

    它故意笑着说:“谁说我爬不上去,再高的石头我都爬过,刚才我只不过是先活动活动四肢,等会儿再爬。”它在沙滩上休息了一会,使劲冲向大石头。哪知用力过猛,身体失去重心,摔了个四脚朝天。

    小海龟们想去帮它把身体翻过来,但它故作轻松地说:“别大惊小-隆,我是故意仰面躺着的,这样我的胸部就可以晒到温暖的阳光了,多舒服啊!”

    过了一会儿,小海龟们一齐跳入大海,游走了。它这才舞动四肢、伸长脖子,想把身体翻转过来,可是怎幺挣扎都无济于事。几个渔民正好经过,轻而易举地就把它抓住带走了。而这时老海龟想:若不是,怕失面子,也不会落得如此下场。但很快它又安慰自己道:“还好,自己被抓时的狼狈相没有让小海龟们看到,好歹没失‘面子’。”

    在中国,“面了”一直是个非常敏感而又玄妙的东西。“而子”所含的既有自尊义有虚荣,而“爱面子”既是出于自尊心,又是出于虚荣心。

    出于自尊心的“爱面子”是积极的,表现为A我尊重、A我肯定,自我感觉良好,并认可自我,既不向驯人示弱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自己。它是个体对自我形象的主观感觉,有可能是过分的或不合理的。一般来说,心理健康的人自尊感比较高,认为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值得别人尊重,同时也能够接受个人不足之处。

    A尊的心理品质,不是天生的,而是秤生活、学j】和工作巾逐步培养起来的。形成自尊感的要素有安全感、归属感、成就感等,这些因素都与个体的外在环境有关的。一般表现为:自我尊莺和自我爱护;要求他人、集体和}土会尊重自己;在遇到困难时,会努力做到不气馁、不灰心、不放卉,相信自己,尊重自己,很可能会通过进一步的努力,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赢得别人的尊敬,感受自尊的快乐。

    相比而言,出于虚荣心的“爱面子”则是消极的,表现为以虚假的方式柬维护自尊,对自身的外表、学识、作用、财产表现}¨妄自尊大,对表扬或赞美过分渴求。这种“爱面子”是·种不良的心理品质,其本质是利己主义的情感反映,但最终却可能害了自己。例如,之前故事中所蜕的老海龟,它把“面子”作为追求的对象,悲剧发生了仍不自知。

    _冉=如,当今社会,男人大多追求名誉、地位、款子、车予等,女人更多地追求衣着、容貌、老公、房子。把这些东},g当作成功、美满、魅力的代名词,却忽视了真、善、美。

    虚荣心不仅误己,还会伤人。首先,一个人的虚荣心和另一个人的虚荣心是不能共存的,只有互相伤害。为厂追求“面了-”,而不惜弄虚作假、欺诈骗取,损害他人的利益。而如果不能如愿得到别人的尊重与欣赏,就会恼羞成怒,采取报复行动。其次,这种爱“面子”的风气扩人开来,会使社会形成不务实的浮夸之风,使个人丧失健康发展的基础,很容易形成恶性循环。

    所以,要正确对待面子,就必须分清自尊心和虚荣心的界限,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缺点,积极培养自己的求实品质,做一个诚实的人。

    今天的日记就到这里,愿主耶稣基督赐福于此刻正在读这篇日记的你。

    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