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别梦 第23章 第三十一篇到第四十篇(6)
作者:景山少爷的小说      更新:2017-11-12

    首先,就是有的人表面上信神,其实,心里是不信派。正像主耶稣讲得比喻中,告诉我们教会中有麦子,也有稗子。外表上,稗子酷似麦子,但是,生命是完全不一样的。稗子可能混在麦子里很久,也混出了很多人脉、资格,甚至也讲了道,做了大牧师、大主教。但是,在神眼里他们始终就是不信派。他们外表的道貌岸然,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他们实际上什么恶事都敢做,因为他们不信,所以,也就不会怕神了。连主耶稣的十二使徒里,都有一个不信派的加略人犹大,更何况在今天的教会里呢。今天的人,都知道犹大是不信主的人,因为圣经已经写清楚了。【约6:64】只是你们中间有不信的人。耶稣从起头就知道,谁不信他,谁要卖他。但是,在耶稣传道的期间,可没有人认为他是不信派,都以为他是大使徒,都以为他的爱心很大,都以为他是真信主的人。连朝夕相处的另外十一位使徒都不知道犹大是假信的。因为犹大表面伪装的非常好。但是,无论他在人前如何的善于伪装,只要他是个假信的,他就不怕神,他就一定会在暗中做许多恶事。所以,犹大敢为了那三十块钱出卖他的老师,耶稣的善良、正直、爱人的心,犹大与主每日一起吃住,他肯定是看得最清楚的。当他看到主耶稣被打,被定了罪之后,他的良心也实在受不了了,去找大祭司把三十块钱退回去,大祭司也不要,最后这钱买了一块地,用来埋葬外乡人。犹大不是向神悔改,而是做了大恶,自己后悔了,他选择的是为罪自杀。犹大还有一件恶事,就是他如同一个贼,常常的偷取钱囊中的钱私用。我们想,犹大的胆子真大,怎敢偷奉献款去用呢,你不怕神吗?其实象犹大这样的人,绝不是独一个。古往今来,在教会中太多了,只是大家都不知道罢了,偶尔会有暴露出来的。今年年初,大家也知道一个所谓的最著名的‘大牧师’贪污了教会七千五百多万(转化成人民币),他比犹大不知道要多贪多少倍了。这个巨额的数字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贪污到的,已经用各种非法手段为自己谋利好几年了。但是,再没有被曝光之前,他每个主日在讲台上讲道,‘恩膏’的能力很强嘞,台下还一片‘阿门阿门’的。事发之后,让多少人对神产生了怀疑,不但是对他一个人怀疑,甚至对所有的传道人都产生了怀疑,对神的话都产生了怀疑。唐崇荣牧师说,这就是撒但的投资,撒但从这些人身上也得到了更高的回报率。其次,有些人不怕神是因为被罪恶蒙蔽了。这处经文不是说‘恶人心里说不怕神’而是说‘恶人的罪过在他心里说不怕神’,是罪过蒙蔽了他们,使他们不怕神。被罪恶蒙蔽又分为两种情况,一种人是一时犯糊涂,偶然被罪恶胜过。如,大卫犯罪或亚伯拉罕说谎等就属于这一种。这一种还不是最可怕的,有时候,每个人也是难免会有这样的失败。但是,还有一种被罪恶蒙蔽,就不是一时糊涂了,而是被罪缠累住,越来越硬、越陷越深。这种被蒙蔽,很难回头,结局就很可怕了。比如,亚哈养着的那四百位先知,他们中间很多人或许曾经也是先知学校的门徒,只是他们要的是个人利益,而不是单讨神喜悦。亚哈是喜欢听吉利话的恶王,如果讨亚哈喜欢,就能工资照发,生活无忧,搞不好还赏点奖金。凡责备他的都不会有好果子吃。亚哈与约沙法准备出去打仗,这四百位先知异口同音的说必能得胜。但是,我们从唯一的忠心先知米该雅的口里得知,原来天上已经开过一个会了。此时此刻,耶和华已经打法谎言的灵进入了那四百位假先知的心,他们全部都受了蒙蔽。他们自己还认为自己是受了圣灵感动呢,预言也说得是惟妙惟肖,西底家还打了铁角配合其预言。假先知被蒙蔽最要紧的是因其自身的原因,他们因贪图自身的利益,给被罪恶蒙蔽留下了破口。2.自夸自媚:2上恶人第二个明显的罪就是特别喜欢自夸。自夸的人是一个骄傲的人,骄傲是人性中最败坏、最顽固的劣性。不管一个人信主多少年,不管一个人来头有多大,只要是一个爱自夸的人,一定就是一个生命不丰盛的人,甚至灵可能都有问题的人。我们听一篇讲道也是这样,如果我们听到一个人的讲道中,常常都是自夸的话语,这个讲道人一定是有问题的。可是,很稀奇的是,在现实中,爱自夸的人反而被大家高看、追捧,因为弟兄姊妹觉得这些人多么了不起啊!自夸也成了很多人自我包装、自我神话的手段。有些人对自夸的人还常常不能够发现,那是因为没有人会笨到直接自夸。自夸的人都是通过间接方式达到自夸的目的。比如,他可以通过做自己的‘见证’夸自己,他可以通过‘祷告’夸自己,他可以通过‘特别强调真理中自己身上明显有的’那部分真理夸自己,他可以假借别人的口夸自己……。【林后11:22-23】他们是希伯来人吗?我也是。他们是以色列人吗?我也是。他们是亚伯拉罕的后裔吗?我也是。他们是基督的仆人吗?我说句狂话,我更是。我比他们多受劳苦,多下监牢,受鞭打是过重的,冒死是屡次有的。夸口是愚妄人才做的,保罗为什么在这里要夸口呢?因为保罗在这里夸口是不得已的。哥林多教会是保罗建立的,保罗一贯都是谦谦卑卑的服侍,不夸口。但是,当保罗离开之后,哥林多又来了一帮人,这帮人很会自夸自媚,整天夸口自己。人就是这么好骗,人越夸口,别人就越高看他们,以至于保罗建立的哥林多教会几乎要拒绝保罗,只接受这些人啦。这些人如果只是象腓立比教会那种属肉体的,出于嫉妒纷争的传道也就罢啦,【腓1:15】有的传基督,是出于嫉妒分争。也有的是出于好意。【腓1:18】这有何妨呢?或是假意,或是真心,无论怎样,基督究竟被传开了。为此我就欢喜,并且还要欢喜。因为至少他们所传的真理还没错。但是,哥林多教会那帮仆人,实际上他们是撒但的差役装作光明的天使。保罗就不能容让他们了。保罗夸口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哥林多的教会。于是保罗夸口说:“他们是希伯来人吗?我也是。他们是以色列人吗?我也是。他们是亚伯拉罕的后裔吗?我也是。他们是基督的仆人吗?我说句狂话,我更是。我比他们多受劳苦,多下监牢,受鞭打是过重的,冒死是屡次有的……”。保罗这些有利条件,为主付出这么大的代价,保罗从来不是整天挂在嘴边的,否则的话,哥林多人对保罗还不得佩服得五体投地,但是,保罗是真正神的仆人,是谦卑的仆人,他不愿意夸口自己。如果不是哥林多教会出现假使徒,险些让保罗被拒绝。保罗的这些有利条件,他一辈子都不会说出来。他不说出来,就没有人能知道,别人还以为他不是希伯来人、以色列人、亚伯拉罕的后代呢,他以为他不是基督的仆人呢。反倒那些爱夸口的撒但的差役倒被大家认为是基督的仆人了。保罗‘夸口’完之后,立刻讲了一个自己软弱的例子。【林后11:30-33】我若必须自夸,就夸那关乎我软弱的事便了。那永远可称颂之主耶稣的父神,知道我不说谎。在大马色亚哩达王手下的提督,把守大马色城要捉拿我。我就从窗户中,在筐子里从城墙上被人缒下去,脱离了他的手。保罗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呢?因为保罗已经让谦卑成为了一种习惯,他怕讲了自己为主付出这么多的代价之后,别人又会高看他了,所以,再讲一个自己软弱的例子,中和一下。属灵的人一定首先是一位谦卑的人,只有恶人才喜欢自夸自媚。我们不要象哥林多教会那样,因轻信爱自夸的人而将自己陷在危险里。~~~~~~~~~~~~~~~~~~~~~~~~3.自欺:2下【诗36:2】以为他的罪孽终不显露,不被恨恶。有些恶人自以为自己犯罪犯得很高明,终不显露,不被恨恶,这就是自欺,掩耳盗铃这个成语用在他们身上,最恰当不过了。他们以为不显露真的就能不显露吗?圣经说,【路12:2】掩盖的事,没有不露出来的。隐藏的事,没有不被人知道的。那么,什么时候能被人知道呢?有些人暗中犯的罪,今生就会被大家都知道。无论他们多么狡猾,无论他们手段多么高明,后来神总能奇妙地把他们暴露出来,让大家都知道了。还有些人犯的罪,直到死都没有人知道,但是,死后还是不能藏住。在审判台前,人人都要看见他们犯的罪。人犯罪,只要你瞒不过神的眼睛,你就瞒不过人的眼睛,因为在最后审判的时候,无论是在基督台前的审判,还是在大宝座前的审判,审判都是公开的,神都会把每一个人所有的罪公布于众。恶人不考虑将来如何,他只顾眼前犯罪,享受到暂时的罪中之乐。自欺的人,并不是主观故意自己要欺骗自己,而是他们根本没想到自欺不自欺的问题就已经自欺了。可以说不信主的人,人人都是在自欺,以为自己犯得罪终不显露,犯了罪没事就过去了。可是信主的人,也都或多或少的在自欺,其实,自欺的多少是与信心的大小成反比的。主耶稣的十二使徒中犹大就是一个自欺的人,他以为自己暗中犯的罪终不显露。犹大是一个藏得很深的假信徒,不但是假信徒,还是假使徒、假同工。他隐藏的非常深,连那些在三年半的时间里与他朝夕相处的其他十一个门徒都没有看出来。犹大非常善于伪装,表面上满口仁义道德,也辛苦的出去传道,但是,暗中他屡次偷窃这个团队的奉献私用,所以,圣经称他是个‘贼’。我们知道,贼和强盗不同,‘强盗’犯罪是公开的明抢,这瞒不过别人的眼目。但是,‘贼’犯罪是不让任何人知道的暗偷。犹大就以为自己只要瞒过人的眼目,他的罪不就不显露了吗?他确实也很成功的欺骗了周围的人,直到他死的时候,都没有知道他是个坏人,也不知道是他出卖的主。但是,死后呢?使徒行传一开始,使徒们就个个都知道犹大是个恶人了。今天,不但使徒们早已知道了。连全天下的人,包括不信主的人,都知道犹大是个大坏人,是个像秦桧这样的反面典型了。犹大当初以为自己犯罪高明着呢,以为没有人知道他所做的,他犯罪的时候根本想不到将来会全天下人都会知道他犯的罪。他以为自己欺骗了门徒,欺骗了老师,其实,人家啥也没有损失,他是欺骗了他自己。还有,亚干犯罪也是这样,他以为自己犯罪没有一个人知道。最后,全以色列人站在约书亚面前,在神面前掣签,大家都知道了原来就是你亚干犯罪给大家带来的损失,不但,那一代人都知道亚干犯罪,连后面许多代人之后,还知道亚干犯罪,并以此作为鉴戒。这些只顾眼前犯罪得好处,不顾将来如何,认为只要眼前不被人看到,自己犯罪就成功了,这都叫作做自欺,没有什么事能瞒过神的眼目。4.言语诡诈:3关于言语诡诈,在前面的诗篇中已经出现过多次了,我们也已经多次讲过了。出现次数很多,就是因为言语的罪,是我们最容易犯的罪。【雅3:2】原来我们在许多事上都有过失。若有人在话语上没有过失,他就是完全人,也能勒住自己的全身。而诡诈的言语又是我们在言语方面最容易犯的罪。5.定意行不善的道:4上【诗36:4】他在床上图谋罪孽,定意行不善的道。这节圣经重点在‘定意’二字上。恶人是定意行不善的道。如果说行不善的道,我们都会行不善的道。没有一个人行善的道,【诗14:2-3】耶和华从天上垂看世人,要看有明白的没有,有寻求神的没有。……并没有行善的,连一个也没有。大卫也会行不善的道,亚伯拉罕也会行不善的道。但是,他们是偶然被过犯所胜,不是在定意行不善的道。定意行不善的道,指的是那种在床上细细地筹划、谋算怎么犯罪,明知故犯,为了达到目的,坚持去犯罪。彼得曾经三次不认主,可以说是很大的失败。但是,后来回过头来之后,仍然是被神使用的重要使徒。因为在那之前,主耶稣已经为彼得祷告了,使他不会失掉信心。【路22:31-32】主又说:“西门,西门,撒但想要得着你们,好筛你们,像筛麦子一样。但我已经为你祈求,叫你不至于失了信心。你回头以后,要坚固你的弟兄”。我们不免要问,主啊,你这不是偏待人吗?你为什么替彼得祷告,不替犹大祷告,让犹大也能有信心呢,让犹大也能回头之后坚固众弟兄呢。原因就是因为彼得是软弱犯罪,犹大是定意犯罪。彼得是因为面对危险的环境而软弱犯罪的。犹大是没有人逼迫他,是他主动找到祭司长为三十块钱出卖主的,所以,是不一样的。对于软弱犯罪的,别说是三次不认主,圣经说就是七次跌倒,主仍会把他们扶起来。【箴24:16】因为义人虽七次跌倒,仍必兴起。恶人却被祸患倾倒。但是,对于定意犯罪的,就算跌倒一次,主也不会去管他,主要向这些行恶的人变脸。国内教会受大逼迫的时候,有很多弟兄姊妹也写悔过书、当众弃绝主名,我们也要区分他们中有些人是象彼得那样软弱犯罪,也有些人是象犹大那样定意犯罪的,不能一概而论。6.不憎恶恶事:也就是老好人,对罪麻木了,看到别人做的不对,也不敢指责,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这样的人特别多。但是,神要使用的人,一定要有神忌邪的心,恨恶罪恶,勇敢地审判罪恶。【民25:10-13】耶和华晓谕摩西说,祭司亚伦的孙子,以利亚撒的儿子非尼哈,使我向以色列人所发的怒消了。因他在他们中间,以我的忌邪为心,使我不在忌邪中把他们除灭。因此,你要说,我将我平安的约赐给他。这约要给他和他的后裔,作为永远当祭司职任的约。因他为神,有忌邪的心,为以色列人赎罪。这里提到的非尼哈是神所喜悦的,神把平安的约赐给他和他的后裔,并且让他们永远可以在神面前担当祭司的职任。他为什么能得到神的喜悦,就是因为他以神的忌邪为心。他不怕得罪人,那两个犯罪的人是公开的在亭子里行淫(25:8),也就是说,大家都看到了,也都明知道这是在犯大罪得罪神。但是,谁也不去管这‘闲事’。人嘛,往往就是这样,教内教外都是这样。他得罪神关我什么事,他做事不公义关我什么事,他假冒伪善关我什么事,他欺负人关我什么事,他说谎、偷窃、犯奸淫……关我什么事,只要没伤害到我,就不关我的事。他只要对我好,我就对他好。他请我吃饭,我就请他吃饭,他给我送礼物,我就给他送礼物。更何况正在犯罪的那两个人,可都是首领的孩子。也就是说,惹了他们更没好果子吃。【民25:14-15】那与米甸女人一同被杀的以色列人,名叫心利,是撒路的儿子,是西缅一个宗族的首领。那被杀的米甸女人,名叫哥斯比,是苏珥的女儿。这苏珥是米甸一个宗族的首领。如果刺死了他们,就算他们死了,他们还有父母、有兄弟姐妹、有亲戚朋友都还活着,这就等于是得罪了两个很有势力的家族,首领往往又都会拥有很多的人脉,手中又都握有一定的权力。所以,非尼哈这样做,可以说对自己没有任何的好处,却有极大的坏处。他和他的家人、后裔,今后一定会遭到很多人的恨恶。就算在什亭行淫的这件事上,他们说不出来什么。但是,今后他们可以在其他许多事上不断地找茬,无休无止的来攻击、陷害非尼哈和他的后裔。虽然圣经没有记载非尼哈今后的生活遇到了什么难处或威胁,但是,他们的境况是可想而知的。所以,非尼哈或许在软弱时,头脑里也会时时闪过因杀了首领的儿子而后怕的念头。但是,我们知道,神借着摩西告诉非尼哈不要害怕,神应许他‘我将我平安的约赐给他。这约要给他和他的后裔’。神会保护他的平安,因他是站在神的一边勇敢地憎恶恶事,审判恶人。~~~~~~~~~~~~~~~~~~~~~~~~~~~~~~~~~~~~二.神的良善:5-121.慈爱上及诸天:天,是人类看为最遥不可及之处,地极虽远,人还有可能达到。诸天,包含了天和天上的天,人永远也无法达到。可是,神的慈爱却可以达到诸天。这不是说,神的慈爱只往天上辐射,而是说,连人类遥不可及的高天之上,神的慈爱也能到达,更何况我们居住的地上呢?换句话说,神的慈爱上及诸天的意思就是说,神一切所做的都有慈爱,宇宙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上帝的慈爱。慈爱,是神最重要的属性之一,圣经中提到的特别多。我们今天跟从主,也正是因为认识到神的这个属性。如果一个基督徒是为了上天堂才信主,或是惧怕下地狱而被迫不得不信主,这样信仰的根基是不稳固的。只有认识到神的慈爱,并被神的爱所吸引和激励的,才是成熟的基督徒的生命。我们认识神的慈爱可以从两个方面。【太5:45】他叫日头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神的恩惠有两种,一种是普遍的恩惠,一种是特殊的恩惠。普遍的恩惠是给所有受造之物的,特殊的恩惠只是给神的选民的。特殊的恩惠我们这里不谈,神将普遍的恩惠给世间所有的人,包括那些拜偶像的,各种罪大恶极的人。神叫日头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有人心里会说,太阳光是普照在大地上的,当然照好人,也照歹人啦。雨水是普降在大地上的,当然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啦。并不是因为上帝爱歹人、爱不义的人才给他们阳光雨露的,而是因为神无法让太阳区分好人、歹人,无法让雨水区分义人、恶人。难道上帝真的无法区分出来吗?不是的。为了让我们知道神是有这个能力区分的,在历史上神还真的做了一次区分,记载在圣经中,那就是神在埃及降得十灾。前面三灾神没有区分以色列人和埃及人,法老或许心里还会说,反正降灾大家一齐受罪,我也不怕。但是,从第四灾开始,往后面所有的灾,神都区分以色列人和埃及人。也就是说,只让埃及人遭灾,以色列人虽然生活在埃及人中间,但是,灾害却能单单避开以色列人。比如,第四灾是苍蝇之灾,神让摩西告诉法老这一灾我要区分以色列人与埃及人,有可能法老与臣仆听后,不放在心上,觉得这怎么可能。可是,结果果然如此,埃及苍蝇成灾,可是,苍蝇却不去以色列人的家里,轰都轰不过去。第六灾,降冰雹时,神让冰雹只砸在埃及人的牲畜和田地上,却避开以色列人的地方。第九灾时,神让日头不照在埃及人那里,埃及遍地漆黑。但是,以色列人却仍然能正常照射到阳光。神只需要做一次,这样,我们就知道神让日头照人、降雨给人时,是有能力区分好人、歹人的,他不区分,是因着他的慈爱,他将这恩惠普遍的施与所有的受造之物。最宝贵的东西,或者说,人的生命最离不开的东西,往往都是最廉价的。我们知道,生命离不开阳光、空气、水,这都是上帝免费白白的给人类的。因为是白白的恩典,我们常常就忘记了它的珍贵。如果在某个特定环境中,这一切变得非常稀罕时,我们宁可拿一吨钻石去换一吨水。钻石、黄金是非常值钱,但是,我们很多人就算都没有它们,一点也不会影响我们的生活。吃的食物也是这样,全面的营养都包含在最廉价的食物里,鱼翅、燕窝一顿饭吃几千块钱,但并不见得有营养,说不定贵价的食物吃多了还不利于健康。反倒是青菜、豆腐、粗麦等这些廉价的食物,已经可以提供给我们生命所需的所有营养。神的慈爱还体现在他对罪人的怜悯。有人看了某些经文之后,(比如,神灭了所多玛和蛾摩拉,还有神让约书亚灭了迦南七族),觉得神像是一位暴君,毫无怜悯的屠杀生灵。他们不明白这些地方的人,罪大恶极到了何种的地步。神对他们其实也是充满了宽容忍耐,神对亚伯拉罕说,如果在所多玛这个大城里,哪怕还剩下十个义人,我都不会灭他们。神要是无怜悯的灭迦南七族,早在亚伯拉罕的时候就可以,为什么还要等到好几百年之后,到了约书亚的时候再灭。因为神对亚伯拉罕说,虽然他们邪恶,但是,还没有到邪恶满盈的地步,等一等看他们能否悔改。可是他们越做越恶,实在到了无可容忍的地步,他们能把自己的孩子活活烧死献给偶像,他们在宗教活动中,光天化日下就*乱污秽,社会充满了罪恶,神才不得不审判他们。这都是极端无法容忍的例子,其实神的心意是不希望恶人死不悔改,遭受审判,而是希望恶人回头,能得怜悯。【结33:11】主耶和华说:“我指着我的永生起誓,我断不喜悦恶人死亡,惟喜悦恶人转离所行的道而活”。例:约拿书的主要内容(省略)2.信实达到穹苍:信实是说神是说话算数的,他的话语发出,绝不返回,他守约施慈爱。圣经中,神与人多次立约,每一次都是人背约。约,用我们今天的话说,也可以理解为合同,限定了双方的责任与义务。神与人立约,都是赐福给人。但同时一般也会有一点责任方面的要求。比如,在大洪水之后,神曾经与挪亚立约,不再用毁灭世界的大洪水来毁灭世界了。并且用彩虹作为立约的记号。同时也提到了一点要求,那就是人虽然允许吃肉了,但是,肉带着血不可吃。还有就是不可再杀人流血。那么,挪亚以后的人类遵守了这些内容的了吗?很明显,都在肆无忌惮的践踏这个约,不但世人根本不管什么约不约的,连基督徒现在也在践踏这个约。一些基督徒不就鼓吹可以吃血和勒死的牲畜吗?又能搬出名人,又能很牵强的找出点圣经根据。圣经分为旧约和新约,旧约主要指的是神在西奈山颁布的律法。【申11:29】及至耶和华你的神领你进入要去得为业的那地,你就要将祝福的话陈明在基利心山上,将咒诅的话陈明在以巴路山上。守着这些律法就可得祝福,违背这些律法就会被咒诅。人很快就单方面撕毁合同,摩西在山上迟迟没有下来,山下的百姓很快就偏离了神的吩咐。【出32:8】他们快快偏离了我所吩咐的道,为自己铸了一只牛犊,向它下拜献祭,说,以色列阿,这就是领你出埃及地的神。以至于摩西当着百姓的面摔碎了上帝亲手写得两块法版。【出32:19】摩西挨近营前就看见牛犊,又看见人跳舞,便发烈怒,把两块版扔在山下摔碎了。不是摩西胆大,敢把神的法版摔碎,而是表示百姓已经破坏了律法的约。律法的约还是有瑕疵的,这个瑕疵不是说神设计的不够好,而是人性堕落之深,无法履行这个约。【来8:8】所以主指责他的百姓说,(或作所以主指前约的缺欠说)日子将到,我要与以色列家,和犹大家,另立新约。【来8:13】既说新约,就以前约为旧了。但那渐旧渐衰的,就必快归无有了。主耶稣用自己的血给我们立了新约。新约是恩典的约,他一次献上就成了永远赎罪的祭。但是,新约也不是毫无要求,新约对我们唯一的要求,就是我们必须在耶稣基督里。如果谁要是把主耶稣立约的血看做平常,那他的结局也是非常可怕的。【来10:29】何况人践踏神的儿子,将那使他成圣之约的血当作平常,又亵慢施恩的圣灵,你们想,他要受的刑罚该怎样加重呢。3.公义好像高山:高山的特点就是稳固、不摇动。公平与公义是神宝座的根基,神作任何事情毫无不义。但是,人要想做到公义是非常非常困难的,人很容易受到自己情感因素的影响。面对和我们关系好的人与陌路人与仇敌,我们在处理上很难公平。不知不觉就按照外貌断定是非,不按公平断定是非了,我们或许不会承认自己是不公义的人,不过我们常常确实如此,求主光照我们。人可以被收买,人与人可以因着交情关系而不公义。但是,谁能收买神,与神建立交情叫神不公义?谁也不能做到,神做事情绝对是公义的。法利赛人奉献再多的钱给神,做再多工作,他们是恶的,神仍然要定他们的罪,不会有丝毫的偏袒。大卫正是因为认识到神的公义好像高山,才能使他在冤屈苦难中稍得安慰,他知道扫罗可以利用自己的地位拉拢买通臣宰、首领、百姓,但是,他拉拢不了神,神还会按公义做事。4.判断如同深渊:深渊底下是黑咕隆咚的,看不到底,表示神的判断也是这样深不可测。【罗11:33】深哉,神丰富的智慧和知识。他的判断,何其难测,他的踪迹,何其难寻。神做事情,有些我们懂,有些我们当时不懂,过了若干时间之后,我们看到结果才懂,还有些我们直到离开世界时也不懂,但是,离开世界之后,与主面对面时,必定会懂。【林前13:12】我们如今仿佛对着镜子观看,模糊不清(模糊不清原文作如同猜谜)。到那时,就要面对面了。我如今所知道的有限。到那时就全知道,如同主知道我一样。神为什么让保罗害严重的眼病?保罗四处布道,读经、写信,眼睛多么重要啊,你哪怕让他牙痛也好啊,或是别的不太妨碍传道的病。我们不明白为什么。神为什么让司提反被人打死?神为什么让恶人活得那么潇洒?神为什么让主耶稣的养父约瑟去世的那么早?……。我们有太多的事情不能明白,今天,我们只能借着信心,相信神一切所做的都有慈爱,一切所行的无不公义。我们不明白,那是因为我们的小脑袋瓜加在一起也还远远够不上神的愚拙呢,他的意念高过我们的意念,如同天高过地。~~~~~~~~~~~~~~~~~~~~~~~~~~~~~~~5.投靠神的福气:7-9【诗36:7】神阿,你的慈爱,何其宝贵。世人投靠在你翅膀的荫下。要想得到耶和华所赐的福气,前提就是‘世人要投靠在神翅膀的荫下’。只要愿意投靠在神翅膀荫下的,不论你过去是什么样的人,都能得到耶和华所赐的福气。我们比较熟悉的,路得曾经是被咒诅的摩押人。当拿俄米要回以色列的时候,苦劝两个儿媳妇各自回自己的娘家去吧,你们还年轻,还可以有很好的未来,如果跟着我这个老人,我只会拖累你们的前途。再说,你们去一个陌生的国家,各方面都会有很多不方便。俄珥巴虽然也很爱这个婆婆,但是,想到自己的前途,只好含泪与婆婆告别。但是,路得很坚定的表示要跟随婆婆走,她是报着吃亏的想法,我要对婆婆养老送终,自己的将来如何,她没有看为重要。她为什么能有这样的爱?这是因为她对拿俄米的神有信心。她对婆婆说:“你的国就是我的国,你的神就是我的神,除非死能让我与你分开”。哦!路得的信心不得了。摩押人本有摩押人自己的神——基抹。【王下23:13】摩押人可憎的神基抹。但是,她愿意放弃自己的神,投奔新的神耶和华。最难能可贵的是,如果她嫁到拿俄米家里这十年来,看到的是拿俄米家里人丁兴旺、五谷丰登、牛肥羊壮,她转而信靠这位耶和华或许还容易一点。但是,她看到的是拿俄米家中的男人一个一个的离世,短短几年,家中就只剩下三个寡妇了,还没有留下孩子。这样的一位神,有什么值得她来投靠的?那路得为什么还这么坚定地要投靠耶和华?她一定不是凭着眼见的环境,因为信心就是不凭眼见。她一定是在这个家庭里,看到了与周围人都不一样的生命。让她相信,即使神让拿俄米家里的环境很苦,拿俄米所信的耶和华也是真神。后来,到了以色列,这两个寡妇的日子确实也很苦,他们要去别人地里拾麦穗。恰巧,路得在一位敬畏神的大财主波阿斯的地里拾麦穗。当波阿斯得知这个外来拾麦穗的人就是路得的时候,也是深深的佩服她,因为路得的事迹已经悄然传播在以色列的民中了。这个时候,波阿斯对路德说了一句话:“【得2:12】愿耶和华照你所行的赏赐你。你来投靠耶和华以色列神的翅膀下,愿你满得他的赏赐”。确实,路得的命运的转折、路得的福气,就是因为她投靠耶和华以色列神的翅膀荫下,投靠神的,就要满得神的福气。如果不看圣经下文的话,估计谁也不会想到的是,这个摩押女子后面的命运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她后来嫁给了这个善良的财主波阿斯,那么,她后半生的生活肯定不是问题了。这都还是小事,我想,路得也并没有太在乎生活的改善。如果她在乎生活的舒适的话,她当初就不会跟着婆婆来以色列了。神赐给路得更大的恩典是,她到了第五代的后裔,就是以色列最贤明的君王大卫。路得也成了耶稣基督家谱中非常耀眼的一环。原本被咒诅的摩押普通女子,能成为享有大尊荣的女子,都是因为她投靠在耶和华的翅膀荫下。而她的嫂子俄珥巴与耶和华神擦肩而过,回到她自己的神那里去了,【得1:15】拿俄米说:“看哪,你嫂子已经回她本国,和她所拜的神那里去了,你也跟着你嫂子回去吧”。也就无声无息地消失在匆匆流逝的人流中了。接下来经文提到了投靠耶和华的四种福气:1).满足:8上【诗36:8】他们必因你殿里的肥甘,得以饱足。人常以为只有拥有的财物越多,才能越有满足感。其实,错了。满足感与财物的多少毫无关系,如果非要找出点关系,那就是拥有的财物越多,就越不满足。一个穷人可能很满足,保罗缺衣少食,但是,他却觉得很满足,他说,他是样样都有。【林后6:10】似乎一无所有,却是样样都有的。一个财主却可能很不满足,还要不断继续积攒财物。【路12:16-18】有一个财主,田产丰盛。自己心里思想说,我的出产没有地方收藏,怎么办呢?又说,我要这么办。要把我的仓房拆了,另盖更大的。在那里好收藏我一切的粮食和财物。当人不明白这一点的时候,为了自己的幸福,为了自己能满足,就会拼命地去赚钱。以为如果能赚到多少钱的时候,自己就满足了。可是,当他们真的赚到这么多钱的时候,他们还是没有满足。他们心里又会有了下一个目标,达到之后,还是不会满足……。这就像是‘海市蜃楼’。我们以为快乐就在不远处,只要到了那儿就好了。但是,真的到了那里,却发现仍是一片沙漠,并没有得到想要的快乐。快乐又在前面的不远处,继续跑到那里,还是一片沙漠,仍然没有得到想要的快乐……。直到累死,都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快乐。因为科学告诉我们,海市蜃楼只是折射出来的虚幻的美景,永远吸引你,永远得不到。圣经告诉我们,日光之下的一切,不过都是虚空,都是捕风。所罗门是最富有的王,我们过普通人的生活的时候,我们想,如果我们能有所罗门财富的万分之一,我们就满足了。所罗门也是这么想的,他以为住豪华宫殿,收集珍奇异宝,娶妻妾成群,就能满足。但是,当他真的拥有了这一切之后,却发现都是虚空,都是捕风。幸福快乐没有到来,反而还带来了很多不好的结果。于是,写下传道者书,警戒后人。追逐物质者,必定得不到想要的满足、快乐、幸福,因为他们追求快乐的方向都搞错了。咱们基督徒,可不要仍犯这样的糊涂。圣经告诉我们,我们应该是向着标杆直跑,而不是向着世界直跑。方向一旦对了,快乐、满足也就随之而来了。过去有一个人说过“在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大洞,任何东西也填不满它,只有上帝能把它填满”。中国也有一个成语,刚好与这个意思不谋而合,那就是‘欲壑难填’。人的欲望就像是一个深不见底的无底洞,永远也填不满。因为有限的永远填不满无限的,为什么只有神进来才可以让人满足呢?因为神是无限的,无限的才可以填满无限的。约翰福音第四章,记载了主耶稣向一位撒玛利亚的妇女谈道。其中有一句很重要的话——“凡喝了这水的,还要再渴,唯有喝了我所赐的水,就永远不渴,我所赐的水,要在他里面成为泉源,直涌到永生”。这位妇女希望从感情上得到满足,可是,当她结了婚之后,才失望的发现,丈夫并不能给自己带来满足,反而看到了一身的坏毛病。她不甘心这一生就与这样的丈夫过到老。于是,她一定更加慎重的进入了第二段婚姻,但是,婚后发现还是不能给自己带来满足。就这样,换了一个又一个,当她遇到主耶稣的时候,已经与五个丈夫分开了。耶稣说:“现在有的,并不是你的丈夫”。可见,她对从丈夫身上得到满足,已经灰心了。现在,也就是与这个男人同居,凑活着度过余生罢了。这个女人原本是希望从感情上找到满足,最后她失望了。其他人可能是希望从金钱上、地位上、学习上、产业上……得到满足,最后也一样都是失望。因为有限的东西,不会给我们带来真正的满足。正像主耶稣说得“凡喝了这水的,还要再渴”。主耶稣要给我们一个泉源,这才能真正的使我们得到满足。泉源,有一个什么样的特点呢?看着并不多,只不过是一汪水。但是,这一汪水永远不枯竭。所以,看似一汪水不起眼,其实比一千、一万个大池塘的水都多,因为它是不止息的涌流,直涌到永生。2).喜乐:8下【诗36:8】你也必叫他们喝你乐河的水。喝乐河的水,表示投靠耶和华的人,上帝会给你喜乐。神使人喜乐有几种方法:1.神给人物质方面的好处,让人可以从物质上得到一些享受。虽然这是很不重要的那种,但是,我们也不否定,神有时候确实会给人这方面的好处。神给人这方面好处,不代表神因为最爱他才给他的,神不给的,也可能是神非常爱的人。2.神挪去人的困难,让人在重压之下突然变得轻松了,人会觉得非常的喜乐。3.神没有改变人苦难的环境,但是,却赐给他特别的安慰。让他有喜乐的心面对恶劣的环境。有人以为,神叫我们喝他乐河的水,就是让我们事事顺心,不遇难处。其实,不是这样的。我们不能只看一节圣经,如果平衡的来看,神是一方面给我们喝乐河的水,一方面给我们苦杯。将来,一个人在天上的荣耀大小,就是根据我们在地上喝神苦杯的程度。3).生命:9上【诗36:9】因为在你那里,有生命的源头。生命其实是最宝贵的,比得到全世界都好。但是,在地上的时候,得生命却不令人羡慕。因为大家觉得‘生命’没有什么实惠的好处。例如,财主与拉撒路是比喻,拉撒路是得生命了,可是,在地上活着时候,有什么好处呢?不还是个大家瞧不起的要饭花子吗?不还是浑身生病、生疮吗?财主没得生命,可是活得却很潇洒,可以花天酒地、奢华宴乐的生活。有没有生命,虽然在活着的时候,几乎看不出有什么好处。但是,只要一离开世界,区别可就大了。有生命的,就可以去乐园与神同在,享受永远的福乐。没有生命的,立刻就得下到阴间受极大的痛苦。在神那里,有生命的源头。基督徒追求的,不但是得生命,而且还要得丰盛的生命。如果不能得到丰盛的生命,将来都会留下很大的遗憾。4).光:9下【诗36:9】在你的光中,我们必得见光。走天路,光很重要。没有光,我们只能跟着别人走。别人走得对,你跟的就对。别人如果是瞎眼领路的,你就会跟着也掉进坑里。末世的时候,属灵状况是大混乱,我们更需要在光中与主同行。活在光中的人,不会人云亦云,因为他自己看清楚了。就算一千个人说太阳是方的,他仍会说太阳是圆的。6.愿神施行公义:10-12施行公义,就是求神赏善罚恶,恩待义人、惩治恶人。愿你常施慈爱给认识你的人。常以公义待心里正直的人。大卫遇到了很多恶人,很恶劣的欺负大卫。大卫说:“不容骄傲人的脚践踏我,不容凶恶人的手赶逐我”。践踏,是指羞辱他。古时候打仗,打败敌人之后,他们有可能会把敌人的首领按在地上,用脚践踏,表示羞辱对方。凶恶的人,还赶逐大卫。大卫求神禁止敌人这么自由的做坏事。他相信,最后,恶人一定会自己仆倒,神让他们的仆倒是彻底的失败,不能再起来。交通:xiejiale1973@126.com第三十七篇善恶两等人三十七善恶两等人谢迦勒一.劝勉义人:1.不要心怀不平:1-2第1节,7节,8节,多次提到了不要为作恶的心怀不平。当我们看到恶人凡事顺利,义人反倒常常吃苦时,就会觉得我们代价是白付出了,一点好处都没有。反倒因为常常遵守真理,而损失了许多的好处。我们就会有一种吃亏了的感觉,看到恶人赚到了便宜,我们就会心怀不平。神知道我们常会有这样的心理,所以,这篇诗就劝勉义人不要心怀不平。因为恶人就快要归于无有了,谦卑人必承受底土,再忍耐片时。我们常会觉得神对我们太苛刻了,对恶人倒是很宽容。有时候,我们甚至觉得神似乎是故意要和我们作对,许多小事情就算了,连我们看为最重大的那件事情,神也不帮助我们。真是让我们太无可奈何了,你又抓不到神,没法面对面的缠住他,都想对神发脾气了。但是,我们立刻相信神是慈爱的、也是公义的。相信他永不会做错事,这真是很需要信心的。要想不为作恶的人心怀不平,也就是说,要有平衡的心理,我们有一个窍门,那就是不要与别人比较。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当你看周围的人的时候,你一定能看到有很多恶人亨通顺利。我们往往不看那些环境比我们差的,总是看那些比我强的,那当然心理就不平衡了。要比,我们和保罗比呀,人家是大使徒,人家为主付出的代价多大啊,可是,从肉身说,保罗得到什么好处啦?他所处的环境非常恶劣,而且处处都是危险患难等着他。要比,我们和主耶稣比。主耶稣是神的儿子,但是,狐狸有洞,天上的飞鸟有窝,人子却没有枕头的地方,最后,三十三岁就凄惨的被钉死。其实,我们不应该和周围的人比,尤其是不要和那些亨通的恶人比,我们只要管好自己活在真理里就行了。但是,人就是有这个坏毛病,总是不由自主的想与别人比较。彼得是主耶稣的使徒,跟随了主三年半之后,照理说,生命应该很不错了才对。但是,我们看见他仍然免不了想与人比较。主耶稣复活之后,有一次在提比哩亚海边对彼得说:“你年少的时候,可以自己束上带子,随意往来,但年老的时候,你要伸出手来,别人要把你束上,带你去不愿意去的地方”。主耶稣说这话是指着彼得要怎样死荣耀神说得。也就是预言彼得的结局将要为主殉道。这个结果我们的肉体当然是不喜欢的,如果主耶稣预言彼得年老的时候,儿孙满堂,事业大成,那彼得肯定是高兴的。但是,现在,主耶稣预言彼得年老的时候,将要失去自由,被人捆绑,带去彼得不愿意去的地方,彼得听后,心里面肯定不是滋味。就在这个时候,彼得一转脸,看见了约翰就在后面跟着。于是,不由自主地脱口就问主:“主啊。那这个人将来会如何”?我们知道,这就是想与人比较的心。如果主告诉他:“约翰啊,我让他活到九十多岁,最后在以弗所正常离世”。彼得心里就会心怀不平,心想,同样作使徒的,凭啥我就得早死,他就能长寿,一比较就容易心怀不平。如果主告诉彼得:“约翰啊,将来还不如你呢,他会怎样怎样受大苦”。那彼得心里就平衡一点了,心想,要受苦大家一起受也行。这种与人比较的心理,主不喜欢。所以,主耶稣没有告诉彼得约翰的结局如何,只对彼得说:“我若要他等到我来的时候,与你何干?你只管跟从我吧”。也就是说,你不要与别人比较,神怎样安排别人,那是神的事,与你无关。你只要管好你自己好好跟从主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