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别梦 第30章 第四十一篇到第五十篇(2)
作者:景山少爷的小说      更新:2017-11-12

    第四十二篇流亡者的祷告(一)四十二流亡者的祷告(一)谢迦勒这篇诗与第四十三篇,其实是可以合并成一首完整的诗。这两篇诗一共可以分成三段,也很好分段,因为每一段的结束都是相同的语句——‘我的心哪,你为何忧闷,为何在我里面烦躁。应当仰望神。因他笑脸帮助我,我还要称赞他’。这篇诗是讲到一位流亡者的祷告,他在外面流亡时痛苦的心情。那么,这篇诗对今天的我们还有什么意义呢?我们又没有流亡在外。真的是如此吗?我们的身体虽然没有流亡在外,但是,很多基督徒的心灵却在外流浪。凡是在外流浪的弟兄姊妹,他们的心就一定会忧闷、烦躁。并不是一个人一信了主就会有喜乐,也不是一个基督徒常常聚会就能有喜乐,只有遇到主的人才会有喜乐,如果没有遇到主,就算是住在教堂里,也没有喜乐。主耶稣讲过一个浪子回头的比喻,大多数人看完那个比喻,都以为只有那个在外的小儿子才是浪子。其实,那个比喻是告诉我们,在家的那个大儿子也是浪子,是在家的浪子,因为他的身体虽然在父亲身边,但是,他的心灵却不能与父亲同心,他也并没有因为与父亲同在而喜乐。正像主耶稣那个时候的犹太人,他们不知道、也不承认自己也是失丧的罪人。有时候,在家的浪子比在外的浪子更难悔改,因为他们以为自己没有失丧,我们今天的基督徒也要引以为戒啊。从第四十二篇诗篇开始便进入了卷二,卷一的时候,我们看到背景资料介绍基本上都是写——大卫的诗。但是,这篇诗的背景资料介绍告诉我们,这是可拉后裔的训诲诗。这个可拉我们并不陌生,出埃及的时候,在旷野的路上有人因反对摩西而被神惩治,让地开口把他们吞了下去,所说的就是这个可拉。【民16:31-33】摩西刚说完了这一切话,他们脚下的地就开了口,把他们和他们的家眷,并一切属可拉的人丁,财物,都吞下去。这样,他们和一切属他们的,都活活地坠落阴间。地口在他们上头照旧合闭,他们就从会中灭亡。看到上面的经文,我们或许会以为可拉的后裔已经全部都除灭了,其实,可拉的后裔并没有全部被除灭,在后面的经文里就告诉了我们。【民26:11】然而可拉的众子没有死亡。存留下来的可拉的后裔竟然还承担了很重要的工作守门与歌唱。【代上9:19】可拉的曾孙,以比雅撒的孙子,可利的儿子沙龙,和他的族弟兄可拉人都管理使用之工,并守会幕的门。他们的祖宗曾管理耶和华的营盘,又把守营门。【代下20:19】哥辖族和可拉族的利未人都起来,用极大的声音赞美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在大卫的诗班里,有一位叫希幔的,他是三位诗班班长之一,他就是可拉的后裔。还有,撒母耳也是可拉的后裔。可见,神并没有因为可拉的错误就永远记恨在他后裔的头上,而是既然已经审判过了,就永远的丢在了深海里不再纪念。可拉的后裔也很好,并没有因为神曾经严重的惩治过他们的先祖,就对神怀有怨气,他们知道神的惩治是对的,他们仍然欢欢喜喜的颂赞神,尽心尽性地服事神。这篇诗是可拉后裔的训诲诗,但是,我们并不能肯定这篇诗就是可拉后裔所写。有可能是可拉后裔写的,也有可能是大卫或是其他某人所写,然后交由可拉的后裔唱出来。一.忧闷烦躁的心壹:1-51.如鹿切慕溪水:1中东是个缺水的地方,奔跑的鹿一旦看到了溪水,那是它最大的享受和满足啊,总觉得不够,总觉得还想要,这就是渴慕。鹿对溪水是这样的感觉,那么我们对神是否也是像鹿切慕溪水一样切慕神呢?我们看到今天不少基督徒对神不是这样的切慕,不是总觉得不够,总觉得还想要,而是觉得够了。我们知道聚会就是亲近神的一种方式,但是,无论哪里的教会,总有这么一些基督徒不切慕聚会,一到聚会的时间,他们就说‘怎么又聚会了’,心想,要是能不聚会该多好啊。要是有的教会农忙期间放假了,他们开心的像是成功逃课的孩子,好像捡个大便宜似的,这种应付差事式的聚会,就算每次都去了,又怎能讨主的喜悦?这哪像鹿切慕溪水?倒像是鹿倒胃石头蛋。读经、祷告也是这样,有些基督徒根本就不渴慕神的话,平时是不读圣经的,就算哪天勉强打开圣经去读,也是一读经就眼皮打盹,一祷告就哈欠连天。同样时间信主,在同一间教会聚会,听同一个人讲道,年龄也大致相仿,为什么有人对神就如鹿切慕溪水,有人就切慕不起来呢?对神不切慕的原因,往往都是因为这人对神以外的东西太切慕了。就如一块海绵本来是有‘吸’的能力的,但是,如果里面已经被脏水填满了,这个时候,再给它纯净水、糖水,它也不能再渴慕了。正如使徒约翰所说,人若爱世界,爱父的心就不在他里面了。你看那些聚会就睡觉,祷告打哈欠的人,如果让他们看电视剧,看到再晚,那精神抖擞着呢。如果问问他们附近哪家饭店有什么特色,哪家美容院头发做得漂亮,他们如数家珍一般。他们平时把情感都投在这些方面了,爱神就爱不起来了。魔鬼把世界设计的巧妙非常,给不同的人群都能提供吸引你去爱它的理由,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就深陷世界的网罗中,难以自拔。对男人,对女人、对富人、对穷人、对文化人、对文盲、对大人、对孩子……,世界都能有办法夺走他们的心。比如,现在很多孩子玩网络游戏非常痴迷、无法自控,由此也产生了许多的悲剧。电脑的时代,谁也避免不了要使用电脑,玩游戏,我们也不能说就是犯罪了,游戏可以是休闲方式之一。但是,我劝基督徒的孩子,如果玩游戏,就只玩那些益智小游戏,想玩就玩,想停就停,千万不要去接触大型网络游戏。因为游戏公司开发一款大型游戏的时候,他们追逐的一定是经济效益和上线时间。因此,他们会设计的让人通过花钱和花时间就能艰难的不断地提高等级,永无止境,这样就会把人牢牢地套住,欲罢不能。很多青少年,一开始接触这些游戏的时候,由于有新鲜感,还觉得挺好玩。但是,玩着玩着,就开始只在乎拥有的装备、等级等这些虚拟的数据了。再往后玩,就变成了痛苦的机械式动作了,尽管他们自己也很痛苦,但是,却又停不下来,甚至开始逃课、骗钱、抢钱用以维持自己的游戏账号,保持住目前的这个状态不让它退步。这就是世界的狡猾,青年基督徒一定要懂得如何避开试探,这样,能让我们更好的追求属灵的长进。世界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式渗透,总之,它要千方百计占据人的心,让人去爱它。这些东西一旦塞满了海绵的孔,那么,就没有办法再渴慕神了。人情感和时间也是有限的,一旦被这些东西占据了我们的情感和时间,我们就没有时间用在更有价值的事情上去了。【约4:13-14】耶稣回答说,凡喝这水的,还要再渴。人若喝我所赐的水就永远不渴。我所赐的水,要在他里头成为泉源,直涌到永生。追求钱财、地位、学问、爱情……,永远不能使人满足,反而会越来越渴。古语说,欲壑难填。奥古斯丁说,人心里有一个无底洞,只有无限的神才能填满。也就是主耶稣在这里所说的,唯有喝了我所赐的水,才能永远不渴,我所赐的水,要在他里头成为泉源,直涌到永生。泉源的特点就是看着水很少,不过就是一汪水而已,但是,它却永远能涌流不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如果只是讲渴慕,用哪种动物切慕溪水做比方都可以,因为哪种动物都会渴,也都需要喝水。为什么这处经文要用鹿切慕溪水作为比喻呢?我们知道,鹿是一种很温柔的动物,它没有别的本事,遇到危险时只能靠它灵巧的腿逃跑,其它食肉动物都可以吃掉它,大到狮子老虎,小到豺狼猎狗。所以,鹿喝水的时候,无论怎么再渴,它也不是只顾低着头咕嘟咕嘟闷喝。而是喝一口,就抬起头四下张望张望,看看有没有危险。然后就再喝一口,再张望张望,始终要保持着高度的警觉。这是在提醒我们,既要非常渴慕神,又要始终保持高度警觉,因为在我们身边危险无处不在。我们看到教会中出问题的圣徒们,很多都不是那些不冷不热的信徒,而是那些非常热心,特别要主,也愿意追求的那些信徒,只是他们缺乏应有的警惕性,又缺少真理知识的分辨,只顾‘渴’求了,就被狮子吞吃了。2.渴想永生的神:2因为爱慕神才能渴慕神,我们思想一下,自己每天脑子里面都在想些什么。诗篇第一篇告诉我们,昼夜思想耶和华话语的,这人便为有福。保罗也告诉我们,我们要思念上头的事,不要思念地上的事。我们爱什么,脑子里就会思想什么。比如,我们送给小男孩一把玩具枪作为礼物,你就会发现他一直会想着那把枪,睡觉时也得放在床头上,早晨睁开眼第一件事就是看看床头上的枪。再比如恋爱时的男女,满脑子也都是思想着对方,想着怎么讨对方欢喜。那么,我们是否每天都在思想着神呢?以此就可以反过来验证我们到底是不是真的爱神啦。主耶稣处处以天父的事为念,行动也是完全遵照天父的旨意,可见他一定是与神同行的人。大卫夜里醒过来,还要思想神。【诗63:5】我在床上记念你,在夜更的时候思想你。而我们呢?我们看到有的基督徒,别说叫他昼夜思想神、夜更未换的时候思想神了,就是到了每周该聚会的时间,他都能忘得一干二净。有时候,散会路上遇到这些人,他们还会问我们干什么去了,我们说刚散会,他们这时才一拍脑门想起来今天是聚会的日子。真正爱慕神的人,根本不可能忘记这个时间,因为他们天天巴不得朝见神,距那个日子还远的时候,就已经数着日子过了,像盼着过年一样,这样怎能忘记呢?忘记,不是因为记性不好,而是因为不爱慕、不看重。爱慕神,不是因为神给了我们多少眼前的好处,而是因为认识到了神的所是。贪图眼前好处的人,就是吃饼得饱的人,跟从的时候似乎也很火热,强逼耶稣做王。但是,说退去就退去,说反目就反目。保罗说,我知道我所信的是谁。所以,保罗无论遇到什么遭遇,他总能喜乐面对,仍旧忠心事奉。朝见神,在新约更加便捷自由啦,不像是旧约的时候,必须来到耶路撒冷的圣殿中。我们今天可以随时坦然无惧地来到神的施恩座前。3.眼泪当饮食:3非常爱主的人,也可能会常常遭遇各种极大的痛苦试炼,甚至终日以泪洗面,拿眼泪当食物。我们有时真是想不通为什么会这样。遭遇这些事情的时候,要特别当心,这也正是仇敌离间我们与神关系的大好时机,仇敌不住地对我说:“你的神在哪里,你的神在哪里,……”。神爱我们的爱,在神那一边,魔鬼是破坏不了的,魔鬼只能破坏我们这一边,因为我们的情感起伏易变,容易受外在环境影响。当遭遇极大苦难的时候,会怀疑神不爱我们、不关心我们,苦极了也想发火。魔鬼就趁机挑唆,不住的企图离间我们与神的关系。魔鬼也曾经挑拨破坏主耶稣与父神的关系,让主耶稣生怀疑,神性的圣子耶稣基督,魔鬼是挑拨不了的。所以,魔鬼就趁着耶稣以人性接受试探的时候做这个工作。其中魔鬼两次都对主耶稣说:“你若是神的儿子……”。魔鬼难道不知道耶稣是不是神的儿子吗?肯定不是。魔鬼这样说,是让主耶稣生疑心,心想:“我若是神的儿子,为什么还挨饿,石头变食物,变就变吧;殿顶上跳下去肯定不会有事,不然,我哪像神的儿子呀”。当我们受苦的时候,祷告又不灵的时候,仇敌也会不住地给我们思想:根本就没有神,这不过都是人自己想象出来的,如果有神怎么祷告会不灵?如果有神为什么让你受苦他也不管?别自欺了,放弃信仰吧……。有些人不懂得仇敌的试探险恶,可能就真的沉沦了。4.回忆同往神殿的美好:4今天,有些弟兄姊妹不渴慕聚会,但是,如果哪天聚会全部被关闭,想聚会都找不到地方,我们心里就难受了。人常常就是在恩典中不知道珍惜恩典,一旦失去了,才知道宝贵。以色列有独一真神,却常常羡慕外邦偶像,神兴起巴比伦,掳去以色列,让他们知道服事上帝与服事巴比伦有什么区别,以色列人吃了苦头了才知道醒悟。有的教会,每周都有工人来分享圣经,可是,信徒倒不热心聚会,不珍惜这个恩典。心想,反正一直都会有人讲道,这次不来聚会也无所谓,还有下次呢,传道人又跑不了。要知道,在中国的很多村庄里有基督徒,却没有传道人牧养。我们现在可以人手拥有一本圣经,从前想找本圣经非常不容易,现在都有圣经了,却放在包里让它睡大觉。罗杰是英国著名的传道人。他说:一天我在家中,打开圣经一看,全是空白的纸,文字一点也没有。我很希奇,就去邻居那里,看看他们的圣经,也是空白的。当时基督徒大乱,因为世界所有的圣经全部变成空白。神将他赐给人类最宝贝的话收回去了。各处寻求熟习圣经的人,请他们将所记的写出来,凑齐也不够数。信徒大都懊侮平时没有详细查读,有的甚至哭泣。信徒们就恳切求神,仍将他的话赐给人。当我心中最难受时,忽然醒来,原是一梦。晨光由玻璃窗射进屋内,看见圣经摆在桌上,急忙下去,打开一看,只见一字不缺,我就流泪感恩,虔诚读它。二.忧闷烦躁的心贰:6-111.随时随处记念神:6神对我们的爱没有改变,但是,我们所处的环境会随时改变。有时候会遇到别人攻击,有时候会遇到财产损失,有时候会遇到亲人病故,有时候会遇到各种各样烦恼的事情……,这些事情都会让我们心情忧闷烦躁。我们应该像这位诗人一样,学会随时随地地记念神,也就是思想神,祷告神,相信神。约旦地:是一块很富庶的平原。【创13:10】罗得举目看见约旦河的全平原,直到琐珥,都是滋润的,那地在耶和华未灭所多玛,蛾摩拉以先如同耶和华的园子,也像埃及地。黑门岭:以色列境内最高的山,海拔三千米左右,常年积雪。米萨山:圣经中仅此一处,目前地点不详,是座名不见经传的低矮小山。诗人在这样三处不同的地方记念神,就表示我们应该在任何地点、任何情况下,随时随地的敬拜神。新约的基督徒敬拜神变得很容易了,不需要再像旧约时期的以色列人那样去耶路撒冷敬拜,我们可以随时随处敬拜神。【来4:16】所以我们只管坦然无惧地,来到施恩的宝座前,为要得怜恤,蒙恩惠作随时的帮助。可是,有些基督徒在这样的恩典中却不肯朝见神,一离开聚会,就不再想着神,忘记了自己圣徒的身份,又与世人一样了。我们要不住的祷告,这是神在基督耶稣里向我们所定的旨意,也就是说,谁要是不这么做,就是违背神的旨意。保罗西拉在监牢里能记念神,约拿在大鱼的腹中能祷告神,尼希米在服事君王的工作中能默祷神,我们也可以在卖菜、做饭、洗衣、行路……的过程中随时记念神。经常亲近神的人,神也亲近他们,他们身上就带着基督的馨香之气,别人从他们身上就容易感受到神的同在。2.患难中有信心:7-8【诗42:7】你的瀑布发声,深渊就与深渊响应。你的波浪洪涛漫过我身。【诗42:8】白昼耶和华必向我施慈爱。黑夜我要歌颂祷告赐我生命的神。瀑布,是一种很美的自然景观,但是,如果身临其境体会一下那阵势也是非常可怕的。几十米高的水飞流倾泻而下,气势磅礴,速度越来越快,砸向下面的深潭,发出巨大的轰鸣。如果一个人落水在静静的小溪里,还不太可怕。如果一个人落在奔腾的瀑布激流里,那可就太吓人了,想想就不寒而栗。与下半节‘波浪洪涛漫过我身’的意思是相近的,都是指最痛苦的环境,最可怕的环境,几乎令人丧命。跟从神的人,有可能会遭遇到这样恶劣的环境。若是没有信心,就可能会发怨言,或是离弃了神。但是,这篇诗的作者是大有信心的,在这样险恶的环境里,仍然对神有信心。第七节里,在瀑布和波浪洪涛的前面都加上了‘你的’。说明作者知道并承认这一切的环境都在上帝的掌管之下。人遇到大的难处的时候,往往只看环境了,满脑子都是眼前的痛苦了,就忘了这一切都在神的手中了。我们所经历的任何事,必定都要经过神的许可,【太10:29-30】两个麻雀,不是卖一分银子吗?若是你们的父不许,一个也不能掉在地上。就是你们的头发,也都被数过了。第八节又说,白昼耶和华必向我施慈爱。为什么要强调白昼,难道黑夜耶和华就不向我们施慈爱了吗?肯定不是的。如果白昼黑夜都施慈爱,何必还强调白昼耶和华必向我施慈爱呢?这里的意思是说,我必能得见耶和华像我所施的慈爱。神给我们的慈爱,有些给是给了,但是,我们却不能明显的感受到。另外,有些慈爱,是你可以明显感受到的,是神给你的独特的一份慈爱。或许别人不知道,甚至连你的家人都不能知道。但是,你自己一定能感受到。确实在我们跟从主的经历里,都有过这样慈爱的经历,会让我们觉得,主特别爱我们,我们心里清清楚楚的知道,这是主给我们自己的一份大礼物,是我和主之间的小秘密。这些经历,多年之后,回忆起来都会觉得很甜蜜,在遇到难处的时候,也能坚固我们的信心。黑夜,我们要歌颂赐我生命的神。生命是最宝贵的,即使在环境上,在属世的好处上,神好像暂时没有帮助我们,但是,神将生命赐给我们,这就足够我们喜乐欢呼,和向神称谢的啦。【路10:20】然而不要因鬼服了你们就欢喜,要因你们的名记录在天上欢喜。3.患难中的祷告:9-10【诗42:9】我要对神我的磐石说,你为何忘记我呢?我为何因仇敌的欺压时常哀痛呢?【诗42:10】我的敌人辱骂我,好像打碎我的骨头,不住地对我说,你的神在哪里呢?诗人照理说,他的生命应该比我们好,他的真理也应该比我们认识的更清楚。可是,看他的祷告,又觉得似乎他还不如我们呢。如果我问今天的弟兄姊妹:“神会不会忘记我们呢”?我们一定都会回答说:“不会”,因为这是人尽皆知的道理。可是,这篇诗的作者为什么祷告说:“神啊,你为何忘记我呢”?这是教我们一个祷告的功课,我们在祷告中常常都是注意祷告的内容,这里告诉我们祷告的态度要真实。诗人肯定也知道神不会忘记他,但是,他此时的经历,似乎自己确实是被神忘记了,波浪洪涛满过他身,仇敌不断的欺压。他此时的祷告,只是真实地把自己心里的感受说出来,这个祷告是没有经过任何修饰加工的,是最真实的情感表达。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人的祷告内容都对,句子也很优美,像是在写一篇作文。还比不上句子不优美,甚至存在某些错误,但是,却是真情实感的表达的祷告。我们有时会遇到一些弟兄姊妹问:“教教我们该怎么祷告?”或是“什么样的祷告才是最好的祷告?”我们的答案就是:真实的祷告。所以,我们不建议祷告背范文,祷告不是写文章,想着怎么编好听。我们与自己的父亲说话,还要提前打草稿、编句子吗?祷告就如同是和父亲说话。很多好听的祷告,能赢得人的喝彩,但是,却不真实,是加工出来的作品,是伪装出来的口气。路加福音18章法利赛人的祷告很好听,也能让周围的听众听后佩服羡慕,但是,只要主说‘他是自言自语’,再优美也是没用了,还不如那位税吏的一句话祷告呢。今天,在教会众人面前的祷告,尤其应该特别谨慎,搞不好就容易虚假,祷告成了给人听的,成了个人表演的舞台。一个人在内室的祷告,缺少了舞台和其他听众,只剩下自己和神了,比较容易真实。第四十三篇流亡者的祷告(二)四十三流亡者的祷告(二)谢迦勒三.忧闷烦躁的心叁:1-51.我的痛苦:1-21).受冤屈:1【诗43:1】神阿,求你伸我的冤,向不虔诚的国,为我辨屈。求你救我脱离诡诈不义的人。被冤枉是很痛苦的,明明不是这个人做的,却非要被别人硬说是他做的,而且大家都以为就是他做的,让他有口难辩。前段时间的呼格吉勒图案,一个好小伙最后竟然能被冤死,热心报案者竟被诬告为作案人,被执行了死刑。死后,真凶落网了,才知道呼格吉勒图是被冤死的,并牵出玩忽职守、刑讯逼供、证据造假等许多黑幕。如果真凶不落网,这个冤案就永不会昭雪。所以,这个案子得以昭雪,还算是不幸中的幸运。还有多少是永远不能昭雪的冤案,谁也不知道。世界上受冤屈的事是无处不在,被冤死,这样极端的例子也是时有发生,但是,更多的没有这么极端,或许只是被冤枉赔钱,或者被冤枉使个人的名誉受损等。被冤屈是难免的,只是被冤屈的时候,我们要以正确的方式去面对。a.不要自我毁灭:被冤枉的人,心里非常痛苦,有时候身体也要遭受痛苦,越想越气。有些人因不能忍受干脆就一死了之,或是想借着死自证清白,这是不理智的。基督徒所遇到的一切,上帝都看的清清楚楚,也都在掌管着与我们有关的人和事。连主耶稣也会被人冤枉,我们怎么就不能被冤枉呢?当主耶稣被人冤枉说:“我们听见这人说,他要拆毁圣殿……”的时候,这可是严重的政治罪啊,主耶稣表现的非常平静,这就是对神的信靠。主耶稣相信一切都掌握在神的手中,此前,他们也曾多次想害死主耶稣,但是,因‘主耶稣的时候还没有到’,谁也害不成他。现在,是主耶稣的时候到了,父就许可主耶稣被他们冤枉陷害,乃至在十字架上害死。基督徒无论遇到什么事,都不要自我毁灭,因为你怎么知道后面就不会有转机呢?所蒙的冤屈就不会得到昭雪呢?我们所信的神是活神,他行奇事不可胜数,所以,在基督徒的字典里没有绝望二字。b.不要激发脾气:被冤屈的时候,最好是凭着信心,心平气和,甚至是欢欢喜喜地仰望等候神。但是,当基督徒信心不足的时候,有可能也会因软弱而生气发脾气。这个时候就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不要给别人造成新的伤害。不智慧的人,常常会犯一个错误,那就是:仇敌给他造成的伤害,他却转嫁到自己的亲人身上,对家人发脾气宣泄不良情绪。因为家人是自己最容易接触到的人。但是,有真理的聪明人,恰恰相反。外人越是伤害他,他们的家庭就越快乐和睦,神也会赐福给义人的居所。c.不要自己伸冤:【罗12:19】亲爱的弟兄,不要自己伸冤,宁可让步,听凭主怒。因为经上记着,主说,伸冤在我。我必报应。我们只要相信,被人冤枉时,上帝一定是都看得清清楚楚,那我们就没有什么不放心的啦。如果神暂时没伸手,那就说明坏人还不够恶劣,或者神的时候还没有到,或者我们自己也需要接受对付。我们不必担心我们的谦让会令敌人得寸进尺、无所忌惮、加害过分,如果恶人真的太过分的时候,神自然就会伸手处置他们的,因为神说:“伸冤在我。我必报应”。无论一个人多么狡猾诡诈,他欺骗不了神,也躲不过神的审判。约瑟被冤屈时的表现是我们应该效法的榜样,约瑟虽然敬畏神,但是命运似乎却很不幸。先是被哥哥们卖到埃及,后来到了波提乏家里做奴隶,做奴隶期间受主母的勾引,约瑟仍然敬畏神远避罪恶,结果被主母倒打一耙,被冤枉下在了监牢里。再后来,那个酒政也对不起他,答应他的事情却忘记了。在这一系列的‘不幸’中,我们看到约瑟却始终保持对神的敬畏,乐观的生活,心平气和的应对。没有看到约瑟唉声叹气、怨天尤人,反而是做奴隶也好好的做,下到监里也好好的做。直到神的时间到了,突然,从一名囚犯一飞冲天成了全埃及最年轻的的宰相。最难能可贵的是,约瑟心里从来不记恨这些伤害过他的人。哥哥们吓坏了,以为约瑟必要报复,他们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约瑟不但不报复他们,还向他们说安慰和平的话,并且一直照顾他们与他们的家人。我估计,当约瑟当了宰相的消息传遍埃及国上下的时候,波提乏的妻子一定也是吓得坐立不安啦,她做梦也想不到,家里买来的一个希伯来奴隶竟然能成为埃及宰相,比他丈夫的官职都大得多。我们看到,约瑟也没有报复她和那个糊涂的波提乏。因为约瑟有信心,他相信一切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都是经过神的许可,比如,哥哥们卖他,哥哥们的意思是坏的,但是,约瑟看到的是神的意思原是好的,是神打发约瑟提前来埃及,好保全全家人的性命。同样,波提乏的妻子陷害约瑟,把他下在监里,也是经过神的许可,她是意思是坏的,但是,约瑟看到的是神的意思是好的,要使约瑟有机会被法老知道。所以,约瑟从不怪那些伤害过他的人。我们分析约瑟的故事,很好理解神在其中的美意。那是因为在圣经中完整的记载了约瑟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美好的结局。但是,在其中每一个不幸的环境里的时候,前途未卜,很可能会终身为奴,惨死他乡,约瑟仍然持守神的纯正,心平气和的积极乐观面对,这是需要很大的信心的。也正是因为他正确的应对,才给他带来了神的祝福。2).受欺压:2下世上有句话‘好人被人欺,好马被人骑’,基督徒像羊一样,世人像狼一样,这样在一起的话,软弱的一方就容易受到欺负。在世界上,是世人欺负基督徒,这是正常现象,如果基督徒欺负世人了,那倒要思想到底谁是狼谁是羊啦。在教会里,一定是属血气的、属肉体的逼迫属灵的。这是因为基督徒不肯报复,如果基督徒可以‘以眼还眼以牙还牙’,那么,欺负我们的人或许多少还有点怕头。但是,圣经却告诉我们,不要以眼还眼以牙还牙,而是要打右脸给左脸。很多人看到这样的教训就觉得难以理解,神怎么能这样说啊?这样,不是让我们任人宰割了吗?今天,做家长看到孩子在学校被其他同学欺负了,很多人都是训斥孩子说:“你没有手吗?你不能打回去吗?你要是再不还手,下次要是再吃亏了,回来后我还要揍你”。认为这样把孩子教育的凶了,就不会受别人的欺负了。天底下哪有父母看到孩子受欺负了,还会对他说:“他们打你的右脸,你就把左脸也转过去让他继续打哦”。可是,主耶稣为什么是这么吩咐我们的。这句话好背,谁都会背。但是,当真正面临这样问题的时候是很考验人的。我自己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也面临这样的困惑,当时百思不得其解。后来看到大量圣经事例,发现一个规律,当你真的用爱谦让的时候,神每一次都会祝福让人的一方,惩罚欺负人的一方。扫罗欺负大卫,大卫虽然能轻易杀死扫罗,但是,大卫不肯报复。那么,神就祝福了大卫,惩罚了扫罗,让扫罗死在非利士人手里。罗得欺负亚伯拉罕,讹走了好的土地,但是,最终罗得一无所有,并且后代也被神咒诅。神却祝福亚伯拉罕,让他成为大财主,并祝福亚伯拉罕的后裔。当然,打右脸给左脸的教训,神也并不是让我们机械式的守这个字句,而是让我们遵守‘谦让,不报复’的原则。在被别人欺负的时候,我们可以采取智慧的方式保护自己。比如,扫罗用枪要刺死大卫,结果一枪刺偏了。大卫并没有说:“既然要我打右脸给左脸,那我站着不动,请你再刺我一枪吧”。大卫而是立刻夺门而逃。但是,大卫不去报复扫罗,甚至不允许手下人伤害扫罗。下一次,若是扫罗需要大卫帮助了,大卫还来帮助他。这就是打右脸给左脸的原则。主耶稣对门徒也说过一句话,【太10:16】我差你们去,如同羊进入狼群。所以你们要灵巧像蛇,驯良像鸽子。主耶稣是告诉我们,面对如狼的世人,基督徒既要灵巧,又要驯良。灵巧到什么程度呢?像蛇。蛇的身体是非常灵活的,因为在动物中,蛇的骨骼很特殊,它就是一根椎骨,可以360度旋转,绕啊、缠啊、摆动啊。驯良像什么程度呢?像鸽子。也是就是单纯,所以,鸽子比较容易被捉住,很多广场鸽主动落在人身上,一点戒备心理都没有。主耶稣,是要我们成为二者的结合体。可是人啊,不是偏向这一边,就是偏向那一边。有的基督徒倒真是够灵巧的,灵巧的都像蛇一样诡诈狡猾了,哪还有鸽子的驯良?也有的基督徒倒是驯良,只是驯良的像个傻子,连正常的判断力都失去了。有一次保罗受审,他一看到群众中,大约有一半是法利赛人一般是撒都该人,他一句话就为自己解了围。这就是既灵巧,又驯良的例子。主耶稣、保罗都曾经有过被人无礼挨打的经历,主耶稣与保罗反应都不是机械式的按着字面鼓励对方接着打自己。而是质问对方,要求对方解释打人的理由。【约18:22-23】耶稣说了这话,旁边站着的一个差役,用手掌打他说:“你这样回答大祭司吗”?耶稣说:“我若说的不是,你可以指证那不是。我若说的是,你为什么打我呢”?【徒23:2-3】大祭司亚拿尼亚,就吩咐旁边站着的人打他的嘴。保罗对他说:“你这粉饰的墙。神要打你。你坐堂为的是按律法审问我,你竟违背律法,吩咐人打我吗”?打右脸给左脸,不是懦弱的忍气吞声,而是高贵的宽容饶恕,不予计较。3)神‘丢弃’:2上被人欺压已经很痛苦了,但是,被神丢弃的感觉会更痛苦。主耶稣在十字架上就有这样的痛苦,【太27:46】约在申初,耶稣大声喊着说,以利,以利,拉马撒巴各大尼?就是说,我的神,我的神,为什么离弃我?其实,神永远不会丢弃人。【约6:37】凡父所赐给我的人,必到我这里来。到我这里来的,我总不丢弃他。神永不丢弃人,但是,在人的感觉里,有时候会觉得似乎是被神丢弃了。经常会有两种情况让人觉得被神丢弃了。一种是神在试炼人,被试炼的时候,不能让我们感觉到神在旁边,不然就起不到试炼的作用。另一种是神在管教我们,管教的时候似乎神不要我们了。2.我的祷告:1.求主引导我:‘真实’在其他汉语译本里都被翻译成了真理,也就是神用亮光和真理引导我们。火车需要正确轨道的引导,教会也需要正确轨道的引导,这个轨道就是真理。末世大混乱的原因,就是因为真理被混乱了,当今讲台上,什么稀奇古怪的道理都有。并且现在的讲台已经不再单单局限于教堂内了,而是可能在电脑里、在手机里、在MP3-MPN里。现在的人普遍都有文化,很善于在文字上耍手法,很善于用逻辑表达思想。所以,很多的讲道,当时听的时候都觉得很好。也引用圣经了,语句也有条理,逻辑也挺严密。但是散会之后,脱离那个气氛了,冷静下来一分析,才发现上当受骗了,原来引用的圣经不平衡,不是圣经的逻辑,是世间生活的逻辑。教会一定要在真理的轨道的追求才是安全的。魔鬼不怕我们热心、不怕我们追求,它只要想法把轨道弄偏,你越热心,魔鬼就越高兴,因为就会在错误上跑的越远,就会给教会带来的危害越大。我们看到,随从许多异端邪说的人,都不是那种冷淡的信徒,很多都是特别热心追求的人。这处经文还说,求神‘发出’亮光与真理。发出的意思就是活泼的、新鲜的话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神给我们启示他的真理。神的启示,不会再有圣经以外新的启示内容,而是启示我们明白神已经记录下来的圣经真理。2.祭坛与喜乐:祭坛与喜乐的关系密不可分,很多人或许以为,只要神给我们一个舒服的环境,我们就能洗乐了。其实,如果没有祭坛的生活,就是让我们生活在王宫里也喜乐不了。我们的信仰历程就是一步步靠神更近,先是到他的圣山,然后再到他的居所,最后来到神的祭坛,祭坛才是我们的终点。祭坛有两个作用:一个是奉献。祭坛上一定有所献上的礼物,神才能悦纳呀。我们今天基督徒在祭坛上献上的不再是牛羊啦,而是将我们自己当做活祭献上。将自己献上是最难的,将自己献上的人,之前一定将自己身外之物先献上了。将自己身外之物献上的,很多都还献不上自己。如果有的人说,我已经将自己献上了,可是,实际上他什么也献不上,那他献上的其实就是一张嘴。祭坛第二个作用,是一个死的地方。要想喜乐,必须天天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身上天天带着耶稣的死。奉献的越彻底的,死的越透的,他的喜乐就越大。反之,谁为自己保留多一份,他的喜乐平安就少一份。第四十四篇失败后的哀歌四十四失败后的哀歌谢迦勒一.追忆古时:1-8古时候神帮助我们的列祖,可是,如今神却不帮助我们,让我们被战败了。神是昨日、今日,一直到永远都不改变的神,我们要思想,我们有没有改变,有没有不像我们的列祖。不是以利亚的神在哪里?神一直都在那里,而是我们要问一问自己,神的以利亚在哪里?神的大卫、摩西、但以理……在哪里?1.信仰的真实:1“亲耳听过”很多人对宗教的评价就是心里寄托,也就是说,世间根本就没有什么神,所谓的神都是人自己通过虚构想象出来的,然后以此来安慰自己、解释苦难。如果遇到好事情,就说这是神的祝福,神听了人的祷告了;如果遇到坏事情,就说这是神在熬炼人,现在受受苦,将来一旦去了天堂就享福了,先忍着吧。被这些人这么一说,还真像是这么回事,因此就会有一部分人认为所有的宗教都是心里寄托。确实,除了基督教以外的宗教都是心里寄托,是人虚构出来的神,因为天上人间只有一位神,就是创造宇宙万物以及我们人类的独一真神。那么,凭什么说基督教的神就不是虚构的神呢?最主要的就是我们所信的神,不但他的真理符合逻辑,经得起严谨的推敲。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位神能够介入我们的生活,向我们显示出他是真神的凭据。不像其他虚构出来的神,永远只能活在传说故事里,活在遥远的天庭上。因为那些神根本就不存在,所以,他们永远也无法出来当众‘走两步’让大家瞧瞧。走在旷野的以色列人,刚出埃及的时候,一开始他们都没有见过神,只是摩西见过神了,是神打发摩西带领他们出来。但是,多疑的人可能就会想了:光听见你摩西说见过神,我们又没有见过神,谁知道你说的话是真是假。所以,出埃及之后不久,神就向全体以色列人显现,以色列人刚一听到这个消息时,都很兴奋,心想总算要见见神的真面目了。没想到,当他们真的面对降临在西奈山上上帝之荣耀的时候,那场面极其令人恐惧战兢,他们求上帝不要继续显现了。【出20:18-19】众百姓见雷轰,闪电,角声,山上冒烟,就都发颤,远远地站立。对摩西说,求你和我们说话,我们必听,不要神和我们说话,恐怕我们死亡。不过,经过这次的事件之后,百姓都知道了他们所信的神确实是真神,有别于他们当时寄居在埃及时,见过的那些埃及众神,他们也明白自己的信仰是真实的信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