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别梦 第10章 圣经课程(10)
作者:景山少爷的小说      更新:2017-11-12

    三二十章一节与「飘流时期」很多人都认为所谓「飘流时期」,就是以色列人自从加低斯失败后,二三百万人就拔营起行,抬着会幕从一个地方走到另一个地方,毫无目的意义的在沙漠兜圈子,兜了三十八年后,便再来到加低斯,重整队伍,向迦南进发。他们既然明知不能进入迦南,那么要二三百万人常拔营起行,不是顶多余又无意义吗?本附录的目的,就是要证明这种看法是不对的。主要的关键在于二十章一节:那不是说他们去过加低斯巴尼亚两次——一次在三十八年前,失败后离开,然后「飘流」了三十八年,又再回到加低斯——他们只去过一次,亦即是三十八年前他们到达加低斯后,便一直与会幕及其他有关的停在那里,十二支派就散居在加低斯巴尼亚三十八年。问题既出自二十章一节,我们就要仔细地研究它:「正月间以色列全会众到了寻的旷野,就住在加低斯,米利暗死在那里,就葬在那里。」这节经文像是说这是他们第二次来到加低斯——第一次在十三章,他们失败的地方,第二次则在二十章一节。「旷野飘流」就是发生在二次之间。我们有很多理由不接受这个看法的。首先,在民数记三十三章就详细地记录了他们自出埃及至入迦南的每一站,是「摩西遵着耶和华的吩咐,记载他们所行的路程」(卅三2)因此必是仔细而可靠的,里面自西乃旷野(造会幕之处)到加低斯巴尼亚,共记载了二十一个站(卅三16~36),整个旅程就记完了,在这记录中,我们找不到他们有二次来到加低斯的痕迹,最直接又明确的,就是出埃及后走了两年(其间经过二十一个站),到达加低斯,之后三十八年的光阴便散居于加低斯附近(参卅三36~38)。同样的,我们若再往前看,申命记也有旷野旅程的撮述,在第一章和第二章我们亦只有看见他们去过一次加低斯,请留意下面几节圣经:「我们照着耶和华我们神所吩咐的,从何烈山(即西乃山)起行,经过你们所看见那大而可怕的旷野,往亚摩利人的山地去,到了加低斯巴尼亚。」(一19)「于是你们在加低斯住了许多日子。」(一46)从一章十九节到四十六节之间,即他们失败过程的记载——探子窥迦南及何珥玛之败绩——显然易见,他们在加低斯失败后,就在那里附近停下,「住了许多日子。」(请再参二14)假如他们确曾去过加低斯两次,摩西不可能漏掉这么重要的记录,必会记在申命记一章最后一节和二章第一节之间,因为申命记二章一节之西珥山(以东),亦即是民数记二十章十四节和二十一章四节之以东地(民数记二十及廿一章之求过以东地不果,是出埃及后四十年,预备占取迦南时发生的),换句话说,申命记二章一节——「此后我们转回,从红海的路往旷野丢,是照耶和华所吩咐我的,我们在西珥山绕行了许多日子」——必是发生在出埃及后四十年,亦即是三十八年旷野生涯之后,同章第七节把这个事实说得更清楚了——「你走这大旷野他都知道了,这四十年,耶和华你的神常与你同在,故此你一无所缺。」假如他们真的去过加低斯两次,申命记一章最后一节和二章第一节之间(既然二章一节是发生在四十年之后,如上述)竟全没提及?又如很多人说,他们真曾两次去到加低斯,亚伦和米利暗之死就是发生在第二次到达加低斯时发生的事,这么重要的一站而民数记三十三章和申命记一、二章之行程覆述竟会全不提及?不可能吧?第二方面我们要研究的,就是民数记二十章一节说他们是在「正月间」去到加低斯的,到底是那一年的「正月间」呢?我们若说以色列人抵达加低斯,那么这个「正月间」就必是本章末亚伦卒那一年,这也是那一派人的主张。但那有这样记载日期的!一开始就没头没脑的说是第几月,记载了好一大段资料才补上同年发生的一件事——更奇怪的是,连后来亚伦离世的记载也没有提及是在那一年那一个月,而直到三十三章三十八节才补上!可见这个「正月间」实在无可能是下面记载的年份,而应该是指到前面刚提过不久的那个年份。艾利葛主教(BishopEllicott)把希伯来文民数记二十章一节译成「正月间以色列全会众已经到了……」,这个「已经」则表明他们这一次之在加低斯是曾记载于十三和十四章的了,亦即是他们遣探子窥迦南的那一次。从加低斯之崩溃到第二十章,中间发生了好几件事情,作者记述完了,现在便再继续记载他们取道摩押平原(出埃及后四十年的事)的过程,这种记述日期方法,不单圣经如此,就是一般历史文献中亦屡见不鲜。到此,民数记二十章一节在时间上应该很清楚的了,出埃及后第三年的正月(如在十三、十四章所显示),以色列全会众便来到加低斯。民数记十章十一节说他们在第二年二月,便离开西乃山,亦即是说自西乃山到加低斯,共时十一个月的时间,而其间所经过的站头有二十一个,即民数记三十三章十六至三十七节所记载的。有人会反问,申命记一章二节不是说明「从何烈山(即西乃山)经过西珥山到加低斯巴尼亚有十一天的路程」?何来又会需十一个月?我们可注意下列事项:(1)申命记一章二节的重心是指二地路程之距离,过于走这路程的时间,尽管有指时间,也绝不可能以二三百万人走这路程所需的时间为准。(2)二三百万人一起走,又扛着会幕许多的物件,老妇幼儿,连同途中的停顿,意外——如米利暗长大麻疯,结果就全部停顿了七天——等等,怎可能十一天(除了米利暗的七天,实际只有四天!)便走完?因此这段路程对二三百万人一起走来说,走了十一个月是非常合情理的。若我们再仔细想一想二十章一节之记载,就更有理由说他们只去过加低斯一次;那一节说他们「住在」加低斯,这不是暗示了一段长时间的停留吗?申命记一章四十六节亦如此明言。我们已经说过,在申命记第一章最后一节与第二章之间,并没半点痕迹表明他们去过加低斯两次,现在我们进一步要指出一章最后一节是说什么;那里说他们就在「加低斯住了许多日子。」这就明示了他们去到加低斯后,便停居在附近,直到三十八年的时间过去,才再向迦南进发。我们再从另一角度来看二十章一节;假如这真是说到他们第二次来到加低斯即出埃及四十年,然后米利暗就死在那里,那么米利暗一共有几多岁?那一节不是说以色列人到了加低斯,「就住在加低斯,米利暗死在那里,就葬在那里。」从摩西出世时,米利暗向法老的女儿献计代找一希伯来妇人乳养摩西一事看(出二4~10),米利暗起码比摩西大十五年(亦即她当时是十五岁),到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时,摩西是八十岁,米利暗是九十五岁,走了四十年旷野路,摩西是一百二十岁,米利暗岂不是一百三十五岁?比摩西亚伦活的还长?活到这样的年纪,圣经岂有不提之理?但假如我们知道这一节不是在四十章之后,而是连接十三章他们第一次到达加低斯,便散居在附近的地方,米利暗是在这期间死的,则一切都不成问题了。这一节记载米利暗之去世,只像上面十五至十九章一样,作者只是拣了三十八年内几件重要的事记述,而没有特别着重于发生的时间。反对二十章第一节是上连十三章第一次到达加低斯的人,提出下面两个反问,这里可以一并解释:(1)假如只有一次到达加低斯,民数记三十三章十六至三十六节提及的二十一站,便是发生于由西乃山至加低斯这个短短的路程了,因为申命记一章二节说那只是十一天的路程。(2)十一天的路程怎可能走足十一个月?这些反对的理由相当脆弱。由西乃山至加低斯,全程约一百五十至二百哩之谱,用二十一除,即每站平均约距七至十哩,对二三百万人及带着这许多财物和会幕的队伍来说,走七至十哩而停一站不是顶顺理成章的吗?倘若说他们真的只需十一天的路程,而其间又因米利暗患麻疯而停了七天,那么一百五十哩到二百哩的路便只有四天时间走,每天岂不要走四十到五十哩!一个人徒手行平均时速亦只有三哩,四五十哩即要不断行十五小时,简直不可思议。至于为什么十一天的路程要走十一个月,除了上面我们提及二三百万人一起走路等等困难之外,亦不要忘记他们是在云柱火柱的引导而前进的,圣经从没暗示在云柱火柱的引导下,速度是重要的,因此更见十一个月的时间是非常合理的。反对的人亦提出在十四章二十五节,神不是命令他们「明天你们要转回,从红海的路往旷野去」?但这又怎能证明是离开了加低斯(一个广阔的旷野),那只表明是离开有敌军埋伏的区域而已,我们且把全节读一遍:「亚玛力人和迦南人住在(意即隐伏)谷中,明天你们要(从那里)转回,从红海的路程往(加低斯附近)旷野去。」这个问题已够清楚的了,愈加研究,就愈发现他们只有去过一次加低斯,二十章一节则是连着十三章来记载的,因此二十章就显得特别重要,不单记载了米利暗之死,摩西的罪,和亚伦的死,它第一节上连「飘流时期」之始,而最后一节则总括了「飘流时期」之终。民数记问题研究(1)民数记之事迹发生于何时何地?(2)对我们有何重要性,试就新约之亮光来解答。(3)民数记之结构如何?(4)什么是民数记中最重要之时代划分?为什么?(5)本书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的结构如何?(6)为什么利未支派一切的男丁都要归耶和华,而不单是头生的?(7)利未支派有那三家族?各在圣幕上供何职位?(8)试以图表明十二支派之分布情势。(9)银号记在那一章,功用为何?(10)飘流时期发生过什么重大的事件?(11)铜蛇记在那一章,从那几方面我们说它是一表记?(12)巴兰的事迹记于何处?你怎样解释他对真神的认识? 旧约篇第十七课申命记之一题示:把申命记一至十一章读两遍。「要好好地了解世界名著,我们常需要好多词典或有关之书评、书介,及注疏等参考书的帮助,才摸得着它们的来龙去脉。圣经呢,可不必一定如此,因为它大部分的解释资料都是在它本身里面,我们可以找到有关名词直接或间接的定义,使留心读圣经的人,尽管没有别的参考书的帮助,还可以了解它的精意,得其帮助。基于此理由,圣经对普世的人都是打开的,是可以理解的,叫读的人大得益处。」——皮雅逊博士(A.T.Pierson)尽管近代摩西五经遭受疯狂地批评毁谤,至今它们仍像过去一样坚强屹立,丝毫无损,仍然安静而有力地说明:圣经前面五卷书是出于摩西之手笔,这是驳不倒的事实。同样清楚明确的,则是这些作品共有五部分,亦即是我们今天中文圣经前面五个书题所显示的:创世记、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申命记。五卷各成一册,有独立而完全的内容,却又能彼此吻合。五卷合起来就成为圣经中最重要的部分。我们在上面已指出,摩西这五本著作本身,就像是新旧约的缩影一样,把全本圣经的主题——救恩——启示得非常完整,我们且再分列于后,叫我们紧记不忘:创世记:人因罪而败坏。出埃及记:人藉血得救赎和能力。利未记:在救赎之基础上与神相交。民数记:按神的旨意而蒙引导。申命记:按神的信实而达到目的地。这五卷书亦记述了神渐进式的启示,同样是完备的:创世记:神之主权——创世与拣选。出埃及记:神之能力——救赎与释放。利未记:神之圣洁——分别与成圣。民数记:神之恩慈与严厉——审判旧一代,保守新一代。申命记:神之信实——操练与目的地。由此可见,申命记不单只在摩西五经的次序上是最后一卷,其本质亦成为五经中最自然和最华美的结尾,使五经能成为一组完备而又独立的文献。在希伯来文,申命记的题目是Haddebharim,意思即是「说话」,取自第一章第一节:「以下所记的,是摩西在约但河东的旷野……向以色列众人所说的话。」这个题目立刻使它与前面论历史与律法的四卷书分出来。在申命记中,对前四卷之历史和律法均有提及,是用来作「说话」之基础的。我们可以确定的说,申命记是一本说话之书——一种最有份量,最具智慧的说话。我们中文「申命记」的题目,是源自希腊文deuteros(意即「二」,中文取其「重申」不nomos意即「律法」「诫命」,二字合并,中文即「重申诫命」)——这希腊文题目是三世纪时七十士译本所命名的,在申命记中,记载的就是重申诫命,或是说对新的一代重新解释律法之精义。旧的一代已经过去了,新的一代是在旷野长大的,在他们进迦南之前,一定要晓得神各种诫命律例,这就是申命记。我们要注意,申命记述说的,不是一套新的律法,只是「重申旧命」,使新一代不敢或忘。性质:转易申命记是一本转易之书,是一新纪元的开始——共有四方面:(1)转易到新的一代,除迦勒、约书亚,和摩西外,旧的一代——曾在西乃旷野被数点过的人都过去了,新的一代已成长。(2)转易到新的领土:不再是漫漫长征,跋涉于丛莽广漠,他们已经进占迦南,有自己的地土人民。(3)转易到新的经验:这是一种新生,他们不再过帐棚生活,有固定的房子,可以安居乐业,不再是鹌鹑吗哪,而是迦南地之奶与蜜、五谷和新酒。(4)转易到新的启示:神的爱的启示,自创世记到民数记中,从未提过「神的爱」这些字眼的,但在申命记中不单只是说,且是强调地说出来。我们且留意下面的经文:「因他爱你的列祖,所以拣选他们的后裔,用大能亲自领你出了埃及」(四37);「耶和华专爱你们,拣选你们,并非因你们的人数多于别民,原来你们的人数,在万民中是最少的;只因耶和华爱你们,又因要守他向你们列祖所起的誓,就用大能的手领你们出来,从为奴之家救赎你们,脱离埃及王法老的手」(七7~8);「耶和华但喜悦你的列祖,爱他们,从万民中拣选他们的后裔,就是你们,像今日一样」(十15);「然而耶和华你的神不肯听从巴兰,却使那咒诅的言语变为祝福的话,因为耶和华你的神爱你。」(廿三5)既然说到申命记转易的特性,下面的事实亦是相当有意义的。我们已经提过,旧约以五本历史书开始的——创世记到申命记一新约也是由五卷历史书带头——马太福音到使徒行传;奇怪的是新约的第五卷书,与旧约的第五卷书,有很多相同之处,且看下面的比较:(1)使徒行传为新约的第五卷书,申命记则为旧约的第五卷。(2)使徒行传的性质与四福音迥然不同,申命记与前四经的则大有分别。(3)使徒行传是把时代带到新纪元——在基督里的新生,申命记则自旷野转易到应许地。(4)使徒行传是一种新的占领——属灵的迦南,享受属天一切的美福。申命记则是进住迦南,享受一切的美物。(5)使徒行传是一种新的经历——重生;申命记也是新生活的开始。(6)使徒行传是神的启示——「为要藉着教会,使天上执政的,掌权的,现在得知神百般的智慧」(弗三10);申命记则是爱的启示。更奇妙的是,在两卷书中,神都赐给他的民有第二次的机会:申命记:其名deuterosnomos,就是「重申旧命」,叫约书亚接替。摩西,领导群伦之前,好先明白神之要求是什么。使徒行传:按名思义,不就是使徒们的传记吗?使徒们做的是何事?不就是把神的国度再向他的选民讲解吗?第一次是在耶京,犹太人的故乡,第二次则是对散居异地的犹太人。关于此点,稍后会再加说明,但现今先有个观念是很有益处的。结构:回顾与前瞻申命记之结构简单、清楚,而又便于记忆。前面十一章是回顾,其余的都是前瞻。这与书的性质具有莫大的关系:它既是一转易,一种由此及彼的过渡,以色列新的一代就要回顾过去,而前瞻将来,并要从神的角度来重新思考他们现今所站的地位。因此前部分(一至十一章)是回顾与思想,后半部分(十二至三十四章)则是前瞻与训诫。当然,前半部分(一至十一章)的回顾中有展望,而后半部分(十二至三十四章)的前瞻中也有回想,不过其比重之不同是显而易见的。我们且用一表来说明本书之主干:申命记神之信实Ⅰ回顾(一~十一)重温自西乃起之路程(一~八)重温在西乃得之律例(九~十一)Ⅱ前瞻(十二~三十四)以色列人最后之法则及训诫:进住地上迦南之前(十二~三十)摩西最后之工作及说话:进住天上迦南之前(三十一~三十四)以色列人最后之法则及训诫:进住地上迦南之前(十二~三十)摩西最后之工作及说话:进住天上迦南之前(三十一~三十四)信息:神的信息如上表所记,申命记之中心信息是「神的信实」,这个可从前后部分都是非常特出的思想——神在过去、现在、以至将来,对他的子民都是如此,不管他的选民是如何败坏,他一直对自己的应许、自己的目标,以及他的子民都是一样信息:「在他没有转动的影儿」。这对我们又是多大的安息,有时「洪水泛滥」了,我们要知道耶和华仍然「坐着为王,直到永远」。我们在读申命记的时候,实在不能忘记保罗的一段话:「他必坚固你们到底,叫你们在我们主耶稣基督的日子,无可责备。神是信实的,你们原是被他所召的,好与他儿子,我们的主耶稣基督一同得分。」(林前一8~9)申命记之要点本书既是「语录」性质,我们就不能像出埃及记、利未记,和民数记那样逐章讨论,这不是我们本书的目的,如上述,我们最主要的,是要抓紧它的要点和中心思想,因此我们会提纲挈领地把其中的要点说明,好显示它是怎样成为其他真理的根基。(1)基本的事实本书重要的事实(也是律例之依归)记在第六章四至五节:「以色列啊,你要听,耶和华我们神是独一的主;你要尽心、尽性、尽力爱耶和华你的神。」主耶稣基督称这条诫命是「最大的」(可十二29~30),应当注意。摩西这样简洁又有力地论及神确是非常高明,只可惜「神体一位论者」(Unitarians)却把基要派「三位一体」之教义误解了,他们的错谬就是出在这一节,他们说:「你看!还有比这节更清楚的吗?它明说『耶和华我们神是独一的主],由此可见神是一不是二。」真可惜,他们选用的经文不单帮不了他们的忙,反倒证实他们读圣经的粗心大意。因为在希伯来文中,本节「多元集于一体」的观念非常明朗,本节「我们神」elohenu是众数的,是众数之elohim加上第一身众数之占有格(FirstPersonalPossessivePluralSuffix)而成,换句话说,此句即是「以色列啊,你要听,耶和华我们的众神,耶和华是独一的。」当然这不是指神是多神,因为下面一句把这可能性明确地排除了,这只是指到「三位一体」的基要观念而已。再清楚点说,中文译「独一」,希伯来文是echad,严格地说,是指到综合性的「一」,亦即是说那不是指到绝对性的「一」,而是集体的「一」,就如我们说「一串葡萄」的内涵,圣经从没用来指到神的。申命记六章四到五节就非常明显地表明神是「三位一体」的了。这就是神对以色列人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启示,它是以色列宗教之第一条信条,也是基督教赖以为根基之启示。以色列的神就是我们的神,再没有别的;以色列的弥赛亚就是我们的救赎主,也再没有别的。基督教是一神的,也是以基督为中心的。其实本二节经文对神所强调的不是其一元性,而是其同一性和单纯性,它明确地指出神体独一论,泛神论与及多神论的错谬。耶和华是唯一的真神,以不能被分割的、绝对的、无限的,也是一切的依归,配受一切被造之物的敬拜与顺服。为此,神要求以色列的爱与诚是完全的,不被分割的,因此,耶稣说诫命中第一条,也是最大的一条,就是「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爱主你的神。」噢!假如以色列人肯听,他们的平安就如大江之水流,高岳之永在。我们若肯听,就常能享受比亚伯拉罕更亲密更宝贵之约,唯愿我们真的尽心、尽性、尽意、尽力,去爱我们荣耀尊贵的主! 旧约篇第十八课申命记之二题示:阅读本课前,请先读十二至三十四课。「他将我们从那里领出来,要领我们进入列祖起誓应许之地,把这地赐给我们。——申六23他领他们出来!他领他们出来!高歌吧,呼叫吧,噢以色列!他们的仇敌,神监视,他们的仇敌,神消灭;他们说:「起来,让我们追杀」,耶和华来了,他用水用剑,反把他们尽灭,但以色列,他领他们出来!他领我出来!他领我出来!高歌吧,呼叫吧,噢我的心哪!从至深之罪污,从良心之控诉;自与神相隔的鸿沟彼端,自罪与及一切之阴霾;噢赞美他的大恩,他领我出来!(2)基本的真理申命记最基本的真理,是记在第六章二十三节:「他将我们从那里领出来,要领我们进入他向我们列祖起誓应许之地,把这地赐给我们。」我们可分三方面来分析这个道理:(1)事实:「他将我们从那里领出来。」(2)目的:「要领我们进入。」(3)原因:曾「向我们列祖起誓。」在事实与目的之后面,是有那一个原因——曾起誓——存在。从事实——他领我们出来一我们可以看见神的能力。从目的——要领我们进入——我们可以看见神的恩典。从原因——曾起誓应许——我们可以看见神的信实:他对自己的约永远都是信实的。这真理之本身不单是基本的,也是精简的,一句说话就把整个历史概括起来。这对以色列人来说,岂不意义深长呢!「他将我们从那里领出来」,不再受劳役的鞭挞,再没有无情主子的威吓;烈日、狂沙、暴役,全都过去了,在埃及的羞辱已在脑后,因为神将他们带了出来,连一只牲口都没有留下!这些话对基督徒来说同样是意义深长的,神藉着基督又把我们从怎样的一个埃及赎出来?首先,他是把我们从被定罪的光景中释放出来,保罗说:「如今那些在基督耶稣里的,就不定罪了。」(罗八1)他把我们从罪恶捆绑之下领出来:「因为赐生命圣灵的律,在基督耶稣里释放了我,使我脱离罪和死的律了。」(罗八2)还有呢?他也叫我们不再受良心不断的控诉,又从那横互于我们与神之间鸿沟的彼端,领我们过来,使我们脱离属灵的黑暗和死亡,不再因对将来之恐惧而瘫痪;简单地说,神在基督里为我们的罪预备了救赎,使我们可以从那里出来。但他「将我们从那里领出来」,为什么呢?为「要领我们进入」。埃及虽是抛在背后了,但迦南这块肥沃、芬香的美地仍在前面,那里有新酒、葡萄、无花果、石榴,还有,那长在山之坡,水之涯的各种树木,以及那流奶与蜜的草原!当我们想到这块地上的迦南,又怎能不想到在基督里的,属天的迦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