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别梦 第12章 圣经课程(12)
作者:景山少爷的小说      更新:2017-11-12

    旧约篇第二十课约书亚记之一题示:把本书由头至尾看一遍。「只要略有见识的人,都不会轻易错过圣经这本书的。它之吸引,就像一块磁铁之对一根针,或一朵花之于一只蜜蜂。你想读一些杰出的思想吗?读你的圣经吧!你想读一些简单的小品吗?读你的圣经吧!你想找一些最深沉、最崇高的真理吗?读你的圣经吧!圣经会用我们每一个人的母语对我们讲说话。为何我要向别人问我父亲说什么呢?……对很多人来说,圣经是一本沉闷的书,读起来味同嚼蜡,好像听一篇古老的遗嘱一样。但倘若你突然听到遗嘱内写有你的名字,你就会立刻尖起耳朵了。假如在我们主耶稣基督的约内有你一份儿的,你会怎样?当我知道我的名字记在里面,我的心禁不住雀跃起来,那写在这里的![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赶快去得你那一份吧!」——司布真朋斯罗本(RobbieBurns)写信给查柏丝小姐时,有下面几句话:「近来我正全力的研究圣经,现在已经读完摩西五经和半部约书亚记,那实在是一本荣耀的书。今天我叫了钉书匠来,叫他替我找一本城内最名贵的圣经来,要用最好最上等的纸印刷的,然后请他用最精细的技巧,和最华丽的封面替我装钉一本。」现在我们也是看完了摩西五经,来到约书亚记,我们相信朋斯那种冲动,我们都会有的,因为它实在是一本太奇妙的书?约书亚记可以说是摩西五经的补编,同时又是另一组历史书(约书亚记到以斯拉记)的导论。摩西五经是把以色列人带到迦南,约书亚记则接着把他们带入迦南;跟着的十二卷历史书是论到以色列人在迦南的历史,而约书亚记则是论到以色列人在迦南的安顿。因此约书亚记就成了旧约两组历史书的连接点。其包括的时间共约二十五年,记载了历史上最难忘的一次战役。「他们占领疆土虽然大不过一个威尔斯,而再后也没有什么大发展,可是这一次的胜利,却大大改变了世界的道德观和宗教史。」著作者本书之所以称为「约书亚记」,其理由可能因为他是书中重要的角色,而未必一定因为他是本书的著者的。按犹太人的传统,他们相信约书亚本人是作者,而事实上除了近代那些什么也不相信的学者的理论外,我们也没有足够的理由去证明本书不是约书亚写的。不过,本书确有一部分不是约书亚本人写的,那可能是一插入的叙述之类吧,但更可能的,是约书亚本人供给书内的资料,而稍后的文士执笔编写,又或者是约书亚供给资料,而由当时之父老执笔。最重要的乃是,那个编撰的人一定是个同时代的,手中有第一手可靠资料的人,因此构成这本可靠又真实的历史,至于高等批评者怎样说,我们暂且不必理会。结构约书亚记是一本描写逼真生动的书,每一个战役、凯旋,或是征服,都是描写得历历在目。我们好像看见以色列人迎上去,得胜了,然后就安顿下来。全书就是分作这三段:(1)进入该地(一~五章)(2)征服该地(六~十二章)(3)占领该地(十三~廿四章)主题进入、征服、占领——假如这就是本书的三个大阶段,本书的主题就非常明显了,那就是信心的胜利。约书亚记跟民数记刚成一强烈的对比——不信的失败。试比较下面三段:(1)不能进入(民十四2~4)(2)不能征服(民十四44~45〕(3)不能占领(民十四28~34)按着属灵的解释,以色列人在约书亚带领之下的凯旋,是宣告了新约的真理:「因为凡从神生的,就胜过世界,使我们胜了世界的,就是我们的信心。」(约壹五4)每一次的胜利,都叫我们看那是信心的胜利,而不是人的膀臂或车马:对一个不信的人看来,要胜过巨人和高城,那真是妄想,但对一个有信心的人来说,那是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这就是叫上一代在民数记的失败无话可说。表记我们已在摩西五经指出旧约表记的教训——人物的、事件的,与及实物的;就如约瑟、出埃及,和会幕等。现在来到约书亚记,整个故事的本身就是一大的表记,稍后我们会详细解释它怎样显明整个新约启示的属灵世界;现在先看其他几方面。要了解约书亚记是代表什么,就先要知道迦南是代表什么。好些圣诗都说约但河是代表死亡,迦南则代表天堂,这是误解了这些表记。假如约但河是代表死亡,迦南代表天堂,推而广之,我们一生都要走在旷野了——那叫以色列人因不信而葬身的坟地——同时我们也会同情那些看死亡是唯一的解脱或逃避的人,或是认为人最好就是临终前才悔改,因为这样一来,他就不必走旷野的路!再说,我们起码还有两三个理由说明迦南不能预表天堂的。迦南是征服的,在旷野的日子,他们不大有争战,但一进迦南,剑就要拔出来,仇敌就要消灭,以色列人一定要继续儆醒,这又怎能代表那宁静安详又是永恒的天堂?还有,以色列人有可能被赶出迦南的,(他最后果然被赶出了),这对基督为我们一次过就永远成就的救赎又怎样相称?要了解这个问题,我们还是要翻开希伯来书第三、四两章,那里告诉我们迦南是预表什么。它清楚地指出迦南是我们今天就可以进入的地位,在基督里得的产业,那是预表属灵的安息,是今天就可以享受到的,我们只要引几节希伯来书,就可以把问题弄清楚了:「若是约书亚已叫他们享了安息,后来神就不再题别的日子了。这样看来,必有另一安息日的安息,为神的子民存留。因为那进入安息的,乃是歇了自己的工,正如神歇了他的工一样,所以我们务必竭力进入那安息,免得有人学那不信从的样子跌倒了。」(来四8~11)同章第三节又说:「我们已经相信的人,得以进入那安息。」这还不清楚吗?因此迦南这一个预表,立刻就被当时之环境及新约的解释确立下来。约但河并不是代表身体的死亡,开始渡彼岸,它是代表我们在基督的死上更深的联系,以至我们可以分别为圣的归给他,去享受「基督丰盛的恩典」(罗十五29)。「基督丰盛的恩典」确能把迦南的预表说得清楚明白。希伯来书的作者说那是信徒的「安息」,但安息也只是「丰盛的恩典」的一部分,而迦南那「长、宽、高、深」的属灵生命,正是我们今天就可以在基督里承受的产业;悲哀的是:今天大多数基督徒都是活在这恩典之外,完全不认识我们在基督里那救赎的权利。旷野生活之不能代表基督徒的生命,就如披麻蒙灰不应在婚筵喜庆的场合出现一样!神在基督里为我们敞开了迦南的门——那肥沃、芬香、阳光普照的美地,那满了「五谷新酒」和「流奶与蜜」的美地。它等着我们进去!基督徒经验中的迦南司布真说:「有些基督徒的生命比普通的更丰盛,他们像鹰一样展翅上腾,在高空上自由地盘旋飞翔,他们是快乐的、圣洁的、敬虔的,在整个世界上,都有他们事奉主的足迹,无论在什么地方,他们都为那爱他们的主去打那美好的仗。」这种经验有好多名号,有人称之为「基督徒的完全」、「完全的成圣」、「更高的生命」、「信心的安息」、「丰盛的生命」、「完全的爱」等等,而这不同的名称都是把同一的属灵世界的不同面表明出来而已。圣经的教训与及很多基督徒的经历都说明,除了得救之外,还有另一种神恩典的工作,一般来说(虽然不一定是)是跟着得救之后而来的,叫我们能经历一种圣洁和与神亲密灵交的经验,这味道对单单得救的人是无法领会的。「因为赐生命圣灵的律,在基督耶稣里释放了我,使我脱离罪和死的律了」(罗八2)。他使我「心志改换一新」(弗四23)。使我们这被神的爱所捆绑的人,不是自我中心,仍是以基督的生命和旨意作我们的生命和旨意,以至我们经历到「现在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加二20),「我活着就是基督」(腓一21)。我们的性格被圣灵充满(弗五18),完全的爱把惧怕除去(约壹四18),我们也能像诗人一样唱:「冬天已往,雨水止住过去了,地上百花开放,百鸟鸣叫的时候已经来到,斑鸠的声音在我们境内也听见了」(歌二11~12)。我们是与神在光明中同行,因为他儿子的血洁净我们(约壹一7)。让我们再用下面一段话来把这经验说明:「日头不再作你白昼的光,月亮也不再发光照耀你,耶和华却要作你永远的光,你神要为你的荣耀。你的日头不再下落,你的月亮也不退缩,因为耶和华必作你永远的光,你悲哀的日子也完毕了。」(赛六十19~20)迦南之特征既然迦南预表的是这样的一种经历,因此我们就一定知道在迦南中到底有些什么。总括来说,有三个特征:第一、迦南是应许给以色列人的安息之地。帐棚游牧的生涯过去了,凶险艰苦的旷野也过去了,现在他们可以安顿下来,各人坐在自己的葡萄树和无花果树的荫影下,疲倦的手,结茧的脚在这块丰沃之上应该可以休息了。这块应许地是老早就预备好的,他们来的时候,不需要建城,也不需要盖屋。因为他们要得的地,「那里有城邑,又大又美,非你所建造的,有房屋,装满各样美物,非你所装满的,有凿成的水井,非你所凿成的。还有葡萄园、橄榄园,非你所栽种的,你吃了而且饱足。」(申六10~11)他们要在那里安然躺卧,不受惊吓(利廿六6)。第二、迦南是一块丰盛之地:那是一块「美好宽阔流奶与蜜之地」(出三8),满了「五谷新酒之地,它的天也滴甘露」(申卅三28),橄榄、葡萄、无花果、香柏木,盈山遍野,顺服之民可以吃得饱足(利廿六5),神说:「你要进去得为业的那地,本不像你出来的埃及地,你在那里撒种,用脚浇灌,像浇灌菜园一样,你们要过去得为业的那地,乃是有山,有谷,雨水滋润之地;是耶和华你神所眷顾的,从岁首到年终,耶和华你神的眼目时常看顾那地。」(申十一10~12)不错,迦南是块丰盛之地。第三、迦南是凯旋之地:难道那里没有仇敌吗?有,但以色列人可以不折一兵半卒,就把仇敌打败,因为神说:「耶和华你神要领你进入要得为业之地,从你面前赶出许多国民,就是赫人、革迦撒人、亚摩利人、迦南人、比利洗人、希未人、耶布斯人,共七国的民,都比你强大。」(申七1)以色列人不能忘记神怎样为他们战胜了埃及人,今日神仍然一样为他们打败迦南七族的人,他们不用害怕;他们五人要追赶一百人,没有仇敌在他们面前站立得住。神不单是要以色列人争战,他是要以色列人胜利。不错,对一个忠心的以色列人来说,迦南是块凯旋之地。神藉这一切来把「天上各样属灵的福气」图画化了(弗一3),他要我们知道,这些都是我们在基督里的权利,是今天就可以得着的。而新约的真理也因旧约的表记而显得活灵活现。安息、丰盛、凯旋——这就是我们在基督里的产业,是可以成为我们今日之经验的。我们不能靠自己的力量来成为圣洁,唯有藉着基督才可得着。成圣与归神是连着迦南门扇上的两个铰键,只要我们真的把自己献给神,又凭着信心把脚掌踏上去,迦南地就是我们的了,神不会叫我们失望的,让我们现在就上去得着这地吧!保罗说:「那召你们的本是信实的,他必成就这事。」(帖前五24)使我全然成圣,我全权的主;灵与魂与身子,现今使他属你。使我的动机纯全,使我的心得洁净;全然释放我,为你甘愿一切舍弃。你原为此召我,已在圣经明言;你必成就此事,若我真信你。你的呼召可信,你的应许是实在;使我现在信你,体验你的实在。 旧约篇第二十一课约书亚记之二题示:再读全书一遍,特别注意上课提及的三个大分段,和它三个预表性质的特征。在亚玛拿(Amarna)碑文上,刻着这几个字:「询问便雅悯,询问太杜亚(Tadua),询问约书亚」。这些碑文是当时从巴勒斯坦写给埃及王法老论及贝拉(Pella)王溃败的事。约书亚记与以弗所书在我们研究摩西五经的时候,已经指出它们与新约对称的地方,就如申命记之与使徒行传,利未记之与希伯来书,现在我们要看约书亚记与以弗所书,也同样是非常对称的。无可否认,以弗所书是一本论及「天上各样属灵的福气」的书。(弗一3),而约书亚记呢,我们已经说过,是预表基督徒更丰盛的生命的,是我们立刻就可以得着的产业。在基督里,我们可以进入内心的安息,而经历到藉信而得之喜乐平安。以弗所书说的「天上」,就是表明这个更高更美满的生命的范围,或是层面。那是一种与复活的基督更紧密的联合,是我们的生命、生活,以至思想、意志都与主联合,叫我们的性情、关系、目的等,均与他一样向罪、向肉体、向世界死,又与他一样在事奉、受苦,与意欲上联合,以至我们能有份于他的复活、被提,能享受他一切的光明、爱、能力,和属灵的悟性;普通人不会领会这些,它是最高层面的生命,也是神在基督里为我们每一个属他的人所预备的。刚得救的人不容易立刻就进入那光景,但悲哀的是,好多信了一辈子的人仍未能窥见那福地,无论如何,神就是这样为我们预备了,这是我们在基督里的产业,我们一定要告诉刚信主的基督徒。在约书亚记,我们看见以色列人真的进入神赐给亚伯拉罕的产业了:同样地,在新约我们也看见教会也进入神在基督预备的产业。当然,约书亚记与以弗所书不单只在大前题是对称,它们起码有五方面是互为表里的,先看以弗所书下面五处的经文:一3,一20,二6,三10,六12。五处都有「天上」或「天空」一词。我们可以从约书亚记找出迦南地之特点,然后在以弗所书找出「天上」的情形,互相参照,认识这个真理。第一二者都是神为蒙拣选的人所预备的。在约书亚领以色列人进迦南地前五百年,神就已经对亚伯兰说:「从你所在的地方,你举目向东南西北观看,凡你所看见的一切地,我都要赐给你和你的后裔,直到永远。」(创十三14~15)后来,神引导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时候,又说:「将来耶和华领你进……之地,就是他向你的祖宗起誓应许给你那流奶与蜜之地。」(出十三5)同样的,我们翻到以弗所书,就知到那第一个「天上」所指的福地正是神为教会在基督里预备的,保罗说:「愿颂赞归与我们主耶稣基督的父神,他在基督里,曾赐给我们天上各样属灵的福气,就如从神创立世界以前,在基督里拣选了我们,使我们在他面前成为圣洁,无有瑕疵。」(弗一3~4)让我们试把约书亚记与以弗所书的对称并列出来:(1)在亚伯拉罕里曾赐给以色列人地上各样属物的福气。在基督里曾赐给我们天上各样属灵的福气。(2)以色列人要享受这一切属物的福气,就一定要「在那地」,同样我们要享受这一切属灵的福气,也一定要在「天上」。我们之所以得不着,是因为我们仍在地上爬行,并不是活在正确的地方——天上。第二、二者都是神所拣选的领袖帅领进入。在以色列人来说,他们是全在约书亚的手中,圣经说:「你必使这百姓承受这地为业,就是我向他们列祖起誓应许赐给他们的地」(书一6);摩西说:「你也要使他们承受那地为业」(申卅一7),因此约书亚是神所拣选的,是全权负责以色列人进住迦南。结果七年后,「约书亚照着耶和华所吩咐摩西的一切话,夺了那全地,就按着以色列支派的宗族,将地分给他们为业。」(书十一23)同样地,当我们翻到以弗所书第二个「天上」时,发觉基督为教会敞开了属灵的迦南地,等待我们进入:「使你们知道……他向我们这信的人所显的能力,是何等浩大,就是照他在基督身上所运行的大能大力,使他从死里复活,叫他坐在天上,坐在自己的右边,远超过一切执政的,掌权的,有能的,主治的,和一切有名的,不但是今世的,连来世的也都超过了。又将万有服在他的脚下,使他为教会作万有之首。」(弗一18~22)这就是约书亚记所预表的,约书亚预表了基督,他怎样被委任带领以色列人进入迦南,照样,复活的主也在天上预备了各样属灵的福气,要领我们进去。第三、二者都是藉信而得之恩典。迦南不是藉摩西而赐下,是藉亚伯拉罕而赐下的——摩西是律法之子,以色列人永不能因律法进入迦南,摩西甚至不能带领以色列人进入应许地。同样,律法也不能带领我们进入基督的安息。因此摩西一定要离世,约书亚一定要取代他的地位,只有约书亚才可以打开迦南之门。约书亚记头两节就正好表明其中的分别:「耶和华的仆人摩西死了以后,耶和华晓谕摩西的帮手嫩的儿子约书亚说:我的仆人摩西死了,现在你要起来,和众百姓过这约但河,往我所要赐给以色列人的地去。」(书一1~2)同样的,当我们翻到以弗所书第三个「天上」时,就看见我们在基督里的迦南,也是一种恩典来:「当我们死在过犯中的时候,便叫我们与基督一同活过来(你们得救是本乎恩),他又叫我们与基督耶稣一同复活,一同坐在天上,要将他极丰富的恩典,就是他在基督耶稣里向我们所施的恩慈,显明给后来的世代看。你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这并不是出于自己,乃是神所赐的。」(弗二5~8)迈尔博士说得好:「神的律法永不能带领我们进入应许地,这倒不是说律法有什么缺陷,而是我们这些有罪的人有所不能行。我们肢体中有罪的律,叫我们不服神的律,使我们满了失望、不安、无尽的挣扎,和习惯性的失败。因此我们一定要离开律法,放下生命中一切外在的规条,唯有这样,基督方能领我们进入应许地。不是靠许愿、誓约、苦行:不是外在的礼仪、禁行:不是整日的禁食、不眠的祷告,甚至不是靠听从良心的声音或内心之光,虽然这一切的动机都是好的,却一点也不能带我们进入安息,我们若想透过它们来得着完全的平安,它们就会成为律法主义的一种形式。我们若是渡过了河,进入了应许地,上述一切当然是很宝贵,但单靠这些却是无力开启迦南之锁,或使它之护卫河倒流。」不错,这一切都无能力,用以弗所书二章八节的说话,我们只能「本乎恩,也因着信」,才可以进入那安息地。旧约之安息日是第七日,新约之安息日则在第一日。在旧的律法下,我们要工作六日,才可以得到安息,但在新的约下,却是自安息日起有了安息,才有工作。而那安息是我今天就可以在基督里得着的。第四、二者都是神特别启示的范围。以色列人之进取迦南,原是要显给当时列国知道的:「要使地上万民都知道耶和华的手,大有能力,也要使你们永远敬畏耶和华你们的神。」(书四24)「天下万民见你归在耶和华的名下,就要惧怕你。」(申廿八10)后来以色列人占取了迦南,神这个目的也达到了(参赛十一11、12;耶二十三5~8;以及其他先知书)。与此对照的,就是以弗所书第四个「天上」所显示的,那里告诉我们,教会是属灵世界的能力的启示:「我本来比众圣徒中最小的还小,然而他还赐我这恩典,叫我把基督那测不透的丰富传给外邦人,又使众人都明白,这历代以来隐藏在创造万物之神里的奥秘,是如何安排的,为要藉着教会,使天上执政的、掌权的,现在得知神百般的智慧。」(弗三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