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求生录 第205章 战斗机和工业振兴
作者:寒谷之风的小说      更新:2018-03-05

  李毅已经回到仁心公国进行修整,神都大陆那边,无论再发生什么,都对李毅没什么影响了。

  唯一需要担心的是,他们借机报复人尊国。李毅只能让人尊国那边提高警惕,尽量避免与异族发生正面的冲突。

  有血族公国作为天然屏障,蛮族公国即便想要报复人族,也无从下手。

  他们肯定也不可能杀本公国内的人族奴隶泄愤。毕竟人族被救走那么多,奴隶可是他们最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地里的庄稼,各种建设的粗活累活,可是全要人类来干的。

  仁心公国的人口,从六亿一千多万,暴涨到了现在的九亿人口。

  人口的暴涨,需要一段时间进行消化和吸收。

  乘着这段时间,李毅让仁心公国开始建立完善的教育体系。

  仁心公国的人类,全部都是刚从奴隶队伍中解救出来。之前仁心公国的培养体系,只有入职军队,才有人来教育教化。

  九亿人口,光靠这种点点滴滴的教化是肯定不行的。

  如果没有系统全面的教育,不能做到车同轨、书同文、言相通。那么这九亿人,很有可能爆发内乱,而成为一盘散沙。

  李毅搅弄兽人族领地,成功的战争,诱发出大量的因果点。

  李毅直接花费因果点,召唤了二十万左右的中文资深教师。

  对于自然科学、数学、物理、化学……

  这些高深莫测的学问,对于这些大字不识一个的奴隶而言,还是过于艰涩了。

  教育体系在科研体系的牵头之下,交给了一名叫苏志远的年轻杰出教育家全权负责。

  二十万的被洗脑彻底的教师,全部划归苏志远麾下。

  苏志远的任务就是在半年内,集训培育出三百左右的基层教师。

  然后铺开全国的教育体系网络,让让每个村镇的百姓,闲暇时间,都接受中文的教育。

  除此之外,李毅决定先假设全国性的无线电广播网络。

  这套网络主要的作用就是制造中文的使用环境,让每个村镇,每天都能听到中文的新闻和公告。

  这一套无线电广播网络,如同洗脑式的灌输,李毅必须在两年时间内,让全国实现言相通。

  如此宏伟的目标,得到了科研体系所有人的响应。

  无线电传播技术,在天佑国和仁心公国这边的科研体系,都已经极为成熟。

  在每个村落布置无线广播,也并不是太难的事情。

  在全国架设无线发射塔,形成无线传输网络,所需的成本也并不是很高。

  这项宏伟的攻城,李毅交给了科研体系全权负责,仁心公国总理府,负责提供资金和资源的支持。

  李毅给出的工期只有半年。他希望半年后,仁心公国的广播响彻整个仁心公国每一个角落。

  李毅在广场上给予的精密科研设备支持,也足以支撑科研体系,完成这项国家战略工程。

  除了部署教育体系,科研体系传来了一个好消息。

  之前李毅从五毒蛮族解救出来的几千人,已经成功使用药物解除了蛊毒。

  科学人员研制了一种针对蛊虫的强效麻醉药剂,能让蛊虫连吸附肠壁的力量都丧失。

  无法吸附肠壁的蛊虫,自然随着肠道的挪动,蛊虫最终排出体外。

  几千人全部解毒成功,那些媚族和侏儒族的人,全部都通过虫洞,送他们离开了。

  侏儒族送回到黑暗林山,至于媚族,他们只要求送到人尊国的北部边境即可。

  李毅一度怀疑媚族的根据地,很有可能在灵族公国北部的冰封地带。

  这么多年过去了,也不知道桑坤带领媚族,发展得怎么样了。

  李毅暂时也没那么多闲工夫管媚族,人族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急剧的提升。

  李毅目前最关心的,就是空军的建设。

  海军、空军和陆军。空军往往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现在已经有了航空燃油,唯独缺乏战斗机。

  天佑国那边已经研制出了一台战斗机的样机。

  李毅亲自前往天佑国,把这台样机和研发团队,全部请到了仁心公国。

  战斗机李毅划定为天佑国和仁心公国共同研究。

  这台战斗机的样机,看起来有点简陋,除了发动机和前置螺旋桨,以及龙骨还有机翼尾翼之外,连个像样的机场都没有。

  驾驶人员坐在一张简陋的椅子上,通过操作杆,操纵飞起的起降和转向。

  李毅亲自驾驶样机,加满了航空燃油。虽然样机看起来简陋,但是还是轻而易举的飞上了五六百米的高空。

  只不过因为机身还只是试验阶段,稳定性还是很差的。李毅不敢飞太高,最后降落的时候,也是惊险无比。

  这架战斗机,只是一个半成品,李毅组织了科研体系两万多人参与战斗机的项目公关。

  李毅的目标是参照二战德军的-109战斗机,研发目前工业体系相适应的活塞螺旋桨战斗机。

  这种战斗机采用螺旋桨驱动,虽然远没有喷气式战机的速度和灵活性,但是用于对付神都大陆的那些土著,这些二战时期的螺旋桨战机,绝对绰绰有余。

  有现成的参照,这些科研人员,很多都曾经从事过战斗机的研究,对于螺旋桨战斗机,基本都是门清。

  李毅给他们两年的时间,实现战斗机的量产。

  要想量产战斗机,不光需要螺旋发动机量产,还需机身的量产。各种工艺体系,需要配套完成。

  这可是极为考验国力的事情。

  在前期的阶段,李毅必须把整个仁心公国的机械制造和军工生产体系建立起来。

  仁心公国目前已经建设了大量的民用产品生产工业园。

  目前主要的军工体系,还是在天佑国。

  李毅选择中都的城北,建设了仁心公国第一个机床和军工机械的生产园区。

  李毅为了支持这个生产园区,又使用系统召唤了十万名资深的技工和工程师。

  除了需要技工和工程师,还需要匹配的各种机床。

  普通的非数控机床,全部由天佑国那边对应支持。

  至于高精尖的数控机床,李毅使用系统的科技系统,一次性抽取了五十多台,支撑这个机床生产体系。

  天佑国那边的全套军工体系图纸和机床设计图纸,全部照搬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