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求生录 第241章 经济转型
作者:寒谷之风的小说      更新:2018-03-05

  神匠家族和天匠家族的求救信,并没有得到其它十大家族的支持。

  原因很简单,因为人族间谍体系多年的经营,傀族公国内部早就分化成了一盘散沙。

  神匠家族和天匠家族,只能在岌岌可危的境地里自保。

  可是尸族公国这边,也不能名目张胆的进行大面积的进攻。

  因为一旦触动了神灵之族傀族的利益,他们一参战,就立刻会升级为两大公国的战争。

  不管傀族公国内部的十二家族,如何一盘散沙。只要神灵之族宣告傀族公国和尸族公国开战,十二家族必定会重新拧成一股绳。

  这可是尸族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在打残了神匠家族和天匠家族之后,尸族公国立刻调整了计划,开始一边继续小规模的袭扰神匠家族和天匠家族。

  尸族公国的主力,却调整为进攻神匠家族和天匠家族毗邻的仙匠家族和圣匠家族。

  尸族公国复仇的目标可不仅仅是神匠和天匠两大家族。

  依照尸族的复仇计划,起码要打残傀族公国内六大家族,才可以将战争上升成为两大公国的大规模战争。

  尸族公国对神匠和天匠两大家族的袭扰,只要能够保证两个家族,一直处于残破和弱小的境况即可。

  尸族公国的这些计划,根本没有引起整个傀族公国的警觉。

  他们还沉迷于傀族远远强于尸族的美梦之中。

  李毅大量的使用神药和灵药培养间谍人员。

  这些间谍人员,开始伪装成傀族的其它家族,对仙匠家族和圣匠家族的傀儡制造工坊,进行大规模的破坏。

  李毅在傀族公国呆了半年之后,已经培养了上百名合格的高手级爆破特工。

  傀族公国和尸族公国的消耗战,没有那么容易结束。李毅一看没有自己什么事情,留下红宣候和王彻作为指挥之后,自己选择重回仁心公国。

  仁心公国的矿业体系,已经建设得极为完善了。

  每一天都有大量的矿产,通过稳固的虫洞,源源不断的从遥远的大陆深处送到石油城来。

  这些矿产都是在遥远的大陆深处,已经进行了初步的炼制,成了各种原材料。

  在石油城相隔百公里的地方。也就是虫洞的出口处,已经逐渐建设起来一座巨大的炼矿之城。

  源源不断的矿产原材料,在这里被提炼和炼制成了一块块的各种金属块。

  钨、铝、铜、镍、锌……

  一系列的金属块,不停的投入到仁心公国庞大的工业体系当中去。

  有了这些稀有金属,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电子产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李毅这一次回到仁心公国,又通过科技系统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科技抽奖。

  一共投入了上千台极为先进的设备,这些设备主要运用的领域,就是集成电路和微电子科技领域。

  目前仁心公国的庞大工业体系,已经足够支撑起这个分工极为细微的微电子领域。

  李毅在早些年,早就对电子产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是碍于工业体系过于单一单薄,无法支撑起电子产业,所有一直让电子产业,只停留在手工焊电路的层面上。

  现在工业体系健全了,正是发展微电子的最佳时代。

  李毅投入的设备,立刻引起了最大的连锁反应。

  这些设备中,有大量制造纳米级芯片所需的设备。

  这样一来,人族就可直接迈入计算机时代了。

  李毅作为一个科技的门外汉,只是投入了一些设备,就再次做起了甩手掌柜。

  虽然科技领域,李毅只能作为催化剂而存在,但是在仁心公国的体制制度面前,李毅还是很有发言权的。

  毕竟李毅一手建立了高岗镇、天佑国、人尊国、仁心公国,一整套的人族体系。

  现在高岗镇和天佑国都已经实现了市场经济,他们的科技发展和生产力效率,都是远胜于仁心公国的。

  为了激发仁心公国的强大活力,结合仁心公国目前的产业规模,李毅决定让仁心公国也顺利的进入市场经济。

  李毅回到仁心公国后,一个月之后就召开了仁心公国总理院大会。

  仁心公国的核心层,全部都参与了这次会议。

  会议一共持续了七天时间,会议主要是确立了仁心公国市场化经济转型的方向和方法。

  仁心公国毕竟基础设施和工业体系已经极度健全,为了保证国家机器能够一直强有力的集权,以此确保前线战争的支撑。

  这一次的市场化经济转型也是简单化。

  目前仁心公国体制内的所有企业,全部转型为公司。

  国家控股,所有公司的股份全部证券化。

  公司员工全部改为领取工资的职员。

  农田开始全面采取责任承包制度。

  承包后,只要农民保证农田不荒芜,而且上缴三成的收成就不收回。

  只要一旦土地闲置,承包出去的土地,立刻就会收回,重新分配给愿意耕种的人。

  仁心公国的农业规模有限,是绝对不能允许土地闲置的。

  因为农用机械和高科技农业的反战,农业所需的人口只会越来越少,这也必然造成大量承包土地的农民,最后会选择进入城市,成为工人。

  目前的工业体系又是主要以军工为主,生产的产品都不是农民所必须的,必然也造成农产品不能有效的流入城镇。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李毅采取了之前高岗镇曾经用过的套路。

  那就是粮食收购制度。

  国家成立专门的粮食局,对农民的粮食进行收购,然后农民拥有金币和银币,可以进入市场流通。

  工人在工厂上班,获得工资之后,也有钱去购买粮食和肉类。

  为了平衡物价,总理院专门成立了调控物价的物价局。

  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初步实现了仁心公国的市场化。

  目前仁心公国才刚刚实现市场化,国家的集权依然十分稳固。

  为了让市场经济更为活跃,仁心公国宣布私人可以开始建设工坊和公司。

  为了支撑市场经济的发展,仁心公国成立了仁心银行。

  以银行为中心的庞大金融体系,才是一切市场经济活跃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