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郎国战纪 第一百三十章 刀锋相向
作者:刘疆的小说      更新:2017-12-17

    多同回到关内时,将士大振,看着一个个将士都兴高采烈,多同这时也闹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便向伊次仁一问,这才知道,原来木王死后,就没有人出去迎战过,一直躲着藏着不敢迎战,敌人只要靠近关前,他们就搭弓射箭。

    因此呢夏军不敢靠近,不过这位震慑王皋陶老有办法了,三番五次偷袭我,因此呢丢失了几座关卡,一退我们就退到了小狼山,幸亏竹王您来了,不然我也得守不住。

    多同听完伊次仁这番话后,不悲不喜,便说道、今夜有本王在此守关,大家可以睡个安稳觉,多同说完又叫阮清风,去将我带来的那些酒摆上,今晚兄弟们可以来个“酩酊大醉”多同一说完、伊次仁就打了一个愣神,问道、竹王“酩酊大醉”这、这、这万一都喝醉了,那岂不是让那个皋陶攻关得逞?

    多同微微一笑回答这个伊次仁,将军不必担忧,我算定皋陶今晚不敢来,他要是真来了,我要他来得去不得,伊次仁这么一听,心中暗想,嗯、看来我们这位身高两米的竹王“胸有成竹”他说没事准真的就没事,这不,一出阵就打败了大夏国“五王”三将。

    伊次仁这也放心了,便叫人将小猪小羊烤上,然后在将竹王带来的酒摆上,这一喝就喝酒晚上两更天,也就是晚上十二点到一点。

    等到第二天、天一亮,也就是卯时。

    多同骑着乌追马就出了关,来到夏营几十米外之后,大枪一横就喊道三声,皋陶何在,皋陶何再、皋陶何再?

    三声喊完后、大约十来分钟左右,夏军大营辕门大开,皋陶骑着他的黄骠马就出了辕门,皋陶依然、金盔、金甲,红战袍,手提三刃刀,往后一背就问道,多同、你来的早了点,多同这时没有答话,看着皋陶就想跟他较量较量,一来想试试自己这么多年来的武艺学的怎么样。

    多同一背亮银枪就说道,皋陶……也不知道他是皋将军、还是皋王爷,叫出来就没法往下叫了,当时就有这样一句话“叫其名、不知其人曰”

    这叫不尊曰,所以多同叫了一半就叫不下去了。

    皋陶这时哈哈大笑说道,不知我曰,称之其小曰,我乃大夏国“震慑王”皋陶是也,你小小年纪不用多礼就是,撒马过来。

    皋陶说完多同打马就奔皋陶杀来,这个跑的老快,两马一奔,只见尘土飞扬,二马在一搓凳,只见刀枪一撞,擦出星火,两马在一盘旋,刀枪都带有风沙,只见两人战了一百二三十个回合,不分上下。

    两人到不觉得怎么累,只是胯下两匹马都受不了了,一身汗水、皋陶来过泰山压顶,多同急忙还个四两拨千斤,只听空中称一声、火光四射,多同就搏开了皋陶大刀。

    这时两边的将士都看呆了,刚才的战鼓也不敲了,看得一个个都憋住了气,好嘛,这样的打斗,士兵们从未看见过,只见两人战到天黑。

    不吃饭、不好喝,谁受得啊,就这两位王受得了,可马也不吃不喝已经累了一天,走起路来都打了颤了,皋陶一逮马说道、多同、今日你我“棋逢对手”打得非常痛快,只两匹马已经不行了,不如你我早些休息,明日换马来战,非战个胜负

    不可,你看怎么样?

    多同这时一看马,确实马都发抖了,若是在战下去,马就要被累死了,多同把马也勒住了说道、既然如此那只好听你的了,多同答应皋陶,两人骑马就回各自大营大关了。

    皋陶回到大营,面现惊奇,就叫来谋士大厅商议、皋陶问道、这个野蛮人“多同”你们可曾听过?

    皋陶话音刚落差不多两分钟后,一位谋士就站出来说道、禀慑王,这个多同来到路上的时候我就听人说过了,听说他“骁勇善战”治理国事也非常有方,而等是个奇才,开荒种地将“句町国”变得富有敌国。

    而且更奇怪的事,此人是竹筒所生,他还有一位非常出色的师父,司马林空……

    一听到这个司马林空名字,皋陶不尽思想,可他就是想不起来,谋士就问到皋陶,是不是这个名字很熟悉呀“慑王”皋陶一愣神就看着谋士、田光,两人四目相对。

    田光看他还是没有想起来,便走上前去告诉皋陶,司马林空就是当年的督军官,偷走大禹金玉的,那位司马督查,就是跟驸马爷擦边而过的那位“司马林空”皋陶听完顿时茫然大悟,哦、原来是他,皋陶眼珠子一转,这么说来,多同可是司马林空的徒弟,田光微微一笑回答“正是。

    皋陶这时才叹了口气,难怪不得如此,这位多同竟然跟我大战几百回合、也不分胜负,那就是他师父训练出来的徒弟啊,看来明天不能轻敌了……

    等到第二天天亮后,多同三出狼山,站在关门外远远就能看到皋陶一人一驹端坐在马背上,左右四将,都是为他扛刀牵马,多同一看见皋陶,心中不由自主说出话来,好啊,这次不用我在叫阵了,皋陶也看见多同了、心中也在说着,好啊果然有胆识,不由得向多同点点头,抬刀备马。

    皋陶接过大刀,催马走出大营,骑着那匹黄骠马就冲出了辕门、依然是那身打扮,金盔金甲,三刃刀,若是没有一点胆识的将士,就凭他这身打扮,气势汹汹、威风凛凛,看上去都很胜人,一般士兵就会双腿发软。

    多同此时也是一振身上战袍,打马就朝着夏营奔去,城上将士们看得清楚,只见二人刀枪下,残叶滚滚,尘土飞扬,就像两人带着一条黑色巨龙一个般。

    二人接近又是刀枪相撞,星光点点、两人从上午战到中午,从中午打到点灯,就连战马都换了三匹,依然未能分出胜负,双方只好回营,饱餐战饭过后,又是鸣鼓催战,这回不用加了,天黑了谁也看不见对方。

    鸣鼓之后,各带三千将士,手持火把,灯光都能照亮半边天,这叫“挑灯夜战”这一痛战,直战到天麻麻亮,四五点钟,皋陶久战不下多同,心里也是着急了,他虽比多同年长,但远途而战,粮草接近不上。

    而多同不管这个,只要你不走,我就得守,皋陶心中一想问道、多同、你敢跟我来战吗?

    说完他就朝山凹一指,多同年轻气盛,那会怕你皋陶,再说战了这么多天,他也知道自己不是一般人,也战也猛,回答皋陶,多同何惧你不成,皋陶一听点头夺马就出了人群,两人边打边跑,直战到无人处。

    就在皋陶在前面跑时,皋陶突然摇摇晃晃,马失前蹄,掉下马来,多同一看这情况,不慌不忙走到皋陶跟前,大枪一指皋陶喉咙,皋陶、这次天在帮我,必杀了你不可……

    皋陶这时不但不怕,反到还大笑说道,多同、我震慑王,你杀不得,多同一振手中亮银枪问道、现在你已是我马下将敌,杀与不杀,只在我枪挑之间,你为何说杀得杀不得,何以见得?

    皋陶虽然枪顶喉咙,但也不惧死亡,多同、并老夫输给你,只是这马儿太累,马失前蹄罢了,多同大眼一睁回答皋陶的话,那又如何,多同、我不是怕死之人,老夫争战沙场多年,从未遇到过像你这么凶猛的人,老夫欣赏你。

    但劝你不要杀我,这是为你“句町国”着想,你多同想想,若是你今天杀了老夫,恐怕明天大夏国军队就要翻倍而来,到那时,试问你句町国、如何拒敌?

    多同一听、顿时醒悟过来,只是他弄不明白为什么这位“震慑王”要帮助自己,难道他真的怕死吗,是啊、问这世间、谁能不怕死,不过多同转念一想,人家说的也不无道理,若是我杀了这位“震慑王”那大夏国会不为他报仇雪耻吗!

    自己都已经杀了一位卫王,再杀了他,不惹得成千上万的夏军恨我句町国,想起这些“多同”急忙将枪收了回来,然后下马赶快扶起这位震慑王,慑王说得有理,多同失礼了。

    皋陶这时也站起身来,拍拍身上的尘土,然后挺直腰板说道,走、陪老夫到前面去看一看,多同帮皋陶把马牵过来,然后两个人牵马来到一处悬崖边上。

    这时正是清晨五点多钟,正逢六月中旬,太阳还未出来,但太阳已经在东方缓缓升起,都照红了山顶,六月的早晨,白雾缠绕,像一条条白袋将所有山峰连在一起,站在山顶俯视而下,宛如人间仙境。

    若不是皋陶带着多同来到这里,他也不知道这里会有这般美景,多同不由得赞赏,真是美如梦幻啊,实在太美了。

    正在多同感叹时,皋陶问道、你知道我为什么要救你吗?

    多同回答、晚辈一概不知,皋陶哈哈大笑起来,倒也是司马林空的徒弟,不错、有什么就说什么,不撒谎,当年你师父比武招亲时,我就看得上他,以为他就是我姐夫,他每一科都过关了,纸差一科、结果你师父第二天突然没来,他是一个很孝顺的人。

    皋陶说道这里、多同也懂了他言中之意,也不在多问了,因为这些当年师父都已经给他们大家讲过,多同专心致志听这位震慑王讲当年的往事。

    皋陶继续说道、经过这几天的战绩,我看你是个可用之才,有过人之处,并非一般人等,而老夫现在年事已高,一直想找一位“品德端正”有大将风范的人做为老夫徒弟,也不枉费我这么多年来的心血历程,皋陶说道这里、多同依然默默点头答应这位皋陶震慑王。

    皋陶这时一歉身,问道多同,多同、你愿做老夫门徒否,多同一听这话,又惊又喜,急忙回答皋陶,慑王、我多同何德何能,怎敢有这样的妄想!

    皋陶在此追问,你愿意否,多同一看皋陶,再不答应他可就要生气了,双漆急忙往下跪到,师父在上、请受徒儿一拜。

    多同行完师父大礼,皋陶就从身上抽出一样东西,这是我多年来“东争西战,所记录的兵书,现在我把他送给你,希望将来对你会有所帮助,多同接过兵书,皋陶说道、这里面都记下了我如何攻城,如何围攻敌人防线,现在交给你,望你日后好好保管。

    多同接过书后,随便看了看就收起来放在怀里了,皋陶看着多同说道、你先回去吧,别让将士们看见,多同想到这里也是,各为其主,你我在这里说话,实为不忠,更何况师父你还赠我兵书。

    多同还不好意思了,不过也不得不听从师父的话,多同走后还说道、午时我还要亲自来你大营拜访,以谢师父赠书,皋陶这时看着多同说道,不必了,礼、已经拜完,大营就不必劳烦了。

    这时多同没有说话、跳上马鞍,一抱拳说道、师父、徒儿先走一步,午时再见,说完还没等皋陶回答,就扬场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