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郎国战纪 第俩百零八章 不辞而别
作者:刘疆的小说      更新:2017-12-17

    分发赏钱的事,多同、皋安、毋果,三个人事先商量过一番,一是为了试探人性,二是看有多少人对多同忠心不二。

    能防防之,不能防弃之,这些完全是军师皋安的计谋,他告诉多同,这是寻找权力的一种方式,夜郎王多同只好答应他试一试。

    可那知道他们的这一试探,惹怒了自己兄弟,纷纷上前指责“他们大王、军师、毋果三人。

    只有少部分人因为拿不到钱而愤愤不平,那些人是为了赏钱而来的,这多同、军师、毋果都把这样的人记在心上。

    并不是想办法害他们,而是这样的人只为了钱,而再也得不到重用,只能防着——。

    木青带头说后,皋安只好来向大家解释清楚,各位将军你们的想法,我知道!大家若不是为了黎民百姓,为了明天更好,谁愿意离开自己的妻儿父母。

    而如今狼群当道,民不聊生,我们大家不得不背井离乡,今日大家有幸走到一起,得到这座城池,实属不易——!

    但请大家相信,我们眼里不止这座城池,后面还有更多的事情需要我们去做。

    大王说过,为了让大家有一样的良好的生活环境,所以为各位将军以及士卒们发点钱,希望各位往后“奋勇杀敌”。

    皋安说到这里,有人点头称赞他们的大王,体察民心,知道将士们奋勇杀敌的辛苦。

    军师能说会道;听着他的话就是如耳,没有钱,连自己的妻妾儿女都顾不了,还打什么仗!!!

    对……对……对!

    将军们说完、皋安继续说道;木土司大人说得也非常在理;如今天下格局骚乱!部落又分分倒戈于女滇国。山蛮争抢土地,所以这些钱,是分不得……。

    木土司大人说的不错,如若我们分钱,这又跟那些山蛮有什么区别!我们应该拿这些钱,换取粮草,换卖刀枪剑戟。

    只有这样,才能将我们队伍壮大起来,到那个时候,天下稳定,百姓安居乐业——。

    皋安说到这里,有人问道;军师怎么能说两套话,打仗没有钱,只是为了吃,我们得吃了,可家小还在家中等待我们,如若军师所说,那我等还不如跟随其他国王,又何必跟随夜王受这个罪!!

    多同一听、在心里想这人的话。这人说话也不无道理,人若没有了利用和欲望,那还打什么仗。

    这时哈多在下面就指责说话的那个人,一天你就知道要钱,要那么多钱干嘛,想造反啊!?

    多同喊到!唉……六哥休得无礼。鲁将军说的也不无道理,连家都顾不了了,还打什么仗。

    各位将军土司大人,钱必须得分,不然人心就会涣散,我多同自出生以来,吃的是天下饭,喝的是山中水……”

    军师点了一下数,这钱有几十万斤,我多同自走江湖以来,也没见到过这么多钱。

    我想这些钱都是“司马剑南,这么多年收刮老百姓的血汗钱”今日人人有功,所以每人得到三百斤白银。

    你们拿着这些钱,可以分给部下士卒,也算是鼓励一下大家!至于不领赏钱者,我多同也会一一记下。

    将来天下稳定,我多同承诺,不会辜负大家一起打天下的兄弟,只要各位“齐心协力”,所打下来的地方,都会与大家分钱发财——。

    多同话说道这里,便问道所有人,大家说好不好……?听到多同的这番话,那些贪图者分分叫好,只有木青何西他们这一杆子人,不会见钱眼开。

    随着喊声,多同吩咐!

    现在大家可以去领赏钱了,此时木青还想再说点什么,却被多同轻轻伸手叫停了……。

    这就是人心,自古以来都是如此“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个道理多同非常明白,这一点他看得非常之远,也不恨别人,也不怪皋安给自己出这么个主义。

    领走赏钱的将军、土司们各自回去整顿军队之后,多同皋安计划总算和不谋收场!

    一切顺利通过之后,皋安毋果也各自散去。人都走完了多同这才想起好多天没有看见过玄悦公主跟郭姬两个人了,他心想,趁现在得闲去看看两个丫头……。

    便叫来几名侍卫,多同骑上他的火龙驹,打马扬鞭就去了句町国“绣宫”,这里是司马剑南、王后跟侍女们所在地。

    都是妇女们织布,绣花所在地,进城之时多同就将玄悦公主、郭姬以及一路带来的侍女都安排在这“秀宫之中”。

    多同穿过几跳街道,走完几座大殿庭院,这就来到王后看守的“秀宫。

    绣宫不是高耸入云的大亭阁楼,也不是高耸围绕的庭院。而全部都是木料制作出来的而层小木楼,这里可有着各种各样的蝴蝶跟青蜓,只要来到这绣宫,除了花香味道,就是女人们织布的声音。

    外面打仗,这里却仿佛说另外一个世界。每个部落都一样,男人打仗,女人都是在家织布做衣服。

    多同来到“绣宫”经过一番寻问之后,才得知玄悦公主在东房屋里,多同勒马来到了玄悦公主住处之后,东房大门紧闭……!

    多同正带着喜悦来到玄悦门外之时,他吩咐一声,你们都退下吧,接着跟随他的侍卫们都退了下去,侍卫走后,玄悦公主房门还是紧闭着——。

    多同此时有些纳闷了,暗想;莫非她们听不到我说话的声音?多同本想嚷嚷几声,可这里到处都是妇女孩童,万一惊扰了她们不得体。

    多同又上前两步轻轻拍打木门问道;屋内有人吗?

    一共叫了好几声都没有半点反应,多同顿时就觉得有些不对了,为何我这般讲话屋里全无半点动静”,多同有些纳闷的往四处看看,便高声问道;玄悦、你可在屋内……?

    喊声出去等了很久也没有话音回答,多同继续喊到,玄悦可在里面,为何不把门打开一见?

    多同一共喊了两三声还是没有回复,正在这时、一位妇人正在二楼上织布,听到有喊声她才从二楼的木房里打开门来看“她看楼下这人身高两米,而且还是方面大耳。

    满头的白发,一身白衣打扮,衣服上还绣有飞鸟走兽,虽然现在的多同没有头戴“金银霸王冠”但他那身高和气质,一副威风凛凛的样子,让妇人已知道这位就是哪位“夜郎王多同”。

    妇人打开门见多同总喊没有反应之后,便说道;“我尊敬的国王,玄悦姑娘还没回来吗?

    多同抬头一看,只见一位三十来岁的少数民族妇女,长得眉清眼秀,一长漂亮的瓜子脸,正在二楼之上向自己问话,

    多同这时正纳闷着呢!可看到这“鸟语花香之地,妇女儿童庭院,他也不能失礼”,多同说道;啊!这位姐姐多同打扰了。

    请问这位大姐姐、这玄悦公主的侍女们都去了那里,为何我这般喊话都无人作答……?。

    妇女听多同这么一说、便微笑着回答多同,国王你有所不知,这位东方汉人女子与我们大有不同。多同一听,道有些惊讶了,哦!

    有何不同之处?

    妇女回答道;自从这位姑娘来到这“秀宫”,她是一不要侍女,二不要侍卫,偶尔郭姬姑娘陪她说说话。

    多同听后一脸茫然,因为他也不知何意啊?虽然跟东方人相处了这么久,但也不太清楚——”

    多同想了想这时才明白过来,原来这位东方美女玄悦公主也喜欢独处,这可能是她太想家了吧?

    多同自问自己,她把这些侍女都叫走了,我找谁去问话,便问道;大姐姐可知她去了何处?

    国王、这个我就不清楚了,今早太阳还没升起时,姑娘就出的门,多同一听,反问道;玄悦公主今早出门,现在太阳都快下山了,还未归来反?

    不会出什么事了吧……?

    妇女一听国王多同在说些什么,她便想起了什么,急忙问道国王多同;国王”玄悦姑娘走时说要去看看你跟军师,这么说他不大王那里,那肯定在军师府上了……。

    多同这时才答道;哦,“多谢了!然而就在他拱手想要离去之时”,军师皋安却来了。

    皋安他见国王也是来找玄悦,却在外面徘徊,皋安觉得有些奇怪。而多同看他的样子时,还是急匆匆忙忙的样子——两人在这里碰面,都彼此明白。

    军师看见多同,正准备下马向多同示礼,不过被多同免了!多同明知道军师来找玄悦,他便假装不知道,避免尴尬场面。

    多同问道;“军师你这是要何往……”皋安急忙拱手回答,回国王、属下多些天没有看见表妹玄悦,今日特意来探望探望她。

    多同一听,便问道!听你这么一说,玄悦公主她没有去找你吗?

    皋安还觉得奇怪,便急忙回答多同,没有啊!

    皋安说完、两人眼睛对视不解,多同这才急忙下马,又转回玄悦公主的东房屋门,多同吩咐左右侍卫,把门撞开。

    话音刚落,几位侍卫把门撞开,可里面却冷清清的,空荡荡根本无一人。

    多同迈进房门,大踏步穿过几间厢房寻找,也不见得半点踪影!便来到玄悦睡房,此时房门是半开着的。

    多同轻轻推开门看了一看,房间非常宽敞而整洁,随着一股“紫檀木香味扑鼻而来”。

    多同走进去往四周一看,只见叠好的被和床的旁边放有一封信件。

    用竹简收折放的,多同看见竹简,两步并着一步走上去,拿过竹简打开一看——。

    上面是玄悦公主的字迹,尊敬的夜郎国国王,因为玄悦思念故乡之情,便“不辞而别”这一走可能今生无缘在见。

    希望你能实现你伟大的梦想,建立自己的王国,我走后希望你能待我表哥如兄弟,他是上天赐予你的人才,也只有他才能助你完成梦想。

    后面是玄悦这样落笔。

    请转告我表哥皋安!另外“请赎玄悦不辞而别,若有缘,再见!

    玄悦……。

    这时皋安也正好找到这里来,他一看见多同后,就同走了进来。

    多同将竹简一扔桌上说道;如今山蛮横行,她一个弱女子,多同吩咐一声,给我追,非将她玄悦追回来不可。

    说完拔腿就往外走了,这时的皋安才将那封信打开一看,皋安大叫一声“呀!表妹,去也”说完他也跟着追出了门……。

    多同皋安出来仔细一打听,才得知玄悦今早出的城,往“苍梧方向而去”。

    夜郎国多同立马吩咐,兵分三路,务必把玄悦公主给我追回来。

    军师是表哥,当然冲在最前面,多同说完,他告诉军师皋安,如今世道太乱,见着玄悦一定要将他带回来,不然她绝对走不出岭南之路。

    多同说完、便夺马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