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猎水浒 第七十二章
作者:君不曰文的小说      更新:2019-05-08

  “经略相公何必来为难我”赵霁雲说道:“难道经略府真的到了如此地步,穷的揭不开锅了?”经略相公不知道赵霁雲是有意还是无意,不过这话倒是说道了他的心坎上了,经略府不容易啊。

  “赵小郎君能够如此的体谅,实在是再好不过了。”经略相公倒是会往上爬,这让赵霁雲不好办了,他原本只是想嘲讽一下。

  经略府的日子不好过,说到底还是和西军有很大的关系。大宋的军队数量一直很庞大,据记载,北宋太祖时,全国有禁军19万3千人;太宗时增至35万8千人;宋真宗时,有禁军43万2千人,而到了宋仁宗时则膨胀到82万6千人。以后的皇帝虽然考虑到军费透支裁撤了一些禁军,但大致仍然一直保持在60万人左右。人数如此庞大,耗费的军费也是不可估量的,然而以大宋官员的尿性,这笔军费肯定是不能完全落实下去,这一层层的剥削下来,真正到大头兵手里的没多少了。北宋初,将各地藩镇的精兵抽调中央,剩余的老弱残兵留在本地,另加新设供劳役的军队,组成厢兵。招募厢兵一般不讲求体质,还有部分厢兵来源于流放的罪犯,禁兵武技不合格或者犯法,也可降充厢兵。宋朝的厢兵从事各种劳役﹐诸如修建﹑运输﹑邮传等等。劳役极其沉重,军俸却很微薄,死亡和逃亡现象严重。正是由于这种兵制,造成了大宋虽然有庞大的军队,但是就战斗力而言,实在是战五渣。这一点不用怀疑,土匪强盗盛行,各处山寨林立,然后官军无论怎么围剿,都不是这些装备破烂不堪的贼寇你的对手,反倒是让这些山寨活的更加的滋润。

  设立厢军的初衷,一点也没错,厢军不是打仗用的,最多只能算是辅兵。无非是给破产无业的百姓找一条生路,免得造反。这些年来,官员压榨盘剥,厢军已经彻底沦为了半奴隶。他们不但要修城池,河工,道路,还要给权贵干活儿,收割粮食,运送货物……就这么说吧,厢军除了不能打仗,什么都干!一支只会做工,从不训练的军队,怎么会战斗力,这也是盗匪猖獗的原因。西军是一只守卫边境的军队,绝对不是那种战五渣的队伍能够胜任的。作为西军的统帅,种家也不能让西军变成战五渣,然后军费是有限的,根本就供应不上,为了保持军队的战斗力,种家不得不自己掏腰包来维持西军的战斗力。当然不可能照顾到整个西军,就算种家想,但是也没这个能力。将门都有自己的部曲,说的简单点就是自己的嫡系部队,这些是真正的精英,打胜仗靠的都是他们,另外的牺牲再多也不要紧,只要部曲还在,就还有资本,也是将门立足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