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道记 第004章 茅山大弟子
作者:黑岩神虚子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三子从他背包里掏出三个馒头丢给我们说,先补充下体力,山上有家旅店,里面就有饭菜,叫我们赶紧上山。

  我大口吃完馒头,一股脑往山上冲。一丝潜力爆发出来。

  这四周有卖玉米的,还有一些精巧的小玩意儿。

  我也想买,可是想到香喷喷的米饭,就否决了。

  跑了好一会儿,我停下来休息下,问一个正在卖玉米的老爷爷:“老爷爷您好!这里离山上的客栈,还有多久。”

  “哪里来的客栈嘛,茅山就这么点大,慢慢游览两三个小时就可以下山了。”

  我回头看向闷骚哥。

  “闷骚哥,三子呢?”

  “早跑了。”

  “那你为什么不追?”看这闷骚哥法力高深似的,莫非都是装出来的。

  他看了我一眼说了句:“我还有事。”他好像一句话都不愿意多说。

  闷骚哥径直上山,我就一直跟着他。

  吴天也不知道蹦跶到哪里去玩了。

  他好像有用不完的体力,我全身都汗湿了,他还是若无其事的表情向上走,一刻都不停歇走了大约半小时,我们走到了一个景点:仙人捧石。这个地方就是最后一个景点,这是一座巨大的岩石,其他地方都是悬崖峭壁。

  他找了块树荫,坐了下来,似道非道,好像在打坐。

  我也坐在附近,一直盯着他,他要是跑了,我上哪哭去。

  茅山是抗战时期重要的根据地,在那个时候,所以来参观的人还是挺多的。但是现在游客少得可怜,一年的客流量怕也没用京城故宫一天的客流量多。

  一路走来,茅山的景色真的很漂亮,课本里学习的: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便是描写这茅山的景色,我的语文成绩在班上一直都是第一第二。

  “步步入山门,仙家鸟径分。渔樵不到处,麋鹿自成群。石面迸出水,松头穿破云。道人星月下,相次礼茅君。”也是描写茅山的佳句。

  休息了一会儿,我缓缓走向闷骚哥,拍了一下他的肩膀:“嘿!闷骚哥。”他猛地睁开眼盯着我,把我吓得不轻。

  我愣了一会儿,他才开口说道:“你才闷骚。有什么事?”

  “就是聊聊天。”我在他面前坐下。

  “没空,请离开吧。”他一如既往的冷,闷骚。

  “那我就了当说了,你为什么拿我令牌?”我指向他的腰间。

  既然不能套近乎不如直接戳穿,附近那么多游客他也不敢怎么样!

  闷骚哥眼神闪过一丝惊讶,但是很快又消失了。他取下令牌,诧异的问我:“这是你的令牌?”

  “是!我是个孤儿,这个令牌我从小带到大。他对我很重要。”

  “你说这是你的?。”

  我一本正经的告诉他:“是!”

  他问:“你有何证据?”

  我一个机灵,缓缓的说:“丁丑延我寿,丁亥拘我魂。丁酉制我魄,丁未却我灾。丁巳度我危,丁卯度我厄。甲子护我身,甲戌保我形。甲申固我命,甲午守我魂。甲辰镇我灵,甲寅育我真。”

  他呼了口气,缓缓说道:“六丁护身咒,这不是一般人知道的,我也感受到你身上还有六丁神的气息。这个令牌,是道家正一派掌门人才可持有的,正一派也称正一道,掌门人因为和正一派众长老产生分歧,离开了龙虎山,也就是正一道宗坛。一走就是二十年,我们茅山派,也是正一道的一个派系,这些年,华夏所有道士都在寻找如今的掌门人,我也是搜寻未果才回山。而因为正一道二十年无新任掌门,现在华夏第一道乃全真道,如今全天下的道士都聚集在茅山。比如茅山、灵宝、清微、净明派等,令牌还你可以但是你必须可我一起走,因为这不是小事。”

  “恩恩好!没问题!那你是茅山的人?。”虽然有点不相信,但是看那认真的眼神应该不是骗我的。

  “我是茅山派大弟子,茅山派的先祖贞白先生的嫡系子孙。现在人太多,不方便进去,茅山派为了不受外界打扰,从这个景点开始设了符咒,要用六丁开山术方可打开,一会儿你与我一起进山。”

  贞白先生,乃是陶弘景,中国南朝齐、梁时期的道教思想家。隐居茅山四十年之久,号华阳隐居。开辟了茅山派!

  “你真是道士啊?我一直有个问题想问你们道士!”

  “请说。”闷骚哥态度好了不少。

  “道士可以结婚可以内啥嘛?”虽然我只有十八岁,可是我觉得我相当开放了,只因为我有个同学叫胡恩泽,对这方面太了解了,天天跟我扯这些。

  嘿嘿,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这个道理嘛。

  我仿佛看到了闷骚哥的一脸黑线,很明显,他拒绝回答我这个问题。

  我尴尬的笑了笑。

  说罢闷骚哥又教我怎么运气,可以调节身体,强身健体,增强内功,驱赶秽气。

  闷骚哥告诉我。

  修道为内在修炼,即内功;养德为外在行持,即外行。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修炼的进步,能够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高尚的德行,同样也会带来修炼功夫的精进。反之,若德行不足,则与道无缘。昔秦皇、汉武贵为天子,毕生求仙,终不可得;而陈泥丸真人成道之前,不过是一个箍桶匠。可知修炼之道,不在贫富贵贱,道家所谓“炼药无拘富与贫”,关键是看一个人有没有德,故“道不妄传”,修炼家云:“万两黄金不卖道,十字街头送至人。”对于修炼者来说,首先必须广立功行,方成大道。经云:“三千功满,八百行圆。”。“欲成天仙者,须立一千三百善。”

  道无经不传,经无师不明。

  道门以“道、经、师”为三宝,认为“道无经不传,经无师不明。”。“因道所以立经,因经所以明道。”

  道,即修道,指以自身功修,参悟大道。

  经,即读经,祖师著作,印证已修。

  师,即师传,须要真师传授,指明道要。真师指有真正实修功夫的明师,所谓“要知山下路,须问过来人。”

  以上二者,是对个人内修而言。平时做功德,仍不可少。

  道法自然,静者得之。

  修炼之道,师法自然。“自然”之义约有两层:修炼之道,师法自然。“自然”之义约有两层:其一,自然而然不假人为。“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强加个人意志,反害功修。故须顺天行事,天人合发,《阴符经》云:“观天之道,执天之行”,方合大道本体。其二,因人而异,效验不一。由于每个人体质不同,悟性即理解能力各异,即使师传相同,其内修之效验也不会完全一致。

  如何才能做到合乎自然,要妙在于一个字静。《阴符经》曰:“自然之道静”,故静者得之。

  自行修炼,无量度人。

  所以打坐是一门很重要的修行,打坐也称禅修。知是禅修的关键后,就要学习如何入定了。

  要离五盖修禅定的方法有很多种。按照我们佛教的禅定修法,不管修哪一种禅定,都要进入初禅、二禅、三禅和四禅这样渐进地修上去。要入定,就要具备一些因缘,就是当时要离五盖。所谓五盖是:昏沉、掉悔、嗔、疑,还有贪欲。当这些烦恼没有现前的时候,如果修法正确,都有机会入定。如果有这些烦恼在的话,就很难入定。除了烦恼的因缘之外,我们身体上有某些障碍,也会影响我们入定。

  初禅的觉受要入定,首先要有入定前的一些觉受。就是说,如果一个人的身心都很舒适,修法又很正确,那么,他要入定之前会产生轻安的现象。即全身非常舒服,一般人的感觉是全身轻飘飘。初学禅定的人,在入定前会有轻安现象:有些人会觉得身体越来越大,甚至整个身体都在膨胀,大到他会觉得充满这个世间;有人会觉得身体越来越小,或身体浮起来。这些都是轻安的现象,这种现象过后,就会产生很快乐的感受,这都是入初禅前轻安的觉受。在禅定里,初禅、二禅、三禅都有不同的快乐感受,到了四禅就没有乐受了。

  入定的人一定会觉得全身很舒服很快乐,这快乐的感觉会使他身上原有的病痛等不舒服感消失。另外,当他入定的时候,呼吸一定是非常均匀、非常舒适的,呼吸一定会变得微细。我们可以从这些现象,分辨出入定的一些情形。根据经典说,入初禅会生起觉、观、喜、乐、定五件事,称为初禅五支,初学者入定时是分不清楚这五支的,所以初学者不必先理会初禅五支,以免分心。初学者可以从心念集中了、呼吸变微细了、身体非常舒服了,以这些现象来确定自己已经入定了。另外,初入定的人往往有一种感觉,就是他从非常舒服的感觉中出来之后,会觉得忽然脚酸、麻、痛了;但是,在他出来之前却不知道痛。为什么呢?因为初禅只有乐受没有苦受,所以,你静坐到心念很平静身体非常舒服的时候,一旦休息就感觉全身疼痛,这表示休息前你入了初禅。这是很多修禅定的人都有的经验。

  但是有些人不但不明白为何麻、痛,还会否定自己已经入定了呢!原因是被那些讲经教的老师误导了。那些法师不明白入定是怎么回事,将入定讲得很难很难,甚至于听到你修禅定,他就会说小心着魔。其实四禅八定,不是佛教专有的,外道也会的。为什么我们佛教一讲起禅定,就怕会修出问题呢?原因是没有正确地去认识初禅到四禅是什么。

  说到这,闷骚哥顿了顿,似乎回忆起来了什么事,面露痛苦。又继续给我讲。最新章节百度搜.“修道记”最新章节第一时间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