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传之东海争锋 第二十三章清幽真人
作者:玄月长明的小说      更新:2017-11-03

  绿衣女子游出水潭,走上岸边草地,以手支腮,坐在那里默默出神。明远跟着她走上草地,问道:“你在想什么?”

  绿衣女子秀眉微蹙,自言自语道:“方才这两位人物都可谓是惊鸿一瞥的绝世高人,但他们明明心中都有对方,却为何还是不能携手相伴,难道一个‘情’字真是普天下最难冲破的关卡,任你如何英雄了得,一旦遭遇到此劫却全都无可奈何吗?”

  明远却听不明白她在说什么,只有默默立在一旁细细品味她这番话的含义。

  绿衣女子突然将头一侧,回头问道:“喂!你叫什么名字?哪个门派的?干吗管我闲事?”

  明远不知怎么回事,面对她的时候,心中便有些胆寒,见他发问,忙又端端正正行了个礼道:“小僧法号‘明远’,自小在五台山修行。方才见姑娘坠下山崖,一时救人心切,并非小僧多管闲事。”

  绿衣女子心知他是好意,却恼他反驳自己,斥道:“我本来就不想活了,死了正好一了百了,你还说没有多管闲事?!”

  明远见她说起话来蛮不讲理,也不与她争辩,说道:“是我的不是,还请姑娘见谅。”

  绿衣女子没想到他脾气如此之好,一时间也不便再说什么,于是站了起来自顾自地向前走去,才走了十数步,突然“啊”地惊呼一声,猛然停住脚步。

  明远心中疑惑,快步上前一看,原来前方一株老大的榕树之下,端坐着一位男子,此人身着一袭石青色道袍,面色苍白如纸,双目灿若寒星,发上束着一条绛紫丝带,斑驳灰白的头发衬着他棱角分明的清雅面庞,自有一种冷傲孤清。

  那男子淡淡地道:“原来刚才偷听我说话的就是你们这两个不知天高地厚的鼠辈,我刚才正自还奇怪,究竟是谁胆敢有那么大的胆子。”

  绿衣女子见到他那飘逸出尘的风姿,不由为之气夺,竟然一时间不知如何作答。

  明远却恭恭敬敬地双掌合十行礼道:“前辈,我们两人因从这大顶峰上不慎坠下,所幸落入深潭之中方才性命无碍,恰巧遇上前辈私谈,又不便打扰,并非存心窥听前辈隐私,还请前辈恕罪。”说完又低头深鞠一躬。

  那男子却看也不看明远一眼,自顾自地说道:“既然你们也承认听到我的私秘之事,我也不再深究,你们自行了断便罢了。”

  绿衣女子闻言秀眉一挑,冷笑道:“切!好大的口气!你以为你是玉皇大帝啊!”

  那男子仿佛未听到一般,面无表情道:“我只说一次,我数到三,若不自己动手,到时侯莫怪我手段狠辣。”

  明远道:“前辈,我们二人确是无心听闻到前辈私密,说来说去,都逃不过一个‘缘’字,前辈是世外高人,又何必如此执着,定要为此杀人灭口?”

  那男子闻言半响不语,仿佛明远所言却勾起了他别样的思绪。

  绿衣女子虽然逞一时口舌之利,但也知道他们两人万万不是这男子的敌手,眼见他沉思不语,心中暗自欢喜,悄悄拉了拉明远袖袍,示意趁他走神一齐悄然离去,免得做那不明不白的冤死鬼。

  明远却对她轻轻摆了摆手,示意她不要轻举妄动,绿衣女子心中恼怒,心中大骂“大白痴!大猪头!”,可是不知为什么还是乖乖地和他站在一起,没敢移动半步。

  过了片刻,那男子突然问道:“何谓执着?”

  明远一楞,随即道:“《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放下执着,方得清净。”

  那男子听闻明远所言,沉思片刻,突然蹲下身去,双手抱头,血红的双眼高*起,显得面目分外狰狞,张开嘴来翻来覆去不住念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放下执着,方得清净!!”似乎是在反复苦思这两句话中深意乃至癫狂发作,与方才的形象判若两人。

  明远见他这副模样,先是一惊,瞬息之间已然明白此人修为虽然高深莫测,但心中魔障却也到了积重难返的地步,已然深陷其苦,非只一日。见他这副痴狂的模样,不禁动了恻隐之心。

  他环视周围,顿时灵机一动,当下盘膝坐下,双手各取了一块湖石,运起金刚伏魔掌法的心法,将双石一击,发出“铛”的一声,石音幽远清扬,听在耳中,众人心神都为之一静。

  原来这套佛门的金刚伏魔掌法,克制邪魔歪道,最是有效。这蕴含着金刚伏魔功法的石音一阵阵响起,寻常人听了都能静心安神,更何况这饱受心魔所困之人?

  只见那男子缓缓盘膝坐下,随着一声声清幽的石音传入耳中,他也右手捏起法诀,口中低声念起心诀,双目微闭,约莫过了一个时辰功夫,嘴角竟然缓缓带起一丝若有若无的微笑。

  明远见他已趋入空明之境,心知他已脱离险境,当下使出一招金刚伏魔功法之中的“拈花一笑”,轻轻巧巧地微击双石,发出若有若无的一声清梵之音,随即放下双石,含笑目视那男子。

  那男子缓缓睁开双眼,眼神已经是一片清明,他本来悟性就极高,虽然刚才误入魔障,但有明远在旁用那正宗的佛门功法相助,便宛如向一个深陷漩涡之人抛来救命绳索一般,他稍一借力,便摆脱了险境。

  他眼见明远小小年纪,功力已然如此纯正,心想这五台山享誉修真界数百年,其传承底蕴果然不可小觑。此时他心中杀意已然烟消云散,但面上却万万不肯流露半分感激之色,转头淡淡地对绿衣女子道:“你方才说不想活了,却是为何?”

  绿衣女子见他问得无礼,本想说“关你什么事”,话到口中,却变成道:“心中烦闷,便不想活了,又有什么稀奇?”

  那男子剑眉一挑,道:“既然如此,那我便成全你,岂不胜过你独自烦闷?!”

  说罢也不待她言语,左手一招,明远眼前一花,只觉得一股罡风袭来身体摇摆不定,待再看清时,见那绿衣女子已被他锁住咽喉,一张粉脸顿时憋得通红。

  这一下变起仓猝,明远大惊之下,忙叫道:“前辈手下留情!”

  那男子皱眉道:“怎么?你这小和尚又想多管我清幽的闲事?”

  明远道:“我佛慈悲!小僧又怎敢多管前辈闲事?只是小僧与这位姑娘虽然是萍水相逢,但却不忍眼睁睁地看她身遭不测,还请前辈高抬贵手。”

  清幽真人怪眼一翻,举头望天缓缓地道:“方才你也听到是她自己说不想活了,我便好心成全她,岂不是‘好事做到尽,送佛送到西’?你却在这多事干吗?”

  明远不料他如此胡搅蛮缠,只觉得又急又气,急道:“常当慈心,莫得杀生。那姑娘是一时戏言,怎能当真?前辈是世外高人,如若江湖上传出前辈今日滥杀手无寸铁的弱女子,岂不是也令前辈面上无光?”

  清幽真人冷冷一笑,道:“想我清幽一生行事天马行空随心所欲,又怎会忌惮旁人的流言蜚语?再说五百年前我闯荡三界之时,割人头便如割韭菜一般,难道妇孺之辈便杀得少了么?”

  明远见绿衣女子脸色已转为紫红吗,心知她危在旦夕,急道:“前辈到底要怎样才肯放过她一命?”

  清幽真人道:“她的生死在天不在我,求我又做什么?”

  明远一咬牙,回道:“前辈如若如此嗜杀,不妨由小僧代她赴死,前辈就此放手如何?”

  清幽真人奇道:“既然你们只是萍水相逢,你却肯为她白白送上自己性命,你这小和尚却也怪异。”

  明远道:“小僧虽然和她初识不久,但她如今遇险多少与我有些关系,如若亲眼见她身死在我眼前,恐怕明远一辈子良心都不得安宁。”

  话音刚落,只听“噗通”一声,见那绿衣女子扑倒在地上,一动也不动,清幽真人却自顾自地立在她身边。

  明远也不管三七二十一,慌忙快步上前,托起她的颈部,伸手探其鼻下,发觉她尚有鼻息,终于松了一口气。

  清幽冷眼见他满脸尽是惊喜之色,仍是阴测测地问道:“你刚才说她今日遇险与你有关,是不是后悔之前出手助我?”

  明远见他心肠如此阴狠,把人命视若草芥一般,心中“噌”地升起一团怒火,恨恨地道:“出家人不打诳语,看来前辈却还有些自知之明,小僧还没想到世间竟还有如你这般歹毒的人!”

  “哈哈哈!你这小和尚终于说了句爽快话,这话贫道倒也爱听!”说罢敛起笑容,正色道:“你可知道,如果当年我能体味到这句话的真味,何来我今日之凄惨!”

  明远听他语气悲愤难当,又见他满脸都是凄苦之色,心中一动,一眼却又瞥见绿衣女子雪白的颈部现出一圈红肿的勒痕,心肠复又硬起,心道:“这邪魔歪道心性与常人大不相同,我却理会他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