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传之东海争锋 第二十七章 月魂之失
作者:玄月长明的小说      更新:2017-11-03

  明远见这白猿片刻之间便能反客为主,如此举重若轻,不禁心头大震,就是自己也绝无可能如此随心所欲地掌控这套功法,慌忙凝神运气双掌平推出去,将那朵莲花送出身外。

  紫嫣口中念念有词,道了声“疾!”,左手对着白猿一指,她袖中那对峨眉刺突然飞起,幻化出千百对峨眉刺上下飞舞,形成无数道银光将白猿困在其中,见她突然露了这一手,明远不由暗自喝了声彩!

  只见那个银色光团往来冲突,越转越快,似乎白猿被困在其中使劲挣扎,却始终难以挣脱,两人正暗自欢喜,却见那个光团猛然跳起,直飞冲天,转眼间就不见了踪迹,紫嫣心下发慌,连忙念了数遍法决道:“收!收!收!”二人举目抬头张望,但见浮云蓝天,碧空万里,哪里还有半分白猿的影子?

  紫嫣跳脚骂道:“这该死的臭猴精,竟然把我的师门法宝给弄丢了!”话音中已带着哭腔。

  明远轻声安抚道:“别急别急,你放宽心,这只猴子怎样也逃不出这个小岛,我们终要找回它的。”

  话音刚落,忽闻“哧哧”怪笑数声,树上射出两道银光分别袭向两人,正是紫嫣的那对峨眉刺。

  明远堪堪低头让过,一只毛茸茸的的猴爪已然按在自己心口,他大惊之下也是应变迅捷,猛吸一口气,胸口徒然向里一缩,身子向后急速退去,那猴爪却突然一长,一把抓破明远胸前衣襟,只听一声轻响,一柄墨绿色的剑鞘掉落下来。

  明远一声惊呼,慌忙俯身去拾,可是那白猿长尾一卷,不待剑身落地已然抢先一步卷起月魂剑,也不见他脚下如何动作,居然在电光火石之间疾退到离明远数丈开外,笑吟吟地把玩起月魂剑来。

  明远这才发现眼前这白猿通身皓白如雪,一对长眉垂至腮边,行止之间似乎还隐隐透着一股道骨仙风之气。猛然想起曾听空月大师说过,这世间存在一种灵猿,修行五百年后毛色便由黑转灰,再五百年又由灰变白,但像他这般通体雪白,真不知道修行了多少年月?如今眼见己方二人远不是他的对手,这月魂剑乃是兵家至宝,一旦落入到他之手,自己还能有多少机会讨还回来?

  想起龙行云离别时所托,明远额上渗出一层豆大的冷汗,连忙躬身深施一礼,道:“前辈,小辈方才无意冒犯,还望前辈多多海涵,若能归还这柄宝剑,明远感激非常。”

  白猿翻了翻白眼,好似未曾听见一般,吐了个舌头,“嗖嗖”几声,竟然爬上一颗椰树上去,明远见状大急,连忙上树追赶,可是哪有那白猿迅捷?只见他稳稳做在树冠之上,等到明远快要爬到树冠之时,“嘿嘿”一笑,轻轻一跃,便跳到临近的一株树去,再几个纵跃起伏,密林中早已不见了踪影。

  明远遥望远处密林深处层峦叠嶂,不禁黯然神伤,紫嫣见状忙道:“明远哥哥,你方才还对我说这只猴子怎样也逃不出这个小岛,现在怎么轮到你难过了?我们反正有的是时间,慢慢寻他,终有一天能找到他的,你看,我这对峨眉刺不就是失而复得了吗?”

  明远心知即便是找到这白猿,以自己的修为也是万难拿回月魂剑,转念又想到龙行云托剑之情,心中默默下定决心:哪怕是千难万险,若不取回此剑,今生誓不离岛!想到此节,心中反而轻快起来,对紫嫣微笑道:“你说得很是,患得患失,又怎是出家人的心境?我们就顺着那白猿的方向一路寻去,不怕他躲到天涯海角。”

  两人一路走来,走到一处,发现迎面立着一排大树,这些树高约五丈长短,又有五人合围之宽,树干上面却没有枝节,只有长着无数稻须一样的东西,看上去就如同稻禾一样。

  紫嫣以手指树道:“明远哥哥,这无极岛上生长的诸般物事和我们中原真是大大不同,你来看,这些怪树怎么长得像稻米一样?”

  明远看了半天,突然说道:“我爬上去看看,如果真是那本书中所述,那我们就再也不愁饿肚子啦。”

  紫嫣心中大奇,忙道:“我也和你上去看看。”

  说罢,两人展开功法,各选了一株怪树,“噌、噌、噌”几下便爬到树冠,只见这里结着数十个“稻谷”,每颗“稻谷”竟然都有冬瓜大小,明远摘了一颗“稻谷”负在肩上轻轻溜下树,紫嫣却一手抱起一个,从树冠上一跃而下,其间以足点树,轻轻巧巧地几个空翻,便卸去了下坠之势,身姿轻盈如燕,最是美妙不过。

  明远二人剥开谷壳,只见里面的“稻米”晶莹如玉,还散发着淡淡清甜之气,明远笑道:“这样大的个头,却不知找什么炊具来煮它?”

  紫嫣笑道:“明远哥哥,你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也不想想看,若是整个煮出饭来,这一粒大米怕不有近一人长,我们又如何吃得下?”言毕,手中峨眉刺连挥数下,将大米截做数段,取了最小一段,捧在手中。

  二人来到一条溪水边上,明远寻了一块面盆大小的山石,用金刚伏魔掌法连抹数下,将山石挖做一个石锅,紫嫣见他掌起处石屑纷飞,真如滚汤泼雪一般,更兼锅内竟然平滑如镜,即便是匠人打造的铁锅也不过这般平整,不由赞道:“好掌法!”

  明远苦笑道:“这套掌法若是我智源师叔使出来,那是何等惊天动地?如今在我手中,却是用来造锅做饭,若是这事被他知晓,怕不要被气得口吐鲜血、七窍生烟。”

  紫嫣将石锅洗净,将米水放入锅中,升起火来。紫嫣问道:“明远哥哥,这‘大米’究竟是何物,你还没有告诉我呢。”

  明远道:“我依稀记得读过一部晋人作的《拾遗记前汉下》有说道在汉宣帝时,有一个叫做‘背阴国’的海外小国,进贡了当地产的一种稻米,形体硕大,唤做‘清肠稻’,不仅吃了口内清香四溢,而且还能让人延年益寿,吃一粒米,几年之内都不觉得饥饿。”

  紫嫣大喜道:“没想到这‘大米’竟是这样的好东西,本姑娘可得痛痛快快大吃一通了。”顿了顿,又道:“明远哥哥,看你年纪也大不了我几岁,怎么好像无所不知,无事不晓啊?”

  明远摇头道:“我自小在寺庙中长大,寺里戒律森严,无以为乐,只能与书为伴,我不过是从小多看了些无用的杂书罢了,怎敢说‘无所不知’?”

  紫嫣道:“虽然从小我爹爹对我管教很严,但我娘对我很是疼爱,诸多同门师兄师姐也对我很好,明远哥哥,没想到你小时候竟然这般孤单可怜。”

  明远道:“我从小到大,都不知道爹妈是谁,今生若能见到他们一面…”话未说完,已然暗自神伤。

  紫嫣见他神情,柔声道:“明远哥哥,你为人这么好,佛祖保佑,今生一定能够见到父母的。待我们回到中原,我便请我爹娘帮你一起找他们,这样可好?”

  明远摇头叹道:“我对他们一无所知,却又从何寻起?但教你有这份心意,便不枉你我结识一场了。”

  紫嫣心中一酸,一时之间不知如何安慰这个数次救过自己性命的人,虽然二人相处时间不长,但屡经劫难之后,自己早已不知不觉地把他当作至亲看待。

  两人一时无语,各自想着心事。过了半响,明远忽然道:“紫嫣妹妹,你还未曾和我说起你的身世,如今你突然离开你父母这些时日,他们现在想必是焦急万分。你那天到底是为何从鼓山大顶峰之上坠下?”

  只见紫嫣眼圈一红,道:“都怨我爹爹!那日我是存心要气气他。我现在只是担心我娘,又要累她担惊受怕了。”

  明远疑道:“你爹?”

  紫嫣问道:“明远哥哥,你从五台山千里迢迢来到此地,所为何事?”

  明远道:“我和智源师叔奉了掌门方丈之命,前来鼓山赴昆仑掌门之约,共议平定东南海患之事。”

  紫嫣点头道:“这就是了,这么说来你也是我爹请来的。”

  明远瞪大眼睛道:“啊?!昆仑派掌门鲲鹏道长是…是你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