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小公子 第41章:大灾之年【一】
作者:公子不西门的小说      更新:2017-12-18

  情况汇报上来,比曹少墨想象的更加严重。

  不仅是岳州,宁州的春旱似乎更加严重,而且梁州那边隐隐有蝗灾的迹象。

  蝗灾一般在夏季秋季爆发,今年虽然已经到了晚春,但是这蝗灾迹象也来的有些早。

  大殷恐怕这一年注定是风雨飘摇的一年。

  “你去趟京师,一定要见到你老主子,告知他一切!”曹少墨找到翠婆婆说道。

  “火中取栗,凭着公子手中的屯粮,大有可为!”翠婆婆轻声说道。

  曹少墨苦笑了一声。

  “火中取栗我懂,但是不要忘记了,我姓曹,脱了这个姓,我一无是处,另外,京师中的老皇帝,恐怕看得比谁都更清,火中取栗,还不如顺势而为!他一句话,能给我的更多!”曹少墨说道。

  翠婆婆望了曹少墨一眼,没有再说话。

  “给梁州那位大闲侯也带句话吧!梁州若不乱,他或许有回京师的一天!”曹少墨叹息说道。

  春旱形势越来越严峻了。

  当翠婆婆从京师回到西山的时候,西山脚下的溪流,都已经断流了。

  “他如何说?”曹少墨问道。

  “他说他知道了!”翠婆婆回道。

  “没有其他的话?”曹少墨追问道。

  “没有!”翠婆婆答道。

  曹少墨听了,忍不住的揉起了额头。

  京师当中的老皇帝没有其他交代,这让曹少墨更加的不安,他搞不懂,老皇帝到底在想什么。

  唯一让曹少墨感觉到些许安慰的是,陈锦庭不仅捞银子在行,做事也是有手段的。

  短短时间,岳州府的五郡的存粮已经整理造册完毕,也做了预案。

  随着时间的推移,春旱变得越来越严重,坏消息一点点的传来,宁州的春耕,十之八九全部旱死,夏收基本无望,梁州那边旱情虽然略低,但是蝗灾似乎已经成型,山野当中,已经布满了虫卵。

  “闲侯已经下令烧山了!”翠婆婆说道。

  曹少墨一惊,他没有想到,这位梁州大闲侯比起自己想象的还有魄力。

  “阻力不小吧!”曹少墨问道。

  “听说死了人,京师当中,已经有皇子暗中鼓捣了,参闲侯的折子,已经到了老主子案前了!”翠婆婆说道。

  “这把火,怕是要将京师很多人的心都烧乱了!”曹少墨笑笑说道。

  “京师似乎很热闹,各位王爷也是动起来了,都忙着替老主子分担呢!”翠婆婆说道。

  “分担?未必吧!要不然,也不会有参梁州大闲侯的折子了!”曹少墨冷笑着说道。

  翠婆婆没有再说话,不过曹少墨能看得出,她似乎有些欲言又止。

  “说吧!”曹少墨轻声说道。

  “我今天在街上看到京师来的老熟人了!”翠婆婆轻声说道。

  曹少墨听了一愣。

  “监察院的?”曹少墨问道。

  从京城来,还能被翠婆婆称为老熟人的,也只能是翠婆婆曾经供职过的大殷最为神秘的监察院了。

  翠婆婆轻微点了点头。

  “都到西州了,怕是动静不小!”曹少墨说道。

  要说添香别苑是曹少墨手中的刀,那监察院就是老皇帝手中的刀,而且是大殷所有人闻之色变的刀。

  曹元虏那边来信了,不是好消息,蛮戎也遭受了春旱,而且还很严重。

  没有比这个消息更糟了。

  “思晴,转告陈锦庭,让他将岳州府守军,留下必要应急的,以代训为名,调往贲狼军!”曹少墨吩咐道。

  “私调守军,那是重罪!知州虽然有调动守军的权利,但是必须得到京师的首肯,陈锦庭未必听话!”思晴说道。

  “他是聪明人,告诉他蛮戎的情况,他会做出聪明的决断的!”曹少墨说道。

  陈锦庭没有让曹少墨失望,甚至做得更好。

  他除了顶着压力,将八千岳州府守军,全部调往了曹元虏军帐听宣之外,还征调了一部分民夫,往贲狼军充当杂役。

  粮价开始涨了,而且一直在往上飙!

  大灾已经成型,粮价几乎是一天好几涨。

  丰殷米行门前,也是排满了抢粮的人群。

  秀珠按照曹少墨的吩咐,在保证有赚头的前提下,压住了粮价。而且还进行了限购,但就算是如此,粮价也变成了天价。

  进入盛夏,雨依旧未见下,土地上难得见到绿色,原本就没有余粮的百姓,勉强支撑到现在,指望着夏粮能填饱肚子,这一下,彻底无望了。

  开始出现饿死人的现象了。

  曹少墨清楚,一旦饿死人,若朝廷不能及时开仓,恐怕后面紧跟着的就是难民潮了。

  没有超出曹少墨的预计,从第一批到达岳州的灾民出现开始,越来越多的灾民出现了。

  城门口已经排满了队,全部是等待进城的灾民。

  来到州府,意味着,他们能在第一时间得到救济。

  大灾之年,灾民成潮,要想朝廷开仓,不到山穷水尽,几乎是不可能的。

  曹少墨只能吩咐秀珠,丰殷米行的粮价,尽量的压住,但是依旧没有办法满足越来越多的灾民,宁州和梁州,丰殷米行虽然也在尽量的做,但是毕竟鞭长莫及。

  陈锦庭很头疼,短短不到半个月的时间,人不断的往岳州涌,岳州城已经是人满为患了,一大半都是灾民。

  这也是曹少墨没有想到的,人越多,压力越大!

  “混蛋!”曹少墨摔杯子了。

  “陈锦庭这混蛋!”曹少墨再次骂道。

  被曹少墨寄予厚望的陈锦庭,竟然做了一个无比昏庸的决定,阻止灾民入城,这让曹少墨相当的愤怒。

  灾情在扩大,不能及时疏导和安抚灾民,很容易造成民变的,岳州一乱,那后果是不敢想象的,恐怕曹少墨这些年打拼来的基业,也将在民变中化为乌有了。

  “去岳州!”曹少墨怒声说道。

  曹少墨和思晴,骑马就往岳州赶。

  一路上,到处都是逃难的灾难,拖家带口的,甚是凄惨,看着那些灾民的模样,是曹少墨从未见过,甚至都没有想象过的。

  岳州城外,更是积压了大片的灾民。

  岳州城的城门,早已经是关上了。

  曹少墨和思晴,费了一番功夫,才翻越城墙,进入到岳州城里面。

  当曹少墨看到岳州城里面的情况时,对陈锦庭的怒气才稍微减弱了一些。

  岳州城已经是人满为患了,街道上,都是人,若是再放入进入岳州城,岳州城是绝对承载不了的。

  “陈锦庭为何还没有放粮?”曹少墨还是有怒气。

  见到秀珠之后,曹少墨冷声问道。

  “公子,这还真不怨陈大人,这些人,虽说是灾民,但是还能挺一阵子,而且,没有朝廷的旨意,开仓可是死罪!”秀珠说道。

  “没有朝廷旨意,他不是连守军都给调了吗?让他开仓!他死不了!若是出现民变,他会死的更惨!”曹少墨冷声说道。

  “可一旦开仓,灾民就会蜂拥而至,岳州城会更加不堪重负,恐怕更难收拾!”秀珠说出自己的担忧。

  曹少墨有些头疼,自己还是想简单了。

  毕竟没有救灾的经验,前生那个太平盛世,这样的景象,几乎不可能出现的,也是无法想象的。

  更坏的消息传来了,梁州的蝗灾爆发了,虽然梁州的大闲侯很有魄力的烧了山,但还是未能阻挡蝗灾的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