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小公子 第61章:琵琶声后
作者:公子不西门的小说      更新:2017-12-18

  “公子,这靖王好大的心啊!”思晴忍不住感叹道。

  思晴跟了曹少墨这么久,心思灵透得很,在一旁,自然也是看出了靖王曹桓的用心了。

  一句拜托,一个长揖,配上他靖王的身份,这可是超级大杀器。

  “靖王心性太深沉,悠着点,总是好的,这次算是见过面了,以后也有了计较!”曹少墨说道。

  “公子今日没有受靖王的礼,靖王怕是会对公子心生间隙的,怕是对公子不利!”思晴说道。

  “不会,他靖王不会这般蠢,要是今日受了他的礼,那才坏了!”曹少墨说道。

  “公子的意思是说,送上门的不值钱?”思晴问道。

  “呵呵……”曹少墨笑了笑不再言语。

  回到住处,慕临霜倒是听话,没有出去瞎逛。

  曹少墨也没有贴上去,检查了一下伤势,问题不太大,那剑奴手下留情,只是伤了骨骼,却没有伤慕临霜的经脉,休养一阵子,应该没有大碍的。

  “公子,靖王咱们见过了,我们还继续留在岳州吗?”思晴问道。

  “靖王是见过了,但是还有个人我们没有见,而且,还得好生见见才行!”曹少墨说道。

  思晴愣了愣,随即反应过来了。

  “公子说的是银铃儿姑娘吧!”思晴道。

  “你跟颖儿去交代一声,让她安排一下,就在今晚吧!”曹少墨吩咐道。

  银铃儿,曹少墨觉得,这绝对不是个简单的人,除了靖王的那层关系之外,恐怕还藏了很多。

  一直以为,暗中护着银铃儿的,是靖王的人,现在却发现,竟然是东越城的人,而且,似乎对靖王这个东越城的外甥,并不是那么友好。

  “需要我跟着吗?”思晴问道。

  “不用吧!那剑奴若要动手,十个你也未必能顶住,何况我又不是去做坏事!”曹少墨说道。

  花灯初上,窃香楼依旧是那么的热闹。

  一曲琵琶完毕,银铃儿抬步退场。

  铜镜前,轻轻的卸下繁重的头饰,映出一张仙子般的脸庞,琵琶被放在了一旁。

  “来了,就进来吧!”

  银铃儿并未起身,用梳子轻轻梳着发梢。

  香炉中,香烟在轻轻升起,蜡烛的光,将曹少墨在房间内的影子拖得老长。

  “小姐房间好香!难怪很多人都费尽心思想往里钻!”曹少墨束手站在一旁说道。

  银铃儿并未因为曹少墨的话动气,依旧一副波澜不惊的样子。

  “公子约见,莫非就是为了对我说这一句挤兑的话不成?”银铃儿问道。

  “非也,我只是在夸赞小姐!”曹少墨说道。

  银铃儿放在手中的梳子,回头望着曹少墨,见曹少墨表情很淡然,似乎好像是真的在夸自己一般。

  “喝一杯!”银铃儿说道。

  起身便走到桌前,桌上已经是早就预备好的酒菜了。

  曹少墨没有拒绝,轻步走到桌前,在银铃儿身旁坐下。

  给曹少墨斟了酒,银铃儿举杯说道:“还未谢过公子前些日给做的那首诗,敬公子!”

  银铃儿举杯便饮尽了杯中酒。

  曹少墨却是盯着银铃儿,笑而不动。

  银铃儿看到曹少墨未动酒盏,倒也没有追问。

  “今日我去见了靖王爷……”曹少墨缓缓的说道,眼睛却盯着银铃儿的脸,似乎要看清楚她脸上的每个表情变化。

  让曹少墨失望的是,银铃儿似乎并未有任何反应,平静的就好像没有听到一般。

  “公子还是少往他面前凑比较好!好好守着西州,远比和他搅在一起强!”银铃儿说道。

  银铃儿的话,反倒是将曹少墨给惊着了。

  曹少墨是在试探银铃儿和靖王的关系,可银铃儿却一口道出了曹少墨的身份。

  这让曹少墨不得不更加小心,连坐姿也谨慎了很多。

  看到曹少墨的反应,银铃儿笑了。

  举起酒杯,对着曹少墨说道:“公子,既然来了,不喝两杯,说不过去吧,还是公子嫌弃?”

  “若是能再听到小姐的琴声,远胜这酒水万千!”曹少墨说道。

  曹少墨可不敢饮酒,也不敢再往下聊了,怕是到时候自己什么都探查不出来,反倒是将自己陷进去了。

  “公子要听琴,自无不可,但公子可要拿出好诗才行!”银铃儿应道。

  曹少墨缓缓的站起身来,打量了一下银铃儿,怕是今晚自己又得做一次文抄公了。

  还好文抄公不是长做,腹中倒是还有几篇。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曹少墨轻声吟来,而那银铃儿却已经有些痴了。

  银铃儿没有说话,只是缓步取来琵琶,坐定之后,轻调琴弦,白玉指尖,轻轻撩拨,一股淡淡的忧伤,从指尖趟出。

  清脆的琴声,配上清凉的嗓音,声音不高,却唱的让曹少墨这个文抄公都陷入了进去,之余,也让曹少墨这个文抄公,心里有些不踏实。

  一曲毕,两人却是谁也没有做声。

  终究是饮了一杯酒,曹少墨选择了离开,面对银铃儿这样一个看不透的人,还是敬而远之比较好,何况,在某个黑暗的角落,还藏着一把黑色的剑,这把剑的主人,能轻易剥夺曹少墨得来不易的二世为人。

  曹少墨离开,剑奴从黑暗中走出。

  “此人不简单!”剑奴轻声道。

  “能做出这等诗的人,能简单到哪里去!”银铃儿放下琵琶,走到妆台前,又拿起了梳子,梳着自己的发梢。

  “你知道我不是说他的诗!”剑奴说道。

  “预先屯粮,扛住了一个大灾年,八千守卒,几万百姓,却能守住西州,罕有几首诗词,全能堪称传世佳作,一句‘犯我大殷者,虽远必诛’,能让殷帝对大明用兵……”

  银铃儿轻声娓娓说道。

  若是曹少墨听到了,定会大惊的,自己的那些事,这银铃儿却了如指掌,这还是一个青楼女子吗?

  “或许我该杀了他!”剑奴说道。

  “你最好管住你手中的剑,别说我没有警告过你,否则,你主子也未必能保住你!”银铃儿转身对剑奴冷声说道。

  剑奴的表情阴晴不定,最后变为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