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星的极品御医 第四百三十九章 差价
作者:景孤城的小说      更新:2019-01-23

  “杨先生,可不要说笑。”

  杨凡看着秦良玉,也清楚秦良玉的想法,其实很是正常。

  说到底,商场如战场,就没有什么太过小心谨慎的。越是小心,才越是合适。很多公司倒闭,最终破产的曾经大人物,普遍不也是就是因为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而落入最后那样的下场么?

  所以进入这一行,最重要的一课,就是小心点,绝对没错。

  而现在杨凡所说的情况,对秦良玉来说,其实就是条件太好了。越是这样的好条件,秦良玉心里越是忍不住怀疑,其中是不是有猫腻。

  简单来说,旭峰集团确实是没有吃下轻粉血竭膏独家经销权的能力。

  如果非要把轻粉血竭膏的独家经销权,交给旭峰集团的话,其实是对悠扬制药的利益有所损害的情况。

  之所以称之为独家,就是因为这件事情,就是交给旭峰集团独家负责的。

  一般来说,这一世生产厂家所需要看到的一种情况。

  但是行业内,其实也不只是医药产品行业,几乎是所有的行业内部,都有这么一种操作。叫做转包。

  这种情况,最多的是发生在建筑行业。某些二代随便开个公司,都没有什么注册资本,没什么从业资格,就能轻易从县政府、市政府那里,不通过招标,直接拿下一些公共建设工程的合同。

  下面一个员工都不需要有,直接拿着这个合同转包给有资格的建筑公司。这些上层人物,就这么转手一下,就已经拿走了上面拨款的百分之二十,甚至更高比例。

  然后分包给的公司,其实都不见得有实力做得了具体的工作。就是因为和之前的二代关系不错,才把这项目拿下来的。

  然后自己公司下面的队伍,能完成百分之三十的工程,那就自己留下这百分之三十的工程量。剩下的百分之七十,再转包给平时和自己关系不错的一些人。当然,款项也是要截留下来一部分的。

  然后一层一层的下来,最后,可能其实是经过三四层甚至更多层转包,才到了真正的施工队伍这里。资金也是层层削弱,最上层拨下来的资金,到了真正的施工队伍这里,可能连百分之二十都不够了。

  施工队接下工作来,自己也总得赚钱吧?而且没有谁,会觉得自己赚的钱太多的。当然是想更多的赚一些。

  上一层人物拨下来到这里的资金,其实肯定是不够最高标准的材料费了。肯定是要偷工减料,以次充好,才能有盈利空间了。而既然是要以次充好了,何不狠一点,直接用上最差的材料。自己就能多赚点。

  本来目的是能坚持五十年的基础设施,三年的风吹日晒就快垮了。但是说到底,三年的时间过去,就算出事儿,谁还管你?问责是不会问责的。说不定,还能因为这样的事情,再申请一笔资金修路。周而复始。

  分包,就是这么个行情。不只建筑行业,其他行业,往往也深受其害。

  生产公司,是看准你这个经销商的名誉还有能力,才选择的你们拿独家经销权。可是如果分包了出去,下面出了什么问题,最后损害的,就是制作公司的颜面。

  所以分包这种情况,或者说是二道贩子。因为代表着省心省力就能赚到的大笔利益,谁都想做。但是事实上的话,这种情况,是很不受生产者还有最终消费者待见的。

  所以如果没有明确授权,独家销售权就代表着,就得旭峰集团自己进行铺货。而因为旭峰集团的实力终究是差了一些,来不及及时的把所有的货物发到全国各地的医院、药品市场上。

  不少地方,会面临长期缺货的一个结果。最终就导致,轻粉血竭膏普及起来,要拖延更长的时间,才能实现。

  所有,要是只是简单的把独家经销权交给旭峰集团的话,其实是要一定程度上损害悠扬制药的利益,而给了旭峰集团发展壮大的机会。

  为了一个人才,至于么?所以杨凡拿出来这样好的条件,秦良玉反而是忍不住更有一些怀疑了。

  杨凡觉得,自己浪费的时间也挺多了。不想和秦良玉再去什么酒桌上把酒言欢去。到此时,杨凡也就很随意的再次增加自己的条件。

  “其实的话,准许旭峰集团把经销权分包出去,也不是不可以。”

  真的是一个好条件接着一个好条件,秦良玉刚才还在担心这样的情况,但是现在,杨凡就把这样的问题解决了。

  “别高兴的太早。我也不可能绝对放权,让你破坏我们悠扬制药的名声。

  之前的时候,一只侵犯血竭膏的出厂价,差不多在十五块左右,而市场零售价,在五十块左右。”轻粉血竭膏是烧伤加滋补的情况。市场上最便宜的烧伤药,一小只的话,可能也就两三块钱。但是那种情况,也就是治疗烧伤,让一些比较轻的烧伤,不至于太过疼痛或者没有及时治疗,引起其他方面的病变。

  到最后,是难免留下烧伤疤痕的情况。但是轻粉血竭膏,是还带有滋补的效果。最终的目的,是把疤痕都全部去掉。很多人烧伤之后,用轻粉血竭膏恢复之后的皮肤,甚至可能比没有受过伤的地方,还有白皙一些。

  所以这个十五块的售价,其实就已经是很低廉的价格了。

  至于十五元的出厂价和市场价,那么大的差距。这也是杨凡之前没有预料到的。

  没办法,杨凡已经压制了轻粉血竭膏的出厂价了。但是说到底,之前正常的模式,厂家也就只有资格控制出厂价。具体的产品到了商家那里,具体什么定价,那就是杨凡所控制不了的了。

  陆云增给出去的价钱,都是十五块一只,天仁医院也差不多就是这样的定价。但是药品辗转,到达其他省份之后,这个价格立马就飙升了起来。

  五十块,都是供不应求。极个别黑心的商家,高跟是一开口直接二百块。这可是医学界新研制出来的特效药,爱用不用。

  普通人一来不知道出厂价那么低,就算知道,难不成还不远万里,去燕京,大量买进一批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