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灵圣器 序章
作者:郁离鬼生的小说      更新:2017-11-02

  此乃作于太平双春年,余旧抒首之长青铁册呼,亦复乃永涉无期之丹书。无起始,亦无终结。女可胡乱翻此册间一卷之摊阅,以至直弃本章,其犹能自成一册且未有起始和终点。余观全册之周,旧题一曲照新证,否押,较语体,曰:

  千秋流岁子,承欢满汉宴。

  德道享天伦,司命乐人常。

  溯古逐陈年,今日乃今时。

  今时记目下,行德遍布足。

  知先踏尚道,内省以修性。

  情性抒诗兴,清琴赋疏狂。

  尽崖急回头,浪涛怒拍岸。

  儒丘篡聃经,上下齐铺道。

  太九合双极,宫局暗北斗。

  天地人三才,往今来三流。

  继圣展绝学,中兴万世运。

  殊途亦同归,异日复将来。

  《晋书●卫玠传》:“昔王辅嗣吐金声于中朝,此子复玉振于江表,微言之绪,绝而复续。不意永嘉之末,复闻正始之音。”

  嗟乎!自上古旧事毁于始皇焚卷、武帝独尊儒术之革,儒为华夏大统。至东中之新汉,外戚、宦官当道,虽有凿空之旅、班仲升、《史汉》题作之云云壮举,大统之朝亦难逃劫数。

  昔有巴蜀之地,以巫祀奉鬼妖而敛民之财。鹤鸣洞天内,有一真人,生于甲午,名曰道陵,弓长开头,以虎为骑。此人携徒王长、赵升及黄帝九鼎丹经,于川渝破鬼兵。又以三天正法开五斗弥道,号“祖天师”,后世奉此宗为龙虎之宗。宋元时节,此宗再以一册《正一经》为宗典,盖称“正一盟威之道”,故众道徒尊张先乃“正一真人”,此当为后来之谈。

  复逢天龙昏懵不识《太平清领书》之真伪,农事不耕,五谷未顺,其徒三张真人齐开“黄天太平道”,披黄巾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誓盟,号“大贤良师”,美其名曰:“太平道,其文约,其国富,天之命,身之宝”、“行太平之前之义”,然实则乃起干戈、于民施非人之政。

  曹孟德以“唯才是举”为章法、孔北海谓之“父母于子女无恩”、司马以高平陵之变而篡魏、……诸如此等。

  至此,世人皆崇建安风骨,妄建功立业、安民得利,名利心有过戾而无不及,事事无所不用其极。嗤魏晋淋漓玄谈乃酒肉无稽谈。

  甚者有曰:“君子必以立奇功开疆土,安用取效于毛锥间乎?”

  或曰:“大丈夫若遇主逢时,必当立功立事,以取富贵。”

  伯乐与穷奇乃皆一念。拨云之阳,亦乃穷奇。是故有柱下出函谷作《道九》而吟:“金玉盈室,莫之守也。贵富而骄,自遗咎也。功述身芮,天之道也。”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以明志,非宁静以致远。辅明君而建功业者,无非大小、圆满,必先潜隐而清心,心静修情,虽非官亦乃恒官,虽非职亦乃恒职,塞亓闷,闭亓门,和亓光,同亓尘,坐亓阅,解亓纷,灾亦自免,是谓玄同。玄同者,不可得亲、疏、害、利、贵、浅,而为天下贵。天下贵者,中道有成而亦非知者,是故何谓知者?聃曰:知者弗言,言者弗知。释曰:寂灭。

  更况,夫功业一说,实乃流血积骸而捕,非祥之器也。故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亦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铦袭为上,勿美也!舍之有德,舍之复得,逐成天循之道。

  此中余之言语,亦或戎人引为餐桌笑谈,或于塞外之郊生牝马,占女俘为侍娼,徯诮:“文德、文韬,此黄口小儿逞口舌之劣计哉”,嗟呼!此所行之道,乃穷兵黩武之举、骄兵悍将之态矣;辱斯文而伤风化,重武不重文乃危社稷之根本,强征暴掠乃绝土化荒之策,劳民伤财乃触国基之殇。然此间所言亦非使人忘战,忘战而安必危矣!

  是故纤笔一枝可挥游逍遥海,一纸风行可抵三千毛瑟精兵,扼敌之喉舌,持奋斗之力器而倡公理于同一,受四海之景仰而万流之齐争鸣,驱蛮夷之暗陋而启聩之礼乐通,无刃作止解而丰文字之奇功,安操流血飘尸之利耳?

  惟春秋之始,世风渐下。至秦汉之后,六邦皆为暴儒、帝仕得统,性命法脉失传,聃册《德道》长埋,庶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泊也,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故闻道者众,从道者寡。得礼行仁而传乐,乃德之末,攘臂扔之犹作僵哉。持德行道而传乐,德之本,无为守情而隐无名,尚德有道也。

  横渠先生作抒有吟:“文如其道,厚德广积而载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太平者,曰何哉?乃若余改搦化摊,掌之管,墨宝是也。《天古兵法》有言:善!行无行,攘无臂,执无兵,乃无敌,无敌亦太平矣。一朝之天下无非家天下,众天下。凡忧民为民者,无非吏卒或与商,皆可为天下王,是故人人亦可乃天下王也。

  既为天下王,本应乃共枕共眠之士。然非同心者,多之无穷数。甲胄之戎轻薄文人风骨,以莫须有之名置其于死地,亦多如无穷数。前后无穷亦非幸事。是故,嵇中散以“卧龙”之名“不可起”卒于吕安事,天地有感而泣。

  嵇中散者,乃与姓谁名甚邪?江湖鼎鼎有名,天下人尽皆知,此乃与阮步兵相并,竹林七贤之嵇康是也。其临绝传《广陵散》一曲乃正始遗音。己巳蛇年高平陵之故,正始终散。

  后周乱世之末,齐地有一奇人,居于稷下学宫,此人姓邹、名单字衍。邹衍者,赤县田齐也。因能“尽言天事”,人称“谈天衍”,又曰“邹子”呼。

  此人以“夏木、周火、虞土、殷金、秦水”之五行,谓曰“五德”。五德分大周转、分小周转,终而复始,连绵不绝,五德终始说乃成。五德终始说可预帝、候、将、伯、相、万世千朝之命途,能晓过去、未来之天机,从所不胜。

  又以五行相生相胜说、四极四时、八卦九宫之数列赤县正序,谓约分九,故九州乃为大九州说。承“天地之至数,始于一,终于九”,“九州外,亦复如九者”“天道以九制”,“九九归一”之“小九州”为正统,此归一脉相传,逐上古有根,今时得述。

  故,明天启三年正月初七,即癸亥年人日,时人金圣叹作序曰:谓数可知乎?可知而不可知也。谓数不可知乎?不可知而可知也。可知者数,不可知者亦数也。可知其所不可知者数,不可知其所可知者亦数也。

  ……

  相传,在无始纪元前,也就是第一代纪元形成后,天地一派繁华、祥和,鸟语花香,九兽栖息,灵长类动物四处嬉戏玩耍,其间有五仙,乃天地神人鬼。有通臂、赤尻、六耳与灵明四猴混世,不入十类之种。又有七禽五虫,乃蠃鳞毛羽昆,然此类之内,惟有三等名色最为卓越,远超生死之流。

  万物有能通走陆飞天者,惟以麒麟、凤凰为长,因得先天鸿蒙之气,育生孔雀、大鹏、人国商。

  孔雀生性傲骨天成,志向远大。惟以出世之时最恶,能食人吐火,四十五里路把人一口吸之,后归西方释教,号孔雀大明圣母菩萨,受无上自在加持。

  但孔雀杀性、恶性一成,恐非一朝一夕能改弦易辙,更况人国商乃白凤托生……

  昔约西方教未成、凤凰二鸟齐涅盘之际,盖闻孔雀已修得三尸三身,以化身入通天门,替母保成汤。

  于金鸡岭助殷纣,参封神之役,名曰“孔宣”,以尾羽之五色神光博陆压,五行内无物不刷,亦有准提开天灵、观前生,以点化成圣,此后来者乃一分说。

  古有谣《诗经·玄鸟》旧题传唱云:“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商之先后,受命不殆。天下虽大,一人可往。”

  ……

  除此之外,周天之内还托生出第一代集万物灵性于一身,且开化完美的物种,吾不知其名、先后,象帝之先哉。

  只是我知道他们自称原始诸神,居住在那望不穿、洞不明的天外天之上。

  诸神各执一种单一的能量属性,维护着世间的运行。就比如四瑞之兽,天生地长,又称四灵,即麒麟、黄龙、螣蛇、勾陈以各自镇守着东南西北这四个方位,形成以七宿为主的七政,以及环绕在黄道带上的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这三垣。复以北斗七宿与辅佐二星划归九曜,或九执。

  于是,天地间有了日、月、清云、三垣二十八星宿。包括春暖、夏热、秋爽、冬寒四时之季的更替。

  十二时神与太古星盘出现后,使诸神有了自己情感,就开始有了爱情、婚姻。

  一代又一代的诸神,通过这样的繁衍,生出来一些血脉稀薄的“神”。这些物种失去了诸神的神力,但是他们与很多灵长动物不同,他们身上没有毛发,没有尾巴,这就是第一代的真“人”,被称为“诸神的后裔”。

  真“人”们来到了凡间,教会其他灵长动物如何生活,并和陆上的动物共吃共住。

  渐渐地,真“人”又与陆地上的灵长动物产生子嗣,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龙生九子”的传说。

  由于真“人”承载着原始诸神的“灵”,所以这些子嗣基本上是精神不灭的。然而随着阳极之气出现,这一现象被打破了。

  有诗题证:

  遂古初成托昭瞢,冯翼惟象未能考。

  明暗三合本化圜,乾坤再塑成元一。

  覆载群生千缘线,清浊造化会元功。

  娲蛇遗珠传千载,苍生转缘复一元。

  梵音外来中土扬,解因诉缘西来净。

  半似日兮半似月,岁半方知天极穷。

  但是,自太古一役后,宇宙又重新归于虚无之中,生灵涂炭,文化断层,一切都百废待兴。然而一句老话说得漂亮“成王败寇”,在经历此战后的一部分原始诸神被沦为妖魔鬼怪,这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十二祖巫及蚩尤了。

  他们以魂身悄悄躲匿和流浪在那些暗无天日的战场上,此处便是所有生灵的禁地——太古战场。

  又有一部分原始诸神被尊为神明,例如女蜗、伏羲、帝昊等人,其中的三皇五帝就被生灵们歌功颂德,尊为纪元共主。

  女娲以昆玉、太阳真火仿造混沌珠的模样和内部结构,练成五个能包含任何属性的球体,并将击败的五灵魔神使用秘法,结合自身精血溶于此珠中。并封印镇压而后散落人间,此物名为五灵珠。只是此宝终究是后天锻炼,即使是融合先天百灵之神的精魄及气血,也远远不如那躲过开天大劫,游离三界六道之外、先天自成的无上至宝——混沌珠。

  女蜗炼珠的初心本是想借五灵魔神的力量重塑世间,但结果是世界倒是被这五种能量创造起来,可宝物却不想在众神力竭的无数阿僧抵劫中,历经诸多有缘人转手。

  直至传于本纪元,感盘古再成,穿凿开天破鸿濛,浑沌初开,双鲤复塑分乾坤,宇宙间重新出现了六大陆地,三大星洋。

  谶曰:

  天地周始,惟精惟一。

  衰兴爻极,不识所止。

  人心惟危,娇侈骄贵。

  道心惟微,慕鬼乐术。

  乾坤红白,允执厥中。

  三清始来,曌泽万物。

  天地有数,人寿有终。

  日月循环,终而复始。

  《太清玉册》卷五曰:“虽修道而成,不免有死,遗枯骨于人间者,纵高不妙,终为下鬼之称。”故妄称“仙”者,实则乃为鬼。人有人道,鬼有鬼术。人喜鬼术,欲求窃之;鬼盼人身,采而补之。二者相同亦相通,逐可互纠而撮成“不人不鬼”之泥。此等后天所生而非伦非类之物,不为百灵之列、未入仙佛之真流。

  吾亦不知其名,且谓之“胡妖”呼。“胡”者,随外、乱也。“妖”者,因其聚人身而拥鬼力,谓之“妖”。夫“胡妖”有好善而施者,红心,谓之善“胡妖”;穷凶谋利,有作奸犯科史,黑心,可谓之恶“胡妖”。

  此签亦何解?日月往来,阴阳递嬗,即孔子百世可知之意。清者为天,浊者为地,天地盘爻生根,故知天地人之数。红者为日,白者为月,有日月而后昼夜成,有昼夜而后寒暑判,有寒暑而后历数定,有历数而后系统分,有系统而后兴亡见。终始不定,周轮不止,复之又复,万古万世之千律乃成矣。

  果然……

  又五千四百岁,亥会将终,贞下起元,近子之会,而复逐渐开明。再五千四百岁,正当子会,轻清上腾,其有日,有月,有星,有辰。日、月、星、辰,谓之四象。重浊下澄,其有水,有火,有山,有石,有土。水、火、山、石、土,谓之五形,数以万计的生灵得以借机托生,以其物衍化诸般万体,或生人,或生兽,或生禽。到此,天清地爽,云行雨施,品物流形,万物方得以形躯。正谓天地人,三才定位,是谓三清之源也。

  伏羲以河洛天书演推六十四象为命学,神农尝草传医理,女娲虚灵以化身现世示人,此乃谓之三皇治世。后有六帝定伦。六帝者,姓谁名甚呼?古有禅让顺卷《唐虞之道》曰“轩辕黄、己鸷、颛顼、姬喾、唐尧、姚重华”之贤属也。

  三清再临,玄牝门开,教人予耕种之术,传天地之数,述曰:十二万九千六百岁为一元。一元分十二会,乃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之十二支也。每会该一万八百岁。且就一日而论:子时得阳气,而丑则鸡鸣;寅不通光,而卯则日出;辰时食后,而巳则挨排;日午天中,而未则西蹉;申时晡,而日落酉,戌黄昏,而入定亥。

  故而,歧有伯昌于后天之书《易●彖》间,戏曰:“大哉乾元,轮易卦爻!山泽通气,至哉坤元!大明终始,六位时成!万物资生,乃顺承天。”

  《道●六》“浴神不死,是胃玄牝。玄牝之门,是胃天地根,绵绵呵若存,用之不堇。”

  复有旧宋先人安乐先生于《冬至吟》中曰:“冬至子之半,天心无改移。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

  ……

  转眼五万七千元会,彷如白驹过隙。在经历数次天地混元无量量劫后,原本的六大原始陆地开始互相撞击。于三千五百岁,这些原始陆地渐渐化作一个个虚拟空间。又过去五千四百岁,由于种种原因,这些虚拟空间仿照旧时的环境地貌,又自行衍生出许许多多不同的山海格局。

  此间共计八千九百岁后,六大原始陆地逐渐形成了如今的六大主世界,三千辅世界的壮丽局面。

  而在这些世界与世界相连接的是一条条银灰色的星河,宇宙间各有所属,各有各自的庞大的霸主势力统御,这些霸主势力以强大的灵器守护诸天万界。

  两万年前,正值佛陀涅槃后的正法时代,大量的圣人类从仙界下凡,因仙界的修炼材料稀少前来凡间搜取,更希望可以在凡间占有一席之地。他们自称为修士,技高者被奉之为神。最有名的便是那以畜生之身通八九玄功,即白猿、猪、牛、狗、羊、蛇、蜈蚣,修炼得道,阿赖耶识被吕尚打入榜中的梅山七怪,以及那猿洪天君在封榜前将一丝阳灵遗留在大荒山无稽崖,被女娲用山河社稷图卷走的那块五彩顽石了。

  只是此类中“神”已非太古之原始诸神那样持得永恒寿命,原因是由于那些原始诸神皆由天地永恒能量自然幻化而成,与天地同寿,此非后天之“神”所能企及。故天地无穷,而凡后天称“神”者,则寿之有穷。

  不过,白猿的化身——灵明石猴缘觉可等同于原始诸神。故得知,梅山七怪虽皆位列封神一榜,坐拥四废乃一灵。白猿与赤尻马猴乃一体。白猿转生,遇风作化灵明石猴乃一脉,皈释、成道、脱榜乃二说。

  ……

  三年过去了,经历了大大小小各类繁琐事件后,这些圣人类与凡间女子相结合,诞下半人半仙的血脉。

  然而,随着时间的发展这类血脉变得渐渐越来越稀薄,一代不如一代,慢慢的,甚至有些人早已退化成普通的凡人血脉,但就是这样一些人,由于他们曾经拥有修士血脉,体内充盈着那一丝丝灵气,因而在某些方面天赋秉异,创造出一次又一次所谓的奇迹。

  又或者有些依靠自身力量摸索出些道道的武者,一次又一次激发血脉之力,使其变成更加精纯,更有甚者超越先祖,成为凌驾一方的盖世强者。

  这些人因逆天而行,行一切不可逆之事,违反天地规则而被降下一次次惩罚,这些惩罚被称作灾。

  天降劫罚施予人,试图将一切违规者毁灭,非大毅力者不能通过,此类中人被称为仙。

  因此,一系列另类的修炼法门便从这些强者手中诞生,无数修真派系随着这些人凌驾一方辅食界而被或多或少零散的传入诸天万界。

  许多修炼多年的老怪,由于境界一直停滞不前,为追寻更强大的力量而放弃原来自己的道,改修他人的法门。

  当然也不排除那些渡劫失败之辈,看到别人成功了,便西施效颦,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和他一样,甚至超越他。

  在凡间,修炼境界大概分为淬体境、凝气境、开光境、聚元境、胎碎境、破妄境、应感境每个境界又分初期、初后期、初期大圆满、中期、中后期、中期大圆满、后期、半步后期大圆满和大圆满,其中淬体境分为六重,不过也不乏某些天才翘楚达到第七重境的,只是极为罕见而已。

  这些对于那个像法年代的人来说都不是秘密,都是刻骨修炼,力求有朝一日可以白日飞升,去看看天外的风景。

  因武者修炼到了开光境这一步,基本上便勉强算是到达仙境,故而凡是到达开光境之人被称为修士,这一境界之人往往可以沟通天地,能够简单驭动器宝,初晓大道规律,从而开辟自己的修炼法门。

  然而,上天对世间万物都是公平的,对于这一类人同样也是需要等价交换,因此降下劫罚考验此类中人,同时也是试探,若能抵挡住劫罚,便是得到上天的许可,从而存在于这片天地,若不能渡过,要么灰飞烟灭,从此陨落,连渣都不剩,一切足迹全部化作回忆。

  要么仅剩一缕缕魂丝苟延残存着,如此这类许多为了生存的天资卓越之辈便开始挖掘他们的聪明才智,尝试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后终于摸索出一些方法。

  因这类方法极为歹毒,甚至随时可能遭受业报之苦,所以刚开始不过都是悄悄的传授,用来保命的。

  但后来不知道怎么了,竟渐渐地这些方法落入一些心存邪念之人的手中,被其所知晓,于是收集整理成一套残暴狠毒的邪恶法门,故魔功就这样产生了。

  因他们做事惨绝人道,毫无人性、伶悯之心可言,故而被宇宙众生与域外凶残生灵视为一类,唤作魔的存在。但是此类魔,只能算是“人魔”或者“伪魔”,称不上真正的“魔”,直至后来有人以五灵珠之力转动时空,召唤太古一役的那些失败者归来,并与之相勾结,才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魔。

  也正是因为如此,善恶之争产生了,而每一次的善恶大战总是不断的惊心动魄,撼动天地,甚至造成生灵涂炭。

  但为了消灭这一类靠吞噬他人之力修炼的邪恶势力,只能以此作为代价,说起来也有些残酷。

  所以每逢善恶大战后总会有人为其诵经超度,令其再世为人,往生到好人家中,以此作为补偿,而这个人被众生尊奉为“乞叉底鹐沙”,正是地藏法王。

  话说这善恶大战,还得从释迦牟尼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之前开始说起。

  据传当时西方梵海有“魔”名译唤波旬,此人生于他化自在天,有沟通域外凶恶生灵之能,乃修得极恶自在天王摩罗之身。摩罗总喜以诱惑、胁迫等方法企图阻碍诸行者及弟子修道。若是此等违逆佛与扰乱僧之大罪,也就罢了。波旬甚至还以断除凡人之善根、吞噬众生精元为乐,故此魔又名“六梵极恶天主”。

  公元前五百四十六年,在悉达多太子修行之时,摩罗因害怕悉达多太子真正觉悟,影响魔王的权柄,就曾多次以邪术对其诱惑。但皆被悉达多太子所委婉拒绝,至此使得摩罗心存不甘,怨念再起,便一计不成在生一计。

  波旬派了三名牧女假借供奉与“皈依”之名前来诱拐太子,试图离间乔陈如五位同修令其误以为太子退失了道心已背离而去,此三人一名唤特利悉那、一名叫罗蒂、一名曰罗伽。

  三女皆盛装严饰,莲步款款轻移到悉达多太子前殷勤献媚。

  但太子深心寂定,对牧女任何挑逗皆视而不见,以莫大定力战胜心魔。

  任凭牧女竭尽全力,如何展现种种妖娆之态与淫媟之状,皆毫无所动,也因此开辟念力之大法门,谓之舍啰摩拏,后世之人称作佛门,当然这些说的全是后话。

  只见太子不怒自威道:“尔等三人虽然形态姣好,心数却不端正,好比精美的琉璃瓶满盛粪秽,不自知耻,胆敢如此来诳惑于人?”

  牧女自见本体恶态,骷髅骨节,皮包筋缠,脓囊涕唾,逐心念一转,匍匐而遁逃……

  波旬见牧女引诱并未取得预期的成效,仅是令其众叛亲离,却无法影响太子,顿时魔颜震动,盛怒之下,自恃神通,率众魔毒虫怪兽于悉达多太子座前。

  只见他一脸邪笑,执剑横架于太子脖前,双目入紫色凶光道:“太子若不立即回皇宫享受荣华富贵,便莫怪波旬无情,令其成剑下之魂”。

  可是无论波旬如何威逼,太子都对波旬之言视而不见,紧闭双眸,专注悟道,波旬逐命手下对着释迦摩尼万箭串心。

  说时迟,那时快,太子陡然身发净光,诸邪尽皆跌扑,刀箭都不能挨近太子的身体。

  “嗡”!

  这时,无尽的虚空倏然传来一声庞大的钟吟回荡天地,逐将诸邪震散。

  波旬不甘因此而失败,更不愿承认自己失败,便设局引释迦摩尼入驻六欲天,准备联合六欲之力共同困住释迦牟尼。

  殊不知这一次却等同引狼入室,释迦牟尼将计就计,进入六欲天后,以无上恒念弘扬佛法,在六欲天普度那些入魔之人,终于感动六天众生。

  众生成圣后,释迦牟尼心力交瘁,已有一缕缕大涅槃的迹象,波旬以心中怨念、怒念等诸多一切邪念为引,以世间众生血肉为躯召唤域外邪恶生灵,使其破界而出。

  这一天正值阴历十月初八,红星贯日,天地阴气最重之时,域外生灵顷刻间降临,杀戮一触即发,波旬以剑力噼释迦摩尼,释迦摩尼一边以手中念珠一味抵挡防御,一边试图教化波旬,望波旬能够改邪归正,返回正途。

  奈何波旬的摩罗之心已根深蒂固,无论释迦摩尼如何劝说,皆是冥顽不灵,一意孤行。

  于是乎,释迦摩尼终在其心生不忍之下,施展伏魔印决,一掌将波旬封于域外,就在那千钧一刻之际,波旬以剑劈散了释迦摩尼手中的那串念珠。

  “嗒嗒嗒”!

  念珠散落一地,其中有六颗闪烁着光芒的珠子浑然从地面飞出悬浮虚空,这六颗珠子晶莹剔透。

  最中间的那颗最为耀眼,隐隐地,竟给人有一种与佛印相之唿应的错觉,黄芒掠过,释迦摩尼双手结印,波旬大声狂笑,他终究还是棋差一步,失算败于释迦摩尼之下。

  不过他也还没输,竟直接他对着无尽的虚无吐了一口墨黑色的唾沫。

  这一口唾沫夹杂着他对释迦摩尼的恨和他的一丝丝元魂遁离六欲天,躲入人世间继续寻找替身,本体则被释迦摩尼以伏魔印决封印在域外,永世不得超生。

  “啅抧咤咤罗啅抧卢诃摩诃卢诃阿罗遮罗多罗莎诃”,就在那口唾沫吐完之时,却见得波旬口中振振有词。

  “哈哈,太子,我波旬死不足惜,奈何太子成佛不易可惜马上就要大涅槃入灭,可悲可叹可怜,而我波旬去域外游玩一番,总会有回来之日,哈哈哈哈”,波旬癫狂大笑而去。

  尔时六颗念珠由于能量消耗太大,突然散落人间,不知所踪,至此善恶两方的争斗几乎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

  故,有诗云证:

  弥陀波旬本一体,恶性何来乃分说。

  善恶之比逐古有,兵家胜负难得分?

  邪不胜正乃常理,六珠难敌邪魔欲。

  圣物渡缘情难却,终要轮回世不休。

  公元前四百八十六年,佛陀应摩罗之言涅槃入灭,此时正是中土春秋时代,一切如预言所述,正法时代开始逐渐变质。

  初时,波旬被封印前临时吐出那一口唾沫,化作一本教导人修炼各类邪术的书籍,一丝丝魂魄被书籍包裹自动封存。

  一千年过去了,凡世间一些心怀不轨之辈无意捡到此本邪恶秘籍,进而从此功力大增。

  奈何人的欲望总是无穷无尽,有了名誉还要金钱,有了金钱还要美女,有了美女还要地位,有了地位还要权利,从而毫无休止,以至于陷入无尽魔障之中,不能自拔。

  这些人为求更强的力量,竟然不惜唤醒昔日与释迦摩尼相争的欲魔波旬,甚至运用各种邪术天才地宝企图复苏波旬,更有了称霸人间的野心,这才令其有机可乘。

  所谓魔由心生,这些人为追求力量已到了走火入魔的癫狂之境,自然顾不了那么多,从此走上了一条与真道相违背的道路,所以这些修炼邪恶功法与心怀邪念之人同被世人称之为魔道。

  而这些人也有强者占领一界,自诩为魔界。

  ……

  转眼间便是九百多年过去后的末法时代。

  就在人类已发展到21世纪的今天,那些遗留在凡间的修士或是早已飞升分身住界,或是成立了自己的家族,或是还在彻夜苦修当中。

  无论他们是做在任何事情,皆是保持正法时代的装束,一席汉服孑然盘身,徐徐飘然而随意踏空飞行。

  但因修士与凡人共存,难免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恐慌,故而所有在凡间的修真势力都与普通凡人之间成立了某些不成文的默契。

  那就是修士在凡间飞行时必须隐身,且不可以妨碍凡人世界的正常发展,也正是因为如此,很多普通人都不知道这些神秘的存在。

  而在这些修真势力中,却是强者为尊,越是实力、底蕴庞大的势力,越是可以号召诸多小势力,无数小势力依附在这些大势力之下为首是尊,成为其附庸势力。

  秋碧县便是以四大修真家族为尊,四大家族各有千秋,上官家族行事狂妄,气势庞大,人人好斗。

  楚家做事看起来有点懦弱,却符合某种大道的规律,最为神秘,总是神龙不见尾。

  东方家族一身邪气,性情恣睢、乖戾,全身上下一股血腥味涌现,一看便是魔道中人。

  端木家族的家主实力最强,最深不可测,奈何其余三大家族也不是泥捏的,各自都有强力的杀手锏。

  四大家族彼此互相制衡,谁都不能将其中一方占为己有,其中东方家族虽说是魔道中人,为正道说不耻,但因为其底蕴深厚,就算是其余三大家族联手最多也不过是鱼死网破。

  所以四大家族一直维持在这种奇妙的平衡之中,正是因为如此,四大家族总是源源不断的明争暗斗,其中以东方家族的争斗最为激烈。

  颂曰:

  自从盘古迄希夷,虎斗龙争事正奇。

  悟得循环真谛在,试于唐后论元机。

  ……

  拂晓时分,虫鸣蚕叫,在某一条灯火阑珊的宽阔街道,一名身材微胖的中年男子走在斑马线上,只见手持一个银色的不锈钢饭桶,两眼小心翼翼的看着从旁边来来往往的车辆。

  “嘀……碰”!

  就在这一瞬间,一辆正行驶的庞然大物将男子一头撞飞,却是一辆小汽车从旁边经过,男子顿时一阵血肉模煳,横躺在地面,没有任何知觉的昏迷而去。

  肇事司机是一个眉目清秀的少年,此刻的他嘴角微微抽噎,一滴滴汗水不断地往外冒,浑身都在颤抖,这是他第一次撞死人,心中难免有点害怕。

  突然一道光芒好似流星般从九天之外降落,正中男子眉心,之后便消失不见了。

  而后,男子微微站立,走了几步,微微一笑道:“嗯,不错,这具身体真不错,你放心去吧,我会好好补偿的”。

  旋即手中又是随意轻描淡写的掐了一下,微微雏眉道:“来不及了,马上就要生了,我得赶快过去”。

  话罢,便紧闭双眸,心念一转,化作一阵清风消散……

  半响,那少年才恍惚回过神来,用力抹了抹眼睛,若不是地面上那一点一点的斑斓血迹,少年真的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更无法相信自己撞过人。

  与此同时,秋碧县的广播正在报道晚间新闻,内容大概如下:俄罗斯的“火星--96”号探测飞船发射失败,令俄罗斯蒙受1亿多美元的经济损失,NBA状告CNBA侵犯商标专用权,致使CNBA的高层因承诺不住压力,被迫跳楼自杀。

  紧接着,秋碧县人民医院第一产科的手术急诊室内,一个身材肥胖,挺着大肚子的妇人平躺在一张白花花的手术台上,一层层汗珠从妇人的额头上冒出。

  “加把力,使劲啊,再坚持一会儿,孩子的头部马上就快出来了”,一旁不断有护士握住妇人的手,传来一阵阵鼓励的声音……